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建霖
論文名稱: 尺規作圖的任務分析與閱讀理解層次
指導教授: 楊凱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5
中文關鍵詞: 尺規作圖閱讀理解三因子混合變異數分析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0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基測試題對於尺規作圖評量的目的,在尺規作圖的閱讀理解,如何構圖並不是重點,理解為何如此構圖才是基測的評量目的。從尺規作圖歷程和閱讀理解歷程思考尺規作圖的閱讀理解時,其具體的元素和內涵為何?以及對應此元素和內涵的評量試題為何?都是本研究欲探討的研究問題。
    本研究根據課程綱要、數位教師及專家的訪談以及透過文獻,將尺規作圖分成三類:基本、初階應用、進階應用尺規作圖。另一方面,將尺規作圖閱讀理解分成兩個向度,第一個向度為『尺規歷程』,分成三個元素:物件、動作、產物;第二個向度為PISA的閱讀素養檢視的歷程,本文稱之為『理解層次』,這個向度有三個元素:擷取與辨識、解釋與統整、反思與評鑑,由這兩個向度為架構形成九個理解面向;並對三種類型尺規作圖的九個理解面向設計相對應試題,以學生作答結果視為本研究之尺規作圖閱讀理解表現。
    本研究以3(尺規作圖類型)×3(尺規歷程)×3(理解層次)三因子混和設計變異數分析,考驗尺規類型、尺規歷程及理解層次之間的交互作用。這三個因子中,尺規作圖類型是受試者間因子,尺規歷程和理解層次是受試者內因子。
    研究結果顯示三因子的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二因子的交互作用也都達顯著水準,而三者的主要效果也都達顯著水準。進一步考驗單純交互作用及單單純主要效果。分析結果顯示9個單純交互作用全部達顯著水準;在27個單單純主要效果中,僅有2個未達顯著水準,其餘25個單單純主要效果都達統計的顯著水準。
    最後研究者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藉此發現中學生在尺規作圖在不同版本中閱讀理解上的困難,供日後的研究者去分析某個作圖內容的困難、複雜度在哪裡。

    目錄 致謝………………………………………………………………………………i 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v 圖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研究問題………………………………………………………………6 第四節 名詞界定………………………………………………………………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9 第二節 尺規作圖之相關研究…………………………………………………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25 第二節 研究樣本………………………………………………………………36 第三節 研究工具………………………………………………………………38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6 第五節 研究流程………………………………………………………………61 第六節 研究限制………………………………………………………………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尺規作圖閱讀理解表現………………………………………………66 第二節 幾何作圖類型、尺規歷程與理解層次之關係………………………70 第三節 中學生在各面向閱讀理解困難………………………………………75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5 第二節 討論與建議 …………………………………………………………99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107 二、中文部分………………………………………………………………108 附錄 附錄一:甲版本(基本尺規作圖)閱讀理解問卷………………………109 附錄二:乙版本(初階應用尺規作圖)閱讀理解問卷…………………115 附錄三:丙版本(進階應用尺規作圖)閱讀理解問卷…………………120 附錄四:甲版本(基本尺規作圖)各試題專家效度及試題分析………126 附錄五:乙版本(初階應用尺規作圖)各試題專家效度及試題分析…142 附錄六:丙版本(進階應用尺規作圖)各試題專家效度及試題分析…168 附錄七:甲版本(基本尺規作圖)編碼表………………………………181 附錄八:乙版本(初階應用尺規作圖)編碼表…………………………184 附錄九:丙版本(進階應用尺規作圖)編碼表…………………………187 附錄十:甲版本(基本尺規作圖)給分方式……………………………190 附錄十一:乙版本(初階應用尺規作圖)給分方式……………………192 附錄十二:丙版本(進階應用尺規作圖)給分方式……………………194 附錄十三:前置研究的訪談架構及內容…………………………………196

    Austin, J. D. (1982). Constructions with an Unmarked Protractor. Mathematics Teacher, 75(4), 291-295.
    Coffman, W. E. (1971). Essay examinations.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2, 271-302.
    Eves, H. W., & Eves, H. (1965). A survey of geometry (Vol. 2): Allyn and Bacon Boston.
    Gagne,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 (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Goodman, K. S. (1996). Ken Goodman on reading: Scholastic Canada.
    Hansen, V. L. (1998). Perspectives on the Teaching of Geometry for the 21st Century.
    Kramer, E., Hadas, N., & Hershkowitz, R. (1986). Geometrical constructions and the microcomput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Kucan, L. (1993). Uncovering Cognitive Processes in Reading.
    Lim, S. K. (1997). Compass constructions:A vehicle for promoting rela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 The Mathematics Educator, 2(2), 138-147.
    Mayer, R. E. (1989).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9(1), 43-64.
    Pashler, H., Johnston, J. C., & Ruthruff, E. (2001).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1), 629-651.
    Polya, G. (1957). How to solve it: A new aspect of mathematical methods: Doubleday.
    Richgels, D. J. (1982). Schema theory, linguistic theory, and representation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4-62.
    Schoenfeld, A. H. (1988). When good teaching leads to bad results: The disasters of'well-taught'mathematics course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3(2), 145-166.
    Smart, J. R. (1988). Modern Geometries. Pacific Grove, Calif.: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Spodek, B. (1985). Teaching in early years. NJ: Prentuce-Hall: Inc.
    Tierney, R. J. (1990). Redefin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6), 37-42.
    Kline, M.(1995):西方文化中的數學(張祖貴譯)。台北市:九章。
    台灣PISA. (2008). 國家研究中心. PISA 閱讀素養應試指南.
    朱德祥. (1985). 初等几何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耀堂. (2013,12月). 以數學素養發展分析教科書架構:以幾何內容為例. 發表於2013第29屆科學教育國際研討會. 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吳惠琪. (2004). 高中學生科學閱讀歷程與閱讀策略之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4 年), 1-144.
    柯華葳. (2006). 教出閱讀力. 台北: 天下雜誌.
    洪月女. (1998). 談閱讀, Goodman, KS 原著: 台北: 心理出版社.(原作出版於西元 1970 年).
    洪志宗. (2013). 應用數學寫作於八年級學生的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尺規作圖及三角形全等證明為例.
    洪碧霞. (2011). 臺灣 PISA2009 精簡報告. 2011 年, 1.
    郭生玉. (2004). 教育測驗與評量: 郭生玉出版.
    陳宥良. (2009). 探討國中三年級學生透過摺紙活動進行尺規作圖補救教學之成效.
    楊凱琳. (2004). 建構中學生對幾何證明閱讀理解的模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而在 Rule-based 的証明方法中, 有兩種搜尋方式, 一種是 Forward chaining, 另一種是 Backward chaining, 1.
    葉福進. (2005). 國三學生利用三種不同構圖工具進行構圖活動的表現之探討.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2005 年).
    劉繕榜. (1999). 國中數學資優生尺規作圖表現之探討.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1999 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