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菁菁 |
---|---|
論文名稱: |
輔導志工經驗學習與專業養成研究-以「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為例 |
指導教授: | 黃明月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8 |
中文關鍵詞: | 張老師 、輔導志工 、經驗學習 、U型 、現象學 |
英文關鍵詞: | Teacher Chang Foundation, counseling volunteer, experience learning, U Theory, Phenomenolog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5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的輔導志工經驗學習及專業養成的關係。本研究邀請四位於「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服務的輔導志工為訪談對象,每位研究參與者接受1~2次,每次約60~80分鐘的深度訪談。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現象學取向分析訪談逐字稿,以瞭解輔導志工在服務過程中的經驗、輔導志工的經驗學習,以及輔導志工的經驗與專業養成的關係。研究結果如下:
一、四位輔導志工在「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的服務經驗各具獨特性,其共通性為:輔導志工之間為支持性、知識性的團隊;在提供專業服務時,有輔導志工角色的權責限制等。
二、輔導志工服務的歷程,都會透過具體經驗,進入反思階段,並有深層的內在轉化,融合新的領悟後,應用於接案。雖然在學習的過程,個人的經驗學習軌跡不同,但都涉及價值觀的轉化,發現在專業養成的過程中,除了理論技巧等外部的學習,最重要的還是個人內在的轉變,以及這轉變帶來的影響。
三、輔導志工的經驗在專業養成中可以分為反思階段、轉化的自我與意願階段,以及應用階段,並有不同的學習面向。
(一)當遇到具體經驗,尤其是接案經驗時,輔導志工通常會先回到志工的角色針對事件回應,等事件處理完畢或暫時安排妥當時,才會充分的經驗到自己內在的狀況。
(二)在反思階段,大部分的感知及覺察是屬於個人層面,如:價值觀及信念、生命議題,或個人理論技巧學習等,也是個人原有信念框架鬆動的開端。
(三)承接反思階段的反思面向,轉化的自我與意願階段中,主要也是對個人價值觀、生命議題,或個人對志工角色定的轉化及澄清,此時必須放下對既有信念的執著,接納新的信念並與自我融合。
(四)既有信念與新經驗透過轉化融合後,個人就會對自己、個案、關係,或外在環境等有新的領悟,伴隨著新情緒及新反應,形成新的具體經驗,由此不斷循。
本研究針對上述結果加以討論,並提供若干建議作為諮商心理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experiences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 of counseling volunteers in Teacher Chang Foundation. By purposive sampling, four counseling volunteers were interviewed. Moreover,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The commonality of the subjects: counseling volunteers are a supportive and knowledgeable team; In providing professional services, the roles of counseling volunteers were restricted by the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2.During the process of counseling service, counseling volunteers would enhance skills through combining with specific experiences and reflections. And more important, personal inner transformations from the working experiences would bring impact on professional learning.
3.The steps of counseling volunteers’ experiences in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reflective stag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lf and willingness stage, and then, the application stage.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s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to the consultative psychological practitioners and future research.
1.中華志願服務推廣中心(2011)。福利資源。2011年8月18日,取自http://www.vol.org.tw/resource1/cover.htm。
2.內政部(2001)。志願服務法。2011年7月3日,取自http://vol.moi.gov.tw/vol/index.jsp。
3.內政部(2008)。祥和計畫。2011年7月3日,取自http://vol.moi.gov.tw/vol/index.jsp。
4.內政部(2011)。全國性人民團體數。2011年9月23日,取自http://cois.moi.gov.tw/moiweb/web/frmForm.aspx?FunID=e89adb5e8b5b4b81
5.王秋絨(1988)。包魯•弗雷勒(Paulo Freire)的對話教育思想評析。社會教育學刊,17,147-172。
6.王智弘(譯)(2006)。Srebalus, D. J. & Brown, D.著。輔導與諮商原理:助人專業的入門指南。台北市:學富。
7.王靖惠(2005)。Peter Jarvis經驗學習之探討。社教雙月刊,8,29-37。
8.主計處(2006)。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1年9月23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192215121071.pdf。
9.全國法規資料庫(2001)。心理師法全文。2011年10月1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L0020098
10.余鎮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和鄭玄藏(合譯)(2002)。Corey, G.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第六版)。台北:雙葉書廊。
11.吳武典(1980)。學校輔導工作。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12.吳武典(1990)。輔導原理。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13.吳芝儀和李奉儒(合譯)(2008)。Patton, M. Q.著。質性研究與評鑑。嘉義市:濤石。
14.吳雅慧(2006)。碩士層級諮商新手於全職實習的諮商困境與因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15.呂美岱(2010)。中小企業經營者領導之經驗學習歷程研究。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縣。
16.李花環(2000)。諮商心理師專業發展歷程之質化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之博士論文,彰化市。
17.李憶微(1989):助人專業者專業自我的發展與學習歷程之探討。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18.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究,12,49-76。
19.周才忠(2007)。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的政策反思及務實方向。2011年9月23日,取自http://compsy.idv.tw/forum/socialwelfare_policy.pdf。
20.周育呈(2009)。國中輔導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論文,台北市。
21.邱昭良、王庆娟譯(2011)。U型理論:用心靈的力量改變學習的本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2.邱德才(2001)。解決問題的諮商架構。台北:張老師文化。
23.洪莉竹(2000)。臺灣諮商輔導人員在學習諮商過程中文化議題的衝擊與統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24.紀娙宜(2010)。心理師的自我覺察、社會支持與專業耗竭之關係研究。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25.胡景妮(2006)。全職實習諮商員的督導支持、諮商焦慮與諮商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26.胡龍騰、黃瑋瑩和潘中道(合譯)(2000)。Kumar, R.著。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市:學富文化。
27.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5-132)。高雄:麗文文化。
28.高熏芳、林盈助和王向葵(合譯)(2001)。Maxwell, J. A.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29.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2011)。無標題。2011年9月23日,取自http://www.life1995.org.tw/。
30.張老師全球資訊網(2011)。無標題。2011年10月16日,取自http://www.1980.org.tw/web3-20101110/main.php?customerid=3。
31.張春興(1989)。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32.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33.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34.張春興(200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35.張德聰(2007)。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的未來與展望。應用心理學的未來與展望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主辦,2007年6月20日。
36.許伊均(2011)。大專校院諮商師之工作適應與專業角色認同。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37.陳芊妤(2005)。新進飛航管制員實務訓練教學模式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38.陳郁姍(2004)。變遷社會諮商員專業能力建構之探索研究。國立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縣。
39.曾信熹(2007)。偶發事件對諮商心理師專業發展影響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40.馮觀富(1996)。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台北:心理。
41.黃孟寅(2011)。諮商心理師專業耗竭與自我照顧之相關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縣。
42.黃宜敏(1993)。督導的個人過程模式。諮商與輔導,93,4-11。
43.黃明月(2000)。成人經驗學習理論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29,35-56。
44.黃富順(2001)。成人的經驗學習。成人教育,59,2-11。
45.黃惠惠(1995)。助人歷程與技巧。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46.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47.黃蓉(2009)。高齡者照顧失能老人經驗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48.楊明磊(2001)。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之博士論文,彰化市。
49.楊惠君(譯)(2004)。Merrian, S. B.& Caffarella, R. S.著。終身學習全書:成人教育總論(Learning in Adulthood: A Comprehensive Guide)。台北市:城邦文化。
50.劉焜輝(2007)。輔導原理與實務(第二版)。台北:三民。
51.蔡明昌(1998)。成人意識的改變與批判反省能力培養─轉換學習理論的探討。成人教育月刊,43,44-50。
52.鄭玄藏(譯)(1994)。Tilley, B. W.著。短期心理諮商。台北市:張老師。
53.鄭家雯(2004)。走出心靈迷霧:諮商師調適與因應接案無力感經驗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屏東縣。
54.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196-202。
55.簡綾凡(2009)。諮商員工作耗竭的復原歷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56.釋依昱(1998)。與心對話。台北:佛光文化出版。
57.Boud, D and Miller N (eds) (1996). Working with experience: animating learning. London: Routledge.
58.Cervero, R. M. (1988). Effective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59.Coster, J. S. & Schwebel, M. (1997). Well-functioning in profrssional psychologis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8, 5-13.
60.Day, J. M. (1994). Obligation and motivation: Obstacles and resources for counselor well-being and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3, 108-110.
61.Houle, C. O. (1980). Continuing learning in the profess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62.Jarvis, P. (1987). Adult learning in the social context. London. New York: Croom Helm.
63.Jarvis, P. (2010). Adult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4th ed). New York: Routledge.
64.Jarvis, P., Holford, J. & Griffin, C. (1998).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65.Jarvis, P., Holford, J. & Griffin, C. (2003).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2nd ed). London: Kogan Page.
66.Mahoney, M. J. (1997). Psychotherapists’ personal problems and self-care pattern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8, 14-16.
67.Mott,R. L. (2000). Applied fluid mechanics (5th ed).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68.Scharmer, C. O. (2009). Theory U: Leading from the Future as It Emerges. Amazon: Berrett-Koehle.
69.Senge, P., Scharmer, C. O., Jaworski, J. & Flowers, B. S. (2004). Presence: Exploring Profound Change in People,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 N. Y.: Currency.
70.Skovholt, T. M. & Ronnestad, M. H. (1992). The Evolving Professional Self-Stages and Themes in Therapist and Counselor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td.
71.Stolenberg, C. D. & Delworth, U. (1987). Supervising counselors and therapists: A development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eey-Bass.
72.Sutherland, P. (1997).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constructivism: Potential for a mutually beneficial synthesis. In: Sutherland P (ed). Adult Learning: A Reader. Kogan Page.
73.Wilkins, P. (1997).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Counsellor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