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倩茹 |
---|---|
論文名稱: |
王鼎鈞散文研究 |
指導教授: | 楊昌年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1 |
中文關鍵詞: | 王鼎鈞 、現代散文 、文類跨越 、意象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5 下載:9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王鼎鈞散文為論述範圍,雜文、小說、新詩作品並不包括在內,而僅供補述。研究方法為從作品文本作深入考察,並以其提出之文學理論、創作理念為輔,旁及相涉文學理論。共分為六章十八節,主要從幾個面相呈現王鼎鈞的散文風貌:
首先,正如王鼎鈞所言:「一切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傳。」本著知人論世的原則,筆者先梳理其生平經歷與創作背景,來呈現培育他一系列作品的沃腴土壤。再說明王鼎鈞作品的轉折分期,顯現出作家精益求精的寫作熱情,以及風格的轉變。並欲揭示在作者外爍的寫作成就下,內在的寫作理念。
接著,再就由其作品內在關注的主題著手,勾勒出其散文內蘊的礦藏,以透鏤出作者的心靈微光。在第一節中,筆者探討王鼎鈞筆下人性與人生的觀察。此一主題著重於人生的調適與人性的探討,第二節則欲呈現王鼎鈞用筆所錄下的時代聲音。漂泊與懷鄉的愁緒滲融在他的作品中,顯現了抒情沉鬱的風格,見證了時代的亂離氛圍如何塑造了一代中國人共同的、惶惶流離的心理態勢。
而王鼎鈞透過實驗,對散文文類進行開拓與創新,使散文此一「文類之母」的文體呈現新貌,當散文與其他文體滲融,所呈現的差異,筆者試由以下小說體散文、寓言體散文、詩化散文三角度來說明。
「意象是作家的開業執照」,這句話說明了王鼎鈞的藝術經營中,對「意象」的重視,幾個核心意象所形成的符碼,更可一窺其創作的門徑,故筆者從文本中梳理其流衍的流域,試著找出與創作主題的互動關係,以及作家擷取意象時心象的投射,進一步所折射出作家對世界、宇宙、自我的觀照,細處描繪其文學成就。包括了自然意象—樹、山;人為意象—路、地圖、鏡子;以及夢的意象等。
最末,筆者再以二節作總結。首為風格的評述:針對前人評論作總論,再以此為基礎,對全文書寫作一總覽。二為未來的展望:探討值得進一步探究的方向,與衍伸出來的議題,以期作更完整、更清晰的呈現。
參考文獻:
一.作家作品
1.王鼎鈞(1963)《文路》.臺北:益智
2.王鼎鈞(1963)《小說技巧舉隅》.光啟
3.王鼎鈞(1965/9)《長短調》.文星
4.王鼎鈞(1969)《短篇小說透視》.臺北:大江
5.王鼎鈞(1969/10)《文藝批評》.臺北:廣文
6.王鼎鈞(1974/4初版,1980/2五版)《講理》.臺北:大地
7.王鼎鈞(1975/1)《王鼎鈞自選集》.臺北:黎明
8.王鼎鈞(1975)《開放的人生》.臺北:爾雅
9.王鼎鈞等著(1979)《萬里江山》.臺北:華欣文化
10.王鼎鈞(1982)《文學種籽》.臺中:明道文藝
11.王鼎鈞(1982/4)《人生觀察》.臺北:大林
12.王鼎鈞(1982/11)《海水天涯中國人》.臺北:爾雅
13.王鼎鈞(1984/5)《看不透的城市》.臺北:爾雅
14.王鼎鈞(1984/5)《別是一番滋味》.臺北.皇冠
15.王鼎鈞(1988/4)《單身溫度》.臺北:爾雅
16.王鼎鈞(1988/5)《左心房漩渦》.臺北:爾雅
17.王鼎鈞(1989/4)《靈感》.臺北:爾雅
18.王鼎鈞(1990/11/10初版,1991/2/10三印)《兩岸書聲》.臺北:爾雅
19.王鼎鈞(1990/11增訂版)《情人眼》.臺北:吳氏圖書
20.王鼎鈞(1992/5)《昨天的雲》.臺北:吳氏圖書
21.王鼎鈞(1992/5新版)《山裡山外》.臺北:吳氏圖書
22.王鼎鈞(1992/6增訂版)《意識流》.臺北:吳氏
23.王鼎鈞著,伊始編(1994)《王鼎鈞散文》.杭州:浙江文藝
24.王鼎鈞(1995/7)《怒目少年》.臺北:吳氏圖書。
25.王鼎鈞(1997/5/10)《隨緣破密》.臺北:爾雅。
26.王鼎鈞(1998新三版,1975初版).《我們現代人》臺北:吳氏圖書
27.王鼎鈞( 1998/11/1初版,1998/12/1二印)《心靈分享》.臺北:爾雅
28.王鼎鈞(1999/1/1)《千手捕蝶》.臺北:爾雅。
29.王鼎鈞(1999/1/1)《有詩》.臺北:爾雅。
30.王鼎鈞(1999/2新6版,1975/12初版)《人生試金石》.臺北:吳氏圖書
31.王鼎鈞(1999/2改版,1978/3)《碎琉璃》.臺北:吳氏圖書
32.王鼎鈞(1999/6)《活到老,真好》.臺北:爾雅
33.王鼎鈞(2000/4/5)《滄海幾顆珠》.臺北:爾雅。
34.王鼎鈞(2000/7/20)《風雨陰晴》.臺北:爾雅。
35.王鼎鈞(2000/8修改增訂,1964/4初版)《講理》.臺北:大地
36. 王鼎鈞(2001/7)《心靈與宗教信仰》.臺北:爾雅
二.參考書目
(一)專著
四劃
1.王立(1994/7)《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臺北:文史哲
2.王立(1999/2)《心靈的圖景》.上海:學林
3.王溢嘉(1989/10)《精神分析與文學》.臺北:野鵝
4.王溢嘉(1991/4)《夜間風景—夢》.臺北:野鵝
5.王德威(1993/6/1)《小說中國》.臺北:麥田
6.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
7.王邦雄等編著(1995/8)《中國哲學史》.臺北:空中大學
六劃
8.江南發(1991.10)《青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復文
七劃
9.李春林(1987/9)《東方意識流文學》.遼寧:遼寧大學
10.李光連著(1996/5)《散文技巧》.臺北:洪葉
11.李富軒、李燕(1998/8)《中國古代寓言史》.新店:漢威
12.李瑞騰(1997/3)《新詩學》.板橋:駱駝
13.李瑞騰(2001/8)《老殘夢與愛--《老殘遊記》的意象研究》.臺北:九歌
14.沈奇、席慕蓉等著(1995/11)《評論十家(第二集)》.臺北:爾雅
15.余秋雨(1995/8)《山居筆記》.臺北.爾雅
16.杜淑貞(2000)《現代實用修辭學》.高雄:復文
八劃
17.林幸謙(1994/7)《生命情結的反思》.臺北:麥田
18.阿盛(1999/12)《作家列傳》.臺北:爾雅
九劃
19.范培松(1993/4)《散文瞭望角》.臺北:業強
十劃
20.唐君毅(1989)《人生之體驗》.臺北:學生
21.唐君毅(1990)《唐君毅全集.卷七〈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上》.臺北:學生
22.夏之放(1993/12)《文學意象論》.廣東汕頭:汕頭大學
23.姚一葦(1992/2)《戲劇原理》.臺北:書林
24.姜龍昭(1983/3)《戲劇編寫概要》.臺北:五南
十一劃
25.陳蒲清(1992/10)《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臺北:駱駝
26.陳啟佑(1987/5)《普遍的象徵》.臺北:業強
27.陳賢茂(1993)《海外華文文學史》.廈門:鷺江
28.張春榮(1993)《一把文學的梯子》.臺北:爾雅
29.張春榮(1995)《一扇文學的新窗》.臺北:爾雅
30.張春榮(1996/1)《修辭行旅》.臺北:東大
31.張春榮(1996)《修辭萬花筒》.板橋:駱駝
32.張春榮(1999/11)《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臺北:爾雅
33.張春榮(2001/5)《現代散文廣角鏡》.臺北:爾雅
34.張子樟(1999/8)《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臺北:天衛
35.常若松(2000/11)《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臺北:貓頭鷹
36.陶靜(1994)《台港小說鑒賞辭典》.北京:中央民族學院
十二劃
37.游喚、張鴻聲、徐華中著(1998/8)《大專院校現代散文精讀》.臺北:五南
38.黃師慶萱(1975/1初版,1992/9增訂六版)《修辭學》.臺北:三民
39.黃武忠(1995/3/10)《親近臺灣文學》.臺北:九歌
40.黃重添、莊明萱、闕豐齡、徐學、朱雙一合著(1992/3)《台灣新文學概觀》.新莊:稻禾(廈門:鷺江授權)
41.焦桐(1998/11/10)《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臺北:時報
42.程金城(1998/12)《原型批判與重釋》.北京:東方
43.童慶炳(1994/8)《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
44.曾祖蔭(1987/4)《中國古代美學範疇》.臺北:丹青
十三劃
45.楊師昌年(1988/2)《現代散文新風貌》.臺北:東大
46.楊師昌年、皮述民、邱燮友、馬森(1997/8)《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臺北:駱駝
47.楊牧(1979/9初版,1986/5三版)《文學知識》.臺北:洪範
48.楊照(1998/4)《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臺北:聯合文學
十四劃
49.齊邦媛(1990/7 /20)《千年之淚》.臺北:爾雅
50.齊邦媛、余秋雨等著《評論十家》(1993/12/20).臺北:爾雅
51.齊邦媛(1998/10/8)《霧漸漸散的時候》.臺北:九歌
十五劃
52.劉紀蕙(2000/5)《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緒
53.劉登翰等(1993)《台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
54.鄭明娳(1978/5)《現代散文欣賞》.臺北:東大
55.鄭明娳(1985/10)《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大安
56.鄭明娳(1987/2初版,1987/6 增訂再版)《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
57.鄭明娳(1989/3)《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
58.鄭明娳(1992/8)《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
59.鄭明娳(1999/3)《現代散文》.臺北:三民
60.鄭明娳、林燿德(1991/7)《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臺北:幼獅
61.歐麗娟(2000/2)《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62.黎活仁(1993/2)《現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臺北:業強
十六劃
63.龍應台(1996/4)《乾杯吧,托瑪斯曼》.臺北:時報
十七劃
64.隱地(柯青華)(2001/7)《我的宗教我的廟》.臺北:爾雅
65.隱地(柯青華)(1985/11)《作家與書的故事》.臺北:爾雅
66.應鳳凰(1987/1)《筆耕的人》.臺北:九歌
十八劃
67.戴錦華(1999/12)《鏡城地形圖》.臺北:聯合文學
68.蕭蕭(1997/3)《雲端之美.人間之真》.臺北:駱駝
十九劃
69.簡宗梧編著(1987/6初版,1991/9三版)《現代文學欣賞與創作》上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70.簡恩定、唐翼明、周芬伶、張堂錡編著(1997/8初版,1999/8初版三刷)《現代文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71.羅宗濤.張雙英著(1999/5)《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 1988-1996》.臺北:萬卷樓。
二十二劃
72.龔鵬程(1990/1)《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
(二)編著
六劃
1.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編(1996/6).《臺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麗文
七劃
2.何寄澎、劉龍勳編(1981/3)《人生.家國.鄉愁》.臺北:長安
3.何寄澎編(1993/5)《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5).散文批評卷》.臺北:正中
八劃
4.周英雄、劉紀蕙編(2000/4)《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
九劃
5.封德屏主編(1989/4)《四十年來家國—返鄉探親散文》.臺北:文訊雜誌
6.封德屏主編(1996/6)《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7.柳鳴九主編(1990/5)《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臺北:淑馨
8.柯慶明編(2000/7)《爾雅散文選 第一集》.臺北:爾雅
9.柯慶明編(2000/7)《爾雅散文選 第二集》.臺北:爾雅
十一劃
10.陳義芝主編(1994/5)《簷夢春雨:當代台灣十二大散文名家選集》.臺北:朱衣
11.陳義芝主編(1998/3)《臺灣文學二十年集(二)1978-1998 散文二十家》.臺北:九歌
12.陳義芝主編(1998/12)《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
13.陳義芝主編(1999)《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
14.許達然主編(1990)《台灣散文精選Œ (一九四五—一九八八)》.臺北:新地
15.張寶琴、邵玉銘、亞弦主編(1995/6)《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經
十二劃
16.黃進蓮編(1975/10)《中國當代散文大展 第一冊》.臺北:大漢
十三劃
17.楊牧編(1981/8初版,1999/10十二印)《現代中國散文選一》.臺北:洪範
18.楊牧編(1981/8初版,1999/10十二印)《現代中國散文選二》.臺北:洪範
19.楊牧編(1985/1初版 ,1994/4四印)《許地山散文選》.臺北:洪範
十四劃
20.管管、菩提主編(1979/6/15再版)《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選集》.臺北:源成
21.齊邦媛編(1984/1)《中國現代文學選集(散文)》.臺北:爾雅
十五劃
22.鄭明娳、林燿德主編(1989)《有情四卷—親情》.臺北:正中
23.鄭明娳主編(1993/6)《當代臺灣評論大系(3)小說批評卷》.臺北:正中
24.劉錫慶主編(2000/12)《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25.劉紀蕙編(2001/3)《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臺北.立緒
(三)譯作
1.ANTHONY STEVENS著,薛絢譯(2000/4)《夢:私我的神話》.臺北:立緒
2.Charles Chadwick著 張漢良譯 《象徵主義》.臺北:黎明
3.克蕾兒.馬可斯著(Clare Cooper Marcus)徐詩思譯(2000/1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臺北:張老師
4.Stephen Segaller, Meddill Berger著,龔卓軍.曾廣志.沈台訓譯(2000/4)《夢的智慧》.臺北:立緒
5.史蒂文.科恩 、 琳達.夏爾斯著(STEVEN COHAN,LINDA M. SHIRES)張方譯(1997/9).《說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板橋:駱駝
6.薩依德著,彭淮棟譯(2000/10)《鄉關何處》.臺北:立緒
7.佛斯特著,李文彬譯(1973/9)《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
8.韋勒克、華倫著,王夢鷗、許國衡譯(1979/10)《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志文
9.衛姆塞特、布魯克斯著,顏元叔譯(1972)《西洋文學批評史》.臺北:志文
(四)其他
1.陳信元主編 (1999/9)《臺灣文壇大事紀要(民國八十一年—八十四年)》.臺北:文建會
2.文訊雜誌社編(1975/6初版,1995/6二版)《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記要(增訂版)》.臺北:文建會
3.封德屏主編(1996/6)《1996台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4.封德屏主編(1999/6)《1998台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5.封德屏主編(2000/10)《1999台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三.學位論文
1.王鴻卿(2000/7)《楊牧散文的藝術風格—崇高與秀美》.東吳中研所碩士論文
2.吳德育(2000/6)《戰國諸子寓言研究》.輔仁中研所碩士論文
3.李清筠(1999/5)《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臺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
4.郭志陽(1996/6)《韓非子寓言文學研究》.臺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
5.陳清俊(1996/6)《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臺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
6. 陳俊榮(2000/5)《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灣大學三研所博士論文
7. 陳巍仁(1999/5)《台灣現代散文詩研究》.台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
8.曾意晶(1999/6)《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以李昂、朱天心、利格拉樂.阿 、利玉芳為例》.台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
9.張惠珍(1998)《許地山文學之研究》.政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10.蔡芳玲(1996/12)《一九四九年前後遷臺作家之研究》.中央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11.鍾怡雯(2000/5)《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台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
12.傅怡禎(1993/6)《五○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懷鄉意識》.文化中研所碩士論文
13.蔣聞靜(2000/7)《戰國策寓言探析》.臺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
14.顏瑞芳(1990)《劉基、宋濂寓言研究》.臺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
四.期刊論文
(一).文學評論
三劃
1.子敏(1978/5/1)〈一個感覺世界—談「碎琉璃」的書和人〉.國語日報
六劃
2.朱西寧(1995/9/7)〈低眉回看時代的脈息〉.中國時報
3.老寶(1978/1/30)〈維它命丸之外〉.民聲日報
七劃
4.何寄澎審訂.吳旻旻、何雅雯執筆(1999/6)〈散文的創作現象〉.《1998台灣文學年鑑》(封德屏主編.文建會出版)
5.何寄澎(1999/11)〈當代臺灣散文的蛻變〉.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際研討會.臺灣大學主辦。
6.何寄澎、吳旻旻、何雅雯(2000/10)〈散文的創作及活動〉.《1999台灣文學年鑑》(封德屏主編.文建會出版)
7.沈謙(1987/5)〈尋找生命的樹—析王鼎鈞迎春〉,臺北:幼獅少年127期
8.沈謙(1995/4)〈玫瑰、蘭、不死花—論現代文學中的象徵〉.收錄於《中國現代文學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皮述民、金榮華主編,國立編譯館出版)
9.沈謙(1996/12/6)〈王鼎鈞的男性之美〉.中央日報
10.沈謙(1997/5)〈駱駝背上的樹—王鼎鈞散文的人格與風格〉.台灣現代散文研討會.九歌文教基金會主辦
11.李瑞騰(1995/9/21)〈以人性尊嚴為中心〉.聯合報讀書人專刊
12.宋瑞(1978/9)〈品鑒碎琉璃:從故事看本書的結構〉.明道文藝
八劃
13.林央敏(1984/10)〈散文出位〉.收入《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5.散文批評》.臺北:正中
14.林柏燕(1976/1)〈評李喬、王鼎鈞、蔡文甫自選集〉.書評書目
15.林燿德(1995/10)〈傳統之軸與前衛之輪—半世紀的台灣散文面目〉.聯合文學132期。
16.周慶華(1997/5)〈臺灣當代散文的文類焦慮〉.台灣現代散文研討會.九歌文教基金會主辦
17.邱言曦(1960/5)〈我所知道的王鼎鈞〉.自由青年二十三卷十期
九劃
18.南方朔(1998/9)(地圖是對世界的寓言).《地圖師之夢-威尼斯修士筆記》(詹姆士.考恩著,王瑞香譯,臺北:雙月)
19.南方朔(2001/2/3)〈流放與文學的創世寓言〉.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20.亮軒(1993/5/17)〈他生未卜此生休〉.中華日報
21.俞敬群(1998/8/1)〈我對《隨緣破密》的看法〉.爾雅人
十劃
22.高天生(1978/9)〈傳統課題與文學創作:試論「碎琉璃」中的憂患意識〉.明道文藝30期
23.徐學(1991/7)〈世紀末與創世紀—八十年代後臺灣散文綜觀與趨勢〉.聯合文學第五卷第二期
24.徐學(1993/12)〈「左心房漩渦」的憂患與昇華〉.《評論十家》(爾雅)
25.徐淑卿(1995/9/7)〈王鼎鈞戀念昨日情義〉中國時報
26.席慕蓉(1985/9)〈純金的心—「山裏山外」讀後感〉.新書月刊24期
27.展甦(1983/3)〈三隻眼的旅者—讀王鼎鈞的《海水天涯中國人》〉.明道文藝
十一劃
28.張春榮(1992/7/21)〈江水江花—讀王鼎鈞《左心房漩渦》〉.中華日報
29.張春榮(1992/8/14)〈典雅與鎔裁--王鼎鈞散文的遣詞〉.台灣新聞報
30.張春榮(1992/9)〈細緻與真實—王鼎鈞散文的描寫藝術〉.文訊革新第四十四期
31.張春榮(1992/9/25)〈比喻天地—讀王鼎鈞《左心房漩渦》〉.台灣新聞報
32.張春榮(1995/12)〈生命裡的回聲—談王鼎鈞的「怒目少年」〉.文訊
33.張春榮(1997/7/20)〈教戰守策—讀王鼎鈞《隨緣破密》〉.台灣新聞報
34.張春榮(2000/12/2)〈奇異之光的顯影—王鼎鈞「失樓臺」〉.國語日報.古今文選
35.張大春〈寓言的箭射向光影之間—一則小說的指涉論〉.聯合文學第十三卷第七期。
36.張讓(2000/2)〈鄉愁的方位〉.文訊第172期
37.張騰蛟(1983/8)〈不是遊記-讀王鼎鈞的《海水天涯中國人》〉.文訊第二期
38.張素貞(1999/8/6)〈生活的智慧與悟境—王鼎鈞的《活到老,真好》〉.中央日報
39.陳維信〈年年結果子的長青樹〉(1999/6).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
40.陳若曦(2000/2)〈我的海外文學生涯〉.文訊第172期
41.陳信元(1997/6)〈跨越文類,超越流行〉.《1996台灣文學年鑑》.臺北:文建會
42.許達然(1990)〈散文臺灣 臺灣散文—台灣當代散文精選序〉.《台灣散文精選Œ (一九四五—一九八八)》
43.梁一萍(2001/3)〈女性/地圖/帝國:聶華苓、綢仔絲、玳咪圖文跨界〉.《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劉紀蕙編,臺北:立緒)
十二劃
44.焦桐(1998/11)〈散文地圖〉.《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 一九七七-世紀末》
45.焦桐(2000/4)〈博觀約取的敘述藝術〉.《八十八年散文選》.九歌
46.喻麗清(2000/2)〈由流亡到生根,從漂泊到回歸〉.文訊第172期
47.渡也(陳啟佑)(1999/6)〈智慧的火花—論王鼎鈞《開放的人生》〉.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
48.覃雲生(1974/12)〈試評「哭屋」〉.書評書目20期。
49.黃武忠(1977/3)〈人生三書〉.書評書目
50.黃武忠(1978/6/20-21)〈兩道愛的光輝:朱自清「背影」與王鼎鈞「一方陽光」之比較〉.中華日報
51.黃武忠(1978/9/4)〈落後社會中的優美人性--「代馬輸卒手記」與「碎琉璃」之比較〉.青年戰士報
52.賀芳(1976/3/25)〈實用價值與欣賞價值〉.中國時報
十三劃
53.楊渡(2001/1/30)〈流浪、流亡到漂流〉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54.楊懋春(1988)〈中國的家族主義與國民性格〉.收錄於《中國人的性格》(臺北:桂冠)
55.顧秀賢(2001/4/28) 〈只到一九八二年〉.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56.毓明(1987/4/14)〈從「登樓」到「失樓臺」:王鼎鈞的一篇散文〉.中央日報
57.葉維廉(1990)〈激流怎能為倒影造像—論白先勇的小說〉.收錄於《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臺北:晨鐘)
十四劃
58.趙淑俠(2000/2)〈留學生文學的蛻變〉.文訊第172期
59.齊邦媛(1978/5)〈散文裏的兩個世界—由王鼎鈞的「碎琉璃」、蕭白的「響在心中的水聲」談起〉.幼獅文藝293期
十五劃
60.鄭明娳(1987/11)〈論中國現代寓言文學〉.中外文學
61.鄭明娳(1995/11)〈當代散文的兩種「怪誕」〉.《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臺北:時報
62.鄭明娳(1999/11)〈散文與新詩的文類交集〉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際研討會 . 臺灣大學主辦
63.劉秀美(2000/2)〈略論留外華人小說中的主題意識之轉變〉.文訊第172期
64.蔡雅薰(2000/2)〈台灣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的發展與近況〉.文訊第172期。
65.蔡文甫(1978/5/7)〈從「三書」看「人生」〉.中央日報
66.蔡芳玲(1998/12)〈五○年代大陸來台小說家作品論〉.《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陳義芝主編,臺北:聯經)
67.歐宗智(1997/9/4)〈揭開事實的矛盾—評王鼎鈞《隨緣破密》〉.台灣新聞報
十六劃
68.羅英(1988/12)〈讀那條虹—評王鼎鈞《左心房漩渦》〉.聯合文學
十七劃
69.鍾怡雯(2000/4)〈散文巡航—八十八年散文出版概況〉.《八十八散文選》(九歌)
70.應鳳凰(1984/7)〈王鼎鈞的書〉.明道文藝
71.應鳳凰(1988/11/21)〈左心房漩渦〉.中國時報
72.應鳳凰(1992/11/20)〈王鼎鈞為昨日情義寫最後一本書〉.爾雅人
73.應鳳凰(1993/5/20)〈王鼎鈞的「靈感」〉.爾雅人
74.隱地(1972/8)〈王鼎鈞及其單身漢體溫〉.文藝
75.隱地(1999/1/5-6)〈王鼎鈞的聖歌〉.中國時報
十八劃
76.叢甦(2000/2)〈沙灘的腳印--「留學生文學」與流放意識〉.文訊第172期
77.簡宗梧(1982/1)〈橫看成嶺側成峰—評介王鼎鈞散文「那樹」〉.師友211期
(二).訪問稿:
四劃
1.王開平(1999/4/20)〈金秋時節—訪作家王鼎鈞〉.爾雅人111、112期
十二劃
7.黃美惠(1989/8/26)〈王鼎鈞不談歸期,散文算是捎家書〉.民生報
十三劃
10.楊渡(1985/12/2)〈千山千水千才子:與王鼎鈞越洋筆談〉.中國時報
十四劃
11.趙淑俠(1994/7/9)〈紐約與王鼎鈞談自古文人多寂寞〉.中央日報
12.趙衛民(1989/7)〈磨劍石上畫蘭花—訪第二屆聯副「每月人物」王鼎鈞先生〉.聯合報
13.蔣欣怡(2001)(一個作家的佛緣).收入《心靈與宗教信仰》。
十九劃
14.羅茵芬(1996/2/6)〈寫時代,寫社會,寫中國人.王鼎鈞細說創作里程〉.中央日報
(三).傳記類資料:
四劃
1.王鼎鈞(1994/9/16)〈夢老坐在「小說創作班」像牧人等他的羊〉.中央日報
2.王鼎鈞(1996/3/26)〈舊時天氣,今日心情〉.聯合報
3.王鼎鈞(1995/5/20)〈我第一篇以真名發表的文章刊在中副〉.爾雅人
4.王鼎鈞(1996/3/18)〈鴛鴦繡就憑君看〉.聯合報
十三劃
5.楊仲揆(1996/2/6)〈我所認識的少年王鼎鈞—廣播電視界的王鼎鈞〉.中央日報
6.楊尚強(1967/8)〈王鼎鈞的蛻變〉.自由青年三十八卷三期
十五劃
7.蔣欣怡(2001/2/2)〈王鼎鈞寫文章當修行〉.人間福報
十七劃
7.隱地(1970)〈比人大一號的王鼎鈞〉.純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