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盧昮佑
Lu, Chung-Yeu
論文名稱: 臺灣北部秋季長時間連續降雨個案之合成分析研究
Composite Analysis of Persistent Rainfall Events in Northern Taiwan in Autumn
指導教授: 王重傑
Wang, Chung-Chieh
口試委員: 王重傑
Wang, Chung-Chieh
簡芳菁
Chien, Fang-Ching
蘇世顥
Su, Shih-Hao
口試日期: 2024/01/2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合成分析颱風鋒面高壓北部地區地形東北風
研究方法: 合成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32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0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臺灣北部秋季長時間降雨的類型並分析成因。利用測站與再分析資料進行合成分析,以探討不同降雨類型下各種氣象參數的特徵與演變。
    根據統計2009至2022年臺北測站連續七日以上降雨個案之降雨類型、發生頻率,結果顯示臺北測站總降雨日數為655日,其中連續七日以上降雨日數為214日,約佔總降雨日數的32.6%。因多數超個案係由不同類型組合而成,其中,颱風為54日、鋒面30日、純高壓102日、分裂高壓則為28日,這表示在2009年至2022年秋季多日連續降雨期間,發生頻率為純高壓>颱風>鋒面>分裂高壓。
    本研究將2009至2022年臺北測站連續七日以上降雨個案分成6種降雨類型(颱風類型一:北移颱風並登陸臺灣、颱風類型二:北移颱風並未登陸臺灣、颱風類型三:西移颱風通過巴士海峽、鋒面、純高壓及分裂高壓),類型之合成探討不同降雨類型之天氣演變與垂直剖面的時序變化。
    颱風類型之合成分析結果顯示,當彭佳嶼測站東北風風速達10 m s-1時,臺灣北部將產生降雨且東北風增強北部降雨量會增多。
    高壓類型個案合成分析顯示,此類型有以下相同特徵,當彭佳嶼測站東北風風速達7m s-1時,臺灣北部將產生降雨且東北風增強北部降雨會增多。

    摘要 i 目錄 ii 圖表目錄 iv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資料與研究方法 6 2.1 資料來源 6 2.2 個案篩選與分類 7 2.3 合成方式與類型 9 第三章 颱風類型個案 10 3.1颱風類型一 10 3.2颱風類型二 15 3.3颱風類型三 20 3.4颱風類型共同與差異特徵 24 第四章 高壓類型個案 27 4.1鋒面個案 28 4.2純高壓個案 31 4.3分裂高壓個案 34 4.4高壓個案共同特徵 38 第五章 綜合討論 39 5.1發生頻率 39 5.2颱風類型 40 5.2.1颱風類型一 40 5.2.2颱風類型二 40 5.2.3颱風類型三 41 5.2.4共同與差異特徵 41 5.3高壓類型 42 5.3.1鋒面個案 42 5.3.2純高壓個案 42 5.3.3分裂高壓個案 43 5.3.4高壓個案共同與差異特徵 43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工作 45 6.1結論 45 6.2未來工作 48 參考文獻 49 圖表 54 附錄 164

    艾寧靜,2013:颱風與季風共伴之環境場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理學院地學研究所大氣科學組碩士論文。
    李金萬與陳泰然,1983:臺灣北部地區1980年11月19日異常降水個案研究。大氣科學,10(2),25-38。
    李清勝、羅英哲及張龍耀,2007:琳恩颱風(1987)與東北季風交互 作用產生強降水之研究。大氣科學,35,13-34。
    何俊儀,2004:臺灣中部地區梅雨季豪雨發生之綜觀特徵與中尺度過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大氣科學所碩士論文。
    吳明進與辛明治,1996:臺灣地區降水氣候特徵之分析。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論文彙篇(84),635-644。
    吳宜召、龔楚媖、王安翔、于宜強,2016:臺灣地區短延時強降雨事件氣候特性分析。災害防救電子報,132,1-16。
    吳若瑜,2023:東北季風環境下宜蘭冬季降雨特徵之地形效應。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大氣科學所碩士論文。
    李俊賢,2023:冬季東北季風對宜蘭地區降水與氣流分佈影響之理想模擬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地球科學所大氣科學組碩士論文。
    林邵威與陳泰然,2002:初秋鋒面影響下臺灣豪(大)雨個案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大氣科學所碩士論文。
    林宥丞,2008:地形降水對於環境條件與地形特性之敏感度測試:3維理想地形模擬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水文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川心、林國斌與馮自成,1988:秋颱對臺灣北部風力與雨量之影響。氣象預報與分析,115,30-41。
    陳泰然、李金萬、劉廣英,1980:冬季東北季風影響下之臺灣北部異常降水之初步研究。大氣科學,7,73-84。
    陳盈曄與林沛練,2000:宜蘭地區秋冬季降雨特性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泰然與廖珮娟,2011:臺灣地區冬季鋒面系統之天氣特徵研究。大氣科學,39(2),147-176。
    陳鑫澔、王重傑,2022:利用機器學習建立西行侵臺颱風定量降水預報品質客觀指引之初步研究。大氣科學,50,78-124。
    馮雅茜,2007:臺灣北部初秋豪雨個案之降雨特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慧婷,2011:地形效應對臺灣東北部秋季豪雨的影響:2009年10月11日個案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慧婷,2017:地形效應對臺灣東北部秋季豪雨的影響:2009年10月11日個案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明,2011:宜蘭地區東北季風時期之降水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鄭凌文、游政谷,2014:北臺灣大屯山區密集降雨觀測研究-東北季風環境下之地形降水分析。大氣科學,42(1),61-86。
    蕭羽利,2012:芭瑪颱風(2009)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之數值模擬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地球科學所大氣科學組碩士論文。
    鍾兆軒,2012:莫拉克颱風(2009)之可預報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地球科學所大氣科學組碩士論文。
    魏士偉與楊明仁,2015:臺灣地區極端降雨颱風之環境特徵與渦旋尺度特徵合成分析研究。大氣科學,43,13-35。
    簡國基,2000:臺灣地形對侵台颱風之影響-TCM-90個案之模擬與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大氣科學所博士論文。
    羅雅尹與吳俊傑,2002:芭比絲颱風(1998)與東北季風共伴環流對臺灣地區降水影響之數值模擬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大氣科學所碩士論文。
    龔楚媖、顏葆琳、李宗融、吳宜昭、于宜強,2015。臺灣各縣市重要極端降雨事件分析。104年中央氣象局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
    Atallah, E. H., and L. F. Bosart, 2003: The extratropical transition and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of Hurricane Floyd (1999). Mon.Wea. Rev., 131, 1063-1081.
    Alpers, W., Chen, J.-P., Lin, I.-I., and Lien, C.-C., 2007: Atmospheric fronts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Taiwan studied by ER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s. Mon. Wea.Rev., 64, 922-937.
    Chung, C., Wang, George, T., Chen, Kuok, H., Ho, 2016: A Diagnostic Case Study of Mei-Yu Frontal Retreat and Associated. Mon. Wea. Rev, 144, 2327-2349.
    Chien, F.-C., Kuo, Y.-H., 2006: Topographic Effects on a Wintertime Cold Front in Taiwan. Mon. Wea. Rev., 134, 3297-3316.
    Chen, C. –S. and Chen, Y. L., 2003: The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 Mon. Wea. Rev., 131, 1323-1341.
    Chen, Y.-L., and J. Li, 1995: Large-scale conditions favor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rainfall during TAMEX IOP3. Mon. Wea. Rev., 123, 2978-3002.
    Dudhia, J., 1989: Numerical study of convection observed during the winter monsoon experiment using a mesoscale two-dimensional model. J. Atmos. Sci., 46, 3077-3107.
    Jian, G. J., C. S. Lee and George T. J. Chen, 2006: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yphoon Dot (1990) during TCM-90:The discontinuous track across Taiwan. TAO, 17, No.1, 23-52.
    Lin, Y.-L., 1993: Orographic Effects on Airflow and Mesoscale Weather Systems
    Over Taiwan. TAO, 4(4), 381-420.
    Matsumoto, J., 1988: Large-scale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frontal zone over East Asia from late summer to autumn. J. Meteor. Soc. Japan, 66, 565-578.
    Murakami, T., Y. Arai, and K. Tomatsu, 1962: On the rainy season in the early autumn. J. Meteor. Soc. Japan, 40, 330-349.
    Wang, A. H., Wang, C. C., & Chen, G. T. J. (2021). A study on synoptic conditions leading to the extreme rainfall in taiwan during 10–12 June 2012. Atmosphere,12(10), Article1255.
    Yi-Leng Chen, Yen-Ju Chu, Ching-Sen Chen, Chuan-Chi Tu, Jen-Hsin Teng, and Pay-Liam Lin, 2018:Analysis and Simulations of a Heavy Rainfall Event over Northern Taiwan during 11–12 June 2012. Mon. Wea. Rev., 146, 2697-271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