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譚浩軒 Tang, Houn-Hein |
---|---|
論文名稱: |
動詞趨向補語之語義探析及意象圖式—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 A Corpus-based Study of semantic and image schema of Verb-Directional complements |
指導教授: |
洪嘉馡
Hong, Jia-Fei |
口試委員: |
洪嘉馡
Hong, Jia-Fei 孫雪芹 Soon, Suet-Ching 林建宏 Lin, Chien-hung |
口試日期: | 2024/01/29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3 |
中文關鍵詞: | 動詞 、語義 、語料庫 、趨向補語 、意象圖式 |
英文關鍵詞: | Verb, Semantic, Corpus, Verb Directional-Complement, Image Schema |
研究方法: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46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9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王怡權(2011)。以德語為母語之漢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的中介語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銀平、王丹丹(2011)。英漢空間維度詞“高”的認知隱喻對比研究。嘉興學院學報,(4),136-139。
左雙菊(2011)。“來/去”語義泛化的過程及誘因。世界漢語,(3),59-64。
白麗芳(2006)。“名詞+上/下”語義結構的對稱與不對稱性。語言教學與研究,(4),58-65。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中國: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淑紅(2000)。留學生使用漢語趨向補語的情況調查及分析。民族教育研究,(4),87-91。
李菁菁(2014)。 漢語多義詞義項區辨架構—位移動詞「出」的語料庫實證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詩青(2016)。現代漢語動詞「走」之多義性認知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李福印(2007)。意象圖式理論。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80-85。
沈家煊(1999)。轉喻和隱喻。當代語言學,(1),3-15。
沈家煊(2003)。現代漢語“動補結構”的類型學考察。世界漢語教學,(3),17-23。
沈敏、郭珊珊(2014)。漢語「出」類趨向補語的語法化。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117-121。
周紅(2019)。從意象圖式看「V+進/出」的對稱與不對稱。湖州師範學院學報,41(1),96-104。
季安玫(2016)。中文「去」與「來」以及義大利文「andare」與「venire」指示趨向動詞的對比分析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宗茜(2015)。趨向補語「過來」及「過去」的語義分析與意象圖式建構。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7(2),89-92。
居紅(1992)。漢語趨向動詞及動趨短語的語義和語法特點。世界漢語教學,(4),276-282。
林妙治(2014)。趨向補語「V-下來/下去」在現代漢語中的用法探析及其教學啟示。臺大華語文教學研究,(2),43-69。
林妤靜(2020)。漢語動後「上」的語料庫與意象圖式分析及教學應用。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重陽(2015)。“上去”“下去”作補語時的虛化機制及分布搭配——以意象圖式分析。西昌學院學報,(3),47-49。
馬玉汴(2005)。趨向動詞的認知分析。漢語學習,(6),34-39。
馬慶株(1997)。“V來/去”與現代漢語動詞的主觀范疇。語文研究,(3),16-22頁。
張士超(2011)。基於語料庫的趨向動詞“來”、“去”的語義認知與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中國:浙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若虹(2010)。 漢語「起來」的語意和語法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愛玲(2018)。認知語義學視野下“上來”的意義和用法考察。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151-158。
張誼生(2006)。「看起來」與「看上去」——兼論動趨式短語詞匯化的機制與動因。世界漢語教學,(3),5-16。
曹洪豫(2021)。漢語復合趨向補語與動詞關聯度的實證研究——以“上來、上去、下來、下去”為例。外語研究,(6),40-45。
許敦喻(2022)。漢語多義詞的語義演變與教學建議—以「走」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郭家翔(2006)。視點取向與「上來」、「上去」的使用。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3(3),7-9。
陳怡靜(2004)。現代漢語動詞後置成分之語法意義與教學排序。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信甫(2021)。現代華語「V起來」、「V出來」的功能分析及教學建議。新北:輔仁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茵珮(2010)。 現代漢語「下」的語義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曉湘、許銀(2009)。意象圖式理論對多義介詞On、Over、Above習得作用的實證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9),18-23。
陳曉蕾(2015)。意象圖式在漢語第二語言語法教學中的應用。華語文教學與研究,(4),48-57。
曾淑娟(2010)。趨向補語在自然語音的使用研究。語言暨語言學,11(3),469-501。
曾傳路(2005)。漢語空間隱喻的認知分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31-35。
童小娥(2009)。從事件的角度看補語“上來”和“下來”的對稱與不對稱。世界漢語教學,(4),495-507。
華樹君、秦臻(2012)。空間維度詞“高、低”認知隱喻分析。現代語文,(8),101-102。
黃玉花(2007)。韓國留學生漢語趨向補語習得特點及偏誤分析。漢語學習,(4),72-78。
楊德峰(2004)。日語母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習得情況分析——基於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的研究。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3),23-35。
葛顯嬌(2010)。對稱與不對稱:上來/上去、下來/下去之比較研究。安徽: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賈鈺(1998)。“來/去”作趨向補語時動詞賓語的位置。世界漢語教學,(1),41-46。
廖俐(2022)。漢語趨向動詞“進”“出”語法化路徑所透射的漢民族文化特徵。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2期,152-159。
趙元任(1968)。漢語口語語法。中國:商務印書館。
劉月華(1998)。趨向補語通釋。中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正光、孫一弦(2013)。「下來」、「下去」作補語時的句法語義限制及其認知解釋——一項基於語料庫的研究。外語學刊,(1),60-64。
劉佳(2008)。“上去”“上來”“下來”“下去”的句法語義特點。語文學刊,(2),142-143。
劉芳、蘇晚利(2010)。「上去」的語法化過程。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3),115-118。
劉美君(2010)。從認知語言學觀點看V-下來的多義現象。台中:靜宜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劉漢武(2013)。補語“出來”“出去”趨向意義上的對稱與不對稱。雞西大學學報,10,129-131。
劉漢武(2014)。高級漢語水平越南學生的趨向補語偏誤分析。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1),44-46。
潘氏草莊、戴俊芬(2018)。現代漢語「形容詞+起來」之探討-以「中央研究院漢語平衡語料庫」為本。應華學報,(19),91-129。
緱瑞隆(2002)。意象理論與對外漢語教學。鄭州大學學報,(4),98-101。
衛斕(2013)。漢語趨向補語構式“動詞+下來”分析。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0(3),108-112。
鄧麗君(2010)。現代漢語空間、時間和狀態的探討-以上、中、下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魯健驥(1994)。外國人學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1),
魯健驥(1994)。偏誤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1),69- 73。
魯淑娟(2009)。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趨向補語研究。天津:天津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盧英順(2007)。“進”類趨向動詞的句法、語義特點探析。語言教學與研究,(1),52-59頁。
蕭惠帆(2004)。從語法到教學論詞彙來去的趨向和情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吟玲、蕭惠貞(2022)。漢語運動事件趨向補語構式規則之探究-以「V+來/過/過來」為例。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0 (2), 51-89。
Evans, V. (2006). How Words Mean: Lexical concepts, cognitive models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4, 491-534.
Fong, R. (2017).Chinese motion-directional construction: A conceptual and cognitive analysis.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38 (2), 119-147.
Johnson, M.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1st edi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reitzer, A. (1997). Multiple levels of schematization: A study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space. Cognitive linguistics, 8-4, 291-325.
Lakoff, G. (1987).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1.Ⅱ,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W. (1984). Active zones.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0 (1984), 172-188.
Peck, J. Y., Lin, J. X., & Sun, C. F. (2013). Aspectual Classifica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Verbs: A Perspective of Scale Structur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14(4), 663-700.
Saeed, J. (2003). Semantics.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0, 209-231.
Tyler, A., & Evans, V. (2003). 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Spatial Scenes, Embodied Meaning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W. (1984). Active zones.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0 (1984), 172-188.
Peck, J. Y., Lin, J. X., & Sun, C. F. (2013). Aspectual Classifica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Verbs: A Perspective of Scale Structur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14(4), 663-700.
Saeed, J. (2003). Semantics.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0, 209-231.
Tyler, A., & Evans, V. (2003). 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Spatial Scenes, Embodied Meaning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4.0版 http://asbc.iis.sinica.edu.tw
中文詞彙網路 http://lope.linguistics.ntu.edu.tw/cwn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