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譚浩軒
Tang, Houn-Hein
論文名稱: 動詞趨向補語之語義探析及意象圖式—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
A Corpus-based Study of semantic and image schema of Verb-Directional complements
指導教授: 洪嘉馡
Hong, Jia-Fei
口試委員: 洪嘉馡
Hong, Jia-Fei
孫雪芹
Soon, Suet-Ching
林建宏
Lin, Chien-hung
口試日期: 2024/01/2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3
中文關鍵詞: 動詞語義語料庫趨向補語意象圖式
英文關鍵詞: Verb, Semantic, Corpus, Verb Directional-Complement, Image Schema
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46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議題 1 第三節 研究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動詞趨向補語的相關研究 5 第二節 意象圖式理論 11 第三節 趨向補語之偏誤情形 21 第四節 小結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語料來源與範圍界定 27 第二節 研究工具介紹 28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1 第四章 「上」、「下」類 33 動詞趨向補語探究 33 第一節 動詞趨向補語之搭配詞分析 33 第二節 動詞趨向補語之意象圖式分析 50 第三節 小結 72 第五章 「進」、「出」類 73 動詞趨向補語搭配探究 73 第一節 動詞趨向補語之搭配詞分析 73 第二節 動詞趨向補語之意象圖式分析 85 第三節 小結 97 第六章 動詞趨向補語之對稱性探究 99 第一節 對稱語義類型 99 第二節 非對稱語義類型 108 第三節 小結 110 第七章 研究結論及未來展望 111 第一節 「上」、「下」類 111 第二節 「進」、「出」類 112 第三節 研究結論 112 第四節 未來展望 114 參考文獻 115 附錄一「上來」之語義及動詞成分 122 附錄二「上去」之語義及動詞成分 123 附錄三 「下來」之語義及動詞成分 124 附錄四 「下去」之語義及動詞成分 128 附錄五 「進來」之語義及動詞成分 132 附錄六 「進去」之語義及動詞成分 133 附錄七 「出來」之語義及動詞成分 135 附錄八 「出去」之語義及動詞成分 140

    王怡權(2011)。以德語為母語之漢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的中介語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銀平、王丹丹(2011)。英漢空間維度詞“高”的認知隱喻對比研究。嘉興學院學報,(4),136-139。
    左雙菊(2011)。“來/去”語義泛化的過程及誘因。世界漢語,(3),59-64。
    白麗芳(2006)。“名詞+上/下”語義結構的對稱與不對稱性。語言教學與研究,(4),58-65。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中國: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淑紅(2000)。留學生使用漢語趨向補語的情況調查及分析。民族教育研究,(4),87-91。
    李菁菁(2014)。 漢語多義詞義項區辨架構—位移動詞「出」的語料庫實證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詩青(2016)。現代漢語動詞「走」之多義性認知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李福印(2007)。意象圖式理論。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80-85。
    沈家煊(1999)。轉喻和隱喻。當代語言學,(1),3-15。
    沈家煊(2003)。現代漢語“動補結構”的類型學考察。世界漢語教學,(3),17-23。
    沈敏、郭珊珊(2014)。漢語「出」類趨向補語的語法化。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117-121。
    周紅(2019)。從意象圖式看「V+進/出」的對稱與不對稱。湖州師範學院學報,41(1),96-104。
    季安玫(2016)。中文「去」與「來」以及義大利文「andare」與「venire」指示趨向動詞的對比分析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宗茜(2015)。趨向補語「過來」及「過去」的語義分析與意象圖式建構。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7(2),89-92。
    居紅(1992)。漢語趨向動詞及動趨短語的語義和語法特點。世界漢語教學,(4),276-282。
    林妙治(2014)。趨向補語「V-下來/下去」在現代漢語中的用法探析及其教學啟示。臺大華語文教學研究,(2),43-69。
    林妤靜(2020)。漢語動後「上」的語料庫與意象圖式分析及教學應用。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重陽(2015)。“上去”“下去”作補語時的虛化機制及分布搭配——以意象圖式分析。西昌學院學報,(3),47-49。
    馬玉汴(2005)。趨向動詞的認知分析。漢語學習,(6),34-39。
    馬慶株(1997)。“V來/去”與現代漢語動詞的主觀范疇。語文研究,(3),16-22頁。
    張士超(2011)。基於語料庫的趨向動詞“來”、“去”的語義認知與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中國:浙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若虹(2010)。 漢語「起來」的語意和語法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愛玲(2018)。認知語義學視野下“上來”的意義和用法考察。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151-158。
    張誼生(2006)。「看起來」與「看上去」——兼論動趨式短語詞匯化的機制與動因。世界漢語教學,(3),5-16。
    曹洪豫(2021)。漢語復合趨向補語與動詞關聯度的實證研究——以“上來、上去、下來、下去”為例。外語研究,(6),40-45。
    許敦喻(2022)。漢語多義詞的語義演變與教學建議—以「走」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郭家翔(2006)。視點取向與「上來」、「上去」的使用。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3(3),7-9。
    陳怡靜(2004)。現代漢語動詞後置成分之語法意義與教學排序。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信甫(2021)。現代華語「V起來」、「V出來」的功能分析及教學建議。新北:輔仁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茵珮(2010)。 現代漢語「下」的語義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曉湘、許銀(2009)。意象圖式理論對多義介詞On、Over、Above習得作用的實證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9),18-23。
    陳曉蕾(2015)。意象圖式在漢語第二語言語法教學中的應用。華語文教學與研究,(4),48-57。
    曾淑娟(2010)。趨向補語在自然語音的使用研究。語言暨語言學,11(3),469-501。
    曾傳路(2005)。漢語空間隱喻的認知分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31-35。
    童小娥(2009)。從事件的角度看補語“上來”和“下來”的對稱與不對稱。世界漢語教學,(4),495-507。
    華樹君、秦臻(2012)。空間維度詞“高、低”認知隱喻分析。現代語文,(8),101-102。
    黃玉花(2007)。韓國留學生漢語趨向補語習得特點及偏誤分析。漢語學習,(4),72-78。
    楊德峰(2004)。日語母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習得情況分析——基於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的研究。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3),23-35。
    葛顯嬌(2010)。對稱與不對稱:上來/上去、下來/下去之比較研究。安徽: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賈鈺(1998)。“來/去”作趨向補語時動詞賓語的位置。世界漢語教學,(1),41-46。
    廖俐(2022)。漢語趨向動詞“進”“出”語法化路徑所透射的漢民族文化特徵。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2期,152-159。
    趙元任(1968)。漢語口語語法。中國:商務印書館。
    劉月華(1998)。趨向補語通釋。中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正光、孫一弦(2013)。「下來」、「下去」作補語時的句法語義限制及其認知解釋——一項基於語料庫的研究。外語學刊,(1),60-64。
    劉佳(2008)。“上去”“上來”“下來”“下去”的句法語義特點。語文學刊,(2),142-143。
    劉芳、蘇晚利(2010)。「上去」的語法化過程。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3),115-118。
    劉美君(2010)。從認知語言學觀點看V-下來的多義現象。台中:靜宜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劉漢武(2013)。補語“出來”“出去”趨向意義上的對稱與不對稱。雞西大學學報,10,129-131。
    劉漢武(2014)。高級漢語水平越南學生的趨向補語偏誤分析。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1),44-46。
    潘氏草莊、戴俊芬(2018)。現代漢語「形容詞+起來」之探討-以「中央研究院漢語平衡語料庫」為本。應華學報,(19),91-129。
    緱瑞隆(2002)。意象理論與對外漢語教學。鄭州大學學報,(4),98-101。
    衛斕(2013)。漢語趨向補語構式“動詞+下來”分析。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0(3),108-112。
    鄧麗君(2010)。現代漢語空間、時間和狀態的探討-以上、中、下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魯健驥(1994)。外國人學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1),
    魯健驥(1994)。偏誤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1),69- 73。
    魯淑娟(2009)。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趨向補語研究。天津:天津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盧英順(2007)。“進”類趨向動詞的句法、語義特點探析。語言教學與研究,(1),52-59頁。
    蕭惠帆(2004)。從語法到教學論詞彙來去的趨向和情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吟玲、蕭惠貞(2022)。漢語運動事件趨向補語構式規則之探究-以「V+來/過/過來」為例。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0 (2), 51-89。
    Evans, V. (2006). How Words Mean: Lexical concepts, cognitive models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4, 491-534.
    Fong, R. (2017).Chinese motion-directional construction: A conceptual and cognitive analysis.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38 (2), 119-147.
    Johnson, M.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1st edi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reitzer, A. (1997). Multiple levels of schematization: A study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space. Cognitive linguistics, 8-4, 291-325.
    Lakoff, G. (1987).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1.Ⅱ,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W. (1984). Active zones.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0 (1984), 172-188.
    Peck, J. Y., Lin, J. X., & Sun, C. F. (2013). Aspectual Classifica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Verbs: A Perspective of Scale Structur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14(4), 663-700.
    Saeed, J. (2003). Semantics.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0, 209-231.
    Tyler, A., & Evans, V. (2003). 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Spatial Scenes, Embodied Meaning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W. (1984). Active zones.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0 (1984), 172-188.
    Peck, J. Y., Lin, J. X., & Sun, C. F. (2013). Aspectual Classifica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Verbs: A Perspective of Scale Structur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14(4), 663-700.
    Saeed, J. (2003). Semantics.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0, 209-231.
    Tyler, A., & Evans, V. (2003). 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Spatial Scenes, Embodied Meaning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4.0版 http://asbc.iis.sinica.edu.tw
    中文詞彙網路 http://lope.linguistics.ntu.edu.tw/cwn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9/04/2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