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潔樺
Liu, Jie-Hua
論文名稱: 蕨處逢生-劉潔樺水墨創作論述
The Fern Blooms Between The Cracks - The Research of Jie-Hua Liu’s Colour Ink-Wash Painting
指導教授: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蕨類絕處逢生水墨創作自生生生
英文關鍵詞: Fern, Blooms between cracks, Ink-washing painting creation, Self-growing, Shengshe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31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1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蕨類為創作主題,透過水墨的表現形式,藉由畫筆,進而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從十八、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開始,現代化產生的便利對大自然的衝擊越來越明顯,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資本主義如何剝削大自然,為了滿足人的發展的需要,勞動作為人和自然間的物質交換,在資本主義想要得到的利潤及生產條件下,勞動破壞了自然條件。馬克思提出「自然人化」的理論,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活動改變了自然界,所形成的人化的自然界。他希望人真的可以以理性來控制自身的行為,並調整人與自然間的新陳代謝。
      人類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已愈來愈嚴重,環境問題已由區域性轉為全球性,資源過度利用的情況加速,全球各地面對環境退化、生態危機的問題,除了在各地召開環境會議、訂定議程,及許多有關環境的節日活動外,各地的藝術家也用作品來呼應,籍此希望人類重視地球環境。
      本論文架構共分五章分別為:第一章緒論,內容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名詞釋義;第二章環境生態永續與藝術介入,以環境浩劫與環境保護、藝術介入社會反映、生態藝術進行探討;第三章「蕨處逢生」創作理念與實踐,進一步說明創作理念、創作方法、創作主題系譜;第四章創作作品解析,將《自生系列》、《營生系列》、《存生系列》、《生生系列》四個系列的作品進行說明;第五章結論。
      這次「蕨處逢生」創作作品是利用差異性並置在同一畫面,再透過水墨等的技法,使二種不同質感、格格不入的物品融合,讓畫面呈現調和的美感,這是以比較含蓄的方式表現,未來可以嘗試結合不同的媒材,使用複和媒材,讓畫面的衝突美感更加強烈。在主題性上,此次創作是以生態環境議題為主,希望人們可以重視環境保護,未來可探討更多社會性的議題,如糧食、災害等,讓探討的議題更寬廣。

    This study takes ferns as the theme that discuss the eco-environment through the brushes of ink wash painting.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the impact of gradual convenience on na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pparent.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pointed out how capitalism exploits natu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in human society, labour becomes the material that exchange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ithin the conditions of profit and production that capitalism wants, labour destroys the natural conditions. They proposed "natural humanization" theory, which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uman activities have changed the natural world resulting in a humanized natural world. He hopes that people could really control their behaviours rationally and adjust the metabolism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impact of human beings on natural ec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a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changed from regional to global, and the over-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has accelerated. The world face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ecological crises. Except holding environmental conferences, setting agendas and festivals or events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 art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lso use their works to respond, who is hoping human beings will value the global environment.
      The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I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includes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urpose,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 research scope and limitation, and definition of nouns; Chapter II is about environmental ecology perseverance and artistic intervention, and environmental catastrophe and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t intervention in social reflection, and ecological art; Chapter 3, "The Fern at the Fern" is the creative concept and practice, further explains the creative concept, creative method, and creative theme genealogy; ", with further explanation of the four series of works Self-growing Series, Livelihood Series, Cunsheng Series, Shengsheng Series; Chapter V is the conclusion.
      This time, the Fern Blooms Between the Cracks created works by using the differences and juxtaposed on the same image, then using ink and other techniques to fuse two different textures and incompatible items to make the image present a harmonious beauty. This is a more implicit way. In the future, the writer could try to combine different media and use composite media to make the aesthetics of the image more intense. In terms of themes, this creation focuses 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writer hopes people could pay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 more social issues, such as food and disasters, could be explored to make the topics discussed broader.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v 圖目次 vi 表目次 x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環境生態永續與藝術介入 11 第一節 環境浩劫與環境保護 11 第二節 藝術介入社會反映 17 第三節 生態藝術 25 第三章 「蕨處逢生」創作理念與實踐 31 第一節 創作理念 31 第二節 創作方法 36 第三節 創作主題系譜 41 第四章 創作作品解析 47 第一節 創作過程 47 第二節 作品系列解析 49 第五章 結論 123 第一節 創作省思 123 第二節 未來展望 125 參考文獻 127

    一、中文書目
    2018台北雙年展,〈導論〉,《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文潔華,《藝術自然與人文:中國美學的傳統與現代》,臺北市:允晨文化出版,1993。
    方東美,〈從比較哲學曠觀中國文化裡的人與自然〉,《生生之德》,臺北:黎明,1979。
    台灣名家美術編,〈水彩:楊恩生〉,《台灣名家美術100》,新北市:香柏樹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
    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吳恭瑞,《吳恭瑞WU KUNG-JUI》,出版者不詳,2002。
    周文一文、攝影,《台灣天牛圖鑑》,臺北市: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
    屈萬里選注,《詩經選注》,臺北:中正書局,1973。
    林義祥、虞國躍著,《瓢蟲圖鑑》,台中市:晨星,2012。
    邱子容,《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環境‧生態》,台北市:文建會,2003。
    洪侃,〈外師造化 中得心源-臺灣生態藝術的發展〉,《自然香頌:臺灣生態藝術特展》,臺北市:臺灣博物館,2009。
    高千惠,《叛逆的捉影:當代藝術家的新迷思》,臺北市:遠流,2006。
    陳學明,《生態社會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2003。
    黃瑞云校注,《老子本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臺灣中華書局編,《辭海》,上冊,1974。
    潘富俊著,呂勝由攝影,《詩經植物圖鑑》,臺北市:貓頭鷹初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
    羅瑩,《線形象:中國繪畫的起源與形成》,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

    二、翻譯書
    安德魯‧路米斯著,陳琇玲譯,《畫家之眼:眼前所見,遠比你所知更多-從題材到技法,畫出動人心弦的13堂課》,新北市:大牌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16。
    恩格斯著,于光遠等譯編,《自然辯證法》,北京市:出版者不詳,1984。
    馬丁‧恩普森著,林靜、歐陽達初、謝凱健、林致良、吳嘉倫譯,《馬克思主義與生態-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地球的未來》,香港:左翼21,2009。
    馬克斯,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基特‧懷特著,林容年譯,《藝術的法則:101張圖瞭解繪畫、探究創作,學習大師的好作品》,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19。
    康德著,何兆武譯,《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黑格爾,《美學(一)》,電子書。
    瑞秋‧卡森著,溫繼榮、李文蓉譯,《寂靜的春天》,臺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1972。

    三、期刊
    王向峰,〈論馬克思“自然人化”論中的生態美學思想〉,《社會科學輯刊》,2001。
    夏玲,〈談蘇軾“隨物賦形”與“自成文理”的藝術自然美學觀〉,《湖北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6。
    孫志鴻、林冠慧、劉彥蘭、江映瑩,〈何謂永續發展?〉,《科學研習月刊》,第45卷第4期,2006。
    陳世慧,〈寶特瓶的迷思 回收好,不用更好〉,《經典雜誌》,第152期,2011。
    陳慶坤,〈從自然美學探討中國山水畫的現代意義〉,《育達學院學報》,第19期,2009。
    童慶斌、陳韻如,〈永續發展與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全球變遷通訊雜誌》,第 39期,2003。

    四、網路資料
    Caroline Power臉書。2019/9/11瀏覽。
    Documents d'artistes Paca ,http://bit.ly/3388MkE。2019/9/17瀏覽。
    Fabrice Monteiro Photography,http://bit.ly/31rk8Ql。2019/9/12瀏覽。
    Klook客路,http://bit.ly/2Pho1Fx。2019/8/29瀏覽。
    Peter's Blog,http://bit.ly/2NE705Y。2019/8/26瀏覽。
    STUDIOKCA,http://bit.ly/31hWd5y。2019/9/12瀏覽。
    THE SPACES,http://bit.ly/30Q5Ozv。2019/10/7瀏覽。
    Vik Muniz,http://vikmuniz.net/。2019/9/13瀏覽。
    Von Wong,http://bit.ly/2ZO3xbR。2019/9/12瀏覽。
    三立新聞網,http://bit.ly/2Abga23。2019/9/12瀏覽。
    中國數字科技館,http://bit.ly/2LF5dwS。2019/7/6瀏覽。
    文化部,https://reurl.cc/L1Yabx。2019/12/30瀏覽。
    台灣光華雜誌,http://bit.ly/31pIqd8。2019/9/15瀏覽。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http://bit.ly/2LwYQvo。2018/12/7瀏覽。
    自由時報,http://bit.ly/2NsrQFH。2019/8/21瀏覽。
    李振明-惰逃齋,https://reurl.cc/YlgxzX。2019/12/30瀏覽。
    油畫大全,https://is.gd/zGjzvc。2019/9/13瀏覽。
    玩全臺灣旅遊網,http://bit.ly/2zt0Xca。2019/8/29瀏覽。
    信天翁(ALBATROSS),https://www.albatrossthefilm.com/。2019/8/28瀏覽。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 http://bit.ly/2NpLmCC。2019/8/25瀏覽。
    香港01,https://is.gd/NpWTEL。2019/9/12瀏覽。
    國家法規資料庫,http://bit.ly/2LAFlSA。2019/7/5瀏覽。
    莊福文教基金會,http://bit.ly/31xOssv。2019/9/18瀏覽。
    壹讀,http://bit.ly/2PwA1Dc。2019/8/29瀏覽。
    綠色和平,http://bit.ly/2N7sU2e。2019/8/23瀏覽。
    維基百科,http://bit.ly/2LsrGx0。2018/12/9瀏覽。
    維基百科,http://bit.ly/2Lxk6Bh。2019/7/2瀏覽。
    維基百科,http://bit.ly/2p3cFZm。2019/10/9瀏覽。
    維基百科,https://is.gd/1lg2wK。2019/9/13瀏覽。
    臺灣搖籃到搖籃平台,http://bit.ly/32hLR68。2019/10/14瀏覽。
    遠見,http://bit.ly/2NuaLee。2019/8/26瀏覽。
    環境資訊中心,http://bit.ly/2Np5moH。2019/8/21瀏覽。
    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node/202837。2019/6/28瀏覽。
    聯合新聞網,http://bit.ly/2Ze9lfj。2019/8/21瀏覽。
    藝術世界,2010年8月244期,https://is.gd/ParTad。2019/9/17瀏覽。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