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美慧
Lin, Mei-Huei
論文名稱: 綠色運動參與者主觀幸福感與休閒滿意之研究:以林道健行為例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of Green Exercise Participants: An Example of Forest Road
指導教授: 陳美燕
Chen, Mei-Yen
口試委員: 董益吾
Tung, I-Wu
陳成業
Chen, Chen-Yueh
陳美燕
Chen, Mei-Yen
口試日期: 2021/07/30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gram in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2
中文關鍵詞: 綠色運動健康促進生活滿意正向情緒負向情緒
英文關鍵詞: green exercise, health promotion, life satisfaction, positive emotions, negative emotions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53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5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綠色運動參與者,在林道健行運動為研究場域,透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瞭解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之休閒行為與休閒活動概況,進而研究分析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在主觀幸福感與休閒滿意度之差異,及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主觀幸福感與休閒滿意之相關性。研究工具包括主觀幸福感量表、休閒滿意量表以及個人基本資料問項。本研究總計發出500份問卷,回收500份,回收率為100%。接著以描述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線性迴歸分析分析,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本研究主要結果整理如後:
    一、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年齡層平均為45歲,以女性參與者居多,教育程度則以大專院校為最多,居住北區人數最多。
    二、不同婚姻狀況的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在主觀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年齡、主觀幸福感與休閒滿意均有顯著的相關性。
    四、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年齡與主觀幸福感在休閒滿意之解釋力。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實務應用與未來研究建議。

    In this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leisure behavior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forest road hiking exercise, and then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forest road hiking exercise.The study instruments included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the leisure satisfaction scale, and demographic background. A total of 50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500 were returned, with a return rate of 100%.The data were then processed and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Scheffe posterior comparisons analysis,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average age of theforest road hiking exercise participants were 45 years old, with majority of participants being females and majority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college and university degrees,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articipants living in the North District.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forest road hiking exercise participants with different marital status.
    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g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forest road hiking exercise participants.
    4. Theexplanatory power among ag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among forest road hiking exercise participants.
    Finally, this research puts forward conclusions, practical impli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7 第三節研究問題 8 第四節名詞釋義 8 第貳章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10 第二節休閒活動與滿意之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綠色運動之相關研究 20 第四節林道健行之介紹 24 第參章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研究架構 28 第二節研究對象 29 第三節研究流程 29 第四節研究工具 31 第五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37 第肆章結果與討論 38 第一節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人口統計變項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38 第二節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的休閒活動概況分析 43 第三節不同背景變項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對主觀幸福感的差異分析 51 第四節不同背景變項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對休閒滿意的差異分析 57 第五節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年齡、主觀幸福感與休閒滿意相關分析 65 第六節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年齡與主觀幸福感對整體休閒滿意之預測分析 68 第伍章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結論 70 第二節建議 77 引用文獻 79 附錄 87 附錄一:林道健行運動參與者主觀幸福感與休閒滿意之研究問卷 87

    刁筱華(譯)(2010)。浪遊之歌。臺北市:桂冠圖書。(Rebecca Solnit, 2000)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2021)。綠道。取自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資訊網址:https://www.tmitrail.org.tw/
    交通部觀光局(2020)。2020脊梁山脈旅遊跟著喔熊登山尋根趣壯遊山脈看見臺灣之美。取自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網址:https://admin.taiwan.net.tw/ActivitiesDetailC001200.aspx?Cond=5eb794f5-5f17-4cdc-b2c3-99550d39f4ed
    交通部觀光局(2020)。中華民國108年臺灣旅遊狀況調查報告(附光碟)。臺北:作者。
    江文慈(2018)。情緒表達的性別差異:跨情境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9 (3 ),345-366。
    行政院教育部體育署(2019)。向山致敬啟動山林政策新思惟。取自教育部體育署網址:https://www.sa.gov.tw/News/NewsDetail?Type=3&id=2592&n=92&fbclid=IwAR1SbSbfnEB_TW0nIsoyM0j0em-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農政與農情,全國步道系統建置發展階段成果與展望(190)。取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址:https://www.coa.gov.tw/ws.php?id=1752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21)。旅遊資訊。取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網址:https://www.forest.gov.tw/travel
    余家斌、袁孝維、蔡明哲、邱祈榮(2015)。森林遊憩與健康。中華林學季刊,48(2), 173 – 184。
    吳守從、陳永寬(2012)。森林遊樂。臺北市:五南。
    吳科驊(2006)。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吳珩潔(2002)。大台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崇旗、王偉琴(2006)。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滿意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4,153-168。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宗明(1989)。戶外遊憩名詞解釋。戶外遊憩研究,1(1),83-86。
    李淑玲(2011)。社會資本、休閒行為對健康影響模式之建構與驗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淑玲、顏妙桂(2011)。台北市市民休閒心流經驗與生活品質之研究。休閒運動健康評論,2(2), 44–78。
    李淑玲、顏妙桂(2013)。社會資本、休閒行為對健康影響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休閒運動健康評論。休閒運動健康評論,5(1),40 - 71。
    李碧霞(2001)。中年人運動階段、身體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中山區居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一真(2012)。研究計畫成果-森林益康評估原則之建立與示範推動工作之研析與規劃(3-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計畫成果,101-01-5-02)。馬偕醫學院,新北市。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文鎮 (2000)。森林保健論 (上)。臺北市:中華造林事業協會。
    林文鎮(1988)。森林遊樂與國民健康。農委會林業特刊第十八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佳蓉(2001)。老人生活滿意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家民(2017)。森林療癒對中高齡與高齡者健康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
    林培元(2012)。運動健康促進的行為改變模式—跨理論模式。政大體育研究,21,15-17。
    林淑芬、王于寧、賴永僚(2008)。大學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滿意度對主觀幸福感之影響。運動休閒餐旅研究,3(2),73-85。
    林喜雯、陳惠美、陸洛(2015)。山岳活動體驗價值之探索:登山與健行之比較。台灣運動心理學報,15(1),1-31。
    林惠玲、陳正倉(2011)。應用統計學(四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林貴福、盧淑雲(2000)。認識健康體適能。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瑩昭(2004)。婦女休閒教育。台南女院學報,23,55。
    凃淑蕊(2013)。休閒知覺自由、社會支持、休閒效益、登山運動參與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登山步道健行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高雄。
    洪于婷、黃永賢、林麗華、劉佳樂、林明珠、陳秀華….林常江(2012)。健康休閒概論(二版)。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洪佳君(2002)。高山、水體、森林、公園、都市景觀之生心理效益(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興大學,臺中市。
    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高雄。
    修慧蘭(1985)。台北市就業者的休閒狀況與休閒倫理觀(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凌德麟(2002)。遊憩活動差異對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0-2415-H-002-013)。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孫武彥、江雪秋(2010)。觀光與休閒概論(二版)。臺北:新文京開發。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高俊雄(2000)。台灣地區居民休閒參與之研究:自由時間的觀點。台北:桂魯書局。
    張俊彥(2000)。城鄉居民對休閒綠地需求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5(2),57-70。
    莊紹廷(2018)。自然休閒場域景觀代表性元素分析及其對觀賞者之生心理效益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莊惠絜(2014)。社工的幸福劇本-初探台灣社工員的職場幸福感(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耀文(2010)。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對身心健康的影響之研究-以雲嘉地區幼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郭淑菁(2003)。登山社員休閒涉入、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高雄。
    陳建瑋、季力康(2009),大學生不同運動階段基本心理需求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42(1),25-38。
    陳啟榮、溫庭媛、王升陽(2012)。關於森林浴與森林芬多精研究主題之發展介紹。台灣林業雙月刊,38(4),41-45。
    陳嘉雯(2006)。登山健行活動之登山客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陳艷麗(2003)。台南縣、市大專教師休閒參與型態、休閒活動參與項目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知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彙刊,8(1),115-137。
    陸洛(譯)(1996)。日常生活社會心理學(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veryday)(原作者:Argyle, M.)。臺北:巨流圖書。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17-441。
    曾竹吟(2014)。退休老人休閒參與、課程選擇及幸福感之探討研究-以臺南市松柏學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曾煥華(1989)。疲勞與體能的科學。臺北市:銀禾文化。
    黃于庭(2008)。休閒知覺自由與流暢體驗之關係:以自行車使用者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3(3),68-83。
    黃松元(1993)。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的概念及其在健康教學上的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黃長發(2006)。大學生休閒滿意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1),25-41。
    黃淑玲(2013)。不同森林浴場遊憩服務品質要素屬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瓊妙(2000)。台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休閒阻礙對其心理社會幸福感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楊建夫、許秉翔、顏瑞美、黃慧琦、李遇欣、王文誠….郭勝豐(2007)。休閒遊憩概論。台北:華都文化事業。
    楊琇慧(2009)。登山健行者的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對幸福感之影響~以宜蘭縣冬山鄉仁山植物園區步道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2010)。「綠色運動」5分鐘,為心理健康加分!。取自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網址:http://www2.jtf.org.tw/psyche/sportrelief/more-12.php
    劉泓志(2009)。休閒活動對身心健康影響之探討—兼論知覺自由、環境影響因子之干擾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劉虹伶(2005)。深度休閒者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78,116-122。
    劉耿佑、李介祿(2012)。探討森林遊樂區遊客特性、遊憩行為及心理變項之跨區域差異。林業研究季刊,34(2),109-12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2)。運動不足已成全球第四大致死因素。取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址: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2&pid=2473
    謝青儒(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謝鈐紘、李雅慧(2019)。高齡者參與學習轉化內涵之研究。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32,1-29。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魏聖賢(2002)。影響個人休閒行為因素、活動傾向與市民農園經營關聯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顧燕玲(1990)。台北市市民對老人福利的認知與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Andrews, F. M., & Withey, S. B.(1976).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s perception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Press.
    Argyle,M.(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Beard, J. G.,Ragheb, M. G.(1980).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Journal of Leisure Reasearch,12(1),20-33.
    Bowler, D. E., Buyung-ali, L. M., Knight, T. M., & Pullin, A. S.(2010).A systematic review of evidence for the added benefits to health of exposure to natural environments.BMC Public Health, 10, 456.
    Diener, E.(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 542-575
    Diener, E.(2000).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34-43.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1985).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1), 71-75
    Diener, E., Lucas, & Richard, E.(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2), 276-303.
    Diener, E., Smith, H., & Fujita, F.(1995).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affec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1), 130-141
    Gladwell, V. F., Brown, D. K., Wood, C., Sandercock, G. R., & Barton, J. L.(2013). The great outdoors: How a green exercise environment can benefit all. Extreme Physiology & Medicine, 2, 3.
    Hartig, T., Mitchell, R., de Vries, S., & Frumkin, H.(2014).Nature and health.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35, 207–228.
    Keyes, C. L. M.(1998).Socail well-being.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1,121-140.
    Larsen, R. J., & Eid, M.(2008).ED Diener and the scienc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1-14.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Lu, L., & Argyle, M.(1994).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as a function of leisure activity.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10, 89-96.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Manning, R. E.(1985). Diversity in a democracy: Expanding the 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 Leisure Science, 7(4), 377-399.
    Pender, N. J. & Pender, R.(1987).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87(12), 1576.。
    Pretty, J., Griffin, M., Sellens, M., & Pretty, C.(2003).Green exercise: Complementary roles of nature, exercise and diet in physic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policy (CES Occasional Paper 2003–1). Colchester: University of Essex.
    Prochaska, J.O.,DiClemente, C.C. and Norcross, J.C.(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applications to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9), 1102-1114.
    Ragheb, M. G.(1980).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leisure participati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attitud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2), 138-149.
    Ragheb, M. G.(1993). Leisure and perceived wellness: A field investigation. Leisure Sciences, 15(1), 13-24.
    Ragheb, M. G., & Beard, J. G.(1982).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2), 155-167.
    Ragheb, M. G., &; Griffith, C. A.(1982).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4), 295-306.
    Ryff, C. D.(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asychology,57,1069-1081.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1). Health people 2000:Nation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objectives. Washington, D. C:Author.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2008). 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www.health.gov/paguidelines/pdf/paguide.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86).Ottawa Charter of Health Promotion.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 Ottawa, Canada, November 198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 Reducing risks,promoting healthy life. B. Campanini. Geneva.
    Yamoor, C. M.,Mortimer, J. T.(1990).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employment on adolescent achievement and well-being.Youth & Society,22,225-23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