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雅琇 Jhang, Ya-Shiou |
---|---|
論文名稱: |
民眾參與式之公共藝術創作研究-以國防部軍備局二0二兵工廠為例 A Study of Public Art Creation with Public Participation:The Case of 202nd Military Factory, Armaments Bureau,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
指導教授: |
蘇文清
Su, Wen-Ching |
口試委員: |
廖偉民
Liao, Wei-Ming 康敏嵐 Kang, Ming-Lan 蘇文清 Su, Wen-Ching |
口試日期: | 2022/07/07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設計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Desig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e Practice in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5 |
中文關鍵詞: | 公共藝術 、民眾參與 、二0二兵工廠 |
英文關鍵詞: | public art,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202nd Arsenal |
研究方法: | 實驗設計法 、 深度訪談法 、 文獻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17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8 下載:1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公共藝術最初是西方國家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保障經濟而設立的。「公共藝術」立法於西元1959年成為強制執行的文化藝術政策,因此從1980至1990年代是臺灣公共藝術發展之醞釀及萌芽時期,文化部在2007年設立的公共藝術獎,並於2014年第一屆公共藝術獎項中「民眾參與」獎項被獨立出來,可見「民眾參與」的重要性。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及文獻分析法,先整理各個場域公共藝術的設置及民眾參與模式,考量不同場域中之適切性,並探討實施於特殊場域之部分是否有適合實施之流程時期,將研究結果導入在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二0二兵工廠之公共藝術創作,以證實在特殊場域裡實施民眾參與式創作,研究結果也能增加民眾互動性、深入在地化及凝聚民眾團結向心力,產生共鳴感。本研究目的在於:1.分析文化部第1-6屆歷獲獎公共藝術的民眾參與歷程的實施作法,2.藉由深度訪談歸納分析民眾參與的形式,3.建立民眾參與應用於公共藝術製作的參與模式。經過文獻探討發現16案得獎作品自2015年開始臨時性的作品增加所採用民眾參與的模式更多元化,本研究整理出民眾參與分三種參與程度,「深度參與」、「低度參與」、「無參與」,此判斷以「能不能直接在民眾參與過程中改變作品呈現樣貌」為基準。深度訪談也瞭解到民眾參與流程分為四個階段,「前」、「中」、「後」、「永續」,在這四個時期均可將民眾參與介入在其中,進而探討出最恰當的民眾參與模式,藉由藝術家與民眾參與過程將本研究成功模式與建議提供給承辦單位,日後辦理相關民眾參與創作活動供參,讓民眾參與在不同的人文特性下,可發揮出最大效用,讓創作、藝術不再只是藝術家的專屬,而是公共藝術藉由民眾參與,與社會產生共鳴。
Public art was originally established in Western countries after World War II to protect the econom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established the Public Art Award in 2007 and the first Public Art Award in 2014, which was a separate award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demon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is study used in-depth interviews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to compile public art installation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patterns in various venues, consider the appropriateness of different venues, and investigate whether there is a suitable period for implementing the educational component in special venu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ll also incorporated into a public art production at The 202nd Arsenal Manufacturing Center of the Directorate of Arma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Defense to prove that the public artwork was created in a special area,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ll also increase the interactivity of the public, deepen localization, and unite the public to create a sense of solidar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1.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practices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s 1st-6th award-winning public art projects; 2.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form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3. establish a model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pplied to public art production. This study has compiled three level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deep participation," "low participation," and "no participation," which are judged on the basis of "whether or not they can directly change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work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in-depth interviews also revealed that there are four stages i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cess: "before," "during," "after," and "forever," in which public participation can be integrated to explore the most appropriate model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is will enable public art to resonate with society through public participation.
中文文獻
Suzanne Lacy著/吳瑪俐等譯(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臺北:遠流。
文建會(1998)。《文建會的大角色與小動作》。民生論壇。臺北:民生報。
文建會(1998)。《2004年文化白皮書》。臺北:有限責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員工消費合作社。
文建會(2006)。《2006臺灣視覺藝術年鑑》。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文建會(2007)。《都市美感心體驗-公共藝術的多元.跨界.場域》。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11)。《100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共藝術實務講習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月(1997)。《公共藝術與都市设計》。空間離誌108期。臺北:空開出版社。
王秀娟(1992)。《如何運用公共藝術塑造都市中的地點感》。《美術論叢(41)-現代藝術與都市景觀設計》。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古奕潔主編(2018)。《公共藝術年鑑》。新北市:文化部。
古奕潔主編(2019)。《公共藝術年鑑》。新北市:文化部。
江冠明(1993)。《花蓮公共藝街社會實踐論坦實錄(下)》。《公共藝術》。
李加力(2009)。《走向多元的美術》。中國:湖南美術出版社。
吳定(2013)。《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林一中(2011)。形體的象徵與游離,空間創作論述:以公共藝術為例。臺北:田園城市。
林書民(2003)。《特別報導・奧地利電子媒傳藝術節.代碼一現代人的新種語言》。術客雅站2003年第341期。臺北:藝術家山版社。
胡寶林(2006)。《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臺北:藝術家出版。
倪再沁(1997)。《臺灣公共藝術的探索》,文建會策畫。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倪再沁(2003)。《花蓮公共藝術社會實踐論壇實缘(下)》。公共藝術2003第45期。臺北財法人臺北市開放空聞文教基金會。
倪再沁(2008)。《公共藝術觸擊》,臺北:藝術家。
高伯銓(2009)。《中原大學新型態公共藝術之環境美感與使用者互動性》(為出版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夏鑄九(2001)。《創作者如何讓使用表達意見》《美育受月刊第120期月》,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參青・送斯(Miles,M.)著(2000)。《藝術、空間、城市》《Art, Space and the city》《随逸洞譯》,臺北:創與出版社。(原作1997年出版)。
莊育振(2004)。《藝術學報 74期》。從場所特性觀點談公共藝術之互動性-互動式公共藝術發展出探。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徐明莉、莊文忠(2018)。《臺灣民眾的公民藝是與公民參與》。台北市:中研院人社中心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
國立臺灣美術館(2001)。《微觀公共藝術專輯臺灣美術一百年展》。藝術家雜誌NO.310期。台北,藝術家。
張倫副教授(2016)。觀點:臺灣民主深化中的兩黨及兩岸關係,BBC。
張康容主編(2016)。《公共藝術年鑑》。新北市:文化部。
張康容主編(2017)。《公共藝術年鑑》。新北市:文化部。
陳其南(1997)。《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社區總體勞造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員會。
陳惠婷(1997)。《公共藝術在臺灣》。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惠婷(2003)。花蓮公共藝術社會實踐論壇實錄(下)。公共藝術資訊2003年第45期。臺北:財法人臺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命。
陳惠婷(2004)。《臺灣公共藝術十年之路》。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惠婷(2009)。《公共藝術操作手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黄健敏(1997)。《生活中的公共藝術》。臺北市:藝家出版社。
黄煌雄(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詞查報告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游本寬(2011)。《臺灣公共藝術:地標篇》。臺北:游本寬。
黃健敏(2001)。《公共藝術年鑑》。新北市:文化部出版。
董維琇(2013)。《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藝術研究學報6(2),27-37。
溫洋(2006)。《公共雕塑》。大連:機械工業出版社。
墨刻編輯室(2010)。《遊藝高雄公共藝術》。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賴惠英(2015)。《臺中市公共藝術民眾參與活動實施》。臺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鍾芷芳(2010)。《公共藝術設置評估架構之研究-以捷運內湖線為例》(為出版論文) 。中華大學營建管理所碩士論文。
羅愛名主編(2015)。《公共藝術年鑑》。新北市:文化部。
英文文獻
Robert Atkins. (1990) The AmericanHeritage Dictionary.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Atkins, R (1990). Art Speak. New York: CrossRiver Press.15 Houghton Mifflin
Ian Chilvers,1998《Oxford Dictionary of 20th-CenturyArt》
Editors of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 (2001)《The American Heritage Children’s Dictionary》
Chilvers, I. 1998) Oxford Dictionary of 20th-Century Art.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Press.
McLarty, Ron (2009)《Art in America》, Penguin Group USA
網路資料
關於公共藝術 (2021年5月1日)。https://web.ntnu.edu.tw/~495020699/introduce.html)
李力加(2021年7月15日)從永福橋裝置藝術看當代臺灣的公共藝術 (doubleleelee.blogspot.com)
Plametizen(2021年10月13日)促進民眾參與的10種方法。https://www.planetizen.com/node/6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