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文豐 WU WEN FENG |
---|---|
論文名稱: |
周傳瑛的崑劇史定位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2 |
中文關鍵詞: | 周傳瑛 、崑劇 、崑曲 、崑劇傳習所 、乾嘉傳統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4 下載:7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周傳瑛的崑劇表演生涯主要歷經對乾嘉傳統的「傳承」→「游離」→「回歸」三個階段。
民國十年(1921),在一群曲家的主導下,「崑劇傳習所」於蘇州五廟園成立。培訓了一批崑劇演員,即後來的「傳」字輩演員。周傳瑛身為「傳」字輩的一員,主學「生行」,自全福班藝人沈月泉襲得繼承乾嘉傳統的崑劇折子戲近二百齣。周傳瑛前半生的演藝生涯與「傳」字輩相始終,其先後組成新樂府及仙霓社崑班。自顧傳玠離班後,周傳瑛躍身為「傳」字班的當家小生。身為一名「崑生」,周傳瑛掌握了四百多齣折子戲的「總綱」,且能司鼓、司鑼、司笛,透過不斷地舞臺實踐,將「乾嘉傳統」表演技藝保存了下來。然由於文士階層的消亡,為適應當時的演劇環境,「傳」字輩向京班藝人學習武戲、吹腔戲,並從彈詞改編劇目,或自行創排新戲,使其部分表演稍稍游離乾嘉傳統。
因戰亂及文士階層的徹底瓦解,仙霓社步上散班一途,周傳瑛在迫於生計的無奈之下,加入國朱國梁領班的國風蘇劇團,改拜蘇灘藝人簫桂笙為師,正式成為一名蘇劇藝人。國風在性質上為一家族江湖戲班,以蘇劇演出為主,間演一些崑劇。因蘇劇為尚處於發展中的新興地方劇種,團中蘇劇藝人藉由向搭班的「傳」字輩演員學習崑劇表演以豐富自身的表演。因此原先的蘇劇藝人漸漸也學會崑劇表演,劇團逐漸從以唱蘇劇為主,調整為崑蘇合演,乃至唱全崑。隨著中共建國後所推動的戲曲改革,促成了新編《十五貫》的產生。《十五貫》的成功雖拯救崑劇於滅亡,但其對傳統崑劇格律破壞及表演家門行當的突破,影響後來改編或改編戲的編寫模式,亦可視為對「乾嘉表演傳統」的游離。《十五貫》在全國引起轟動,連帶使得崑劇開始受到關注,在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崑劇的重視下,各地崑劇團相繼成立,全國崑劇演出團體迅速增加至八個,確立了當代中國崑劇的基本格局,崑劇的發展與傳承問題再度受到重視。1958年隨著戲曲大躍進,周傳瑛循著《十五貫》的創作模式,投入傳統劇作的改編。1963年以後,在左傾政治思潮影響下,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周傳瑛服膺黨的政策,又投入現代戲的編演,使得表演再度偏離乾嘉傳統。其後隨著文化大革命的開始,在江青等人的打壓下,劇團遭裁撤,崑劇活動完全停止。
隨著江青為首的四人幫下台,文化大革命宣告結束,各崑劇團陸續恢復。有鑑於十年文革崑劇傳承中斷,周傳瑛積極投入傳統崑劇折子戲的整理傳授工作。然由於受到十年嚴重摧殘打壓,再加上因改革開放,電視等傳播媒體迅速發展,使得崑劇觀眾驟減,崑劇再度面臨消亡危機。在文藝界人士及崑劇演員的努力下,喚起領導對崑劇的重視,1986年「文化部振興崑劇指導委員會」正式成立。同年崑指會開始著手辦籌第一期「崑劇培訓班」,周傳瑛當時雖身患癌症,毅然擔下班主任一職,主導制定整個培訓計畫。「崑劇培訓班」一律教授崑劇傳統折子戲,可視為對乾嘉表演的回歸。
綜觀周傳瑛崑劇生涯對乾嘉傳統的「傳承」→「游離」→「回歸」三個階段,始於「崑劇傳習所」的「習」,終於「崑劇培訓班」的「傳」,始終未離棄乾嘉表演傳統。正如他在危惙之際自豪地說:「不少經歷多少艱難困苦,我總把自己的命運同崑曲緊緊連在一起,一天也沒有分開過。」又如同洛地先生對他的評論:「在極刻苦的境遇下,恪守師承,將在本世紀初處於生死存亡關頭的『崑劇』,『傳』送到了下半個世紀,他無愧於『傳』字輩這個稱號。」
參考書目(依出版年份排列)
(一)工具書
《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
《申報崑劇資料選編》:朱建明編,上海:上海文化系統史志編輯委員會,1992年。
《中國戲曲志.江蘇卷》: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北京,中國ISNB,1992年。
《中國戲曲志.浙江卷》: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北京:中國ISNB,1994年。
《中國戲曲志.上海卷》: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北京:中國ISNB,1996年。
《曲學大辭典》:齊森華、陳多、葉長海主編,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上海崑劇志》:方家驥、朱建明主編,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
《中國崑劇大辭典》:吳新雷,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崑曲研究資料索引》:洪惟助主編,台北:國家出版,2002年。
《崑曲辭典》:洪惟助主編,宜蘭:傳藝中心,2002年
(二)專書
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編:《崑劇觀摩演出紀念文集》,上海:上海文化,1957年。
明.沈寵綏:《度曲須知》,收入《中國戲曲論著集成》第五冊,北京:中國戲劇,1959年。
趙景深:《戲曲筆談》,上海:上海古籍,1962年。
鄭騫:《北曲套式彙錄詳解》,台北:藝文,1973年。
王世德:《十五貫研究》,上海:上海文藝,1981年。
明.王錡撰、張德信點校:《寓圃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江蘇省文化廳劇目工作室編印:《蘭苑集萃》,南京:江蘇省文化廳劇目工作室,1984年。
顧篤璜著:《崑劇史補論》,江蘇:江蘇古籍,1987年。
王傳淞口述、沈祖安、王德良整理:《丑中美—王傳淞談藝錄》,上海:上海文藝,1987年。
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五輯《綴白裘》,台北:學生,1987年。
周傳瑛口述、洛地整理:《崑劇生涯六十年》,上海:上海文藝,1988年。
胡忌、劉致中著:《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1989年。
王安祈:《明代戲曲五論》,台北:大安,1990年。
洛地:《戲曲與浙江》,杭州:浙江人民,1991年。
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1991年。
林逢源:《折子戲論集》,高雄:復文,1992年。
鄭黛瓊:《中國戲劇之淨腳研究》,台北:學海,1993年。
張驥、程曙鵬主編:《藝海一粟—汪世瑜談藝錄》,香港:金陵書社,1993年。
于質彬:《南北皮黃戲史述》,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
張庚等主編:《當代中國戲曲》,北京:當代中國,1994年。
王家熙、許寅等整理:《俞振飛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文藝,1995年
洛地:《詞樂曲唱》,北京:人民音樂,1995年。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台北:里仁,1996年。
唐葆祥:《俞振飛傳》,上海:上海文藝,1997年。
崑曲曲牌及套數範例集(北套)編寫組編著:《崑曲曲牌及套數範例集》(北套),上海:學林,1997年。
高義龍主編:《中國戲曲現代史》,上海:上海文化,1999年。
馬少波等主編:《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1999年。
桑毓喜:《崑劇傳字輩》,《江蘇文史資料》第130輯,2000年。
張世錚著:《我是崑劇之「末」—演藝生涯半世紀》,台北:水磨曲集劇團,2000年。
汪詩佩:《乾嘉時期崑劇藝人在表演藝術上因應之探討》,台北縣:學海,2000年。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2001年。
清.李漁:《閒情偶寄》,台北:明文,2002。
王安祈:《當代戲曲》,台北:三民,2002年。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台北:國家,2002年。
曾永義:《從崑腔說到崑劇》,台北:國家,2002。
周秦:《蘇州崑曲》,台北:國家,2002年。
胡平生:《抗戰前十年間的上海娛樂社會(1927~1937)》,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
陳芳:《清代戲曲研究五題》,台北:里仁,2002年。
張發穎:《中國家樂戲班》,北京:學苑,2002年。
王衛民編校:《吳梅全集》,石家莊市:河北教育,2002年。
林鶴宜:《明清戲曲學辨疑》,台北:里仁,2003年。
周世瑞、周攸編著:《周傳瑛身段譜》,台北:國家,2003年。
李曉:《中國崑曲》,上海:百家,2004年。
周貽白:《中國戲曲史長編》,上海:上海書店,2004年。
張發穎:《中國戲班史》,北京:學苑,2004年。
陸萼庭:《清代戲曲與崑劇》,台北:國家,2005年。
吳新雷:《二十世紀前期崑劇活動》,瀋陽市:春風文藝,2005年。
顧聆森:《崑曲與人文蘇州》,瀋陽市:春風文藝,2005年。
(三)碩士論文
林慧雯:《當代崑劇全本戲改編本析論—以1956年《十五貫》後之崑劇劇本編寫為討論對象》:清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
韓昌雲:《十五貫在京劇與崑劇之探討》:台大戲研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凱莘:《崑劇《牡丹亭》舞台藝術演進之探討》:台大戲研所碩士論文,1998年。
黃思超:《浙崑改編戲研究──以《十五貫》、《風箏誤》、《西園記》為主要研究對象》: 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四)單篇論文
黃南丁:〈新樂府人物志〉,載於《戲劇月刊》一卷十一期,1929年。
黃南丁:〈吹弄漫志〉,《戲劇月刊》一卷十期,1929年4月。
戴不凡:〈周傳瑛和他在《十五貫》中的藝術創造〉,《戲劇報》1956年6月。
曾永義先生:〈前賢「腳色論」述評〉,收入《說俗文學》,台北:聯經,1980年。
洛地:〈習崑傳曲 推陳出新—記周傳瑛崑劇生涯六十年〉,《藝術研究資料》第一輯,杭州:浙江省藝術研究所編,1981年。
汪世瑜:〈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記周傳瑛的教戲授藝〉,《上海戲劇》第6期(總81),1982年12月。
張允和:〈江湖上的奇妙船隊—憶崑曲「全福班」〉,《戲劇論叢》1982年6月。
顧篤璜:〈蘇劇〉,《江蘇劇種》,《江蘇戲曲叢書》第一輯,江蘇省文化局劇目工作室內部發行,1983年。
方傳芸口述,姚家征、范益松記錄整理:〈我在「崑曲傳習所」〉,《戲劇藝術》第三期(總27期),1984年
王傳蕖憶述、北京崑曲研習社研究組記錄整理:〈蘇州崑劇傳習所始末〉,《上海戲劇史料薈萃》第1輯,上海:上海藝術研究所,1986年3月。
林毓熙:〈振興崑劇的實在措施—第一期崑劇培訓班側記〉,《戲劇報》第七期,1986年。
洛地:〈關於崑班演出本〉,《戲曲藝術》,1986年1月。
平襟亞:〈上海崑曲集社源流簡史〉,《上海地方史資料(五)》,上海:上海社科院,1986年。
陳靜:〈崑劇《十五貫》劇本改編的構思和探索〉,《戲曲研究》第二十三輯,1987年4月。
李曉:〈中國南方崑劇的表演藝術及其創作法則〉,《戲劇與戲劇美學》第四期,1988年。
許寅:〈為崑曲奮鬥一生的周傳瑛〉,《戲劇報》,1988年4月。
戴不凡:〈周傳瑛與十五貫〉,《大成》第173期,1988年。
沈世華:〈德高藝富 名垂崑史——哭周傳瑛〉,《戲曲藝術》第三期,1988年。
徐扶明:〈折子戲簡論〉,《戲曲藝術》第二期,1989年。
鄭傳鑑:〈前半生的藝術道路〉,《上海文史資料選輯(第一輯)》,上海:人民,1989年。
徐扶明:〈崑劇中時劇初探〉,《藝術百家》第一期,1990年。
顧兆璋:〈南崑中的武戲〉,《藝術百家》第四期(總三十四期),1993年。
黃源:〈崑曲《十五貫》演出始末〉《新文化史料》第一期,1995年。
李曉:〈崑劇表演藝術的「乾嘉傳統」及其傳承〉,《戲劇、戲曲研究》1998年第二期。
胡忌:〈走向雅部—戲曲藝術的一條「絕」路〉,《戲史辨》,北京:中國戲劇,1999年。
朱建明:〈近代崑劇在都市中的消亡—二十世紀初的上海崑劇回眸〉,《上海藝術家》1999年第五期(總75期)。
錢法成:〈浙崑進京演《十五貫》回憶〉,收入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戲苑春暉——浙江戲曲改革實紀》(浙江文史資料67輯),杭州:浙江人民,2000年初版。
洛地:〈崑劇、崑生、對周傳瑛的思念〉,《大雅》第十期,2000年8月。
王安祈:〈崑劇在臺灣的現代意義〉,《臺大中文學報》第十四期,2001年5月。
清.李斗撰、汪北平 徐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刷。
洛地:〈崑—劇.曲.唱—班〉,《戲史辨》第三輯,藝術與人文,2002年。
陸萼庭:〈崑劇腳色的演變與定型〉,《民俗曲藝》139期,2003年3月。
傅謹:〈滄海桑田:20世紀中國戲劇版圖巨變〉,《2005年戲曲藝術研究會論文集》,
2005年。
(五)音像影像資料
《十五貫》(電影版):廣州音像出版社。
《崑劇選輯(一)》: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製作,1992年。
《崑劇選輯(二)》: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製作,1995年。
《中國崑劇藝術團精選》:國際新象文教基金會製作,1997年。
《江蘇省崑劇院表演藝術—秣陵蘭薰》:雅韻藝術製作,1998年。
《幽蘭飄香,傳世盛秀》: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2003年。
《一九八O年代崑劇名家錄影DVD》:國立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製作,宜蘭:傳藝中心,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