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嘉慧
Chien, Chia-Hui
論文名稱: 臺灣青銀共居的代間互動經驗之研究
A study of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in Taiwan’s intergenerational co-housing
指導教授: 林宜穎
Lin, Yi-Y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青銀共居共同居住代間互動代間交換與支持
英文關鍵詞: intergenerational co-housing, co-living,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intergenerational exchange and support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89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09下載:7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全球人口結構趨勢——高齡化及少子化,對不同地區造成了因地而異的衝擊,各國也相繼提出因應措施。我國內政部人口狀況調查報告亦指出獨居者的比例亦有增加之趨勢,再者,在都市化社會中出現人與人之間離散現象、過往緊密的人際網絡逐漸式微、社會個人化的結構、高負擔的居住成本、虛擬網絡社群等社會議題,緣起於北歐的共居模式似乎成為一新解藥,本研究旨在探究臺灣青銀共居中的代間互動情形,包含青銀共居的居住動機、代間互動之形式、共居中的代間交換與支持、共居後的轉變,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法,訪談對象為共居青年、共居長輩及推行青銀共居單位三方。本研究結果主要發現: 1.在共居動機與期待上共居長輩對於青銀共居採較開放的態度,青年的共居動機則會受到過去對長者的印象及互動經驗影響。 2.共居青銀的互動形式主要以日常互動為主,共居長輩相較共居青年在互動上較為主動,共居青年則是需經一段時間交流後才會主動邀請長輩互動。 3.代間交換的展開有賴雙方關係之建立。此關係之建立是漸進的從陌生到信任感的建立,最終展開互惠關係的歷程。 4.共居青年以提供情感型支持為主;共居長輩則以提供勞務型支持為主。 5.共居之後青銀雙方在情感、行為與認知上皆會有所轉變,尤其對不同的世代將會重新再認識亦會反思到與原生家庭的代間關係。 6.對於與非血親之代間共居容易存在價值觀差異,導致共居之代間關係建立與維持之不易,故推行單位之第三方所扮演的中介角色更顯重要性。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experience of young people and elders who live in intergenerational co-housing in Taiwan, including their motivations, the forms of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intergenerational exchange experience, and their attitude after co-liv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in this research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employed. The interviewees included young people and elders who live in cohousing, and the project executors who promote intergenerational co-housing in Taiwa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1. In terms of motiva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co-housing, elders are more open-mined, however, young people’s motivations are affected by their past impressions and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with elders. 2.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in co-housing is based on daily routine, the elders are more active to interact with young people, while young people need more time. 3. The basis of intergenerational exchange in co-housing is building relationships. Building a sustained and stable exchange relationship requires mutual respect, communication and willing to sol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m. 4.Young people in co-housing provide emotional support and the elders provide labor-based support. 5. Co-residents have changes their perceptions in emotion, behavior, and cognition toward different generations, especially they re-recognized different generations, and reflect on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native family. 6. Co-residents have different values and it’s not easy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therefore, the role from third party is sometimes like the lubricator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臺灣高齡者的居住安排概況 11 第二節 青銀共居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代間互動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質性研究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0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5 第一節 臺灣青銀共居者之居住動機與期待 65 第二節 臺灣青銀共居中共居者間的代間互動形式 78 第三節 臺灣青銀共居中共居者間的社會交換歷程 86 第四節 臺灣青銀共居中共居者的社會交換類型 104 第五節 臺灣青銀共居中共居者於共居生活的轉變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7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40 參考文獻 143 中文文獻 143 英文文獻 147

    中文文獻
    內政部統計處(2018)。106年簡易生命表提要分析。取自https://www.moi.gov.tw/stat/node.aspX?cate_sn=&belong_sn=5991&sn=7758
    內政部統計處(2017)。105年簡易生命表提要分析。取自https://www.moi.gov.tw/stat/node.aspX?cate_sn=&belong_sn=5991&sn=6450
    王仁志(2005)。代間關係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6。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6/46-25.htm。
    王百合、楊國德(2010)。高齡薪傳者與兒童之代間學習互動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4,149-176。
    王玲風、施躍健(2008)。城市空巢老人的社會支持及其與心理健康狀況的關係。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2(2),118 -122。
    司馬蕾(2016)。同一屋簷下的“共異體”──高齡者與青年共用居住的可能性與實踐。城市建築,2016(4),28-31。
    朱芬郁(2013)。在地老化與高齡友善城市之研究:以東京集鴨地藏通商店街為例。澳門護理雜誌,12(2),36-40。
    朱國鳳(2016,7月)。臺灣也能推行「青銀共住」3種未來的美好想像。。取自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242
    好幫(2017,1月6日)。翻轉臺灣「養兒防老」的觀念,借鏡國際打造「青銀共榮」的高齡社會。社企流。取自http://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1/3324/4570
    邱韻如(2016)。共享經濟參與動機之探討:整合社會交換與社會支持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邱珺堉(2017)。誰才是賠錢貨?──手足排行與奉養父母行為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吳舜堂、陳欽雨(2017)。高齡長者社會支持、社會參與與活躍老化關係之研究。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5(4),331-352。
    林如萍(1996)。老年人與成年子女之代間關係──代間交換研究。中華家政學刊,25,77-85。
    林如萍(2000)。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之代間連帶。中華家政學刊,29,32-58。
    林宜穎(2005)。美國代間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麗華(2015)。中高齡者對代間關係之重視度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科技大學,桃園市。
    林鳳琪、王俐婷、王炘珏(2017年9月14日)。我的室友90歲。今周刊,1082。取自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卓馨怡、利翠珊(2008)。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與焦慮:親子關係滿意度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30,155-197。
    胡幼慧(2004)。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臺北市:巨流。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洪宏、姚卿騰(2017)。運用代間學習提升日間照顧中心老人人際互動之研究。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5(2),121-132。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政雄(2006)。老人住宅整體規劃理念。臺灣老年醫學雜誌,1(3),122-139。
    陳靜怡(2013)。高齡者獨立能力與居住安排之區域差異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陳毓璟(2014)。代間學習策略融入社會老年學之學習歷程與成效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3),1-28。
    陳倩如(2017)。我國老人住居安養模式之可行性探討──以共居模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陳政雄(2018)。三代同鄰──因應社會高齡化四大議題的宜居社區。建築師,529,90-94。
    陳倩如、陳其澎(2016)。我國未來老人住居安養之可行性探討以住居形式為例。傳承與創新——文化混血的設計創意,15,309-324。
    孫舒羚(2003)。臺灣都市喪偶老人於悲傷期間之代間功能交換的價值偏好與其機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徐銘宏(2016)。以成功老化探討代間交流之住宅形式──以臺北市萬華區中正出租國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高淑貴、林如萍(1998)。農村老人與成年子女之代間交換。農業推廣學報,15,77-105。
    張芳玲(2017)。第三人生自己設計。臺北市:太雅。
    許秉翔(2004)。住宅研究的社會經濟學取向──以家庭代間移轉為例的考察。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1,21-34。
    許瀞恩(2016)。老人公寓長者之生活適應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黃富順(2004)。高齡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貞芳(2011)。臺北市高齡學習者代間支持與其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千桓(2015)。無殼老蝸牛的生活實況:從一棟出租公寓看老年租屋者的居住狀況與問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黃麗珊(2014)。以社會交換理論探討關渡自然公園與滙豐銀行合作推展環境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臺北市。
    黃瀞儀(2015)。影響日本與臺灣代間財務交換類型的因素: 居住型態、生命循環和性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淑娟(2017)。建構「三代同鄰」宜居社區可行性之探討──以東京「東雲CODAN集合住宅」型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臺南市。
    游馥慈(2017)。樂齡大學學員及大學生參與代間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曾瀝儀、張金鶚、陳淑美(2006)。老人居住安排選擇代──間關係之探討。住宅學報,15(2),45-64。
    葉光輝(2009)。再論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的幾個關鍵性議題。本土心理學研究,32,207-248。
    趙忠傑、楊子申(2017)。系統動力學視角下臺灣長照產業人力困境與政策。兩岸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家學術期刊,2,53-72。
    廖苑如、林麗嬋(2013)。三代同堂式微下的代間照顧。源遠護理,7(2),22-28。
    衛生福利部(2015)。高齡社會白皮書核定版。取自http://archives.ey.gov.tw/01ey/20160110/www.ey.gov.tw/News_Content4d4b9.html?n=0AD1AB287792C301&s=AD43B6E1D7406D7C
    衛生福利部(2015)。102年老人狀況調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1767-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17)。106年老人狀況調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1767-113.html
    蔡文輝(2003)。老年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蔡恩子(2011)。一起來學習:某南臺灣老人機構院民代間互動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蔡淑瑩(主持人)。2017。以代間交流探討高齡互助住宅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期末報告(編號:MOST 105-2410-H-027-008)。臺北市: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潘信榮(2017)。網絡崩世代居住空間的重構──以玖樓共生公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潘信榮(2016,9月21日)。讓我們一起住吧!全球化下的新型態社區:「共同居住空間」蓬勃發展的五大原因。社企流。取自http://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1/3276/4350。
    潘信榮(2017)。臺北青銀共居的條件與機會(下篇):新北市社會住宅的青銀共居計畫。取自http://www.urstaipei.net/article/20596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
    劉又嘉。(2013)。影響未來高齡者生活品質的社會支持網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劉宜君(2018,1月)。高齡社會的代際共融議題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舉辦之2018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暨世界公益學論壇之論文,臺北市。
    篠原聰子(2016)。共享住宅──擺脫孤立的居住方式。城市建築,2016(4),20-23。取自http://www.cqvip.com/qk/87987X/201604/668801895.html
    藤田孝典(2016)。下流老人──即使月薪五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吳怡雯,譯)。臺北市:如果。
    魏雅玲(2008)。單身老年人非正式社會支持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Blieszner, R., & Bedford, V. H. (2007)。老年與家庭:理論與研究(林歐貴英、林雅婷、黃月美、丁周平、楊佩真、戴禹心、李榮生、錢啟方,譯)。臺北市:五南。
    Merriam, S. B.(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顏寧,譯)。臺北市:五南。
    英文文獻
    Brown R, & Ohsako T. (2003). A study of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mes for schools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 151-165.
    Blau, P. M.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Wiley.
    Durrett, C. (2009). Senior cohousing: A community approach to independent living. Gabriola Island, B.C., Canada: New Society.
    Emerson, R. M. (1976). Social eXchange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 335-362.
    Eurofound. (2009).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analytical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ec.europa.eu/commfrontoffice/publicopinion/flash/fl_269_en.pdf
    Kim, G. (2017). How cohousing can make us happier (and live long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d.com/talks/grace_kim_how_cohousing_can_make_us_happier_and_live_longer
    Generations United.取自https://www.gu.org/
    Granville, G. (2002). A review of intergenerational practice in the UK. Retrieved from https://scottishmentoringnetwork.co.uk/assets/downloads/resources/intergenerational.pdf
    Homans, G. C.(1958).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3(6), 597-606.
    Hoff, A.(2007).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as an adaptation strategy in aging knowledge societies. In European Commission (Ed.), Education, employment, europe (pp. 126-129). Warsaw, Poland: National Contact Point for Research Programm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Hatton-Yeo, A., & Ohsako, T. (2000).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mes: Public policy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58364)
    Kim, J., Yoon, Y., & Zo, H. (2015).Why people participate in the sharing economy: A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In PACIS 2015 proceedings, 76, Retrieved from http://aisel.aisnet.org/pacis2015/76
    Lietaert, M. (2010). Cohousing’s relevance to degrowth theori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8(6), 576-580.
    WHO (2012).Good health adds life to yea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ageing/publications/whd2012_global_brief/en/
    Souza, E. M., & Grundy, E. (2007).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Results from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in Brazil.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5(7) , 1397-409
    Newman, S., & Hatton-Yeo A. (2008).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older people. Ageing Horizons, 8, 31-39.
    Storm R., & Storm P.(2011). A paradigm for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In Manural London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lifelong learning (pp. 133-146).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ibaut, J. W., & Kelley, H. 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Tichon, J. G., & Shapiro, M.,(2003). The process of sharing social support in cyberspac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6, 161-17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