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由於當時中日之間國力軍力相差懸殊,故政府自長城戰爭結束後
,決定對日暫採不抵抗政策,因此委派黃郛與日人折衝,成立唐沽協定,獲得一時的
和平。此後政府加緊剿共軍事與內靖工作,並從事經濟建設,努力促成全國的實質統
一,培養抗日的國力。黃郛主持政整會兩年餘,期間日本經由外交談判,不斷向中國
需索,冀望達成不戰而控制華北的目的;同時華北本身亦有內部不安之問題,皆賴黃
郛從中招待所衝撫馭,一方面避免中日再釀衝突,使政府得有和平建設之機會,另一
方面加強北對中央之向心力,有助於土國精神之統一。故政整會之設立,對時局有不
可磨滅之貢獻,惟黃郛則因辦理對日外交,屢蒙親日賣國之評,為國受謗,鬱鬱以終
。然就其行誼進退與政治見解抱負而言,黃郛有一貫主張,超然立場,謀國苦心,勇
於任事,積極負責,爭國家永久之生存與權益,不計個人一時之毀譽與得失,其風範
可垂外遠,允稱政治家而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