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力嘉
Li-chia Yeh
論文名稱: 初級華語及日語教材文化意識研究—以《實用視聽華語》及《大家的日本語》為例
Cultural Awareness in Beginning Chinese and Japanese Textbook -Using Practical Audio-Visual Chinese and Minna no Ninhongo as Reference
指導教授: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文化意識中華文化教材分析集體主義不確定性迴避
英文關鍵詞: cultural awareness, Chinese culture, material analysis, collectivism, uncertainty avoida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61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化意識」意指對自身文化價值觀、信念及行為方式的覺察和反省能力。從潛在課程的角度來看,語言教材是傳達目的語中隱蔽文化的管道,語言教材的內容能反映不同文化的「文化意識」。
    本研究使用內容分析法探究初級華語及初級日語教材的文化意識。研究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參考Hymes(1972)的語境架構及Sleeter(2007)的教材分析法,從語言教材全冊目錄與各課單元設定、圖片設定、角色設定以及對話場景設定(如:餐廳、商店等)檢視教材結構特點。第二部分參考Searle(1976)的言語行為分類及會話分析的話輪和語對概念,統計課文言語行為語對出現的種類與頻率。最後以質化角度,比較兩冊教材出現頻率較高的「詢問」、「感謝」類言語行為語對,以及兩冊教材皆出現的「介紹」以及「評論」類言語行為語對與課文內容架構的關係。
    根據統計,《實用視聽華語》教材課文對話的語境架構不明確,圖片、角色形象及課文對話未提供明確場景設定;而《大家的日本語》則明確架構出課文對話語境。《大家的日本語》課文對話的角色身分、場景設定明確,反映教材編寫者具有客體意識,能在教材中引導學習者意識日語的語境因素,反映日本文化的高度不確定性迴避傾向特點。
    《實用視聽華語》以「詢問用語」為最多,佔31%,其次為「評論用語」,佔21%,「評論用語」出現比例高反映中華文化給予主體發表己見的空間。《大家的日本語》以「感謝用語」為多,佔25%,其次為「詢問用語」,佔22%。日語教材的「感謝用語」反映日本文化重視維持人際關係的客體意識特點。
    本研究建議華語文教材課文編寫可參考日語教材課文對話情境設定,明確設定出教材和課文對話的語境因素,並以學習者需求為導向編寫教材,以引導學習者意識華語的語境因素,才能提高教材針對性。

    Cultural awareness is the ability to sense and reflect upon one’s own culture’s values, beliefs and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dden curriculum, language learning material can convey the hidden culture, and reflect the cultural awareness of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This research used content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cultural awareness as found in a Chinese and a Japanese beginning level textbook. There were 2 parts to this research. The first part referenced Hymes’ (1972) concept of context structure and Sleeter’s (2007) analysis of materials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textbooks. The source of materials included materials catalogs, units, pictures, character settings and scenes in dialogues (e.g. restaurant, shop).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research referenced Searle’s (1976) speech act categories, and used turn taking and adjacent pairs in conversation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speech act adjacent pairs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textbooks. The study concluded by comparing “query”, “gratitude”, “introduce” and “comment” speech act adjacent pairs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textbook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dialogue context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textbook is indefinite; also, the character images, pictures, and the scene of dialogues are not clear. However, the Japanese textbook had a clearer context structure in the dialogue. The clear structure of the Japanese textbook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xtbook editor has an awareness of the target users of the textbook, and can lead the user to sense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factors for Japanese.
    The Chinese textbook Practical Audio-Visual Chinese had a ratio of 31% “query” and 21%“comment”. The greater use of “comment” in the Chinese textbook demonstrates that Chinese culture gives people more space to make comments. The Japanese textbook Minna no Ninhongo had a ratio of 25% “gratitude” and 22% “query”. The use of “gratitude” in the Japanese textbook reflects the tendency of people in Japan to maintain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It also reflects the object-oriented characteristic of Japanese culture.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editor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could learn from how the editors of Japanes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design dialogue settings, in order to attain greater clarity for presentation of the language context. Using the learner’s needs as a guide, the editor’s materials should lead the learner to an awareness of the dialogue contex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materials for the learner.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 錄 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範圍 2 一、 研究目的 2 二、 研究範圍 3 三、 研究問題 4 四、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文化意識 7 第二節 中日文化 8 一、 集體主義 9 二、 不確定性迴避指數 13 三、 語境 14 四、 人際關係的文化 16 五、 小結 18 第三節 教材分析設計 19 一、 Sleeter的教材分析架構 19 二、 會話結構 21 三、 言語行為理論 22 四、 小結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7 第一節 教材介紹 27 一、 《實用視聽華語》 27 二、 《大家的日本語》 29 第二節 教材結構分析 30 一、 全冊及各課結構分析 31 二、 圖片分析 31 三、 角色分析 31 四、 對話場景分析 32 第三節 教材內容分析 32 一、 課文對話內容分析 32 二、 課文質化分析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5 第一節 教材結構分析 35 一、 華語及日語教材全冊結構 35 二、 各課單元架構 41 三、 小結 44 第二節 圖片分析 45 一、 華語及日語教材全冊圖片特性 45 二、 小結 53 第三節 角色分析 54 一、 華語與日語教材全冊角色設定 54 二、 華語與日語教材各課角色及角色關係設定 63 三、 小結 70 第四節 對話場景分析 71 一、 《實用視聽華語》 72 二、 《大家的日本語》 72 三、 小結 75 第五節 對話內容分析 75 一、 言語行為語對定義及分類 75 二、 言語行為語對分析 76 三、 華語及日語教材言語行為比較 80 四、 小結 81 第六節 課文質化分析 81 一、 詢問用語 82 二、 感謝用語 86 三、 介紹用語 89 四、 評論用語 93 五、 小結 94 第五章 研究討論 97 第一節 集體主義 97 一、 《實用視聽華語》的集體主義 97 二、 《大家的日本語》的集團主義 98 三、 小結 100 第二節 人際關係取向 100 一、 《實用視聽華語》 101 二、 《大家的日本語》 101 三、 討論 105 第三節 主體意識與客體意識 106 一、 《實用視聽華語》 106 二、 《大家的日本語》 107 三、 討論 108 第四節 不確定迴避指數 108 第五節 小結 110 第六章 結論 11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3 一、 教材結構 113 二、 教材內容 114 三、 教材文化意識 11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16 第三節 後續研究 116 一、 不同程度的教材研究 116 二、 不同語言的教材對比 117 第四節 華語教材編寫建議 117 一、 課文場景設計 118 二、 角色設計 118 三、 圖片設計 119 第五節 小結 119 參考文獻 121 一、 中文 121 二、 英文 124 三、 日文 125 四、 網路資源 125

    3A Net Work主編(2009):大家的日本語(初級I)。台北:大新書局。
    王文科、王智弘(2011):教育研究法(第十四版)。台北:五南出版社。
    白家楹(2010):兩岸對外漢語教材文化內容比較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士論文。
    余艾潔(2012):中日價值觀之異同分析。北方文學,10。
    李泉(2010):文化教學定位與文化教學取向。首屆國際漢語文化教材研討會論文(pp.14-19)。廣州:中山大學。
    李曉琪主編(2006):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瑞娥(2001):國小社會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內容之分析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p.563-602。
    何自然、冉永平編著(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何兆熊(1999):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吳正文(2011):兩岸國中國文教科書現代散文內容主題之比較探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為善、嚴慧仙(2010):跨文化交際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卓佩穎(2010):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階段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武寅(1992):集團文化心理與戰後日本政治。日本學刊,1。
    侯詩瑜(2009):國語日報華語教師文化教學現況調查與研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文仲(1999):文化與交際。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韋政通(1992):中國文化概論。台北:水牛出版社。
    畢繼萬(1998):跨文化交際研究與第二語言教學。載於李曉琪(主編)。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秦明吾(2004):中日習俗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陸徵(2012)譯, Benedict, R.(1994)原著:菊花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台北:遠足文化。
    陳怡卉(2011):初級華語教材行為文化研究:以問候語與讚美語語對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淑芳(2010):僑務委員會華語文教材之文化導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芳君(2007):短期華語與文化研習班之課程設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200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一冊(2版)。台北:正中書局。
    許力生(2006):跨語言研究的跨文化視野。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雅淨(2001):後殖民時代成人基本教育教材之社會學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英(1994):論對外漢語文化教學。載於李曉琪(主編)。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占一(1990):試議知識文化與交際文化。載於李曉琪(主編)。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黃秀精(2007):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之族群形象及其意識型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論文。
    黃國文(1997):語篇分析概要。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
    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上篇)--語音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楊德峰(2001):漢語與文化交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楊國樞(200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台北:桂冠出版社。
    劉世南(2007)譯,Nisbett, R. E.(2002)原著:思維的疆域:東方人與西方人的思考方式為何不同?(The Geography of Thought)。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歐用生(1992):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忠宇(2004):試論日本文化的構成要素。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3),pp.58-60。
    盧亭如(2006):國小英語教科書潛在課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順德(2006):教科書意識型態。台北:華騰文化。
    顧嘉祖(2006):從文化結構看跨文化交際研究的重點與難點。外語與外語教學,1,pp.3-14。
    顧嘉祖主編(2002):外國語言文學中的隱蔽文化。南京市 : 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林俊宏(2007)譯,Brown, H. Douglas(2007)原著:第二語言教學最高指導原則(第5版)。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yram, M., (1997).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ultilingual Matters.
    Byram, M., Gribkova, B., & Starkey, H. (2002). Developing the intercultural dimens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for teachers.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Grant, C. A., & Sleeter, C. E. (2007). Turning on learning: five approaches for multicultural teaching plans for race, class, gender, and disability. Columbus : Merrill.
    Hofstede, G., and Hofstede, G. J., & Minkov, M. (2010).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3rd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Hofstede, G. H.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Sage.
    Hall, E. T.(1976). Beyond Culture. New York: Doubleday.
    Hymes, D. (1974). Foundation s in Sociolinguistic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ylvania Press.
    Liu, S (2011).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Chinese speech acts。Journal of Pragmatics, 43, 1801-1807.
    Searle, J. (eds.) .(1976).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P. Cole & J.Morgan.
    Searle, J. R.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59-82.
    Malinowski, B.(1923).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Supplement to C. K. Ogden & I. A. Richar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 Routledge & Kegan Paul.
    Firth, J. R.(1951).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yrons, J.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井上忠司(1977):「世間体」の構造 : 社会心理史への試み。東京都 : 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李素楨(1999):日中文化比較研究。東京都:文化書房博文社。
    Quappe S. and Cantatore G.(2005).What is Cultural Awareness, anyway? How do I build it?。2013年3月15日,取自culturosity.co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