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趙展
Chiang, Chao-Chan
論文名稱: 家族與鸞堂:以淡水行忠堂為討論中心
Lineage and Phoenix Hall: A Case Study of the Xingzhong Tang in Danshui, Taiwan
指導教授: 康豹
Paul R. Katz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2
中文關鍵詞: 行忠堂鸞堂家族堂際網絡香火權威
英文關鍵詞: Xingzhong Tang, phoenix hall, lineage, phoenix hall networks, incense power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H.009.2018.A0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0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鸞堂是質介於「民間信仰」與「教派」之間的宗教場域。其具備:一、救劫色彩;二、祭祀恩主、崇拜玉皇;三、以扶鸞作為儀式,四、製作鸞書等特色。
    本文以1899年,由淡水燕樓李氏家族所創立的行忠堂作為個案,試圖從「傳播」、「鞏固」與「變遷」的角度,考察該堂的發展與經營策略。再者,提出「香火權威」與「堂際網絡」兩個概念,分析鸞堂如何在不同時期吸引信徒、鞏固信仰。其中「香火權威」可視為廟宇的特色與吸引信徒的重要媒介。而「堂際網絡」則是闡述鸞堂和其他廟宇之間的交流形態。
    1899年,行忠堂創堂後,便以扶鸞問事、醫療與著作鸞書作為其香火權威。並使用「體制禮式」的傳播、協助著書、校正鸞書等形式,建立與其它鸞堂的連結。
    戰後,伴隨宗教生態的轉變、官方對宗教醫療的禁止,與自身「著作鸞書」能力的式微,行忠堂開始採用「新型香火權威」,如:納入新神明、興建祈夢室與舉辦法會等,作為應對措施。其中「法會」更成為廟宇經營的主要支柱,而「誦經團」則成為「新型堂際網絡」的重要媒介。

    Phoenix halls (luantang 鸞堂) constitute a form of religious life situated between sectarian movements and temple cults. Their main features include millennial beliefs, worships of the Benevolent Lords (Enzhu 恩主) and Jade Emperor, spirit-writing rituals, and the production of morality books plus other sacred text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one of northern Taiwan’s most important phoenix halls, the Xingzhong Tang (Hall of Transmitting Loyalty), founded in Danshui 淡水 by the Li family in 1899. I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hoenix hall in terms of its dissemination of beliefs and practices, consolidation of status and influence, and ability to adapt to changing times. In addition, I draw on the concepts of “incense power” and “phoenix hall networks” to trace how the Xingzhong Tang was able to attract worshippers while also establishing links with other important sacred sites.
    Beginning with its establishment in 1899, the Xingzhong Tang actively utilized spirit-writing, healing, and the production of morality books to enhance its incense power. In addition, it relied on patterns of “systemic ritualization” (tizhi lishi 體制禮式), while also editing morality books in order to make connections to other temples.
    All of this changed after World War II, when Nationalist (KMT) government local authorities strove to ban spirit-writing for medicinal purposes, while the practice of spirit-writing suffered a decline due to shortage of qualified personnel. In response, the Xingzhong Tang promoted innovative forms of incense power, including the worship of new deities, setting up a room where worshippers could spend the night to receive messages from deities during dreams, and staging Dipper Bushel Ceremonies (lidou fahui 禮斗法會) plus Daoist Offering Ceremonies (jianjiao fahui 建醮法會) with scripture chanting troupes (songjing tuan 誦經團), all of which constituted a new type of religious ecology. Thus, the history of the Xingzhong Tang reveals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older types of phoenix hall beliefs and practices followed by their being superseded by the adoption of new ones.

    目錄 i 表次 v 圖次 vi 地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名詞解釋 3 第三節 研究回顧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 17 第二章 淡水地方社會及燕樓李氏家族的發展 21 第一節 淡水的地方發展史 21 一、淡水名詞的演變及其空間範圍 21 二、淡水港口的興衰 23 三、淡水地區漢人的土地開發與平埔族的土地流失 24 四、漢人開發的水利設施 27 第二節 淡水的寺廟與宗教組織 27 一、淡水沿岸的廟宇 28 二、內陸的宗教組織 35 三、淡水的西方宗教 39 第三節 淡水燕樓李氏家族發展史 40 一、開臺祖的拓展(1751-1793) 41 二、李氏家族第二代(1793-1838) 43 三、李氏家族第三代的分釁與遷居中寮(1838-) 46 四、李氏家族的土地購置 48 五、凝聚族人:宗祠與祭祖 54 六、人才培育 55 七、鼎革之際李氏家族的多元選擇 56 第三章 日治時期的行忠堂及其堂際網絡的形成 59 第一節 臺灣鸞堂興起原因的再思考 59 第二節 清末到日治初期北臺灣鸞堂信仰的發展 60 第三節 日治時期行忠堂的發展概況 63 一、創堂的原因、年代及版本比較 63 二、創堂的過程 66 第四節 鸞生即族人:李宗範等人的交遊圈 70 一、鸞生簡介 71 二、鸞生「人際網絡」綜合分析 76 三、鸞文呈現的親屬關係 77 第五節 行忠堂的香火權威 78 一、行忠堂的扶鸞 78 二、日治時期行忠堂的扶鸞問事服務 82 三、行忠堂的醫療功能 83 四、鸞書 85 第六節 行忠堂及其「堂際網絡」的建立 89 一、堂際網絡的連結形式 90 二、鸞堂間的互動模式 96 第七節 鸞堂的核心思想(救劫、功過思維)及其傳播 97 一、救劫思想 97 二、「功過」思維 98 三、功過與救劫思維的傳播形式 99 四、日治時期行忠堂的信仰鞏固 100 第八節 臺灣總督府對鸞堂之影響 101 第四章 戰後行忠堂的變遷及其堂際網絡之新型態 105 第一節 戰後行忠堂的發展脈絡 106 一、李繼房時期(1948-1961) 106 二、李五湖時期(1961-1970) 111 三、李條鐵時期(1970-1983) 114 四、李永坤時期(1983-) 117 第二節 曇花一現的附屬組織 118 一、淡水孔學會 118 二、從「行忠分堂」到「分而治之」----行忠宮 121 第三節 行忠堂香火權威的復興與轉變 123 一、扶鸞的新型態 123 二、舊鸞書再出版 127 三、醫療方式的調整 129 第四節 行忠堂香火權威之新型態 133 一、納入新神明 133 二、祈夢室的興建 135 三、信徒結構之鞏固:建醮與禮斗 135 第五節 誦經團的組成與新型堂際網絡的連結 140 一、誦經團 140 二、新型堂際網絡的連結——法會與誦經團 142 三、誦經團作為新型堂際網絡的連結 146 四、堂際網絡的再思考 146 第六節 從《刪增忠孝集》(1949)、《丁口簿》(2016)看戰後行忠堂的信徒鞏固 148 第五章 結論 151 徵引書目 155 附錄 167 附錄一〈重造公司田橋碑記〉(1863) 167 附錄二〈鄞山寺公議善后章程〉 168 附錄三 李氏家族土地購置表 169 附錄四 李家管理組織沿革表 170 附錄五 行忠堂創堂敘事之的版本比較 171 附錄六 庚子年五月十九日至十月二十日信徒問事項目 173 附錄七 鸞生所屬房號圖 174 附錄八 2017年禮斗法會流程(第一天&第七天) 180 附錄九 行忠堂〈文廟丁祭禮樂節奏〉文獻 182 附錄十 行忠堂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問事紀錄簿 183 附錄十一 1949年《刪增忠孝集》印送者芳名錄 188 附錄十二 2016年行忠堂《丁口簿》 200

    一.史料:

    (一)鸞書:
    《忠孝集》(1-8卷),淡水:行忠堂,1900。
    《洗甲心波》(1-4卷),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5再版。(初版1901年)
    《渡世慈帆》(1-4卷),頭城:喚醒堂,2011再版。(初版1896年)
    《愛行金篇》(1-4卷),臺北:覺修宮,1918。
    《節義寶卷》,三芝:智成堂,2010再版。(初版1901年)
    《增刪忠孝集》(1-8卷),淡水:行忠堂,1949。
    《儒不道錄》(1-24卷),淡水:行忠堂,1971。
    《儒門科範》,三芝:智成堂,2011再版。(初版1936年)
    《醒世全書》(1-28卷),淡水:行忠堂,1984。
    《醒世詩》(1-2卷),淡水:行忠堂,1949。

    (二)檔案、調查報告: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典藏,《臺北廳社寺廟宇ニ關スル調查》。
    台北州淡水郡,《淡水郡產業要覽》,臺北州:淡水郡,1927。
    台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志》(1939),臺北:南天書局,1995。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典藏,《古契書》。
    淡水郡役所,《淡水郡管內要覽》,臺北州 : 淡水郡役所,1930。
    新北市民政局宗教禮俗科藏,《台灣省台北縣寺廟登記表》。
    新北市淡水區公所藏,《日治時期淡水戶籍資料》。
    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譯編,《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經濟史六集》,臺北:臺灣銀行,1957。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廳:臺灣時報發行所,1928。

    (三)史料彙編、地方志:
    《大正新修大藏經》
    《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
    《臺灣輿地彙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
    王見川、李世偉等,《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續編》,臺北:新文豐,2006。
    王見川、李世偉等主編《民間私藏:臺灣宗教資料彙編(第二輯)》,臺北:博揚文化,2010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176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高賢治編,《大臺北古契字三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5。
    高賢治編,《大臺北古契字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0。
    陳文達編纂,《鳳山縣志》(1720),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陳培桂,《淡水廳志》(187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陳朝龍(1859-1903),《新竹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黃美英等編,《凱達格蘭族古文書彙編》,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鄭用錫,《淡水廳志稿》(1834),收錄於《清代臺灣方志叢刊(第23冊)》,臺北:文建會,2006。

    (四)族譜:
    不著人,《李協勝族譜》,未刊稿。
    李子成,《重修燕樓李氏燕樓祖譜(全冊)》,新北市:李協勝公記發行,1995年。
    李兆麟編纂,《重修燕樓族譜(坤部)下卷》,未刊稿。

    (五)藥籤:
    行忠堂收藏,〈女科藥籤五十首〉
    行忠堂收藏,〈婦科籤詩五十首〉
    行忠堂收藏,〈白礁宮無真人著作六十甲子藥籤〉
    行忠堂收藏,〈朱恩師降一百方〉
    行忠堂收藏,〈小兒科十二首〉

    (六)未出版資料:
    〈重造公司田橋碑記〉,1863。
    〈鄞山寺公議善后章程碑〉,1893。
    〈鄞山寺石碑記〉,1873。
    《行忠堂扶鸞抄錄簿》,1945─1970。
    《行忠堂問事紀錄簿》,104年10月至105年3月。
    不著人,〈行忠堂五十週年紀念祭典疏文〉,戊子年(1948)十月初九日。
    不著人,〈李媽羅老太夫人(羅妙)生平事略〉(訃聞)
    不著人,〈芝蘭行忠堂丙午年正月初九日祈安建醮疏文〉,1966年(丙午)正月初九日。
    行忠堂,〈合約書(行忠堂印送醒是全書細則)〉,1984年7月1日。
    行忠堂,《民國105年行忠堂問事紀錄錄簿》,無頁碼。
    李三祈,〈行忠堂紀略〉(寫作中、未刊稿),無頁碼。
    李自然,〈屯山古聖廟行忠堂簡介〉,無日期。
    張淑齡,〈行忠堂禮斗法會誦經團讚誦流程〉,無日期。
    楊寬裕等人,〈智成堂沿革〉,1983。

    (七)報刊:
    《申報》
    《自由時報》
    《淡水鎮刊--金色淡水》。
    《經濟日報》
    《臺灣日日新報》
    《聯合報》
    臺灣農友會,《臺灣農事報》,東京市:臺灣農友會。

    (八)口述資料:
    江趙展,〈李三祈先生訪談〉,2016年6月2日,地點:李三祈先生宅。
    江趙展,〈李三祈先生訪談〉,2017年10月6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李三祈先生訪談〉,2018年2月9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李三祈先生訪談〉,2018年3月1日,工具:line。
    江趙展,〈李永鑣先生訪談〉,2016年9月18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李永鑣先生訪談〉,2018年2月9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李永鑣先生訪談〉,2018年5月12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李宇宙先生訪談〉,2015年12月10日,地點:李宇宙先生宅。
    江趙展,〈李宇宙先生訪談〉,2017年1月28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李宇宙先生訪談〉,2018年2月15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李明樹先生訪談〉,2015年5月21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李明樹先生訪談〉,2015年10月2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李明樹先生訪談〉,地點:行忠堂,2015年5月21日。
    江趙展,〈李潤名先生訪談〉,2016年5月21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李鎮榮先生訪談〉,2015年8月31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張婌齡女士訪談〉,2016年6月8日,地點:李三祈先生宅。
    江趙展,〈張淑玲女士口述〉,2016年6月2日,地點:李三祈先生宅。
    江趙展,〈張淑齡女士訪談〉,2018年2月9日,地點:行忠堂。
    江趙展,〈蔡老闆訪談〉,2017年7月10日,地點:益生藥房。
    江趙展,〈蔡志清先生訪談〉,2017年4月22日,地點:新莊武聖廟。

    網路資料:

    覺修宮網站,〈沿革〉,網址:
    http://www.25977463.org/aboutus.asp,搜索日期:2018/5/9。

    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928,搜索日期:2018/2/23。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20001,搜索日期:2018/1/26。

    三芝智成堂網站,網址:
    http://chihchengtang.org/glwyh.html,搜尋日期:2018年5月9日。

    大龍峒保安宮官方網站,網址:
    http://www.baoan.org.tw/asp/Event/event.asp,搜索日期:2018年2月11日。

    新莊武聖廟網站,〈重要行事表〉,網址:
    http://210.64.28.132/wusheng/calendershg1.html, 尋日期:2018年5月9日。

    新莊武聖廟網站,〈相關團體與社團〉,網址:
    http://210.64.28.132/wusheng/orgnmap4.html,搜索時間:2018年5月9日。

    行天宮五大志業網路簡介,網址:
    https://www.ht.org.tw,搜索日期:2018/5/9。

    二.專書
    《宗教法令彙編(第五版)》,臺北:內政部,2013。
    三民書局,《基本六法》,臺北:三民,2011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1919,臺北:捷幼書局復刻,1993。
    片岡巖、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1921,臺北:眾文圖書,1990。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科學研究所,1996。
    王志宇,《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見川,《從僧侶到神明:定光古佛、法主公、普庵之研究》,桃園市:圓光佛學研究所,2007
    王見川,《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柏楊,2000。
    王怡茹《淡水地方社會之信仰重構與發展: 以清水祖師信仰為論述中心(1945年以前)》,臺北:國史館,2014。
    白惇仁、申慶璧、龔鵬程,《淡水鎮志》,臺北:淡水鎮公所,1989。
    吉元昭志,《臺灣寺廟藥籤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
    吉見俊哉(Shunya Yoshimi)、蘇碩斌譯,《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臺北:群學,2009。
    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的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8。
    吳勝雄,《北門鎖鑰》,臺北:撰者,1978。
    志賀市子,《香港道教與扶乩信仰:歷史與認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志賀市子;宋軍譯,《香港道教與扶乩信仰:歷史與認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的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市:雄獅,1986。
    李豐楙、謝聰輝,《臺灣齋醮》,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市:江蘇人民大學,2015。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臺北:揚智,2004。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台北:麥田,2005。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李偉盛等譯,《台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施添福,《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6。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栗原純,《日本帝國主義與鴉片: 臺灣總督府的鴉片政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秦寶琦,《中國秘密社會新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馬偕博士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臺北:前衛,2007。
    康豹(Paul R. Katz),《中國宗教及其現代命運》,新北市:博揚,2017。
    康豹(Paul R. Katz),《血染的山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臺北:三民,2006。
    康豹(Paul R. Katz)、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主編《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
    許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臺北:商務書局,1966。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2005。
    許雪姬,《龍井林家的歷史》,臺北市: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臺北:聯經,2005。
    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市:遠流,2005。
    彭紹周,《臺灣道廟誌第三集・臺北縣》,臺北:中華道教文化服務社,1989。
    智成忠義宮,《財團法人新北市智成忠義宮宮誌》,新北市:智成忠義宮,2013。
    焦大衛(David K. Jordan)、歐大年(Daniel L. Overymer);周育民譯,《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
    黃美英,《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自立晚報,1994。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1934,臺北:眾文圖書,1984。
    臺北總教區淡水法蒂瑪堂編輯委員會編輯,《天主教在淡水380年紀念冊》,新北市 : 淡水法 蒂瑪堂,2012。
    增田福太郎;黃有興譯,《臺灣宗教論集》,1942年初版,臺灣省文獻會,2001。
    黎志添主編,《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地方道教變遷》,香港:三聯書店,2013。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4。
    戴寶村,《陳中和家族家族史:從糖業貿易到經濟世界》,臺北市:玉山社,2008。
    謝聰輝,《新天帝之命:玉皇、梓潼與飛鸞》,臺北:臺灣商務,2013。

    三.期刊論文
    王世慶,〈日據時期臺灣之降筆會與戒菸運動〉,《臺灣文獻》,37:4(1986),頁111-135。
    王見川,〈日治初期新竹地區鸞堂及其影響〉,《竹塹文獻》,64(2017),頁129-149。
    王見川,〈從新資料看近代中國的「扶乩運動」〉,《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第5期 (2016) ,頁151-169。
    王見川,〈新竹飛鳳山代勸堂、楊福來與臺灣客家地區鸞堂(1899-1936)〉,《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6(2017),頁221-235。
    王政文,〈近代臺灣基督徒的婚姻網絡—以滬尾、五股坑教會信徒為例〉,《新史學》,27:1(2016),頁175-246。
    吳文星,〈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3(1978),頁62-89。
    宋光宇,〈書房、書院與鸞堂──試探清末和日據時代臺灣的宗教演變〉,《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3(1998),頁373-395。
    宋光宇,〈關於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學》,5:4(1994),頁163-191。
    宋錦秀,〈寺廟藥籤療癒文化與「疾病」的建構〉,《臺灣文獻》,62:1(2001),頁55-96。
    宋錦秀,〈臺灣寺廟藥籤彙編:宜蘭「醫藥神」的系統〉,《宜蘭文獻》,37((1999),頁3-46。
    李丁讚;吳介民,〈現代性、宗教、與巫術:一個地方公廟的治理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2005),頁143-184。
    李世偉,〈苗栗客家地區的鸞堂調查〉,《民間宗教》,第三輯(1997),頁315-326。
    李世偉,〈濱海扶聖道:戰後臺灣民間儒教結社與活動(1945-1970)〉,《民俗曲藝》,172期(2001),頁205-230。
    李亦園〈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模型的建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6期(1984),頁1-28。
    李茂祥,〈略談拜鸞〉,《臺灣風物》,20:2(1970),頁37-39。
    周明德,〈地名「淡水」「滬尾」之興替〉,《台灣風物》,45:1(1995),頁9-11。姜道章,〈臺灣淡水之歷史與貿易〉,《台灣銀行季刊》,14:3(1963),頁254-278。
    周婉窈,〈臺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6:2(1995),頁113-161。
    松本浩一,〈台北市の祠廟と禮斗法會〉,《東方宗教》,90(1997),頁22-44。
    林玉茹,〈從屬與分立:十九世紀中葉台灣港口城市的雙重貿易機制〉,《台灣史研究》,17:2(2010),頁1-37。
    林玉茹,〈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臺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1890-1945)〉,《臺灣史研究》,21:1(2014),頁1-43。
    林國平〈藥籤與呂祖藥籤初探〉,《道韻》,第2輯(1998),頁238-262。
    林富士,〈「祝由」釋義:以《黃帝內經‧素問》為核心文本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83:4(2012),頁671-738。
    查時傑,〈光復初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一個家族-以臺南高長家族之發展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報》,18(1994),頁157-178。
    康豹,〈臺灣的呂洞賓信仰──以指南宮為例〉,《新史學》,6:4(1995),頁21-43。
    張珣,〈香之為物:進香儀式中香火觀念的物質基礎〉,《台灣人類學刊》,4:2(2006),頁37-73。
    張隆志,〈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頁33-58。
    莊吉發,〈清代青蓮教的發展〉,《大陸雜誌》,71:5(1985),頁25-36。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史聯雜誌》,19(1991),頁89-103。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8(2001),頁203-242。
    陳明華,〈扶乩的制度化與民國新興宗教的成長──以世界紅卍字會道院為例(1921-1932)〉,《歷史研究》,6(2009),頁63-79。
    陳緯華,〈靈力經濟:一個分析民間信仰活動的新視角〉,《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69(2008),頁57-106。
    富田芳郎、陳惠卿譯,〈台灣的農村聚落型態〉,《臺灣地理學記事》,4:2(1933),頁11-14;4:3(1933),頁18-24。(網路資料: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han/Paper/Village/TwPlaceMisc.htm,搜索日期:2017年12月10日。)
    黃克武,〈民國初年孔教問題之爭論(一九一二~一九七一)〉,《國立臺灣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2(1984),頁197-223。
    黃萍瑛,〈當代埔里鸞生的宗教生活:以育化堂女鸞為考察〉,《民俗曲藝》,184(2014),頁279–334。
    蔡相輝,〈淡水鎮忠寮里之史蹟—散村型同性聚落之調查〉,《台灣文獻》,27:2(1976),頁303-308。
    蔡盛琦,〈日治時期台灣的中文圖書出版業〉,《國家圖書館館刊》,91:2(2002),頁65-92。
    蔡錦堂,〈第85回臺灣研究研討會演講紀錄〉,《臺灣風物》,42:4(1992),頁105-136。
    黎志添,〈清代四種《呂祖全書》與呂祖扶乩道壇的關係〉,《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42期(2013),頁183-230。
    謝聰輝,〈大人宮翁家族譜與道壇源流考述〉,《台灣史研究》,16:2(2009),頁205-258。
    謝聰輝,〈道教禮斗儀式的意義與內涵〉,《心淨宗教季刊》,5(2005),頁34-35。
    顏美智、蘇亦彰,〈臺灣廟宇藥籤之中醫文獻初探〉,《中醫藥雜誌》, 25卷S期(2014),頁275-293。
    羅士傑,〈民間教派、宗教家庭與地方社會:以十七至十九世紀中葉浙江慶元姚氏家族為中心〉,《臺灣大學歷史學報》,56(2015),頁87-132。

    四.專書論文
    王世慶,〈日據初期台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收錄於氏著《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市:聯經,1994,415-473。
    王見川,〈略論清末日據初期宜蘭的鸞堂〉,《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揚,2000,頁35-66。
    王見川,〈清末日據初期臺灣的鸞堂──兼論「儒宗神教」的形成〉,收入於《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1996,頁169-197。
    王見川,〈略論陳中和家族的宗教信仰與勸善活動〉,收錄於氏著《台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台北:博揚,2000,頁123-146。
    王志宇,〈從鸞堂到儒宗神教:論鸞堂在臺之發展與傳布〉,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頁157-177。
    宋光宇,〈霞海城隍祭典與臺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收入於氏著《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1995,頁103-161。
    志賀市子,〈地方道教之形成:廣東地區扶鸞結社運動之興起與演變(1838-1953)〉,黎志添主編,《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地方道教變遷》,香港:三聯書店,2013,頁183-219。
    李世偉,〈日據時期台灣鸞堂的儒教化〉,收錄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台北:博揚,2000,頁95-121。
    林瑋嬪,〈都市神壇與乩童靈力:桃園八德的例子〉,收入黃應貴主編《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存有》,臺北:群學,2015,頁187-234。
    林萬傳,〈台灣齋教:先天道源流考〉,收入江燦騰、王見川《台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台北:新文豐,1994,頁113-148。
    武內房司,〈清末四川的宗教運動──扶鸞宣講型宗教結社的誕生〉,收錄於王見川、蔣竹山主編《明清以來民間宗教的探索》,臺北:商鼎出版社,1996,頁240-265。
    康豹(Paul R. Katz),〈臺灣的呂洞賓信仰──以指南宮為例〉,《從地獄到仙境──漢人信仰的多元面貌:康豹自選集》,臺北:博楊文化,2009,頁83-104。
    康豹(Paul R. Katz),〈鸞堂與近代臺灣的地方社群:埔里的個案研究〉,黎志添主編《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地方道教變遷》,香港:三聯書店,2013,頁1-70。
    陳國棟,〈西班牙及荷蘭時代的淡水〉,《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市:遠流,2005),頁125-150。
    陳國棟,〈淡水聚落的歷史發展〉,《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市:遠流,2005,頁165-197。
    陳國棟,〈清代中葉(約1780--1860)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帆船貿易:以船舶為中心的數量估計〉,《台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2005,頁227-280。
    陳熙遠,〈孔・教・會—— 近代中國儒家傳統的宗教化與社團化〉,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2011,頁511-540。
    游子安,〈清末以來嶺南地區仙方、善書與呂祖信仰〉,黎志添主編《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地方道教變遷》,香港:三聯書店,2013,頁251-282。
    游子安,〈論道院在香港建立之契機及其與港、星天清草堂之關係〉,康豹、高萬桑主編《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頁141-167。

    五.會議論文
    林玉茹,〈由私口到小口:晚清台灣地域性港口對外貿易開放〉,收錄於林玉茹編《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2,頁135-167。
    林漢章,〈清代台灣的善書事業〉,《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7,頁141-150。
    康培德,〈十七世紀基隆河流域、淡水地區原住民社群分類再議〉,收入《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大型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頁 17-29。
    溫振華、江蔥,〈清代淡水地區平埔族分佈與漢人移墾〉,收入周宗賢主編,《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論文集》,臺北市:國史館,1999,頁 27-47。
    戴寶村,〈淡水、三芝地區的大道公信仰〉,收錄於周宗賢主編《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新北市:國史館,1999,頁374-388。

    六.學位論文
    王怡茹,《淡水地方社會之信仰重構與發展--以清水祖師信仰為論述中心(1945年以前)》,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2012。
    周怡然,〈終戰前苗栗客家地區鸞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2008。
    邱延洲,〈鳳山地區鸞堂信仰及其社會網絡之研究——以鳳邑十一鸞堂為中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研究所,2013。
    范純武,〈清末民間慈善事業與鸞堂運動〉,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6。
    張二文,〈臺灣六堆客家地區鸞堂與民間文化闡揚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民間文學博士論文,2014。
    張玉秋,〈日治時期宗教「迷信」話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張有志,〈日治時期高雄地區鸞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頁1-199。
    陳正庸,〈淡水下圭柔山溪流域生態地景修補策略〉,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2014。
    陳建宏,〈公廟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瑞霞,〈從書院到鸞堂:以苗栗西湖劉家的地方精英角色扮演為例(1752-1945)〉,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8。
    楊玉菁,〈淡水中寮李家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頁282。
    廖怡超,〈日治初期臺灣「斷髮」運動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為主要範圍〉,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9。
    鄭寶珍,〈日治時期客家地區鸞堂發展:以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2008。

    七.外文著作
    Clart, Philip.“The Relationship of Myth and Cult in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Some Remarks on Han Xiangzi.”《興大中文學報》,23(2008),頁479-513.
    Clart, Philip. “The Ritual Context of Morality Books: A Case-Study of a Taiwanese Spirit-Writing Cult.”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96.
    Clart, Philip. “Merit beyond Measure: Notes on the Moral (and Real) Economy of Religious Publishing in Taiwan.” In Philip Clart & Paul Crowe, eds., The People and the Dao: New 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 in Honour of Prof. Daniel L. Overmyer. Sank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2009, pp. 127-142.
    Clart, Philip. “The Eight Immortals between Daoism and Popular Religion: Evidence from a New Sprit-Written Scripture.” In Florian C. Reiter, ed., Foundations of Daoist Ritual: A Berlin Symposium.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09, pp. 84-106.
    Clart, Philip. “Religious Ecology as a New Model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us Diversity in China.” In Perry Schmidt-Leukel and Joachim Gentz ed., Religious Diversity in Chinese Thought. New York: Palgrave, 2013, pp. 187-199.
    Eiesland, Nancy L. A Particular Palce: Urban Restructuring and Religious Ecology in a Southern Exurb.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0.
    Feuchtwang, Stephan. “City Temples in Taipei under Three Regimes.” In Mark Elvin &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263-301.
    Goossaert, Vincent. “Spirit Writing, Canoniz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Divine Savior.” Late Imperial China, 36.2 (December 2015), pp. 82-125.
    Goossaert, Vincent & David A. Palmer.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Jordan, David K. & Daniel L. Overmyer. The Flying Phoenix: Aspects of Chinese Sectarianism in Taiw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Katz, Paul R. “Morality Books and the Growth of Local Cults: A Case Study of the Palace of Guidance.”《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4(1996),頁203-240.
    Katz, Paul R. “Spirit-writing Ha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of Puli.”《民俗曲藝》,174(2011),頁103-184.
    Katz, Paul R. “An Unbreakable Thread?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Taiwanese Religious Tradition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臺灣宗教研究》,11.2(2012),頁39-70.
    Katz, Paul R. “Spirit-writing and the Dynamics of Elite Religious Life in Republican-era Shanghai.” In《近代中國的宗教發展論文集》。臺北: 國史館,2015,頁113-152.
    Lagerwey, John. “Dingguang Gufo: Oral and Written Sources in the Study of a Saint.” Cahiers d'Extrême-Asie, 10 (1998), pp. 77-129.
    Lu Yunfeng [盧雲峰]. The Transformation of Yiguan Dao in Taiwan: Adapting to a Changing Religious Economy.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8.
    Mackay, George Leslie (1844-1901). 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 New York: F. H. Revell, 1895.
    Sangren, P. Steven.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Sangren, P. Steven. “Power and Transcendence in the Ma Tsu Pilgrimages of Taiwan.” American Ethnologist, 20:3 (August 1993), 564-582.
    Schipper, Kristofer. “The Cult of Pao-sheng ta-ti and its Spreading to Taiwan -- A Case Study of fen-hsiang.” In Edward B. Vermeer ed.,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Fukien Province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Leiden: Brill, 1990), pp. 397-416.
    Seaman, Gary. Temple Organiza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In Lou Tzu-k’uang 婁子匡, ed., Asian Folklore and Social Life Monographs, volume 101. Taipei: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Folklore; Orient Cultural Service, 1978.
    Sung Jin-shiu Jessie. “Authority, Practice and History: Adoption and Re-creation of Yaoqian [藥籤] in Taiwan.”《臺灣史研究》,19.3(2012),頁151-200.
    Ter Haar, B.J. The White Lotus Teachings in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 Leiden & New York : E.J. Brill, 1992.
    Turner, Victor. & Turner, Edith L.B.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Wang Chien-ch’uan. “Spirit Writing Groups in Modern China(1840-1937): Textual Production, Public Teachings, and Charity,” In Vincent Goossaert, Jan Kiely, and John Lagerwey ed., Modern Chinese Religion II: 1850-2015, Leiden: Brill, 2015, p.651-68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