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懿宸
Lee, Yi-Chen
論文名稱: 台灣原住民部落教堂視覺呈現之圖像分析
Image Analysis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 for Aboriginal Tribes Church in Taiwan
指導教授: 伊彬
I, B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8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部落基督教教堂圖樣藝術
英文關鍵詞: Aborigines, tribe, Christianity, church, aboriginal pattern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30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探討原住民部落教堂運用原住民圖樣之現況。研究者根據基督宗教(含天主教、基督教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各教派總會書面與網路之記錄,親自走訪台灣西部山區原住民部落各教派,共128間教堂;以田野調查、觀察、以及訪談方式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以圖樣呈現的地點分析後發現:教堂周圍有原住民圖樣的原住民教堂比例大約在7%至22%之間;教堂外觀具有原住民圖樣的教堂以長老教會居多,大約4成;而內部具有原住民圖樣的教堂天主教的部落教堂有75%,近年來積極推動原住民文化的長老教會只有17%的教堂內部使用原住民圖樣。各族運用圖騰略有不同,魯凱與排灣族使用的圖騰樣式較他族多。
    二、圖樣的使用可歸納出5種型態:圖騰、繪畫、雕刻、傳統編織、與傳統建材。依照這5種呈現的表象可分為「非具象」與「具象」兩種類別。具象的圖樣中可再歸納為4項:1.幾何圖樣;2.單一物件;3.人物描繪;4.整體畫面。具象的圖樣不管是在繪畫或是雕刻都均以這4項其中一項呈現。而具象圖樣現況有以下趨勢:
    1.幾何圖樣仍保留原始狀態。
    2.非人物主題、人物主題、與整體畫面三類之部分樣本皆具有西化的風格。
    三、多年來,原住民的傳統藝術在信仰基督教後已經改變。過去為服務頭目與貴族的藝術,現在也服務教會。以木雕簷絎來看,過往這類作品,只會擺在頭目家,而現在也擺放在教堂前,意義也已不同。最後,研究者歸納出2點結論:1.外觀運用原住民圖樣裝飾的部落教堂不到三成,教堂內部則有近七成擺設編織布料,教派與教義不同導致原住民部落教堂出現的圖樣不同。2.原住民圖樣近年逐漸增加,惟表現手法有西化趨勢,傳統圖像形式逐漸凋零。建議原住民與相關單位,在追求或給予外來文化傳遞或學習之際,仍應保存其傳統藝術之形式與內在意義。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thesis is to study how Taiwan Aborigines’ patterns are used in the church in their tribes. Based on the written and online information from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Chinese regional bishops’ conference, True Jesus church, Seventh-day Adventist and Assemblies of God, the researcher has visited 128 churches in different sects, which are located in aborigines’ tribes in western Taiwan mountain areas. The research is done by fieldwork,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Here are the results:
    A. When analysis by where the patterns are displayed, around 7% to 22% of the aboriginal churches are surrounded by aboriginal patterns. Many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es, about 40 % of them, were built with the aboriginal patterns on the exterior design. On the other hand, 75% of Catholics churches have aboriginal patterns inside the church, while Presbyterian Church, who has promoted the aboriginal culture aggressively recently, has only 17% of the churches use the patterns as interior design. Each tribe uses the patterns differently. For example, Rukai and Puyuma use more patterns than other tribes.
    B. The patterns can be used in five different ways: totems, painting, sculpture, traditional weaving, and tradit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These five pres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non-concrete and concrete. The concrete patters can be further sum up into four ways: 1. geometric pattern. 2. Single object. 3. People painting, and 4. General appearance. Concrete patterns, no matter in paintings or in sculptures, will be presented by one of the four ways, and concrete patterns have several trends recently as follows:
    1. Geometric pattern remains in original states.
    2. Part of non-character theme, character themes, and general appearance samples has westernized style.
    C. Many years after, Taiwan aborigine’s traditional art form has changed after taking Christian as their religion. To cherish the loyal and chieftain with art is no longer the case, it evolved into an art form mainly for the church. Wooden sculptures for example, in the past it will only be seen at a chieftain’s house but now you those artistic sculptures at churches in various tribes, the meaning of those wooden sculptures has been changed. Overall, researcher concludes two major points: 1. the tribal churches which decorates with aborigines graphics externally are not even 30%, there are about 70% of the churches have woven fabrics internally. The main reason to have differences in graphic is due to different factions of the religion. 2. Aboriginal graphics are increasing throughout the years; however 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is more westernized than traditional. An advice for the related government units, when pursuing a foreign culture of learning transmission or the occasion, should preserve their traditional art form and inner meaning.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研究問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4 研究流程與架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原住民概述與信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1.1 原住民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1.1.1 泰雅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1.1.2 賽夏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2.1.1.3 賽德克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2.1.1.4 邵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2.1.1.5 鄒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2.1.1.6 布農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2.1.1.7 魯凱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2.1.1.8 排灣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2.1.1.9 卑南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2.1.1.10 阿美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2.1.1.11 達悟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2.1.1.12 太魯閣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2.1.1.13 撒奇萊雅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2.1.1.14 噶瑪蘭族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2.1.2原住民傳統信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2.1.3 原住民與基督宗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2.1.4 原住民與基督宗教教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2.2 原住民藝術與宗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2.2.1 原住民藝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2.2.1.1 陶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2.2.1.2 編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2.2.1.3 雕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2.2.1.4 建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2.2.1.5 圖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2.2.2 原住民藝術與宗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2.3 小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3.2田野調查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3.2.1 樣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3.2.1.1 樣本取得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3.2.1.1.1 樣本取得規則:圖像資料 3.2.1.1.2 樣本取得規則:訪談資料 3.2.1.2 樣本取得步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3.2.1.3 樣本取得編碼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3.2.2 樣本取得結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分析 4.1 現況整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 4.2 教堂周圍的原住民圖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4.2.1 教堂周圍的原住民圖樣:壁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4.2.2 教堂周圍的原住民圖樣:圖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 4.2.3 教堂周圍的原住民圖樣:雕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 4.2.4 教堂周圍的原住民圖樣:傳統建材 . . . . . . . . . . . . . . . . . . . 64 4.2.5 小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7 4.3 教堂外觀的原住民圖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 4.3.1 教堂外觀的原住民圖樣:傳統配色 . . . . . . . . . . . . . . . . . . . 69 4.3.2 教堂外觀的原住民圖樣:圖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4.3.3 教堂外觀的原住民圖樣:繪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4.3.4 教堂外觀的原住民圖樣:傳統建材 . . . . . . . . . . . . . . . . . . . 87 4.3.5 教堂外觀的原住民圖樣:雕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4.3.6 小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4 4.4 教堂內部的原住民圖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4.4.1 教堂內部的原住民圖樣:傳統圖騰 . . . . . . . . . . . . . . . . . . 107 4.4.2 教堂內部的原住民圖樣:雕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7 4.4.3 教堂內部的原住民圖樣:繪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0 4.4.4 教堂內部的原住民圖樣:傳統建材 . . . . . . . . . . . . . . . . . . 151 4.4.5 教堂內部的原住民圖樣:傳統編織布料 . . . . . . . . . . . . . . 163 4.4.6 小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7 4.5圖表分析:各教派運用原住民圖樣 . . . . . . . . . . . . . . . . . . . . 189 4.5.1教堂周圍的原住民圖樣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0 4.5.2教堂外觀的原住民圖樣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2 4.5.3教堂內部的原住民圖樣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4 4.6圖表分析:各族群運用原住民圖樣 . . . . . . . . . . . . . . . . . . . . 197 4.6.1泰雅族教堂的原住民圖樣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7 4.6.2賽夏族教堂的原住民圖樣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8 4.6.3賽德克族教堂的原住民圖樣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198 4.6.4布農族教堂的原住民圖樣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 4.6.5邵族教堂的原住民圖樣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 4.6.6魯凱族教堂的原住民圖樣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 4.6.7排灣族教堂的原住民圖樣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原住民圖樣風格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3 5.1.1具象原住民圖樣的現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4 5.1.2非具象原住民圖樣的現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5 5.2 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6 5.3 建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8 5.4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0 第六章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2

    王煒昶(2004)。台灣原住民族祭典的盛會。 台北市: 南天。
    王嵩山(2000)。當代台灣原住民的藝術。台北市:藝術教育館。
    王嵩山(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市:聯經。
    卡義.卜勇(2007)。泰雅族傳統文物誌。台中市:晨星。
    內政部統計年報(2008)。01-03 各宗教教務概況 General Conditions of Religions。2010/02/02,網站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古野清人(2000)。台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葉婉奇譯)。台北市: 原民文化。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1997)。蕃族調查報告書 第一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譯)。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原著出版於1921)
    布萊恩.威爾森(1999)。基督宗教的世界(傅湘雯譯)。台北市:貓頭鷹。
    白尚德(2004)。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與台灣原住民的接觸(鄭順德譯)。台北市:順益原住民博物館。
    江傳德(1992)。天主教在台灣。台南市:聞道。
    台灣文獻/,十七(1),頁22-43。
    台灣原住民族網路社群(2009)。原住民社群部落網站。2009/12/01,網站取自http://www.hohayan.net.tw/#。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08)。(部落 )形成背景各異 最小的僅一、二十人。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news/news_
    detail.jspx?id=20081029000001。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A)。族群介紹:泰雅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51。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B)。族群介紹:賽夏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56。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C)。族群介紹:賽德克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5833。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D)。族群介紹:布農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52。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E)。族群介紹:邵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58。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F)。族群介紹:鄒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57。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G)。族群介紹:排灣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53。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H)。族群介紹:阿美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50。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I)。族群介紹:太魯閣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61。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J)。族群介紹:撒奇萊雅。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5817。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K)。族群介紹:噶瑪蘭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60。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L)。族群介紹:魯凱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54。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M)。族群介紹:卑南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55。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N)。族群介紹:達悟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codeid=459。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0O)。部落介紹。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tribe/tribe.jspx。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10A)。泰雅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41&IDK=2&EXEC=L。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10B)。賽夏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11&IDK=2&EXEC=L。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10C)。邵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91&IDK=2&EXEC=L。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10D)。布農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71&IDK=2&EXEC=L。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10E)。鄒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101&IDK=2&EXEC=L。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10F)。魯凱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21&IDK=2&EXEC=L。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10G)。排灣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81&IDK=2&EXEC=L。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10H)。卑南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31&IDK=2&EXEC=L。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10I)。阿美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51&IDK=2&EXEC=L。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10J)。達悟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61&IDK=2&EXEC=L。
    吳學明(2006)。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究。台北市:宇宙光全人關懷。
    李岳霖(2007)。明式官帽椅之形態意象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阮昌銳(1994)。台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市:台灣省立博物館。
    沈朋仁(1998)。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台北市:海翁。
    亞磊絲.泰吉華坦(2006A)。認識台灣原住民族 崇嶺隱士 玉山精靈-布農族。台北市:原產會。
    亞磊絲.泰吉華坦(2006B)。認識台灣原住民 大武山的守護者排灣族。台北市: 原產會。
    亞磊絲.泰吉華坦(2006C)。認識台灣原住民找回民族標誌的民族-噶瑪蘭族。台北市: 原產會。
    汪銘峰(2006)。地方文化商品開發模式之研究-以南投縣草屯鎮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學系。
    邱乾珉(2008)。嫁妝文化研究與相關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以員林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
    明立國(1989)。台灣原住民族的祭禮。台北市:台原。
    林建成(2002)。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林道生(2003)。 原住民神話與文化賞析。台北市:漢藝色研。
    林鴻信(2006)。認識基督宗教。台北縣:校園書房。
    林素珍、陳耀芳、林春治(2008)。阿美族當代宗教研究。台北市:原民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0A)。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2010/04/01,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List/docListjsp?cateID=A000297&link Parent=49&linkSelf=161&linkRoot=4。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B)。泰雅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A000146&linkParent=8&linkSelf=89&linkRoot=8。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C)。賽夏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A000382&linkSelf=118&linkRoot=8&parentCateID=A000152。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D)。賽德克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A001105&linkParent=8&linkSelf=322&linkRoot=8。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E)。邵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A000154&linkParent=8&linkSelf=116&linkRoot=8。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F)。布農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A000148&linkParent=8&linkSelf=96&linkRoot=8。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G)。鄒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A000151&linkParent=8&linkSelf=117&linkRoot=8。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H)。魯凱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A000150&linkParent=8&linkSelf=98&linkRoot=8。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網站(2010I)。原住民族簡介:排灣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
    A000252&linkSelf=95&linkRoot=8&parentCateID=A000147。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網站(2010J)。原住民族簡介:卑南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
    A000149&linkParent=8&linkSelf=97&linkRoot=8。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網站(2010K)。原住民族簡介:阿美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
    A000140&linkParent=8&linkSelf=94&linkRoot=8。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網站(2010L)。原住民族簡介:達悟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A000153
    &linkParent=8&linkSelf=119&linkRoot=8。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網站(2010M)。原住民族簡介:太魯閣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 thnic.jsp?cateID=
    A000156&linkParent=8&linkSelf=121&linkRoot=8。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網站(2010N)。原住民族簡介:撒奇萊雅族。2010/02/02,網站取自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 thnic.jsp?cateID=
    A000434&linkParent=8&linkSelf=233&linkRoot=8。
    施淑宜(1996)。高砂春秋。台北市:立虹。
    施翠峰(2000)。台灣原始宗教與神話。台北市:史博。
    施翠峰(2005)。台灣原始藝術研究。宜蘭縣:傳藝中心。
    胡台麗(2003)。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市:聯經。
    胡國禎、丁立偉、詹嫦慧(2008)原住民巫術與基督宗教。台北市:光啟。
    酋卡爾(1998)。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史。台北市: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 原住民宣道委員會。
    根誌優(2008)。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泰雅族。台北市:台灣原住民。
    海樹兒.犮刺拉菲(2006)。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台北市:原民會。
    許功明(1991)。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台北縣:稻鄉。
    許功明(2004)。原住民藝術與博物館展示。台北市:南天。
    陳奇祿(1992)。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市:聯經。
    陳梅卿(2000)。西方宗教在台灣大展圖錄。台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會。
    陳國強(1999)。百越族與台灣原住民。台北市:幼獅。
    陳昭義(2007)。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2006。台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陳俊智(1993)。以坐椅為例探討中西設計風格之認知與辨識。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陳人鳳(2000)。中國風格設計元素應用在工業產品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彰化縣。
    陳芷萱(2002)。應用本土化設計風格於台灣當代商業包裝設計之視覺圖像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陳祥鈴(2006)。台灣美濃地區客家文化之設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森丑之助(1977)。日據時代台灣原住民生活圖錄(宋文薰譯)。台北市:求精。
    黃宣衛(1995)。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
    黃子寧(2006) 。天主教在屏東萬金的生根發展1861-1962。台北市:台灣大學文學院。
    鹿野忠雄(1955)。台灣考古學原住民族學概觀(宋文薰譯)。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1A)。台灣的原住民-泰雅族。台北市:台原。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1B)。台灣的原住民-賽夏族。台北市:台原。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1C)。台灣的原住民-阿美族。台北市:台原。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2A)。台灣的原住民-邵族。台北市:台原。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2B)。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台北市:台原。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2C)。台灣的原住民-卑南族。台北市:台原。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3A)。台灣的原住民-鄒族。台北市:台原。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3B)。台灣的原住民-布農族。台北市:台原。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3C)。台灣原住民的生命禮俗。台北市:武陵。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6A)。認識台灣原住民 杵音悠揚的逐鹿民族-邵族。台北市:原產會。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6B)。認識台灣原住民 與神木輝映的阿里山民族-鄒族。台北市:原產會。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6C)。認識台灣原住民 爭取創造的民族-太魯閣族。台北市:原產會。
    鈴木.質(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王美晶譯)。台北市:原民文化。
    張振岳(1998)。噶瑪蘭族的特殊祭儀與生活。台北市:常民。
    張世明(1999)。中國設計哲學與美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彰化縣。
    張志豪(2002)。 花東地區天主教教堂建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歷史與理論,台南縣。
    張耀仁(2007)。 屏東縣原住民地區教堂風格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學系,屏東縣。
    劉其偉(1995)。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台北市:雄獅圖書。
    潘英(1998)。台灣原住民的歷史源流。台北市:臺原。
    鄭仰恩(2005)。定根本土的台灣基督教。台南市:人光。
    鄭連明(196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1865-1965。台北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鄭玉美(2003)。 文化設計模式建構:中國傳統文化應用於產品造形模式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台北市。
    盧梅芬(2007)。天還未亮 台灣當代原住民發展。台北市:藝術家。
    霍斯陸曼.伐伐(1997)。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台北縣:稻鄉。
    簡鴻模(2002)。祖靈與天主 眉溪天主堂傳教史初探。台北縣:輔仁大學。
    簡鴻模(2007)。矮靈、神龍與基督 賽夏族當代宗教研究。台北市:原民會。
    譚昌國(2007)。排灣族。台北市:三民。
    鐘逸寧(2007)。吊扇造形元素衍生系統之建構-以現代中國風格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中縣。
    蔡孟珊(2006)。地方文化符號於文化商品設計過程中的轉化與運用─以雲科大工業設計系學生文化商品設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雲林縣。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