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水心蓓 Shuei, Hsin-Pei |
---|---|
論文名稱: |
公園休閒遊憩者對軟硬體設施使用滿意度研究~以大安森林公園為例~ The Satisfactory Level for Park Users towards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Management in the Park~ Example of Da-an Forest Park ~ |
指導教授: |
鄭志富
Cheng, Chih-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1 |
中文關鍵詞: | 休閒遊憩設施 、滿意度 、公園設施經營管理 |
英文關鍵詞: |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satisfactory level, management of the facilities in the park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04 下載:18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民眾對大安森林公園休閒遊憩軟硬體設施的滿意度,以及比較不同背景民眾對公園休閒遊憩軟硬體設施之滿意度差異,針對待改善問題,討論公共部門經營管理公園休閒遊憩軟硬體設施的特色並提出建議,提供公共部門作為經營管理園區休閒遊憩軟硬體設施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大安森林公園入園者為對象,樣本選取採立意抽樣法,得有效問卷646份,並將所得之有效問卷分別以適合度考驗、佛里曼等級變異數分析、百分比顯著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入園者對公共部門維護公園休閒遊憩硬體設施的技術與執行能力滿意度較高,較不滿意公共部門對公園休閒遊憩設施的規劃設計與管理服務。
二、大安森林公園各項休閒遊憩設施使用滿意度排列結果,入園者對休閒需要構面的滿意度高於公共服務、便利性、安全性等構面。
三、性別、年齡、學歷、職業、入園頻率等不同背景休閒遊憩者,對大安森林公園各項軟硬體設施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女性、年齡21~40歲、高中職學歷、職業退休或家管者、入園頻率愈高的受調查群滿意度較高。
針對本研究目的,參考學者專家論述與公共部門頒定的實施法令條文,本研究建議如下:
一、增加園區夜間警衛巡邏、設置運動傷害緊急救護措施、成立運動休閒志工、研擬休閒遊憩硬體設施安全性檢驗辦法。
二、彰顯森林公園主題特色、加強森林保育、環境教育、與自然共生的教育功能,增設解說告示板,加強民眾吸收健康資訊。
關鍵詞:休閒遊憩設施、滿意度、公園設施經營管理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on citizens’ level of satisfaction towards the recreational software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in Da-an Forest Park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citizens’ satisfactory level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Moreover, as regards the problems yet to be improved, this study was to propos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government as references for managing the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in the park, basing on the original managing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a survey to examine individuals entering Da-an park, adopted the Purposive Sampling as the sampling method and obtained 646 valid questionnaires. Through the test of goodness of fit, Friedman Test (two-way analysis on ranks) and the proportion test of significanc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re as follows:
1. Park users get greater satisfaction from the maintenance of park’s recreational hardware facilities executed by the government, while they express less satisfaction with the facility design and management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2.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satisfactory level for park users towards the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they get higher satisfaction from the aspect of leisure purpose than any other aspects, such as public services, convenience, and safety..
3. There are obviously differences of satisfactory level for park use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like gender, age, degree of education, occupation and frequency of entering park. It is yielded that those who hav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express higher satisfaction: female gender, among 21 to 40 years old, receiving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retirees or housekeepers, higher frequency of entering park.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discussions and writings of professional scholars and the leg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nounced by the government were used as references to conclud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1. Increase security guards patrolling at night, implement emergency measure to minimize sports injuries, recruit volunteers for sports counseling and propose a sound measure to inspect the safety of the recreational hardware in the Park.
2. Manifest the the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k,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forest nourishment, environmental features and natural symbiosis, construct more illustrative bulletin board to provide the health information to citizens.
Key words: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satisfactory level, management of the facilities in the park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營建署(1998)。國家公園法。
內政部營建署(2002)。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域。
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2004)。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http://parklight.tcg.gov.tw/#
大英百科全書(2006)。2006年5月24日取自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57203>.
王小璘(1999)。都市公園綠量視覺評估之研究。設計學報,4(1),61-90。
王小璘、涂芳美(2000)。由景觀生態學觀點探討都市公園生物多樣性--以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東海學報,42,115-127。
王宗吉(1999)。台灣地區運動參與人口調查。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王俊明(1996)。問卷與量表的編製論文寫作研習會。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研究發展組編印,95-105。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調查研究方法。台北市:弘智文化。
王榮愷(1992)。都市計畫公園開發與經營管理策略之探討。台南: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http://pkl.taipei.gov.tw/
台北市政府(1990)。臺北市公園場地使用預繳整修保證金作業須知。法規類號:北市0六-0八-三00三。
台北市政府(1994)。臺北市公園委託民間管理維護要點。法規類號:北市0六-0八-三00七。
台北市政府(1998)。臺北市公園委託民間經營管理維護作業要點。法規類號:北市0六-0八-三00九。
台北市政府(2000)。臺北市公園場地使用注意事項。法規類號:北市0六-0八-三00八。
台北市政府(2002)。臺北市公園開發都市設計準則。法規類號:北市一三-0三-一00三。
台北市政府(2003)。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簡易活動廁所設置要點。法規類號:北市0六-0八-三0一四。
台北市政府(2004)。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所轄公園配合選舉競選活動場地使用補充規定。法規類號:北市0六-0八-三0一七。
台北市政府(2004)。臺北市樹木遷移及公園綠地廣場行道樹認養要點。法規類號:北市0六-0八-三00一。
江宛瑛(1994)。運用地方公共設施之建設提升居住生活品質引導人口遷移。人與地,126,41-44。
江澤群、林國瑞(2001)。臺北地區高中職學生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之研究。北體學報,9,105-117。
何奇叡(2003)。都市化與休閒運動。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2,31-41。
吳忠宏、黃宗成、邱廷亮(2004)。玉山國家公園遊客旅遊動機、期望、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國家公園學報,14(2),23-41。
李世昌(2000)。同儕對休閒活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素馨、李瑋琪(2004)。民眾對臺中市公園綠地的需求及滿意度之研究。造園季刊,52,37-44。
李麗雪(1989)。由都市公園發展的觀點探討台北市都市公園之演變。未出版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李麗雪(1995)。現行都市公園相關法規探討。戶外遊憩研究,8(3),91-101。
林志興(1998)。卑南文化公園與社區文化展演-從社區關係的互動談起。博物館學季刊,12(4),73-81。
林宗毅(1994)。台中市老年人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林信(2004)。從臺北市民生公園更新工程說到社區的遊憩空間。造園季刊,53,13-18。
林晏州(1984)。區域性戶外遊憩資源規劃方法之研究-兼論台灣地區遊憩資源開發策略。都市與計劃,11,1-18。
林晏州、陳惠美、顏家芝(1998)。高雄都會公園遊客滿意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1(4),59-71。
林陞昱(2000)。現代公園的規劃--以羅東運動公園為例。農業經營管理,6,69-105。
林進益(1997)。公園計畫與設計。台北:正中書局。
林寶秀、林晏州(2001)。都市公園分佈型態與居民遊憩品質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4(2),41-61。
邱繼智(2001)。管理學。台北:華立。
侯錦雄(2000)。近代臺灣都市公園之休閒環境與社會變遷。臺灣文獻,51(2),209-224。
侯錦雄、姚靜婉(1997)。市民休閒生活態度與公園使用滿意度之鄉關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03,1-17。
侯錦雄、郭彰仁(1998)。遊客對公園中不當行為的知覺與其管理策略認同之研究-以臺中市鄰里公園為例。造園學報,5(2),21-38。
洪昭坤(2002)。週休二日之休閒運動規劃。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1,27-40。
胡淑雲(1988)。台北市居民利用公園的行為地理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胡寶林(1997)。社區公園與社區綠化空間之經營管理--以臺北市為例。造園季刊,24,10-15。
凌德麟(2004)。充滿了音樂氣氛的主題公園--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公園之遊憩特色。造園季刊,52,93-98。
孫本初(1998)。公共管理。台北:智勝。
徐玉眉(1992)。健康體能與國民保健計畫。國民體育季刊,24(1),45-49。
許瓊文(1992):生活型態與休閒行為有關變項的研究-以台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張少熙(1995)。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光達(1999)。運動休閒滿意研究論文之比較分析。大專體育,45,69-78。
張明輝(1999)。社區休閒活動推廣之探討。大專體育,45,151-157。
張啟良(1987)。遊憩品質之研究-以森林遊樂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台南市。
連婉淳、賴宗裕(2001)。公共設施投資與都市經濟、產業發展關係之探討。人與地,211,13-24。
郭春敏(2004)。休閒遊憩動機與體驗滿意度之研究--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為例。景文技術學院學報,14(下),126-133。
郭敏能主持(2003)。2003大高雄園冶獎系列活動座談會系列(一)--創意的公設空間,是否迎合消費者的需求?。空間,145,92-95。
郭滿洲(2003)。民眾對都會行運動公園功能適切性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台北天母運動公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陳宏斌、曾仕偉、李美靜、呂至平(2003)。馬公市居民使用鄰里公園滿意度之研究。澎技學報,6,251-269。
陳昭蓉、林晏州(1996)。鄰里公園使用者滿意度影響因素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9(2/3),1-22。
陳美智、張俊彥(1995)。從景觀生態系統學觀點評鑑都市公園設計--以屏東縣運動公園為例。規劃與設計學報,1(4),103-126。
陳瑞章(1992)。變遷中的台北都市公園。造園季刊革新版,16-25。
陳歷渝、陳怡文(1998)。公園兒童遊戲設施之安全性評估--以臺北市中山區為例。空間,104,112-125。
陳鴻雁(2000)。臺灣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大專體育,48,75-81。
陳鴻雁、楊志顯(1999)。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研究(初稿)。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陳鎰明(2001)。運動如何提高生活品質。雲科大體育,4,1-5。
陳麗華(1992)。台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章宏智(2004)。臺北市都市公園使用者偏差行為知覺對休閒活動情緒體驗之影響。臺東大學體育學報,2,133-154。
彭繼賢(1997)。高雄都會公園遊憩型態及使用模式之研究。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楊秋霖(2004)。日本的生態旅遊與自然教育--以富士箱根伊豆及日光國立公園為例。臺灣林業,30(6),42-58。
趙日新(2004)。結合生態與休憩的都市河岸設計--行走在波特蘭市的河濱公園。造園季刊,50,5-12。
趙麗雲(2002)。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暨發展策略。國家政策論壇,2(4),36-44。
歐聖榮、黃佳盛(1998)。公園使用者對臺中市鄰里公園植栽滿意度之研究。興大園藝,23(1),131-141。
潘耕吉(2002)。社區總體營造與全國文藝季。社會教育年刊,50,45-51。
蔡厚男(1991)。台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1895~1987。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蔡厚男(1992)。都市公園與婦女。戶外遊憩研究,5(3),109-120。
鄭志富(1998)。我國運動管理學研究趨勢及其重點規劃。體育學門趨勢與課題重點研究規劃成果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穆火杉(2001)。臺灣地區鄉鎮運動公園設施規劃與場地使用之探討。百齡高中學報,1,279-290。
謝偉正(2003)。都市公園內運動場館設施之時況調查與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闕維正(2002)。學校在社區體育運動推展的角色與功能。國民體育季刊,31(2),22-29;100。
顏家芝(1998)。公園認養對使用者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鄰里公園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1(3),59-73。
魏慶嘉(1996)。台北市公園規劃的社會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羅明葵(2001)。社區婦女休閒滿意與社區意識之關係探討。體育學報,35,257-265。
嚴祖弘(1999)。誰應提供青少年服務?。師說,127,17-18。
蘇美玲、林晏州(1999)。都市公園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2(1),61-86。
二、英文部分
Baljon, L., (1992). Designing Park, Amsterdam: Architectural & Nature Press.
Marsh,W.L.,(1964).Landscape Vocabulary, California: Los Angeles: Miramar Publishing.
Crawford, D., & Godby, G.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 119-127.
Floyd, J., & Fowler, Jr. (1993). Leisure Studies. venture publishing, inc
Franken, D. A., & Van Raaij, W. F. (1981). Satisfaction with leisure time activ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3, 337-352.
Parker, S. R. (1983). Leisure and work.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Hirschman, E. C. (1985).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conwent preferences for leisure-time media.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7,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