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欣懿
Shin-Yi Liu
論文名稱: 「生命的彩虹」高中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介入之研究
Rainbow of Life A Study on the Intervention Curriculum of Life-and-Death-Approach Life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Phase
指導教授: 吳庶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生死取向生命教育高中生生命意義感老人態度死亡態度
英文關鍵詞: Life education, Death education, life-and-death approach life educ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urpose in life, attitudes towards the elderly, attitudes towards deat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2下載:8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發展設計一套以「生命的彩虹」為題的高中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目的在於瞭解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的教學成效與學生學習過程。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台北市某高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取6班參與研究,隨機分派2班為實驗組(87人)、2班為校內對照組(84人)、2班為校外對照組(90人),共261人。實驗組參加為期4週共4單元的教學介入課程,對照組在實驗期間未接受課程教學,兩組於教學介入前一週與教學介入後一週進行前後測。

    資料蒐集以質性與量性並重,量性資料以兩個獨立樣本的平均值差之t檢定,以a<0.05考驗教學介入對於「生命意義感」、「老人態度」與「死亡態度」的影響。主要有下列三方面的發現:
    一、 課程介入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生命意義感的得分變化,達到顯著差異(p<0.05)。
    二、 課程介入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老人態度的得分變化,達到顯著差異(p<0.01)。
    三、 課程介入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死亡態度-中性接受的得分變化,達到顯著差異(p<0.05)。

    質性資料是根據綜合評鑑表兩題開放性問題進行內容分析,瞭解學生對於課程整體設計的建議及收穫。主要有下列兩方面的發現:
    一、 學生對於本課程採用生活化的主題與多元的教學方法給予正向的肯定。
    二、 學生對於「面對死亡」、「省思生命」與「抉擇生死」等三方面有深刻的體會,並在「認識死亡」、「覺察死亡」、「認識生命」、「體會生命」、「認識安寧」、「思考生死」與「其他」等七方面有所收穫。

    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與實務應用上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ims at designing a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line with life and death approach in the senior high phase with the topic of “Rainbow of life”, in the hope to examine the efficiency of such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as well as pupil’s learning process.

    The study was constructed on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hich focused on 6 classes of students on year two in one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as research samples. These 6 classes, with 261 persons in total, were then randomly distributed to “experiment group” with 2 classes of 87 persons, “control group inside school” with 2 classes of 84 persons and “control group outside school ” too with 2 classes of 90 persons. People in the experiment groups attended intervention curriculum composed of 4 units for 4 weeks, while those in control groups did not receive any curriculum during the period of experimentation. A pre-test was taken a week before the curriculum intervention was conducted, and a post-test was proceeded a week after the intervention.

    Data collection was based on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In the aspect of quantitative data, it was proceeded by the t test to the mean deviation of 2 independent sample cluster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tervention curriculum on “ purposes of life” and “attitudes towards the elderly” by a<0.05. Main findings from the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are the followings:
    1. The changes of scores towards the item “ purposes of life” between the pupils in both experiment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s after the experiment have reach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2. The changes of scores towards the item “ attitudes towards the elderly” between the pupils in both experiment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s after the experiment have reach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
    3. The changes of scores towards the item “ death attitude-neutral acceptance” between the pupils in both experiment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s after the experiment have reach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erning the qualitative data, the content analysis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heet with 2 open-ended questio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upils’ suggestions and their achievements earned from the design of whole curriculum. There are 2 main findings:
    1. Pupils gave positive recognitions on the topics with the feedback of its being applicable to daily life, as well as the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that teacher delivered.
    2. Pupils achieved profound appreciation towards the items of “facing death”, “examining and introspecting life” and “choosing life and death”, and reflected significant acquirements in the aspects of “understanding death”, “realizing death”, “understanding life”, “appreciating life”, “understanding hospice care”, “thinking life and death”, and “others”.

    The researcher has conducted further discussions towards the research results presented above and proposed several suggestions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applic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7 第五節 名詞界定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生命教育的源起與內涵 10 第二節 生命教育教材之分析 18 第三節 生命教育課程介入相關研究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5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5 第四節 教育課程設計 5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74 第六節 研究過程 85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5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95 第二節 教學成效評價 98 第三節 教學綜合評價 126 第五章 研究結論、限制與建議 15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0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56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59 參考文獻 164 中文部分 164 英文部分 169 附錄 附錄一 徵詢研究同意之信函 172 附錄二 學生綜合評鑑表 173 附錄三 教師過程評價表 175 附錄四 「生命的彩虹」教育成就評量表前測 176 附錄五 「生命的彩虹」教育成就評量表後測 182 附錄六 「生命的彩虹」教育成就評量表專家效度名單 187 附錄七 「生命的彩虹」課程修正專家名單 188 圖目錄 圖一 13篇生命教育課程介入相關研究之研究對象比例 31 圖二 研究架構圖 53 圖三 對照組進行施測流程圖 116 表目錄 表2-1 生命教育主要理念與實施原則 16 表2-2 曉明版與得榮版生命教育單元名稱 19 表2-3 曉明版與得榮版生死尊嚴課程中所運用之教學活動比較 23 表2-4 曉明版與得榮版生死尊嚴課程中時間安排之比較 26 表2-5 國內有關生命教育、死亡教育課程介入之論文 29 表2-6 高中職生命教育相關研究之課程設計特色 33 表2-7 13篇生命教育課程介入相關研究之量性評量工具 39 表2-8 國內使用生命意義感量表作為生命教育課程介入 評量工具之研究 45 表2-9 國內老人相關態度教育介入之研究 48 表3-1 研究設計表 52 表3-2 研究對象分布 56 表3-3 「生命的彩虹」課程設計核心概念 58 表3-4 「生命的彩虹」課程設計共同之特色 59 表3-5 「生命的河流」單元教學目標 61 表3-6 「生命的河流」單元課程內容之人物角色 62 表3-7 「生命的河流」單元課程教學方案 63 表3-8 「生命的彩虹」生死取向生命教育教案 66 表3-9 教學目標與評價方式之關係表 75 表3-10 「生命的彩虹-教育成就評量表」信度分析表 84 表3-11 各組實施前測時間表 87 表3-12 各組實施後測時間表 88 表3-13 對於課程建議的關鍵字之正、負向與其他態度分類 91 表3-14 課程收穫七大概念之內涵與關鍵字分類 93 表4-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95 表4-2 有宗教信仰研究對象之信仰類別 96 表4-3 宗教活動參與程度 96 表4-4 影響研究對象對於死亡感受的類別 97 表4-5 校內對照組與校外對照組在各分量表之前測獨立樣本 t檢定摘要表 98 表4-6 實驗組與合併對照組在各分量表之前測獨立樣本 t檢定摘要表 99 表4-7 實驗組與對照組生命意義感之兩個獨立樣本的 平均值差t統計摘要表 101 表4-8 實驗組生命意義感-「生活品質」平均分變化表 102 表4-9 實驗組生命意義感-「生命價值」平均分變化表 103 表4-10實驗組生命意義感-「生活目標」平均分變化表 104 表4-11實驗組生命意義感-「生活自由」平均分變化表 106 表4-12實驗組與對照組老人態度兩個獨立樣本的平均值 差t統計摘要表 107 表4-13實驗組老人態度-「老人的人格特質與外表」 平均分變化表 108 表4-14實驗組老人態度-「老人的認知、能力反應」 平均分變化表 109 表4-15實驗組老人態度-「老人的家庭關係與依賴問題」 平均分變化表 110 表4-16實驗組老人態度-「老人相處問題」平均分變化表 111 表4-17實驗組死亡態度-「恐懼死亡」分量表平均得分變化 117 表4-18實驗組與對照組死亡態度分量表兩個獨立樣本的 平均值差t統計摘要表 115 表4-19實驗組老人態度-「老人的人格特質與外表」平均分 變化表 112 表4-20對照組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分量表各題數平均得分 119 表4-21實驗組死亡態度-「中性接受」分量表平均得分變化 123 表4-22單元一「生命的展現」課程設計之整體評價 結果分析表 126 表4-23單元二「生命的軌跡」課程設計之整體評價結果 分析表 128 表4-24單元三「生命的火花」課程設計之整體評價結果 分析表 129 表4-25單元四「生命的河流」課程設計之整體評價結果 分析表 130 表4-26「我上課都能專心聽講不隨便說話影響上課秩序」評價表131 表4-27「小組討論時,我都認真參與填達活動單」評價表 132 表4-28「觀看影片時認真欣賞」評價表 132 表4-29「準時完成課後作業」評價表 132 表4-30「課程的感覺」評價表 133 表4-31「課程的收穫」評價表 133 表4-32「我給自己學習狀況打分數」評價表 133 表4-33「老師上課的音量」評價表 134 表4-34「老師講課的速度」評價表 134 表4-35「老師上課內容表達情形」評價表 134 表4-36「老師教材及教具製作的準備度」評價表 135 表4-37「喜歡老師上課運用的方式」評價表 135 表4-38「對於老師教學的評分」評價表 135 表4-39實驗組A班學生對於課程建議統整表 136 表4-40實驗組B 班學生對於課程建議統整表 137 表4-41實驗組學生對於課程收穫統整表 143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玉(2002)。死亡教育方案對國中喪親學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行動研究。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國川(2002)。圖解SAS在變異數分析上的應用。台北:五南出版社。
    尹美琪(1988)。大學生宗教信仰與人生意義感、心理需求急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丹里(1986)。中文生命意義測量表。中華心理學刊,28期,50-60。
    生命教育課程編研小組(1998)。生死尊嚴。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得榮社會福利基金會。
    艾蜜麗.佛利德著、傑基.格萊希畫、張莉莉譯(1999)。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台北:格林文化事業。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0)。臺北市推動生命教育實錄彙編。
    宋文里(1977)。存在意義之研究及其在高中生輔導上之意義。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秋蓉(1992)。青少年生命意義感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制: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期,71-94。
    何紀瑩(1994)。基督教信仰小團體對提高大專學生團體歷程與效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庶深(2000)。生死學與死亡學本一家。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台北:洪葉出版社。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學富出版社。
    吳庶深(2001)。活出生命的彩虹:談生命教育的意義。台北市終身學習通訊網,14期,32-35。
    吳庶深、黃禎貞(2001)。生死取向生命教育:教學成效之初討。教育資料集刊,26期,377-392。
    吳庶深、劉欣懿(2001)。「生死尊嚴」-高中生命教育課程特色之初探。本文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吳庶深、劉欣懿(2002)。「生命的彩虹」-高中生死教育課程設計之特色。本文發表於南華大學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研討會。
    吳庶深、劉欣懿(2002)。高中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設計之探討。安寧療護雜誌,4期,283-300。
    吳庶深、曾煥棠、詹文克、梁忠軒(2002)。先進國家與我國中等學校生命教育之比較。教育部委託研究案。
    吳慧敏(2001)。死亡態度研究及其在生死教育上的應用。本文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國中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李復惠(1987)。某大學學生對死亡及瀕死態度。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憲三(2001)。國民小學中年級推動生死教育之探討。本文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余淑娟(2001)。國小學童的死亡教育課程設計及其實成效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思伶主編(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出版社。
    林思伶(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做法。本文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林伶靜(2001)。生死教育融入國中社會科之單元設計與教學。本文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國中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林綺雲(2001)。藝術與高中職生死教育課程的設計-以音樂為例。本文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佛蘭克爾著、譚振球譯(1969)。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台中:光啟出版社。
    佛蘭克爾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1998)。活出意義來。台北:光啟出版社。
    波立特、韓格勒著,史麗珠、李降桃等譯(1999)。護理研究法(上)。台北:桂冠圖書。
    洪淑媚(1997)。大學生對老人態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胡雅棠(2001)。生死教育融入國中輔導活動科之單元設計與教學。本文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國中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紀孟春(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生生死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香港教育署(2001)。安樂死-生死論壇。倫理與宗教科教學支援教材-法理情(pp.88-105)。香港:教育署。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pp.105-126)。台北:寰宇出版社。
    翁淑芬(2001)。生死教育融入國中英文科之單元設計與教學。本文發表於台灣地區國中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紐曼著,王佳皇、潘中道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出版社。
    教育部(1999)。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要點。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劃。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中教司(2002)。高級中學課程總綱草案。World Wide Web:http://www.edu.tw/high-school/
    陳智昌(1983)。我國學生對老人態度和行為意向調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宜汝(2001)。大學生對老人態度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某師範大學學生為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佩君(2001)。我喜歡我自己-生命教育融入健康教育對國中學生自尊、學習成就之影響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彥良(2002)。死亡教育課程對喪親國一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以嘉義市兩國中一年級學生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毅貞(1993)。度港地區65至74歲社區老人之老人態度、社會支持、健康狀態與憂鬱程度之關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娟(2001)。高職生涯規劃課程中生死教育教學之探討。本文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陸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淑茹(2001)。死亡教育課程對護校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2001)。安寧之願-緩和醫療條例簡介。台北: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
    國語日報(2002)。教育部核定三年之後高中課程整合為七大學科。8月27日,第1版。
    張淑美(1990a)。論生死教育在我國實施的需要性與可行性。教育學刊,16期,281-304。
    張淑美(1990b)。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教育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施(pp.171-199)。台北:寰宇出版社。
    張淑美(1994)。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復文圖書。
    張淑美(2000)。論生死教育在我國實施的需要性與可行性。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16期,281-302。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淑美校閱、王珍妮譯,Alfons Deeken著(2002)。生與死的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政傑(1994)。教材教法的問題與趨勢。台北:師大書苑。
    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方案對學童攻擊行為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論文。
    黃禎貞(2001)。生命魔法師-國中生死教育課程設計與評價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惠秋(2002)。「認識自我」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煥棠(2000)。死亡教育。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pp.41-78)。台北:洪葉出版社。
    曾煥棠(2001)。生死教育活動設計之探討。本文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程秀玲(2001)。死亡教育對高職護生之死亡態度的成效探討。中山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寶玲(1999)。死亡教育課程對高中生死亡態度、憂鬱感及自我傷害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麗君(2000)。塑建多元智慧的學習環境推動生命教育。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pp.105-126)。台北:寰宇出版社。
    廖芳娟(2000)。台灣警察之死亡態度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秀霞(2001)。生死教育課程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態度之影響。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可式(1998)。康泰安寧療護手冊。台北: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
    趙可式(2000)。安寧之願-善終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台北: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
    愛亞(2001)。灼熱的生命-台灣搖滾先趨薛岳。台北:時報出版。
    蓮娜瑪莉亞著、王家瑜譯(2001)。一無所缺的人生。台北:傳神出版。
    鄭淑里(1995)。死亡教育課程對師院生死亡態度的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明松(1997)。死亡教育對國中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怡妙(1998)。死亡教育團體方案對台灣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永鎮(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pp.127-149)。台北:寰宇出版社。
    鍾春櫻(1992)。死亡教育對護專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天禾著(2001)。無聲的吶喊-孟克的精神世界。台北:三民書局。
    顏妃伶(1980)。輔導員對老人的態度及對輔導老人的壓力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素如(2000)。殯葬人員對死亡態度與生死學課程需求初探。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完女(1991)。死亡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兒童死亡態度的影響。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絢慧(2001)。死亡如此靠近-一位社工師的安寧病房手記。台北:大塊文化。

    西文部分

    Brown, E.(1999).Loss, change and grief: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Cohen, J.(1988).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Cohen, L., Manion, L. and Morrison, K.(2000).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UK: RoutledgeFalmer.
    Crumbaugh, J. C., & Maholic , L.T.(1964).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existentialism : The psychometric approach to Frankl's concept of noogenic neurosi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200-207.
    Crumbaugh, J. C.(1975). Logo-therapy as a bridge between religion and therapy. Conference paper. Dialog information service, Inc.
    Despelder, L.A., & Strickland, A. L. (2002).The last dance encountering death and dying, (pp. 540),New York: Mc Graw Hill.
    Dickstein, L.S.(1972).Death concern: measurement and correlates. Psychological Reports,30(2),563-571.
    Foster, J.(2000).You and other people.Your Life-2.(pp.84-87). Lond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
    Gesser, G., Wong, P.T., & Reker, G.T.(1987-88).Death attitudes across the life-span: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Death Attitude Profile.(DAP)Omega, 18(2), 113-128.
    Goldman, E. L. (2000). Life and Loss: A guide to help grieving children. U.S.A.: Taylor & Francis.
    Hilt, M. L.(1996): Broadcast news and elderly people: attitudes of local television manager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2, 669-682.
    Hilt, M. L.(1997).The Kogan attitudes toward old people scale: is it time for a revision? Psychological Reports, 80, 1372-1374.
    Hilt, M. L.(1999).Revising the Kogan scale: a test of local television news producers’ attitudes toward older adult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 25,143-153.
    Kastenbaum, R.(2003). Macmillan encyclopedia of death and dying. NY:The Gale Group.
    Klug, L.& Boss, M.(1977).Factorial structure of the death concern scale. Psychological Reports, 38,107-112.
    Kogan, N.(1961).Attitudes toward old people: The development of a scale and an examination of correlates. Journal of Abnormal Social Psychology, 62,44-54.
    Lester, D.(1969).Studies on death-attitude scal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24(1).182.
    Lester, D. (1990). The Collett-Lester fear of death Scale the original version and a revision. Death Studies, 14, 451-468.
    Lindeman, M., & Verkasalo, M.(1996).Meaning in life for Finnish student.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6,647-650.
    Mecracken, A.(1995).Comparison of nursing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the elderly in Norway and the united state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1,167-180.
    Osborne, E. &Yates, S.(2001).Group in Society-The Elderly. Citizenship &PSHE Teacher Guide 2(pp.84-87).U.K.: Folens Publishers.
    Osborne, E. &Yates, S.(2001).Dealing with death. Citizenship &PSHE Teacher Guide 2(pp.56-58).U.K.: Folens Publishers.
    O' Toole, D.(1993). Healing and growing through grief. N. C : Mountain Rainbow Publications.
    Roff, L.L.(2002).Attitudes of Lithuanian service providers in geront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 preliminary study.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8, 577-585.
    Soderhamn, O. G., S & Lindencrona, C.(2000).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wedish version of Kogan’s old people scale. Scandinavian Journal Caring Sciences, 14, 211-215.
    Speece, M. W., & Brent, S. B. (1996).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In C.A. Corr & D. M. Corr (Eds.), Handbook of childhood death and bereavement (pp.29-50). New York: Spring Publishing Company.
    Stevenson, R.G., & Stevenson, E.P.(Eds.)(1996).Teaching students about death: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for education and parents. Philadelphia: The Charles Press Publishers。
    Temper, D. I. (1970). The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death anxiety scale.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82,165-177.
    Walters, L. H., & Klein, A. E.(1980).A cross-validated investigation of the CrumBaugh Purpose in Life Test.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0, 1065-1071.
    Wong, P.T., Reker, G. T., & Gesser, G.(1994).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death anxiety handbook, edited by Neimeyer, R.A. 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