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欣耘 Tsai,Hsin-Yun |
---|---|
論文名稱: |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作為政府與表演藝術團體中介組織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Performing Arts Alliance is as an Intermediator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Performing Art Organizations |
指導教授: |
何康國
Ho, Kang-Kuo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6 |
中文關鍵詞: |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 、表演藝術聯盟 、非營利組織 、中介組織 、政府 、表演藝術 、表演藝術團體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 Performing Arts Association, Performing Arts Alliance (PA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Government, Performing arts, Performing arts group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5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表演藝術聯盟,以下簡稱表盟)的成立象徵著臺灣表演藝術團體間「結盟」力量的凝聚。自86年正式成立至今已15個年頭,從扮演監督國藝會的角色開始,藉由表演藝術團體的聚合,期盼從團隊角度出發和政府建立起一座對話的橋樑。表盟身為一個非營利組織介於政府與表演藝術團體間扮演中介組織的角色,在兩者間的溝通、媒合與資源分配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來表盟不斷出現被政府「收編」的責難,且在組織「自我核心價值」與「經營面」上面臨許多困境與為難。
有鑑於此,本研究將以表盟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中的文獻分析、個案研究與深度訪談作為研究方法。與表盟內、外部之相關人員與單位進行深度訪談,再予以整理分析。來探究表盟組織內部之經營運作、中介角色之扮演以及與政府、表演藝術團體及企業三方之互動關係,期盼給予表盟作為未來經營之參考。
經研究結果發現:
(一)表盟成立目的屬公益性質,以專一組織(表演藝術團體或個人)為主要之聯盟,對會員有審查制度,採高度尊重之原則,且對於會員沒有制度化的權利義務規範,使得會員有高度之自主性。此外,表盟瞭解其在非營利組織面上應有之權利義務;且承辦之專案與宗旨大致吻合。組織之行動策略大多為對外承辦專案之形式。而表盟具有高度的組織優勢,營運關鍵在於組織內部之「成員」。然而,表盟在組織管理面上,無建構出制度化的標準作業流程也不甚重視組織管理,雖近年表盟人力大幅增加,卻沒有明確的細部分工。也因缺乏會員福利制度的建構與創新,無法吸引新會員入會。在財務上高度依賴政府,尚未達到自給自足狀態。
(二)在組織型態上表盟屬非營利組織中「商業」及「互助」型組織。在政府與表演藝術團體中間扮演了轉介、溝通、意見提供及資源的控制與管理者4大角色。而表盟向外界進行募款之成效不彰且並未建構志工制度。
(三)表盟與政府關係密切,類似於「夥伴關係」。政府會主動諮詢表盟之意見,而提供委託專案之機會;在藝文團體部分,表盟扮演了建構團隊互動、輔導、溝通翻譯、資源統籌分配、意見整合等5大角色。但因團隊間差異性大造成雙方主動與被動關係及接觸頻繁度有所不一。而團隊最希望獲得直接利益性的資源。對表盟有政府「半官方組織」之想法;而表盟與企業關係冷淡,且鮮少經營企業關係。
最後,本研究則針對此研究結果與發現給予以下幾點建議:
(一)拉高其組織高度,並重新思考組織角色與定位(二)建構一套完善之「制度化流程系統」,以提高組織效能。(三)穩定財務面,尋求及發展企業贊助之可能性。(四)站在積極主動的位置與政府對話,且尋求互動壓力團體。(五)更具宏觀的角度來開創多元的會員服務,爭取更多資源,尤其在服務中、小型表演藝術團體。(六)整合團隊的聲音,並減少認知、城鄉差距以及更主動積極的去貼近表演藝術團體。(七)內部成立「企業發展部門」,作為企業與表演藝團隊間媒合之角色。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 Performing Arts Association (Performing Arts Allianc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AA) symbolized the cohesion of power of “alliance” among performing arts groups in Taiwan. For 15 years since 1995, starting from the role as a superviso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PAA has hoped that from the angle of team work and through getting together of performing arts groups, it could build up a bridge of dialogues with the government. As a non-profit and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performing arts groups, PAA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ons, matching an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PAA has been censured as a group “incorporating” with the government. Moreover, PAA itself faces the dilemma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self-core values” and “operation dimension” of organization.
In light of aforementioned situations and with the PAA as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the study adopts the literature analys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es, case stud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s methods. It conduct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personnel and units inside and outside alliance before reorganization and analyses of materials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perations,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PAA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performing arts groups and corporations.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could b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future operations of PAA.
The study found:
1.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ment of PAA is for the public welfare in its nature. It aims to be an alliance of specific organizations (performing arts groups or individuals). While it has review system for the membership under the principle of high respect, it lacks of systematical norms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 that the members have high autonomy. In addition, as PAA understands the mandated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ts contracted projects are broadly in line with the purpose. Most of action strategies are in the form of contractor for external projects. PAA has highly competitive edge, but its key for operation is the “members” of organization. Furthermore, it has neither constructed systematical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 (SOP) nor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Despite the substantial increase of employees, it has no clear division of labors, and it attracts few new members due to the lack of welfare systems and innovation for members. The last but not lea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PAA highly depends on the government and has not been self-sufficient.
2. Regarding the type of organization, PAA is an organization of “commercial” and “mutual help”. It plays roles as a provider of referral, communications and opinions and controller plus the regulator of resources, but its fundraising work is not effective and has not established a volunteer system.
3. PAA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similar to the “partnership”. The government may initially ask for the opinions from PAA and provide the opportunities of commissioned projects. On the part of arts group, PAA plays roles of organizing interactions among arts groups,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coordination an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integration of opinions. However, th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teams tend to result in inconsistency of initiative and passive relationships and frequency. The arts groups eargerly hope to obtain beneficial resources because of their view of PAA as a “semi-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Besides, PAA rarely runs relationship with corporations that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rporations is rather cold.
Finally, the study presents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findings:
1.Elevate the perspective, and reconsider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2.Construct a set of perfect “systematical SOP”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organization;
3.Stabilize finance, explore and develop the possibility of sponsorship from business community;
4.Dialogue with the government on the active and initiative standings and seek for interactive pressure groups;
5.Create diverse services for members from macro angle, secure more resources, particularly on the services for medium and small performing arts groups; and
6.Integrate the voice of teams, reduce the gaps of cognition an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more initiatively and actively get close to the performing arts groups.
7.Establish a”Business Development Team” as an intermediate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performing art groups.
一、中文部分
(一)學術書籍
Jeremy, Rifkin. 原著,黃彥憲譯.(2001年2月),「付費體驗的時代」,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Kotler, Philip、Bernstein, Joanne Scheff. 原著,高登第譯. (1998年4月16日),「票房行銷」,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M. Billington原著,蔡美玲譯. (1989年8月),「表演的藝術-藝術活動欣賞指南」,臺北市:桂冠.
Peter M. Senge原著,郭進隆譯. (2004年),「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Peter F. Drucke原著,余佩珊譯. (1994年),「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王雲東. (2007年5月),「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威仕曼文化事業.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表演藝術聯盟). (2004年9月),「93年度臺北市演藝團體輔導規則」,臺北市: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98年-2008年),「年度報告」,臺北市: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年-2011年),「年度報告」,臺北市: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
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中華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 (1981年),「中華百科全書」,臺北市:中華文化大學出版部.
司徒達賢. (1999年5月),「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市:天下遠流出版.
江明修. (1993年),「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
______.(1994年),「公共行政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______主編. (1999年),「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臺北市:智勝.
______主編. (2002年),「非營利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公司.
蕭新煌. (1991) ,「我國文教基金會發展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年),「文化白皮書」,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1998年),「第二屆全國文化會議實錄」,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2002年),「新世紀的文化願景—第三屆全國文化會議實錄」,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2004年),「文化白皮書」,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2004年),「文化臺灣」,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2005年),「表演藝術產業生態系統初探」,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_.(2009年12月),「2007文化統計」,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_.(2010年07月),「2008文化統計」,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_.(2011年03月),「2009文化統計」,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_.(2007年),「表演藝術產業調查研究」,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_.(2008年),「97年文建會施政計畫白皮書」,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_.(2009年),「98年文建會施政計畫白皮書」,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_.(2010年),「99年文建會施政計畫白皮書」,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 (2011年),「100年文建會施政計畫白皮書」,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2012年),「101年文建會施政計畫白皮書」,臺北市:文建會.
________________.(1991年),「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全國文化會議實錄」,臺北市:文建會.
何康國. (2010年2月),「我國表演藝術團體組織定位與經營策略」,臺北市:小雅音樂.
吳靜吉. (1986),「文化傳播叢書-談表演藝術文化活動」,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官有垣. (2000),「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臺灣本土的個案分析」,臺北市:亞太圖書公司.
官有、王仕圖. (2000),「非營利組織之相關理論」,臺北市:亞太圖書公司.
紀惠容、鄭怡世. (2001),「非營利組織主管機關應扮演的角色」,臺北市:臺灣非營利組織法律環境修訂研討會
______________.(2001),「非營利組織間的策略聯盟」,臺北市:非營利組織之發展與運作研討會.
胡幼慧 主編. (2008年3月),「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畢恆達. (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臺北市:學傅文化.
夏學理. (1999),「文化行政」,臺北縣:空大.
______、凌公山、陳媛. (2001),「文化政策」,臺北市:五南.
______、陳尚盈、羅皓恩、王瓊英編著. (2003),「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
臺北市:五南.
______、鄭美華、陳曼玲、周一彤、方顗茹、陳亞平. (2002),「藝術管理」,臺北市:五南.
______. (2006年3月),「論文化政策的作為與不作為:以游、謝兩位閣揆的文化施政方針為例」,臺北縣:空大行政學報.
馮燕. (20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見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組織運作,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2007年9月),「2006表演藝術年鑑」,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許士軍. (1980),「管理學」,臺北市:東華.
陳金貴. (1991),「公共行政研究之發展趨勢」,臺北市:公共事務與國家發展研討會.
______.(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瑞興圖書公司.
陳定銘. (2007),「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智勝文化.
鄧佩瑜. (1997),「藝術管理25講:表演藝術團體的經營與管理」,臺北:文建會.
蕭新煌. (1998),「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研究會」,臺北市:亞洲協會.
______主編. (2000年3月),「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蕭瑞麟. (2007年12月),「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蘇昭英.(1998年),「臺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臺北市:文化環境工作室.
(二)期刊
于國華. (2009年12月),「NPO的天空,能有多高?」,今藝術(207),135-136.
王怡瑜、夏學理. (1999年6月),「我國表演藝術團體之經營機會研究」,空大行政學報(9),387-423.
王麗嘉. (2005年11月),「從臺灣表演藝術團體概況談演出創意獲利的可能性」,美育(148),91-96.
王文娟. (2009年6月) ,「看見浪潮的力量,文建會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與卓越團隊」,印刻文學生活誌(第五卷,第10期),p.180。
田習如. (2009年5月),「表演藝術界如何逆境求生?」,財訊(329),102-103.
江明修、許世雨、劉祥孚. (1998年2月),「我國環保類非營利組織策略聯盟之初探」,中國行政(66),11-35.
李訓明、曹國賢、簡睿志. (2009年4月),「非營利組織績效之探討」,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6),31-46.
形瑜.(2006年6月),「臺灣表演藝術非營利組織之行銷關係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42),183-234.
林谷芳.(2009年4月),「表演藝術是什麼?」,傳藝雜誌(81),66-67.
官有垣、陸宛蘋.(2002)「政府創設的非政府組織之治理分析:以台灣的農業財團法人為例」,政大第三部門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政治大學.
許世雨、司徒達賢. (1998年),「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臺北市:洪建全基金會.
陳政智.(2009年7月),「公私協力下政府部門如何協助非營利組織生存」,社區發展季刊(126),181-189.
張植珊.(1990年),「國家文化建設的規劃與發展。在臺灣光復四十五年專輯—教育發展與文化建設—文化建設篇」,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211-238.
傅裕惠.(2009年4月),「讓表演藝術的「產業」面貌走向清晰」,表演藝術(129),33-35.
樓永堅.(1999年8月),「非營利組織行銷:表演藝術團體之探索性研究」,中國行政(66),59-89.
(三)學術論文
王俊民.(2008年6月),「非營利組織關係行銷之研究」,彰化縣:大葉大學
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
王姿文.(2008年7月),「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額增列藝文支出之探討」,臺北縣:國立臺北大學財政學系碩士班.
吳珮如.(2007年6月),「『南臺灣表演藝術發展協會』之角色與功能研究」,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藝術管理研究所.
吳瑞香.(2002年6月),「臺灣表演藝術財團法人基金會組織管理研究」,嘉義縣:南華大學 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何康國.(2005年1月),「我國交響樂團產業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邢瑜.(2005年6月),「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企業之行銷關係研究」,臺中市: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李宜勳.(2008年7月),「社服性非營利組織推動政策合法化後角色與功能之研究」,臺中市:私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
林佳慧.(2007年8月),「從組織屬性探討藝術節之運作」,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周晏如.(2006),「我國文化政策演變及定位認知之研究-藝術團體經費補助觀點」,臺北縣: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卓雅惠.(2007年6月),「以價值鏈檢視表演藝術團體之經營策略-以雲門舞集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藝術管理研究所.
洪德仁.(2007年2月),「社區產業之研究-以北屯化基金會為例」,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洪光毅.(1997年7月),「我國文化統計資源研究」,臺北縣:天主教輔仁大學圖書館資訊學系碩士班.
徐寶璋.(2003年6月),「宗教行非營利組織功能之研究-以財團法人臺灣省嘉義市大天宮附屬慈善會為例」,嘉義縣: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
秦雅君.(2009年2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作為企業與藝術中介組織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郎祖明.(2006年6月),「表演藝術經紀公司對藝文環境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非營利事業管理組.
袁志宏.(2002年6月),「運用聯合分析法探討影響觀賞表演藝術付費意願因素之研究」,彰化縣: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許世雨.(1992年),「非營利部門對公共行政的影響」,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張涵茵.(2008年1月),「臺灣表演藝術產業之全球競爭策略」,桃園縣: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
張雪芳.(2003年8月),「表演藝術組織與新聞媒體關係之研究-以2006年「歌劇魅影』在臺演出為例」,臺北市: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張培銣.(2009年6月),「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音樂表演藝術團體為例」,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商管專業學院.
張宏維.(2008年1月),「由文建會預算結構變化看臺灣文化政策演變」,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藝術管理研究所.
黃貞禎.(2007年7月),「臺灣福音劇團經營管理之研究」,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
黃育進.(2007年7月),「表演藝術團體資源取得策略之研究~以頑筑舞笈舞團為例」,新竹市:玄奘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學系.
黃得彰.(1997年6月),「對非營利組織補助之研究-以文建會對演藝團體之補助為例」,臺中市: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陳怡平.(1998年7月),「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部門互動關係之研究---以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
馮意倩.(2007年6月),「表演藝術行銷平台專案研究-以臺中市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藝術管理研究所.
董書瑤.(2007年12月),「全球化非政府組織對政府政策之影響力以基金會影響醫療衛生政策為例」,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楊惠如.(2003年8月),「表演藝術資源依賴與建構:釋析表演藝術組織之多角化策略」,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詹靜怡.(2002年6月),「大陸地區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角色與功能之研究-天津市、上海市及東莞為例」,臺中市:東海大學政治學系.
趙偉伶.(2009年1月),「我國公設財團法人課責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為例」,臺北縣: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廖建智.(2005年6月),「花東地區推動社區健康營造之研究-非營利組織角色涉入之探討」,花蓮市: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賴佩珊.(2001),「從臺灣現代戲劇團體觀點探討文化政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四)網際網路
于國華.(2008年12月31日),「表演藝術:景氣壞到家,品牌出頭天」,民生@報文化村:http://n.yam.com/msnews/mkarticle.php?article=20081231006471
于國華.(2008年2月23日),「表演藝術只能辛苦活著?」,經濟日報,擷取自藝言堂》: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14809310-%E8%97%9D%E8%A8%80%E5%A0%82%E3%80%8B%E8%A1%A8%E6%BC%94%E8%97%9D%E8%A1%93-%E5%8F%AA%E8%83%BD%E8%BE%9B%E8%8B%A6%E6%B4%BB%E8%91%97%EF%BC%9F-
文化部網站:http://www.moc.gov.tw/main.do?method=find
朱宗慶.(2008年8月21日),「誰令表演藝術成丐幫?呼籲政府拿出良心!」,擷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lifeforlive/post/1309772633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年5月2日),「文化法規」,擷取自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list&categoryId=6
吳啟綜. (2012年1月30日) ,「文化部520誕生 設7司5處1會」,擷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76904
邱瓊平.( 2010年7月7日),「政府窮 藝文體驗券今年發不出」,擷取自聯合晚報http://coolmoonintaiwan.blogspot.tw/2010/07/blog-post_27.html
表演藝術聯盟網站,「關於表盟」,擷取自http://www.paap.org.tw/PAA_Brief.php
施振榮.(2008年),「談品牌、談表演藝術---施振榮大師開講,聽眾受惠良多」,擷取自2009My Green Room:http://www.wretch.cc/blog/mgrpaap/22045976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0年5月10日),「本會介紹」,擷取自http://www.ncafroc.org.tw/Content/intro.asp?SubType=本會簡介
二、外文部分
Anasta, J.W.(1999),Research design for social work and human service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bramson, J.A., & McCarthy, R. (2003),Infrastructure organization. In Lester M. Salamon (Ed.),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Deakin, N.(2003),The voluntary sector. In P. Alcock, A. Erskine, & M. May (eds.). The student’s companion to social policy.,Oxford: Blackwell,pp.194.
Gidron, L. & Kramer, M. & Salamon, L. M. (1992),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Emerging Relationships in Welfare States,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Henry, Hansmann(1980),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89 Yale L. J. 837,pp.840。
Jun, Jong S.(1986), Public Administration : 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 Macmillan.
Kuhnle, S. & Selle, P.(1992),Government and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Aldershot,Hants England Brookfield, Vt:Ashgate.
Kramer, R. M.(1987),Nonprofit Social Service Agencies and the Welfare State: Some Research Considerations,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enge, P. M., et al.(1999),The Dance of Change,New York: Doubleday.
Smith,J.D;Rochester,C.and Hedley,R. (eds)(1995),An Introduction to the Voluntary Sector,London: Routledge.
Salamon, L. M.(1987),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 Toward a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W.W. Powell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alamon, L. M. (1989),Beyond Privatization:The Tools of Government Action.
Salamon, L. M. (1992),What in 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Why Do We Have It?America’s Nonprofit Secyor,New York:Prentice Hall Press.
Salamon, U. M. (1992),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A Primer,New York:The Foundation Center.
Salamon, L. M. (1999),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s: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
Salamon, L. M. (1999),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ashington,D. C.:Urban institute press.
Salamon, L. M.& Helmut K. Anheior. (1997),In search of the nonprofit sector:The question of Definintions.
Wolf, T.(1999),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Rockefeller Center.
Wolfenden, Committee. (1978),The future of voluntary organisations: The report of the Wolfenden Committee.,London: Croom Helm.
Wolf, T. (1990),Managing a Honprofit Prganization,New York:Prentice Hall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