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德南
Chang Te-Nan
論文名稱: 臺北縣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the willingness of complete school teachers who join in administrative work in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 莊謙本
Chuang, Chien-P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3
中文關鍵詞: 完全中學兼任行政意願
英文關鍵詞: six-year high school, concurrent administrative work, willingn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3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縣立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之因素,並以所選擇的研究構面進行探討。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包括:一、探討臺北縣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因素;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縣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三、提出具體建議以提高臺北縣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之意願。為達此目的,在研究方法上,採取問卷調查研究法,進行研究分析。經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擬定研究架構,發展「臺北縣立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影響因素調查問卷」,並以九十八學年度臺北縣立完全中學目前正式兼任行政職務的教師為研究對象,總計發出311份問卷,回收252份問卷,同時以統計軟體進行樣本資料的統計與分析,而獲得以下結論:
    一、研究發現影響臺北縣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之因素,主要在「個人」、「家庭」、「組織領導」等層面的因素。而「薪酬福利」層面與「其他因素」,並非主要的影響因素。
    二、教師願意兼任行政工作的主要原因,依次包括參與感、主管請託、成就感等;教師不想兼任行政職務的主要原因依次為:事務繁雜、壓力大、工作量大等。
    三、具有影響兼任行政職務的背景因素,依次包括:年齡、婚姻狀況、子女數、服務年資、兼任行政處室等。而不具有影響的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學歷、家庭經濟狀況、行政職務類別、學校隸屬的教師編制。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供學校行政措施與相關研究之參考。

    The main idea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the willingness of complete school teachers who join in part time administrative work in Taipei County. The main goal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the followings: (1) To fi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the willingness of complete school teachers who have part time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in Taipei County. (2) To discuss the willingness of complete school teachers who have part time administrative work in Taipei County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3) To come up with specific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willingness of complete school teachers to join in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at school. To reach the above goals,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 the survey method is applied to do research analysis. After reviewing related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develop “the survey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the willingness of complete school teachers who join in part time administrative work in Taipei County.” The official complete school teachers who have part time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in Taipei County in 2009 are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re are totally 311 questionnaires issued and 252 returned. The statistic software is applied to run data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the followings: (1) In terms of the influencing levels,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willingness of complete school teachers who join in administrative work in Taipei County are the “individual”, “family”, and the “organization leadership”. The “salary and benefits”, and “other factors” are not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2) In terms of teachers’ willingness, the main factors which make teachers willing to join in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include participation, supervisors’ asking,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 etc. The main reasons which teachers don’t want to join in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are affairs complexity, high pressure, and a great amount of work. (3) The influential background factors include age,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amount, serving years and admi- nistrative position. The background factors which are not influential are gend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family’s economical status, administrative position, and the school belonging teacher mechanism. Some suggestions are issued based on research discovery and conclusions for making administrative strategies and related research.

    目 錄 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 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假設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研究步驟 7 第六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完全中學之探討 11 第二節 學校行政組織特性 15 第三節 參與意願與組織領導相關理論 22 第四節 影響教師參與學校行政意願因素 28 第五節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5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5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9 第四章 統計分析 62 第一節 臺北縣完全中學教師背景變項現況分析 62 第二節 臺北縣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因素 65 第三節 不同背景的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各層面之比較 7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2 第二節 建議 86 參考文獻 89 一、中文部分 89 二、英文部分 94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 附錄二、正式問卷 4 「臺北縣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因素之研究」正式問卷 4 表目錄 表2-1 96學年度臺北縣所屬完全中學現況調查表 12 表2-2 96學年度臺北縣所屬完全中學現教師兼任行政職人數表 13 表2-3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38 表3-1 個人層面因素 55 表3-2 家庭層面因素 56 表3-3 組織領導層面因素 56 表3-4 薪酬福利層面因素 57 表3-5 校外其他因素 57 表3-6 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 59 表3-7 正式問卷之信度分析表 59 表4-1 個人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 64 表4-2 個人層面因素之各小題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65 表4-3 家庭層面因素之各小題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66 表4-4 組織領導層面因素之各小題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67 表4-5 薪酬福利層面因素之各小題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68 表4-6 其它因素之各小題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68 表4-7 願意兼任行政工作主要原因之次數分配表 69 表4-8 不想兼任行政職務原因之次數分配表 69 表4-9 不同性別的教師在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之各層面的平均數、標準差與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71 表4-10不同年齡的教師在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之各層面差異分析比較摘要表 72 表4-11不同學歷的教師在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之各層面差異分析比較摘要表 73 表4-12不同家庭經濟狀況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各層面差異分析比較摘要表 74 表4-13不同婚姻狀況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各層面差異分析比較摘要表75 表4-14不同子女數的教師在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之各層面差異分析比較摘要表 76 表4-15不同服務年資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各層面差異分析比較 摘要表 77 表4-16目前兼任行政處室不同的教師在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之各層面差異分析比較摘要表 78 表4-17目前兼任行政職務不同的教師在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之各層面差異分析比較摘要表 80 表4-18在學校隸屬的教師編制不同的教師在兼任行政職務影響意願之各層面的平均數、標準差與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81 圖目錄 圖1-1 研究步驟流程圖 9 圖3-1 研究架構圖 52

    一、中文部分
    戈伯元(2001)。臺北縣市完全中學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玉唐(2007)。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行政決定意願與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嬋媚(2003)。高中職轉型為綜合高中組織變革、教師角色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以社會支持為干擾變項。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王儷靜、邱淑玫(2002)。成為教師:師院生的專業認同。教育研究月刊,99,58-72。
    江文雄(2001)。學校行政的基本概念。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5-37。臺北:師大書苑。
    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學校發策略之現況調查研究,第六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321-360頁。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編印。
    吳明清,吳毓瑩,蔡敏玲,張煌熙,詹婷姬,林曜聖,林偉人(1996)。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教師服務狀況之調查研究。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知賢(1994)。組織文化剖析。研考雙月刊,18,(2),45-60。
    吳秉恩(1993)。組織行為學。臺北:東華書局。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臺北:五南。
    吳清山(2002)。學校行政(五版二刷)。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2005)。SMART。教育研究月刊,132,164。
    吳清基等(2000)。教育行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長貴(1984)。組織行為學。臺北:中華書局。
    李冠儀(2000)。國小教師對學校組織氣氛知覺、工作價值觀與專業承諾之相關。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素珊 (2007)。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雄(2002)。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工業類科教師兼任科主任意願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江(1980)。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129-188。
    林淑姬(1992)。薪酬公平、程序公平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理研究。
    林淑姬等(1999)。薪酬公平、程序公正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瑞欽(1990)。師範生任教職志之理論與實徵研究。高雄:復文出版社。
    邱國隆(2000)。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憲義(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智武(2001)。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黃祥(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櫻玲(2007)。女性國小教師參與學校行政工作意願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
    徐緝昌(1976)。參與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涂順安(2002)。我國完全中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思平(2001)。國民中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梅雪(2003)。我國完全中學政策及其實施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潤書(1976)。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張輝雄(2001)。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校務決定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張錦富(1999)。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持續改善。管理雜誌,第305期,十一月。
    許孝麟(2001)。教師參與決定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許明仁(2005)。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行政兼職意願之研究—以臺灣北區國立高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長士(2000)。高屏地區國民小學組織氣候與組織決策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奎憙(1995)。學校組織與校園文化。臺灣教育,594,2-11。
    陳庭獅(2004)。臺北市國小教師兼任學校行政工作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蘭(2002)。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行政工作意願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新文(2004)。教師對行政工作的角色定義與兼任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地區國中教師為樣本。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彰儀(1995)。組織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陳碧雲(2006)。新竹市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慶瑞(1996)。校長權力運用教師參與決定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子軒(1998)。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兼職行政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臺南師院學生學刊,19,1-38。
    黃仲毅(2001)。薪酬公平的認知與醫院員工工作態度關係之探討。臺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臺北:東華書局。
    黃昆輝(1996)。教育行政學。臺北:東華書局。
    黃政傑、李隆盛(1995)。我國完全中學現況問題及其設立評估之研究中心。師大教育研究中心。
    黃政傑、李隆盛、沈姍姍、林新發、蕭錫錡等(1995)。綜合高中課程規劃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頁1-90。
    黃泉源(2001)。大陸臺商本土員工的組織承諾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盈彰(2000)。國小教師的工作特質、學校組織氣候、控制信念與成就動機對工作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茂丁(2004)。工作-家庭雙向衝突之前因、後果及調節因子。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英軒(2007)。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擔任學校行政職務意願與考量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敏榮(2003)。高級中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振昇(1991)。教師參與學校行政決定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文隆(1985)。公務員義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宣容(2001)。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關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榮欽(2004)。領導行為、組織氣候及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保田(1988)。學校行政,初版。高雄:復文。
    蔡進松、曹逢甫、余玉照編(2000)。文馨當代英漢辭典。臺北:文馨。
    鄭彩鳳(1999)。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閻自安(1999)。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決定與校長領導方式、教師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
    謝文全(1990)。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文景出版公司。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初版。臺北:五南。
    謝月香(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鳴鳳(2001)。國民小學學習型組織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
    鍾國雄等譯(2001)。Lloyd L. Byars, & Leslie W. Rue 著,人力資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顏國樑(2004)。目標管理及其在學校經營的應用。學校行政雙月刊,33,21-39。
    蘇奕娟(2005)。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dams, J. S. (1963, November). Toward and understanding of 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chool Psychology. 422-436.
    Ashforth, B. E. & Mael, F.(1989),"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The Management Review, 14, pp.20-39.
    Bonner, B. L., Baumann, M. R., Lehn, A. K., Pierce, D. M., & Wheeler, E. C. (2006). Modeling collective choice: decision-making on complex intellective task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6(5), 617-633.
    Borg, M. G., & Riding, R. J.(1993).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school administrato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1(1), 4-21.
    Boswell, S. (2005).Finding the evidence for school-based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ASHA Leader, 10(13), 26-27.
    Buchanan, B.Ⅲ.(1974),"Government Manager, Business Executive,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4,pp. 339-347.
    Caplan, R. D. & Jones, K. W.(1975) Effects of load, role ambiguity and type a personality 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heart rat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6),pp. 713—719.
    Davis, K. (1967). Human relation at work: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Dittrich, J. E., & Carrell, M. R.(1979). Organizational equity perceptions, employee job satisfaction, and department absence and turnover rat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4,29-40.
    Duxbury, L. E., Higgins, C. A. & Mills, S.(1992).After-hours telecommuting and work-family conflict: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3,173-190.
    Gorton R. ,Alston J. A., & Snowden P. (2007).Decision Making.In Schoo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tion.(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Greenhaus, J. H & Beutell, N. J.(1985).Sources of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rol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0(1),76-88.
    Gutek, B., Searle, s. & Klepa, L.(1991)Rational versus gender role-explanations for work-family conflic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6,560-568.
    Herzberg, F.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Holy Wiley & Sons, Inc.
    House, J. S.(1981),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Kahn, R. L., Wolfe, D,. Quinn, R., Snoek, J. D. & Rosenthal, R. A. (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ew York:Wilry.
    Knoop, R.(1994)Work value and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 Applied, 128(6), 683.
    Kopelman, R. E., Greenhus, J. H. &Connolly, T. F.(1983). A model of work, family, and interrole conflict : A construct validation stud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2,198-215.
    Maslow, A. H. (1971).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Viking.
    Maslow, A.H. (1962).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New York: Van Nostrand.
    Mc Farland, D. E.(1970),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3rd ed. Macmillan Company , London.
    Morrison,E. W.(1995),"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OCB : The effect of unfulfilled obligations on civil virtue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6, pp.289-298.
    Netemeyer, R. G., Boles, J. S.& McMurrian,R.(1996).”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work conflict scal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1(4),400-410.
    Parsons, T. (1960).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y. Glencoe: Fress press.
    Porter, L.W., & Lawler, E.E. (1968). 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Homewood, IL: Richard D. Irwin.
    Robbins, S. P. (199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onald, L. M. (1994). The identification of underlying cultural assumptions an effective school, 16-18.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s Service No. ED 374 522).
    Sergiovanni, T.J., Burlingame, M.J., Coombs, F.S. and Thurston, P.W.(1992). Educational governance and administation (3rd. Edition).London: Allyn and Bacon.
    Tagiuri, R.(1968).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in Tagiuri, R.& Litwin, Organizational climate: Explorations of a concept. Boston: Division of research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Thoits, P. A.(1986),"Social Support as Coping Assistance ",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 54(4), pp.416-423.
    Vroom, V. H. (1964),"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Wan-Huggins, V. N., Riordan, C. M., Griffeth, R. W.(1998), "The development and longitudinal test of a model of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vol.28, 8, pp. 724-749.
    Weick, K. (1976).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loosely couples syste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1, 1-19.
    Wheeler, E. C. (2006). Modeling collective choice: decision-making on complex intellective task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6(5), 617-633.
    Wilkinson, L. (1998). Faculty and Staff: The weather Radar of Campus Climate. 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25(2), 35-5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