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瑞蓮 Wang, Ruei-Lian |
---|---|
論文名稱: |
淬鍊與悅讀─優秀運動員的訓練與學業 Training and Delighted Learning: Elite Athlete in Athletic Training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
指導教授: |
程瑞福
Chen, Jui-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5 |
中文關鍵詞: | 優秀運動員 、訓練與學業 、生涯規劃 、角色衝突 、質性研究 、敘事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Elite Athlete, Training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career planning, role conflict, qualitative study, narrative research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6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優秀運動員能征服競技金字塔頂端 也能恣意在學術的殿堂翱翔,妥善抉擇一條專屬自己的康莊大道。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影響優秀運動員運動訓練與學業表現的因素,瞭解影響優秀運動員於運動訓練與學業表現過程中抉擇的相關因素。研究對象為四名曾代表國家參世界性賽會或入選培訓隊之選手,且正在就讀或已具備碩博士學歷之優秀運動員。研究方法採質性取向的敘事研究,用半結構式訪談了解其運動訓練與學業表現情形,並以持續比較法將訪談逐字稿進行分類、編碼及詮釋。本研究可信賴度(trustworthiness)以參與者檢核(member check)、三角檢定法(triangulation)與同儕審視(peer reviewing or debriefing)作為檢核。研究結果:(一) 運動訓練方面:訓練環境適應的問題;害怕受傷;情緒困擾問題;課業壓力;(二) 學業表現方面:體育班學習情況不佳;隨著年級增長課業愈不受重視;教練會阻礙課業學習。(三)優秀運動員自我評估方面,擇其所愛愛其所擇。
Elite athletes can conquer the sports pyramid as well as be successful academically; carving their own path in lif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ich factors would affect the elite athletes’ academic and sport performances, and we wish to find out how they reach/make their decis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i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All four subject of this study have represented their country in international tournaments; they are completing or have completed their Masters and PhD degrees while being an elite athlete.
The research method includes narrative research from qualitative orientate using seim-structurd interview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performance capabilities. Interview transcripts were sorted, coded and interpreted under constant comparison. The trustworthiness of this research was inspected by member check, triangulation, peer reviewing or debriefing.
The results were: (1) Training aspect; training adaptation issues: injury fear; emotional problems; academic stress. (2) Academic performance: poor academic accomplish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less attention is paid to athletes’ performance as they get others; coaches would interfere study. (3) Self-assessment from elite athletes; they make decisions based on what they love.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 ( 2002 )。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賀立、王金燦、胡亦海、曹黎禮 (1990)。運動選才學。湖南:武漢體育學院。
王瑞祺 (2001)。學校人事人員角色衝突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光輝 (2007)。台中縣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願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 (2000)。質的研究法。高雄市:麗文出版社。
白貽修 (2008)。臺北市立公立國小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江文慈 (1996)。解讀人類的另類智慧-EQ。諮商與輔導,124,39-42。
卓俊伶 (2003)。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及其教育的批判性思考。2003年運動員生涯規劃輔導人員研習會,嘉義縣,中正大學。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 (2006)。認識國訓中心沿革。2013年11月27日引自http://www.nstc.org.tw/HomeStyle.aspx?urlFile=introduce_03.htm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0)。協助運動員完善生涯規畫之研究。臺北市:作者。
李美枝 (1986)。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大洋出版社。
李美瑩 (1994)。學齡兒童氣質、家庭氣氛與學業成績之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清楠 (1984)。論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及職業。國民體育季刊,13(4),31-33。
李惠加 (1997)。青少年發展。臺北市:心理。
李建興 (2007)。落實運動選手培訓體制,重視績優選手生涯照顧-策略思維觀點。臺灣體育運動10年來之回顧與前瞻論壇手冊,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李慶生 (1994)。中國醫藥學院運動績優生的問題與建議。國民體育季刊,23(4),48-51。
何福田(譯) (2005)。課後學習才是課業壓力的主因。師苑鐸聲,22(5),10-11。
李建平、施致平 (2003)。大專優秀網球選手訓練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34,149 -160。
季力康 (1996)。運動員的壓力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5(4),51-57。
季力康 (2000)。應重視對大學學生運動員之輔導工作。大專體育,47,3-4。
周文祥 (1996)。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國民體育季刊,25(3),60-68。
周宏室 (2002)。大專院校優秀運動選手培訓及參賽期間有關課業輔導措施之規劃。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林文郎 (2000)。運動訓練管理與策略。運動訓練法。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臺北市。
林生傳 (1997)。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佳蟬 (2011)。探討優秀全及選手運動生涯發展的歷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彥佑 (1999)。大學生因應策略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吳佳勳、林正祥、賴毓芳 (2010)。運動員的生涯規劃觀。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133-140。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海助、沈翠蓮 (2006)。學生運動員多元學習探討。弘光學報,49,329-336。
吳萬福 (1991)。如何發揮運動教練的角色。體育與運動,71,8-12。
吳萬福 (1992)。運動教練的任務、類型及內容。體育與運動,81,32-38。
吳萬福 (1996)。運動教練的角色與工作。體育與運動,100,28-34。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胡耿毓 (2000)。我國各級學校排球代表隊學生流失影響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洪鳳儀 (2000)。生涯規劃。臺北市:揚智。
洪聰敏 (2002)。運動員生涯規劃要項。2002年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輔導人員研討會,臺灣運動心理學會。
洪聰敏 (2003)。運動員的生涯轉換。2003 年運動員生涯規劃輔導人員研習會手,22-23。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高俊雄 (2000)。競技運動選訓賽制度與奧運會摘金。大專體育,50,20-22。
許瀞心 (2003)。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大專體育,66,105-110。
鈕文英 (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翁志成 (1994)。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的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
時蓉華 (1988)。社會心理學辭典(初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莊翠玉 (1996) 。運動績優生就讀大專院校一般科系之學校適應情況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許健民 (1998)。運動績優保送生的角色衝突。中華體育季刊,12(2),10-14。
許建民 (1998)。運動績優保送生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國民體育季刊,27(4),102-109。
許瀞心 (2003)。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大專體育,66,105-110。
教育部 (1997)。教育部「社會變遷與體育革新」座談會-優秀運動員培訓。國民體育季刊,26(3),49-73。
教育部 (1998)。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試辦體育班實施計畫。臺北市。
教育部 (2005)。我國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重點發展方案。臺北市。
邱芳玲 (2002)。運動員對生涯規劃應有的認知。學校體育雙月刊,12(4),54-59。
郭丁熒 (1995)。小學教師角色相關實證研究的回顧與分析。臺南師院學報,28,197-224。
郭丁熒 (2001)。「教師角色轉化」模式之建構。國民教育研究集刊,7,184-251。
郭美華 (2008)。阻礙國小學童參與運動代表隊之因素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梁玉秓、陳保生 (2008)。探討運動選手面對壓力因應之道。大專體育,86,101-105。
張宏亮 (1984)。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因應策略。中華體育,34,21-28。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出版社。
張春興 (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 (200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祐慈 (2010)。優秀女子桌球選手生涯發展之質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雅棻 (2001)。體育重點發展學校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訓練意願影響因素-以桃園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黃永志 (2006)。屏東縣國民中學運動代表隊經營現況調查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
黃彥鈞 (1996)。師範院校運動績優保送生的生活適應現況初探。臺灣體育,86,14-16。
黃高賢、呂佳霙,林惠美、周建智、黃美瑤 ( 2003 )。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之探討。北體學報,11,181-192。
黃清如 (2000)。大學運動員的目標取向、自覺能力與認知評估對競技壓力因應策略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黃煜、王琦正 ( 2001 )。如何追求成功:職業運動員生涯發展探之探索。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學報,10,39-56。
黃鳳君 (2010)。臺北市國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瑞琴 (2002)。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馮家榆 (2007)。優秀運動員壓力來源之質性研究。中正體育學刊,1(1),13-21。
溫卓謀、蕭今傑 (1997)。不要輕言放縱自己-談運動員的情緒管理。大專體育,31,126-133。
詹俊成 (2002)。臺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俊成,陳素青 (2013)。落實運動員生涯輔導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7(1),31-38。
莊麗頤 (2012)。提早入學資優生智力、學業表現及資優特質之追蹤研究—以新竹縣市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主民 (1994)。受傷運動員的心理復健-給教練和運動傷害防護員的建議。中華體育,8 (1),40-46。
管貴貞、萬衛華 (1999)。景文技術學院二專部學生工讀狀況與生活適應之探討。景文技術學院學報,9(2),75-92。
黎俊彥、林威秀、黃啟煌 (1997)。受傷運動員的心理問題與復健。中華體育季刊,11(1),112-119。
葉麗琴 (2002)。一位運動員的成長歷程與運動員認同的影響。國民體育季刊,132,27-32。
劉泰一、彭慧玲 (2009)。大專運動員之生涯輔導-畢業後該何去何從。諮商與輔導,277,40-44。
樊正治 (1984)。有感於運動員生活、學業與職業。國民體育季刊,13(4),25-30。
盧俊宏、蘇振鑫 (1999)。學生運動員的心理問題與輔導策略。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0(1),68-80。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志睿、林如瀚 (2010)。生涯自我轉化對運動選手的重要意涵。中華體育季刊,24(3),124-130。
陳其昌 (1996)。運動傷害所造成的心理情緒困擾及其因應對策。大專體育,27,78-82。
陳怡帆 (2010)。游泳運動績優生就讀體育/非體育科系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炳楓 (2006)。臺南縣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陳淑娟 (2011)。影響優秀田徑運動員成功生涯轉換的關鍵因素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坤霖、吳萬福 (1999)。競技運動教練的重要性。大專體育,41,131-134。
蔡承宏 (2006)。國小羽球選手學校適應之研究。2006年臺北體院運動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鄭世仁 (1984)。國民中小學教師角色衝突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志富 (2010)。臺灣優秀運動員生涯輔導模式建置與實證研究期中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臺北市。
鄭照順 (1999)。青少年生活壓力與輔導。臺北市:心理。
鄭維宜 (2009)。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之質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 (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賴明輝 (2010)。我國優秀男子拳擊選手訓練立成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佳男 (2000)。我國體育保送制度下體育保送生面臨的問題。國民體育季刊,29(2),61-68。
謝金青 (1991)。國民小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簡欣穎 (2012)。臺灣優秀運動選手生命歷程轉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繆敏志 (1990)。單親兒童學業成就、人格適應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鐘怡純、闕月清 (2008)。籃框外的天空─女性運動員之升學與就業個案研究。師大學報,53(3),179-201。
蕭俊杰、廖主民 (2003)。教練回饋行為與少年運動員的心理反應。教練科學,2,357-364。
謝卓君譯 (2003)。教育研究法規化與評鑑。臺北市:麗文文化。
鍾志強 (1999)。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的關係。國術體育季刊,28(4),47-55。
羅鴻仁、謝振榮、蔡俊傑 (2011)。大專棒球運動員人格特質與學習壓力之相關性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6(1),122-135。
羅鴻仁、蔡俊傑 (2011)。優秀運動高中生運動訓練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臺中學院體育,7,5-15。
二、英文部分
Adler, P. & Adler, P. A. (1985). From idealism to pragmatic detachment: The avademic performance of college athletes. Socioligy of Education, 58, 241-250.
Adler, P. & Adler, P. A. (1987). Role conflict and identity salience: college athletics and the academic role.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4(4), 443-455.
Amorose, A. J. & Weiss, M. K. (1998). Coaching feedback as a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perceptions of ability: A developmental examination.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 395-420.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122-147.
Bellings, A. G., Moss, R. H. (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877-891.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Figler, S. (1987). Academic advising for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11(1/2),74-81.
Folkman, S. (1984). 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839-852.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5). If it changes it must be a process: Study of emotion and coping during three stages of a college examin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8, 150-170.
Fromme, K., & Rivet, K. (1994). Young adults’ coping style as a predictor of their alcohol use and response to daily events .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3(1), 85-97.
Gehrke, N. J. (1982). A grounded theory study of beginning teachers' role personalization through reference group relation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2, 6-16.
Hall, D. T. (1972). A Model of coping with role conf1ict: The role behavior of educated wome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4), 471-486.
Harter, S. (1981). A model of intrinsic mastery motivation in childre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developmental change. Minnesota Symposium on Child Psychology, 14, 215-254.
Hilmer, M. (2001). A comparison of altemative specifications of the college atlendance equation with an extension to two-stage selective-correction rnodels.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 263-278.
Horn, T. S. (1985). Coaches’ feedback and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their physical compet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 174-186.
Horn, T. S. (1987).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coach behavior on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dvances in Pediatric Sport Sciences. Vol.2.Behavioral issues 121-142.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Keh, N. C., & Shy, D. Y. (1988). The study of training of elite university student athle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ian Conference of Sport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aipei, Taiwan, R.O.C., January, 21-23, 1988.
Kim, M.S., Chang, D. S., & Destini, F. (2002). Sources of stress among Korean intercollegiate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4, S80.
Lincoln, Y. S. and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London: Sage.
Pargman, D. (1986). Stress and motor performace: Understanding and coping.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Mouvemerit Publications Inc.
Parsons, T. (1961). An outline of the social system. , In parsons et al. (ends). Theories of society. New York:Free Press.
Prentice, W. E. (1994).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in Sport Medicine. Morsby-yearbook,Inc.
Lance, L. M. (1987). Conceptualization of role relationships and conflict among student-athletes. Arena-Review. 11(2), 12-18.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5). If it changes it must be a process: Study of emotion and coping during three stages of a college examin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8(1), 150-170.
Lazarus, R. S. & Lazarus, B. N. (1994). Passion &Reason. Making sense of our emotions. Oxfor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Teer, L. M. (1987).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and student life: Two students in canadian case. Arena-Review, 11(2), 94-100.
Sarbin, T.R. (1968). Role. In D.L.Sills(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sciences:Vol.13. New York:Macmillan & The Free Press(1971). Role strain and American teacher, in School Review, August, pp.545.
Slack, T. (1997). Understanding sport organization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