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明燕
Wu, Ming-Yen
論文名稱: 舞動人生 大臺北地區國小學童運動舞蹈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A Study on Dance Sport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指導教授: 施致平
Shih, Chih-P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國小社團運動舞蹈參與動機社會支持國標舞拉丁舞
英文關鍵詞: school club, dance sport,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social support, ballroom dance, latin da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7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小學童運動舞蹈社團之參與背景、參與動機及社會支持之現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社團之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差異情形,並探討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社團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大臺北地區312位國小中高年級參與運動舞蹈學童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並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所得結論如下:
    一、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社團以高年級女性、參加時間一年以上未滿兩年、每周練習時間2~6小時、父母親未參與過運動舞蹈、有參與過比賽及表演為主要群體。
    二、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社團參與動機多以成就需求為主,社會支持主要來源為教練支持。
    三、國小學童運動舞蹈社團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因年級、性別、參加時間、每周練習時間及是否參與比賽而有所差異。
    四、大臺北地區國小學童運動舞蹈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為正相關。
    基於上述結果,學校社團教練與相關人員可協助學生參與校內外各項活動,藉由社團教練與家長的力量共同合作,成為學員重要之社會支持。建議進一步增加取樣其他地區之國民小學學童,增加質性的研究,以更深入探討國小學童運動舞蹈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關聯性。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tatus of participation background,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for dance sport clubs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The differences of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demographic variables were to compare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The valid samples were 312 junior and seni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ho joined dance sport clubs in greater Taipei area.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t-test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were used for data analysis. Results were:
    1. The majority of dance sport club members were senior female students, having 1-2 years of experience in dance sport clubs, 2-6 exercise hours weekly, participated in competition and performance, whose parents never participated in dance sport.
    2. Achievement motivation was the main dance sport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and coach was the main social support.
    3. Grade, gender, participation years, practice time per week, and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competitions showed significant variance on dance sport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4. There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the results, school club coaches and related personnels can assist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ntra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Collaboration between coaches and parents would be important social support for students. It was suggested that further studies could involve elementary students from other areas and increase qualitative researches so that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ance sport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ll be available.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次 vii 圖次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研究之重要性 4 第六節 研究限制 5 第七節 名詞釋義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運動舞蹈演進與分類 7 第二節 參與動機及其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社會支持理論分析 21 第四節 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29 第五節 本章總結 3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3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4 第四節 研究工具之編製 37 第五節 實施程序 4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受試樣本之人口結構特性分析 51 第二節 運動舞蹈學童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現況分析 55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與參與動機之差異情形探討 60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與社會支持之差異情形探討 72 第五節 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相關情形 8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 94 附錄一 102 附錄二 107

    一、中文部分
    王克先 (1987) 。學習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王文科 (2007) 。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學富 (2008) 。運動舞蹈選手參賽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2007世界運動舞蹈臺灣公開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文科、王智弘 (2009) 。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方進隆、黃泰諭 (2011) 。我國學生體適能政策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5(3),451-461。
    朱呈銘 (2006) 。WDC大戰IDSF。擷取日期: 2012年11月7日,資料引自http://www.dancers.com.tw/wnews/wnews07/07014.html。
    李天民 (1997) 。東方人體文化與中國。藝術學報,61,91-97。
    李玉蘋 (1997) 。體育運動舞蹈概述。大專體育,34,74-80。
    李思招(2000)。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大,臺北市。
    李啟明 (2008) 。台中縣國小躲避球選手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李志恭 (2012)。大專學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 (2),94-103。
    吳統雄 (1984) 。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臺北市:聯經。
    吳明隆 (2005) 。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
    吳明隆 (2009) 。SPSS 操作與應用: 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 五南。
    何燕娟 (2000) 。嘉義技術學院體育運動舞蹈課程參與動機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52,51-60。
    邱文彬 (2001) 。社會支持因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11(4),311-330。
    林主忠 (2003)。國際標準舞舞者體適能之研究。體育學報,34,41~52。
    林曉怡 (2005) 。臺南市國小游泳團隊學童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幼萍、黃孟立 (2009) 。一種生活的思維:國際標準舞之休閒功能。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1),131-143。
    林呈樺、張俊一 (2012) 。社區支持對學童運動參與動機之影響。雲科大體育期刊,14,60-66。
    林添興 (2009) 。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建興 (2009) 。國小學童巧固球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佳慧 (2010) 。長跑運動者參與動機和社會支持之關係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1,43 -67。
    林昕翰、畢璐鑾 (2010) 。社區大學舞蹈課程休閒效益之研究─以臺北市社區大學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2),82-94。
    林麗真、王學富 (2010) 。運動舞蹈之參與動機─以電影《來跳舞吧!》為例。大專體育,108,59-66。
    林麗真 (2011) 。 國小學童運動舞蹈參與動機、行為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邱政皓 (2011)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張笠雲 (1986) 。社會變遷中各類社會支持系統功能的討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張怡潔 (2007) 。國小排球選手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張仲豪、季力康 (2011) 。父母社會化模式與兒童運動社團參與行為。中華體育季刊,25(1),16-26。
    張春興 (1987) 。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徐健偉 (2012 ) 。國小團體跳繩選手參與動機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許樹淵 (2000) 。運動生理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許惠英 (2004) 。高中羽球運動代表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許碧章 (2006) 。臺北縣國民小學手球團對學童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淑芬、章宏智 (2009) 。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與社會化媒介關係之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1,29-42。
    陳淑芬 (2009) 。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與運動社會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心潔 (2011) 。澎湖縣國小學童社團活動的參與態度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佳伶 (2012) 。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社團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城鄉差異(未出版碩士論文) 。亞洲大學,台中市。
    章宏智、李佩樺 (2007) 。國小學童社會支持因素對運動價值觀之影響-以公館國小爲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4),192-204。
    章宏智、程瑞福 (2010) 。兒童運動參與社會心理因素對身體質量指數之影響 。運動休閒餐旅研究,5(4),50-60。
    單小琳 (1987) 。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寶園 (2010) 。社會支持在壓力反應歷程中的中介效果。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3),401-436。
    黃淑婷 (2010) 。桃園縣國小棒球隊學童運動參與動機及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教育部 (2003)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0) 。99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0) 。99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曾嘉珍 (2006) 。臺北市運動舞蹈消費者參與動機、滿意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葉榮裕 (1997) 。標準舞研究—線條篇。臺北市:明生。
    楊昌雄 (1993) 。大專學生國際標準舞及土風舞之審美概念分析。體育學報,18,89-100。
    楊昌雄 (2000) 。我國舞蹈運動之國際競爭力研究。體育學報,28,133-142。
    楊童超、廖敏淑 (2010) 。大專院校學生參與國際標準舞學習動機與阻礙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13,76 -84。
    溫世頌 (2007) 。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廖主民 (2004) 。價值信念與運動行為。中華體育,18(1),102-112。
    廖敏淑、劉堂安、楊童超、陳秀花 (2008) 。大專院校學生參與國際標準舞之滿意度研究。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5,273-281。
    廖敏淑、詹建人、楊童超、陳秀花、莫金玉 (2011) 。 運動舞蹈教練證照制度與專業能力培訓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 ,14。552-560。
    舞網情深。舞蹈教師名錄總覽,擷取日期: 2012年11月7日,資料引自http://www.dancers.com.tw/te/teacher.html。
    蒲逸生 (2004) 。臺北市國民小學運動校隊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2004 年學校體育國際會議發表會,92-101,臺北市。
    潘義祥 (1998) 。國小教師體育教學目標與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新北市。
    鄭國隆 (2009) 。 臺北市中正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學校運動社團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蔡宛庭、林房儹、陳碧涵 (2009) 。國民小學舞蹈社團運作模式與學童參與動機之研究。舞蹈教育,9,22-29
    蔡佳和 (2009) 。基隆市國小學童運動團隊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蔡秉儒 (2010) 。臺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蔡妙玫 (2012) 。運動代表隊選手社會支持, 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以新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蔡蟬羽 (2012) 。國小體操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歐美惠 (2005) 。高雄市成人學習國際標準舞現況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士華 (2009) 。以社會支持理論探討影響教師開發數位教材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盧俊宏 (1994) 。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賴韋伶 (2008) 。大專校院運動舞蹈社團參與者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賴韋伶、畢璐鑾 (2008) 。淺談運動舞蹈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96,44-50。
    羅月鳳 (1988)。我國大學院校學生社團評鑑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藍辰聿 (1998) 。臺北市某國小學童中重度體能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孟玲(2010)。動機、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幸福感之關係-以Deci and Ryan 自我決定理論為基礎。2010 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647-653。
    蘇怡菁 (2005) 。不同背景因素及運動階段之國小學童其運動健康信念及運動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新北市。

    二、英文部份
    Bach,G. (2002).Time out. Park & Recreation, 37(6), 60-63.
    Beard, J. G. & Ragheb, M.G. (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 219-228.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Behavior Publication.
    Caplan, G. & Killilea, M. (1976). Support system & mutual help. New York NY: Grune & Stratton.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Corey, B. H., Charles, B. E., Michael, L., Kelly, M. R., &Ting, L. (2010).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motivation: Differences by gender, class, and source of payment. College Quarterly, 13(1), 1-10.
    Cutrona, C. E., & Russell, D. W. (1990). Typ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pecific stress: 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matching. Social support: An interactional view . New York NY: Wiley.319-366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Publishing Co.
    Eccles, J. S. (1983).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ort involvement: Applying 3, 7-35.
    Eccles, J. S., &Wigfield, A. (2002). Motivational beliefs values and goals. Annul Psychol, 53, 109-32.
    Fredricks, J. A., &Eccles, J. S. (2002).Children´ scompetence and value beliefs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Growth trajectories in two male-sex-typed domai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8(4),19-532.
    Fredricks, J., &Eccles, J. S. (2004). Parental influences on youth involvement in sport. In M. Weiss (Ed.), Developmental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A lifespan perspective .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45-164.
    House, J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New York : Harper & Row.
    Mina, P., Jessica, T. R., & Nancy, H. L. (2009).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domain-specific adjustment of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fficulties.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14(3), 195-213.
    Sarason, I. G., Levine, H. M., Basham, R. B., & Sarason, B. R. (1983).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 12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