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施慧君 |
---|---|
論文名稱: |
以女性主義平等思想探討2D卡通對於學齡期兒童性別印象的影響 |
指導教授: | 周賢彬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4 |
中文關鍵詞: | 女性主義平等思想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今日,台灣的兒童節目越來越多,兒童頻道也在兒童市場上占一席之地,雖然是兒童頻道,但是商業氣息卻越來越濃厚。現在的兒童閱讀則是以影像為主的圖畫書、電視卡通、和漫畫為主。不僅電視對於兒童的影響不容忽視,電視節目的篩選更是令人憂心的一大議題。放眼看去,我們不僅可以發現兒童的資訊管道已經不像從前的時代如此純樸、簡單,卡通的內容也已經不是單純的正義感、幫助弱小和愛的議題;相對的卻充滿了暴力、懸疑、言語上的成人化,甚至是性暗示、性岐視,更多家長關心媒體對於孩童的影響,特別是兩性發展是否會受到卡通影響而產生偏差。為了解這些卡通對於孩童的兩性平等與性別意識的認知產生了甚麼影響,本論文將以女性主義平等觀點針對目前的兒童卡通動畫,做為本次的研究主軸,以及延伸本研究的創作作品。
The television programs for children have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the recent years and more television channels for children have also evolved. Although the target audience
for these programs and channels are young children, but they have been heavily commercialized. Nowadays, many children gain thei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hrough visualized resources, such as picture books, cartoons and comic books. However, since the media has such a great impact on the children, the selection of these television
program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issue. It is evident that these television programs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throughout the years. The topics and the issues discussed in
the earlier days seem simpler and more 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Nevertheless, the topics and issues discussed in the cartoons and the programs nowadays contain inappropriate
behavior styles and set improper examples for the young children. There are many cartoons that contain violence and inappropriate use of language. Moreover, some also
encourage the idea of sexism. This is the reason why the parents and the guardia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ware of the impact the media affecting on the childre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he media has affected and influenced the children on the issue of sexism and gender equality. This thesis will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impact of cartoon programs to the young children.
孫家惠,2008。兒童早期繪畫形式應用於圖畫書創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秀珠,1994。國小男女教師性別角色與學生學校適應、學業成就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佳倩,2007。國小學童對電視卡通中性別意識形態解讀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國小中年級學童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身心障礙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芬,1999。國小兒童對於電視廣告中意識形態的解讀-以性別刻版印象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劉惠琴,1996。性別意識與心理治療。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年會發表論文。
王瑞香,1999。基進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范情,1996。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鄭至慧,1996。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顧燕翎,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女書文化出版。
王懋雯、林俐君、黃淑鈴,2003。電視廣告中的兩性角色。台灣性學學刊,第九卷,第一期,p1~13。
張維安,1996。邁向合理兩性關係-生活世界的論述。載於謝臥龍主編兩性、文化&社會。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二刷,東華出版社。
蔡慧娟,1999。性別平權教育的實踐-小學教師的性別角色觀及其班級實務。發表於高雄醫學院主辦「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
朱善傑、鍾世凱,2004。動畫中漫畫表現形式研究—以漫畫造型與漫畫符號為中心。藝術學報,第七十五期。
司維璘、韓小瑩。太平公主靠邊站-引導青少年學習建立相互尊重的兩性價值觀。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十一期。
劉素碧,1978。幼兒的發展與輔導。台北市景文出版社,p220~221。
村上隆,2007。「藝術開國」有關恥感文化心理演講於小巨蛋。
葉郁菁。支配與被支配-少女漫畫書中呈現的兩性價值觀。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十七期,p134~136。
陳文玲、陳淑芬,1998。單調看女人-廣告影像裡的性別密碼。傳播研究簡訊,第十三期,p12~13。
陳元陽,2007。影響兒童觀看卡通因素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p129~157。
陳世昌,2007。台灣Fun動畫,學術論叢,p27~36。
吳知賢,1991。電視與兒童。初等教育學報,第四期,p171~198。
吳翠珍,1988。兒童收看電視卡通行為研究-兼論媒體素養。理論與政策季刊,p48~68。
洪嘉蔆,2003。從休閒利益看電視收視行為。運動管理季刊,p114~123。
游恆山譯,2001。C.K. Sigelman , & D.R. Shaffer。Life-span human development發展心理學。五南出版社。
馮桃莉,陳斌,1994。兒童的內心世界。心雨出版社。
游乾桂,1900。啟發孩子的創造力。遠流出版社。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的形成。應用心理研究,第十七期,p51~84。
高淑娟,1999。大學教師性別角色態度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41~65。
曾家鴻。性別遊戲:我是男生,我愛玩洋娃娃。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三十期,p67~73。
李文玫,1990。性別意識形成與覺醒之研究。龍華學報,p50~64。
李宗薇、董建成,2007。電視卡通對兒童認知及情意的影響。國民教育,第四十七卷,第五期。
李道明、黃玉珊、余為政等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遠流出版社。
黃富源,林千芩,2006。中小學校園性別化暴力現象之研究與防治。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七期。
黃宗慧,2001。性、笑話、潛意識:從精神分析的觀點看淫穢笑話的愉悅/踰越性。中外文學,第三十卷,第三期。
媒體和電視對兒童的影響,2007。The Parent Letter,第五冊,第十期。
電影欣賞,第四十六期。
動畫的發展與起源。影響雜誌,第七十四期。
狄米崔.克里斯塔基斯、佛瑞德芮克.季莫曼,何佳芬譯,2007。客廳裡的大象:讓電視成為孩子學習發展的助力。久周出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上廁所 國中生離奇死亡-顱內嚴重出血 初判外力造成 以前曾遭同學捉弄家人疑死因不單純」,2000/4/21 聯合晚報
Bauer, Dale M. (1989)The Joke Cure:Spectacle and Subversive Humor:Works and Days. p91~101。
McHugh, M. C., & Friese, I G. (1997)The measurement of gender-role attitudes:A review and commentary.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p1~16。
Rinehart, S.T. (1992)Gender training:the source book. UK:Oxfam.
Hollenbeck, A. & Slaby, R.(1979)Infant visual responses to television:Child development. p41~45。
史都華.布雷克頓(J. Stuart Blackton),《滑稽臉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
影片參考:http://www.youtube.com/watch?v=8dRe85cNW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