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念慈
Hung Nien-Tzu
論文名稱: 兩位男同志運動員的生命故事探究
The investigation in two gay players’ life stories.
指導教授: 掌慶維
Chang, Ching-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2
中文關鍵詞: 男同志運動員自我認同現身生命故事
英文關鍵詞: Gay Player, Orientation identity, Come out, Life sto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2下載:5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兩位男同志運動員的生命故事,了解其運動歷程與其同志身分,在家庭、求學、情感、工作等四個環境之間相互影響關係,藉由敘說方式理解同志運動員對其生命歷程有新的認識與建構,在許多重要的關鍵時期,擁有不同的見解與觀念再製,並探討同志運動員在各環境間,與他人的互動影響自身認同程度,以及現身與否的抉擇,以求大眾了解一個同志運動員重要的是他的努力的過程與成績,而非私人的情感選擇判定。本研究採以質性研究方法,透過敘說描述、分析而後整理結果如下:
    (一) 男同志運動員的家庭境遇與教育對人格特質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二) 男同志運動員的自我認同受外在環境及人格特質交互影響。
    (三) 男同志運動員現身與否主要來自對外界汙名的感知。
    (四) 臺灣運動員培訓環境缺乏人文關懷教育,尚待提昇的空間頗多。
    (五) 媒體在性別觀點的傳輸上,對現代社會中極度依賴視聽媒體的群眾,如何看待同志族群形象的良窳具有關鍵性影響。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wo gay players’ life storie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ir sporting pursuits and the progression in orientation identit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ir family, school, emotion and work. With narrating the gay plays’ diverse perspectives and fresh thought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ir lives, inspecting two gay players’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will influence the degrees of their orientation identity and the choices of coming out. It states the importance of gay players’ efforts i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rather than their gender preferences. This research uses qualitative method and its result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ing:

    (1) Gay players’ family and education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2) Gay players’ orientation identity is influenced by their background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3) Others’ judgments have great impacts on gay players’ decision of coming out.
    (4) The lack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Taiwan athletes training environment and it has lot of room for improvement.
    (5) The media has a crucial impact in those who rely heavily on audio-visual media regarding their opinions on the image of gay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焦點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7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限制 10 第貳章 相關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運動場域中的同志困境 12 第二節 汙名與抵抗-同志形成與認同發展論述 19 第三節 酷兒論述與運動場域 3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37 第一節 質性研究法對本研究的意義 37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40 第三節 參與研究對象 50 第五節 研究架構 54 第六節 研究步驟 56 第七節 資料分析 58 第肆章 故事呈現 60 第一節 召邑的故事 61 第二節 Eric的故事 86 第三節 小結 108 第伍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110 第一節 走在運動這條路上 110 第二節 男同志運動員性取向覺察與認同 120 第三節 男同志運動員的馴服與抵抗 133 第四節 櫃外的探詢因應策略 149 第五節 酷兒現身:社會啟示錄 151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54 第七節 研究者反思 158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6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7 參考文獻 171 一、中文部分: 171 二、西文部份: 174 附錄 177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77 附錄二 研究參與同意書 178 附錄三 訪談筆記 179 附錄四 反思筆記 180 附錄五 召邑生命重要事件軸線圖 181 附錄六 Eric生命重要事件軸線圖 182

    一、中文部分:
    Buber (1991)。我與你(陳維剛譯)。臺北市:桂冠。(原著於1958年出版)
    Kindlon, D & Thompson, M(2000)。該隱的封印(吳書榆譯)。臺北:商周出版。(原著於1999出版)
    Hite, S.(1995a)。海蒂報告:男性氣概(林瑞庭譯)。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於1976年出版)
    Hite, S.(1995b)。海蒂報告:親密關係(林瑞庭、譚智華譯)。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於1976年出版)
    方真真(2003)。身體的印記:受虐婦女的生命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23)。高雄:麗文。
    王作方(1995)。活在愛滋的陰影-臺灣地區男同性戀者的生活經驗及對愛滋病與防治的感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臺北市。
    王志弘(2000)。 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臺北市:田園城市。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文化。(NixonⅡ, H. L., & Frey J. H., 1998)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臺北市:五南出版社。(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 1993)
    王家豪(2002)。娘娘腔男同性戀者的社會處境及其自我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白先勇(1999)。孽子。臺北市:遠景。
    何春蕤(1997)。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元尊文化。
    吳幸真(2003)。性別教育外一章-三個國中女同性戀學生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建宏(2006)。青少年運動團隊中女同志性認定及與隊友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奉儒等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論述與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李忠翰(1996)。大學男同性戀者生活型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臺中市。
    周華山(1997)。後殖民地同志。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林本蕙(2003)。高中生男同志認同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市。
    施毓琳(2005)。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歷程與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臺中市。
    紀大偉(1997)。酷兒啟示錄。臺北市:元尊文化。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 (2007). DSM-IV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孔繁鐘)。臺北市:合記出版社。(原著於1994出版)。
    徐元民(2001)(譯)。現代奧運史。臺北市:師大書苑。(Allen Guttmann, 1992)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頁517-576)。臺北市:學富。
    商雅婷(2006)。運動性別意識、過去接觸經驗與對同性戀運動選手態度之預測。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臺中。
    張盈堃(2001)。在教育場域中實踐基進民主-以同志教師身分認同與抗拒實踐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2,131-169。
    強淑敏(1998)。我們是同性戀教師。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畢恆達(2000)。台灣男同性戀的現身與家庭關係。台北:中央研究院。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
    畢恆達、洪文龍(2006)。GQ男人在發燒。臺北市:女書文化。
    郭倩妏(2007)。女同志出櫃生活經驗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陳培驊(2006)。見與不見-同志現身經驗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
    陳麗如(2000)。她們的故事:七個女同志的認同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臺北市:洪葉出版社。
    曾寶瑩(2000)。同性戀主體與家庭關係互動歷程探索。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臺北市。
    黃婉玲(2002)。上班族女同志「現身」經驗與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慈濟大學人類研究所,花蓮。
    黃楚雄(1998)。當代台灣男同性戀恐懼現象一瞥之哲學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新竹。
    黃囇莉(200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在父權結構網中的「迷」途。本土心理學研究,15,3-62。臺北市:桂冠。
    楊嘉宏(2006)。國中「娘娘腔」學生的性別展演。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廖家宏(2008)。當運動遇上性/別:五名男同志的認同與處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9)。臺北市:巨流。
    劉安真(2000)。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研究所,彰化。
    劉安真(2004)。現身與隱身-女同志的汙名處理。載於謝臥龍(主編),霓虹國度中同志的隱現與操演(頁63-98)。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劉杏元(2004)。跨越性取向的校園對話:技專女同志學生性取向認同發展與校園同意互動經驗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劉建台、林宗德(譯)(2003)。男子氣概的當代觀點。臺北市:女書文化。(Kenneth Clatterbaugh, 1997)
    潘皆成(2005)。雙重衣櫃-已婚男同志之生命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195-201。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北市:自立晚報。
    鍾道詮(1998)。男同志在面對愛滋烙印與防治政策時的力及其因應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臺北市。

    二、西文部份:
    Behar, R. (1993). Translated woman: Crossing the border with Esperanza’s story. Boston: Beacon.
    Bryson, L. (1990). Challenges to male hegemony in sport. In D. Sabo and M. Messner (Ed.) Sport, men and the gender order.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 Publishers.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Cass, V. (1996).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formation: A western phenomenon. In R. P. Cabau & T. S. Stein (Eds.), Texbook of homosex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pp. 227-251).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Clarke, G.(2006). Sexuality and education. In D. Kirk, D. Macdonald & M. O'Sullivan(Eds), The handbook of physical education (pp. 723-739). London: Sage.
    Cockburn, C., & Clarke, G.. (2002).”Everybody’s looking at you!”: Girls negotiating the “femininity deficit’ they incur in physical education.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25(6), 651-665.
    Coleman, E. (1981).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the coming out proces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7, 31-43.
    Connell, R. W. (1987). Gender and power: Society, the person and sexual politic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Connell, R. W. (1995). Masculinitie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Curry, T. J. (1991). Fraternal bonding in the locker room: A profeminist analysis of talk about competition and women.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8 (2), 119-135.
    Dundes, A. (1985). The American game of “smear the queer ” and the homosexual component of male competitive sport and warfare. Journal of Psychoanalytic Anthropology, 8, 115-129.
    Flintoff, A. (1998). Sexism and homophobia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challenge for teacher educators. In K. Green and K. Harman (Eds.), Physical education: A reader (pp. 291-313). Aachen: Meyer and Meyer Publishing.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Griffin, P. (1998). Strong women, deep closets: Lesbians and homophobia in spor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Herek, G. M. (1983). Preface. In G M. Herek (Ed.), Stigma and sexual orientation: Understanding prejudice against lesbian, gay men, and bisexuals (pp. viii-x). CAL: Sage.
    Jameson, F. (1972). The prison-house of langu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isty Press.
    Krane, V. (1996). Lesbians in sport: Toward acknowledgment, understanding, and theory.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8, 237-252.
    Lenskyj, H. (1990). Power and play: Gender and sexuality issues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Sociology of Sport, 25, 235-245.
    Neuman, W. L.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arker,A. (1996). The construction of masculinity within boy’s physical education. Gender and Education, 8(2), 141-157.
    Peller, G. (1987). Reason and the mob: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Tikkun, 2(3), 28-95.
    Rhoads, R. A. (1994). Coming out in college: The struggle for a queer identity. CT: Bergin & Garvey.
    Smart, L., & Wegner, D. (2000). The hidden costs of hidden stigma. In T. F. Heatherton, R. E. Kleck, M. R. Hebel, & J. G. Hull(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 (pp. 62-87). NY: The Guilford Press.
    Stephen, J., Fraser, E., & Marcia, J. E. (1992). Moratorium-achievement (mama) cycles in lifespan identity development: Value orientations and reasoning system correlat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5, 283-300.
    Tewskbury, M. (2003). First gay, lesbian sports conference held. Planet Out. Retrieved October 15, 2008, from :http://www.gay.com/news/article.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