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嘉薇
Chan, Ka- Mei
論文名稱: 鏡湖醫院在澳門救濟慈善活動之社會角色與作用(1931-1966)
The Social Role and Effect of Kiang Wu Hospital Charitable Association in Macau(1931-1966)
指導教授: 吳龍雲
Goh, Leng-Hoo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9
中文關鍵詞: 救濟華人慈善機構慈善領導人士鏡湖醫院
英文關鍵詞: relief, Chinese charitable association, charitable, leaders, Kiang Wu Hospital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SL.035.2018.A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澳葡政府殖民澳門以來,居在澳門之華人地位極低,不論在經濟上或是政治上都處於從屬地位,幾乎沒有任何發言權。19世紀後期,戰亂不斷,加上大批難民與富商遷移到澳門,因此造成了當時澳門的華人人口突然增多,期間除了經歷戰禍,還有發生不少自然災害。在種種的情況下,澳門的貧苦大眾特別需要慈善的救濟與醫療服務。因此,眾多華人聯合起來共同創建屬於華人的醫院—鏡湖醫院。
    鏡湖醫院為澳門第一所華人慈善機構以及最悠久的華人組織。最初,鏡湖醫院扮演著醫療團體的角色,未幾,醫院的功能不斷發展,超出原有的服務範圍,成為了提供不同社會服務的慈善組織。因此不論在以前還是現在的澳門,鏡湖醫院的地位及社會角色仍是不可或缺。
    然而,筆者以鏡湖醫院作為切入點,本研究指出鏡湖醫院在1931—1966年期間,醫院對貧苦大眾之醫療服務及對澳門社會上的救助,從而突顯出鏡湖醫院在澳門之社會地位與角色。筆者除了先梳理澳門鏡湖醫院的歷史脈絡,再來分析1931—1966年期間醫院內的領導人士,同時理清他們行善動機等。研究得出他們在鏡湖醫院的職務、在醫院及澳門社會上的慈善事業中所發揮的實際行動與影響。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atus of Chinese in Macau has been very low since Portuguese colonial rule, whereby they had no say in any matter. In late 19 century, a number of refugees and wealthy merchants immigrated to Macau in wartime,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population of Chinese dramatically increased then. Experiencing the wars happening in a row, were inflicted by natural disasters as well. Under these dreadful circumstances, people in Macau were desperately in need for charitable relief and medical service, there by Kiang Wu Hospital Charitable Association was founded.
    Kiang Wu Hospital Charitable Association was the first and long-established Chinese association in Macau. As a medical corps intrinsically, Kiang Wu Hospital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socially irreplaceable and multifunctional charitable association over the decades to cover different kinds of social service.
    This study took Kiang Wu Hospital Charitable Association as an example, focusing on medical service for the poor and assistance for the society in Macau from 1931 to 1966. Therefore, we will firstly provid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Kiang Wu Hospital Charitable Association. Secondly,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leaders in the hospital from 1931 to 1966. Taking a closer look at their actions and influenceson the medical institute and the society in Macau may help shed light on their philanthropic motivation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Ⅵ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主題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7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16 第二章、象徵華人崛起—鏡湖醫院 24 第一節 鏡湖醫院倡建之原因 24 第二節 鏡湖醫院正式成立 31 第三節 鏡湖醫院慈善事業之發展初期 37 第四節 小結 52 第三章、柯麟、馬萬祺、何賢在鏡湖醫院之發展及對社會之貢獻(1931-1966) 54 第一節 柯麟、馬萬祺、何賢與鏡湖醫院的緣由 54 第二節 柯麟、馬萬祺、何賢任職期間鏡湖醫院之發展概況 63 第三節 柯麟、馬萬祺、何賢在社會中的作用及角色 74 第四節 小結 82 第四章、鏡湖醫院在災難中之慈善活動(1931-1966) 84 第一節 日常及突發事件之救助 84 第二節 賑濟災害 92 第三節 慈善教育 98 第四節 小結 107 第五章、結論 109 參考文獻 115 附錄 124

    1.報紙
    《復興日報》(1945—1946)。
    《復興晚報》(1945)。
    《華僑日報》(1937—1966)。
    《澳門日報》(1966)。
    《澳門憲報》(1850—1911)。
    《鏡海叢報》(1893—1895)。

    2.史料
    現存鏡湖歷史紀念館之《旨建坊》。
    現存鏡湖歷史紀念館之《永行堂碑記》。
    現存鏡湖歷史紀念館之《倡設保善堂碑記》。
    現存鏡湖歷史紀念館之《倡建鏡湖醫院碑記—送義地序》。
    現存鏡湖歷史紀念館之《倡建鏡湖醫院碑記—設藥局小引》。
    現存鏡湖歷史紀念館之《倡建鏡湖醫院碑記—開設藥局的規條》。
    現存鏡湖歷史紀念館之《鏡湖醫院與澳葡政府的契約》。
    現存鏡湖歷史紀念館之《鏡湖醫院倡建的碑文》。
    現存鏡湖歷史紀念館之《鏡湖醫院倡建的小引》。
    現存鏡湖歷史紀念館之《勸捐續砌高沙石路小引》。
    《清德宗光緒實錄》卷330。
    澳門總商會現存之碑記。
    澳門歷史檔案館(1937—2012)。仁心•博濟歷史圖片展。澳門:澳門鏡湖醫院。
    湯開建、吳志良(2002)。澳門憲報中文資料輯錄 1850—1911。澳門:澳門基金會。
    湯開健(2001)。鴉片戰爭後澳門社會生活紀錄—近代報刊澳門資料選粹。廣州:花城出版社。
    《鏡湖通訊》
    《鏡湖徵信錄》
    《鏡湖醫藥》
    《鏡湖議案記錄》

    3.專書
    王允昌(2001)。孫中山先生與澳門。臺北:御書房。
    王春霞(2009)。近代浙商與慈善公益事業研究:1840-193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夫馬進(2005)。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伍躍、楊文信、張學鋒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1981)。中山全集(第一冊)。臺北:中華書局。
    古萬年、敏麗(1998)。澳門及其人口演變五百年(1500—2000)。澳門:澳門統計暨普查司,。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2009)。文史資料選輯(156輯)。北京:中國文史。
    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2008)。澳門史新編(第一冊)。澳門:澳門基金會。
    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2008)。澳門新編史(第三冊)。澳門:澳門基金會。
    吳楠(2000)。何厚鏵家族傳。廣州:廣州出版社。
    李葆定、馮彩章(1988)。柯麟傳略。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李孝智(2017)。澳門一二.三事件:細說六〇年代的反殖鬥爭。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余新忠(2004)。瘟疫下的社會拯救:中國近世重大疫情與社會反應研究。北京:中國書店。
    何偉傑(2011)。澳門:賭城以外的文化內涵。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周秋光、曾桂林(2006)。中國慈善簡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林則徐(1991)。林文忠公政書之《使粵奏稿》(卷六)。北京:中國書店。
    林翠(1968)。孫中山傳。臺北:帕米爾書店出版社。
    林廣志(2015)。澳門晚清華商。香港:三聯書店。
    林廣志(2013)。盧九家族研究。澳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廣志(2017)。澳門之魂:晚清澳門華商與華人社會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
    祝一平(2013)。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臺北:聯經出版社。
    施白蒂(1995)。澳門編年史(16¬—18¬¬¬¬世紀)(姚京明譯)。澳門:澳門基金會。
    施白蒂(1998)。澳門編年史(19世紀)(姚京明譯)。澳門:澳門基金會。
    夏泉、董錦(2013)。馬萬祺研究資料彙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陳冠任(2006)。何氏父子—澳門特區首任長官:何厚鏵的家族秘史。北京:華文出版社 。
    麥建章(2010)。香山醫事。廣州:人民出版社。
    孫紹騁(2004)。中國救災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馬萬祺(1994)。馬萬祺詩詞選(一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馬萬祺(1999)。馬萬祺詩詞選(二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婁勝華(2004)。轉型時期澳門社團研究 : 多元社會中法團主義體制解析。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梁元生(2009)。晚清上海:一個城市的歷史記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梁其姿(1997)。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經聯出版社。
    張學明、梁元生(2005)。歷史上的慈善活動與社會動力。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傅玉蘭(2002)。抗戰時期的澳門。澳門:文化局澳門博物館。
    費成康(1998)。澳門四百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黃子雅(2005)。何賢與我—形影的生活。澳門:星光書店有限公司。
    黃雁鴻(2012)。同善堂與澳門華人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仁飛(1998)。澳門近代化歷程。澳門:澳門日報出版社。
    楊道匡、郭小東(2004)。澳門經濟述評。澳門:澳門基金會。
    鄧雲(1966)。中國救荒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趙榮芳(1990)。何賢生平。中山:政協廣東省中山市委員會文史委員會。
    蔡忠植(2013)。愛澳門,愛祖國,赤子情深-記澳門知名愛國人士馬萬祺。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潘冠瑾(2010)。澳門社團體制變遷 : 自治、代表與參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魯陽(1993)。柯麟傳(海外版)。澳門:澳門國際名家。
    劉蜀永(2016)。簡明香港史(第三版)。香港:三聯書店。
    賴文、李永衰(2004)。嶺南瘟疫史。廣東:人民出版社。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2008)。從人到仁的召喚。澳門: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龍斯泰(1997)。早期澳門史(沈正邦譯)。北京:東方出版社。
    謝常青(1998)。馬萬祺傳。北京:中國文史。
    謝常青(2002)。澳門史詩。珠海:珠海出版社。
    薩安東(1997)。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1841—1845。澳門:澳門基金會。
    關振、陳樹榮(1999)。何賢傳。澳門:澳門出版社。
    鄺秉仁(2005)。口述歷史:抗戰時期的澳門。澳門:澳門東亞大學公開學院同學會。
    Rosenberg, C. E. (1987). The care of strangers: the rise of America's hospital system (p. 292). New York: Basic Books
    Sinn, E. (1989). Power and charity: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Tung Wah Hospital,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ry, J., & Jones, C. (Eds.). (1994). Medicine and charity before the Welfare State. Psychology Press.
    Bohr, P. R. (1972). Famine in China and the missionary: Timothy Richard as relief administrator and advocate of national reform, 1876-1884.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Warner, J. H. (2014). The therapeutic perspective: Medical practice, knowledge, and identity in America, 1820-1885 (Vol. 371).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期刊論文 
    白爽(2013)。抗戰時期澳門鏡湖醫院和同善堂的救亡賑難活動。澳門研究。69,168—173,199。
    朱德新(2012)。澳門社團與災害救助—以菜農遭受颱風侵襲為例。(1950—1980)廣東社會科學。6,119—125。
    何偉傑(2008)。澳門鏡湖醫院早期在慈善與商業上的行政管理。澳門研究。46,102—109。
    吳玉丹、胡元佳(2011)。鏡湖醫院透析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澳門研究。62, 54—57,199。
    吳義雄(2012)。鏡海叢報反映的晚清澳門歷史片段。廣東社會科學。2,107—119。
    吳樹榮(2014)。濟民報國:抗戰時期的澳門鏡湖醫院。抗戰史料研究。 1,84—100。
    吳躍農(1999)。柯麟:對何賢影響最大的人。黨史文匯。12,33—35。
    吳躍農(2005)。柯麟—一位特殊的醫生在澳門。黨史縱覽。5,41—44。
    宋燕、卞鷹(2011)。鏡湖醫院在澳門醫療服務體系中的作用。澳門研究。62,50—53,198。
    林偉(2012)。澳門社團政治功能研究。嶺南學刊。4,121—125。
    林發欽(2015)。口述歷史視野下抗戰時期的澳門社會。澳門研究。77,17—22。
    林廣志(2012)。澳門華商與孫中山的行醫及革命活動。歷史研究。1,71—89。
    林廣志(2008)。衝突與交融:清代澳門華商的文化堅守與風俗涵化。文化雜誌。67,1—14。 
    金國平(2011)。孫中山與澳門二題。澳門研究。62,4—8。
    胡芸、夏泉(2012)。澳門華商何賢研究述評。澳門歷史研究。11,208—213 。
    胡豪、賴雲鋒(2011)。互動中的健康事業:鏡湖醫院與澳門社群。澳門研究。62,44—49,198。
    夏泉、董錦(2011)。馬萬祺研究綜述。澳門研究。60,185—191,199。
    夏泉、劉詩悅(2015)。柯麟研究的現狀與展望。澳門研究。78,128—132。
    馬根偉(2004)。明清時期澳門華人公共機構的建立與發展。澳門歷史研究3,57—71。
    馬偉根、湯開建(2005)。鏡湖醫院的建立與發展。澳門研究。31,138—147。
    婁勝華(2013)。挑戰與變革:澳門社團可持續發展分析。行政。100,245—263。
    婁勝華(2012)。從救濟到公益:澳門慈善發展觀察。行政。7,625—644。
    婁勝華(2013)。澳門社團研究的途徑及拓展。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2,155—159,202。
    婁勝華(2006)。澳門社團組織的法律制度分析:歷史與現實〉,行政。72,459—487。
    婁勝華(2007)。澳門救亡賑難社團的興盛與轉折(1931—1945)。文化雜誌。63,79—88。
    張建軍(2015)。澳門華商曹善業及其家族的再研究。澳門研究。79。128—141,198。
    張量(2003)。澳門同胞支援祖國抗戰初探—兼談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澳門的活動〉。抗日戰爭研究。1,101—114。
    陳偉明、孫智雯(2016)。近代澳門災害的歷史狀況與特點(1840-1949)〉。文化雜誌 97,1—9。
    馮邦彥、任郁芳、焦張義、彭蘭(2010)。澳門社團政治:特徵、作用與發展趨勢。澳門經濟。29,165—179。
    馮翠(2016)。抗日戰爭時期澳門難民危機及其應對。澳門研究。83,105—113。
    馮翠(2015)。抗戰時期澳門華商的慈善活動。澳門研究。78,117—127。
    黃天(2015)。考析現存孫中山向澳門鏡湖醫院揭銀借據實為吳節薇之(備忘副本)—兼與譚世寶教授商榷。文化雜誌。96,73—102。
    黃雁鴻(2010)。清末民初澳門華人慈善組織的成立理念與組織模式研究。中國文化研究。4,149—159。
    黃雁鴻(2013)。清末民初澳門華商對經濟及社會的影響。澳門經濟。34 ,107—119。
    黃雁鴻(2010)。澳門慈善團體的發展與社會作用。澳門研究。3,113—124。
    黃雁鴻(2010)。澳葡政府對華人慈善社團的管理政策。行政。88,363—374。
    劉祖雲(2010)。澳門社團政治功能的個案研究。澳門研究。58,4—20。
    賴永春(2011)。社團間接統治與澳門政治發展。澳門月刊。211,9。
    韓雯(2012)。兩面人生,一顆丹心—柯麟醫生。中國電視(紀錄)。9,46—50。
    謝瑜(2015)。馬萬祺詩詞與澳門當代史。澳門研究。78,133—140。
    譚世寶(2012)。孫中山與澳門鏡湖醫院關係新探—清末鏡湖醫院之兩單「孫逸仙借據」辨偽。文化雜誌。82,38—56。 
    關志昌(1984)。何賢(1908-1983)。傳記文學。265,143—145。
    關國煊(1992)。國父與澳門—孫中山先生在澳門鏡湖醫院懸壼濟世一百週年紀念〉。傳記文學。366,15—20。
    Palsetia, J. S. (2005). Merchant charity and public identity formation in colonial India: The case of Jamsetjee Jejeebhoy.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40(3), 197-217.
    Smith, J. F. H. (1987). Benevolent societies: the reshaping of charit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2), 309-337.

    5.學術論文
    馬根偉(2006)。明清時期澳門慈善機構研究(1569—1911)。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子程(2007)。抗日戰爭時期澳門的難民救濟工作研究。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研所碩士論文。

    6.刊物
    吳培娟(2011)。丹心照鏡湖:柯麟院長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特刊1版。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吳培娟(2001)。鏡湖醫院慈善會創辦一百三十周年紀念特刊。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廖澤雲(2011)。紀念辛亥革命:弘揚中山精神—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特刊。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廖澤雲(2011)。鏡湖春秋—文物集。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廖澤雲(2011)。鏡湖春秋—圖片集。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廖澤雲(2011)。鏡湖碑林:碑匾集。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廖澤雲(2011)。鏡湖醫院慈善會創辦140週年特刊。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2006)。孫中山先生誕辰140週年:鏡湖醫院慈善會創辦135週年紀念特刊。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2015)。報國濟世:抗戰時期的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2001)。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會史:1871—2001。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2011)。鏡湖心語徵文集:慶祝鏡湖醫院慈善會創辦140週年。澳門:鏡湖醫院。
    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1986)。鏡湖醫院115週年紀念特刊。澳門: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

    7.網路資源
    「仁」心仁術—仁伯爵綜合醫院140週年。澳門雜誌。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7月19日,取自
    http://www.macauzine.net/?action-viewnews-itemid-669
    人口。澳門澳門虛擬圖書館。線上來索日期:2017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macaudata.com/macaubook/encyclopedia/html/09302.htm
    中國慈善事業。澳門的慈善事業。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8日,取自http://hk.chiculture.net/20902/html/c07/20902c07.html
    央視網。柯麟醫生。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2月3日,取自http://tv.cctv.com/2012/12/10/VIDA1355148214553891.shtml
    羊城晚報。晚清澳門儒商曹有等創辦鏡湖醫院借大量銀款給孫中山辦藥局「贈藥」。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1-09/19/content_1213537.htm
    地球暨物理氣候局。澳門氣候簡介。線上來索日期:2017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smg.gov.mo/www/tc_climateintro.php
    陳樹榮。抗日戰爭中的澳門。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8日,取自 http://www.macauzine.net/?action-viewnews-itemid-883
    楊仁飛。澳門社團發展―過去、現狀與展望。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月19日,取自http://www.macaudata.com/macaubook/book146/index.html
    澳門日報。救亡賑難:抗戰時期的澳門社會賑濟。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5-07/21/content_1014365.htm
    澳門日報。華人百年慈善事業。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8日,取自http://mpaper.org/Story.aspx?ID=436291
    澳門仁慈堂。仁慈堂歷史。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7月19,取自http://www.scmm.mo/frontend/content/index.php?id=7
    燦爛的中國文明。中國慈善事業。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7月19日,取自 http://www.chiculture.net/index.php?file=topic_description&old_id=20902
    鏡湖通訊。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特輯:報國濟世—抗戰時期的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1)。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kwh.org.mo/news%20info.php?nid=1527
    鏡湖醫院。沉痛悼念馬萬祺永遠主席。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kwh.org.mo/news%20info.php?nid=1322
    鏡湖醫院。鏡湖歷史。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kwh.org.mo/KW_BG_02.php
    鏡湖醫院歷史。鏡湖醫院。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kwh.org.mo/KW_BG_02.php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