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正沙
論文名稱: 中小學教師法治態度與教育法規認知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指導教授: 許禎元
Hsu, Chen-Y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法治態度教育法規認知政治社會化中小學教師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5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以問卷調查法,調查桃園縣中小學教師的法治態度與教育法規認知,以了解其法治態度與教育法規認知之現況,及不同背景之教師,在法治態度與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首先從文獻中,建構出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法規知識
    ,進而探討法治態度與政治社會化,並將國內外相關研究做一整理。
    研究者於97學年度以桃園縣任教之中小學教師為對象,共抽樣1234人為樣本。之後將所得資料分別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逐步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考驗,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一、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法治態度的差異
      本研究發現男性、31~40歲、師院、法學院、排行中間、信仰佛教、曾有線無婚姻、年資6~10年、擔任主任、修過法律課程、有法律事務經驗、某黨派支持者、收看政論節目0.5~1小時、有參加過政見發表會的教師,其法治態度較正面積極。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
      本研究發現男性、31~40歲、師院、海洋科學與環境學院、學士、排行中間、信仰天主基督教、已婚、年資6~10年、擔任組長、修過法律課程、無法律事務經驗、中間選民、收看政論節目0.5小時、無參加過政見發表會的教師,其教育法規認知較正面積極。
    三、中小學教師法治態度與教育法規認知之間達顯著相關。
    四、影響法治態度的因素
      根據逐步迴歸分析,對教師法治態度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有:是否修過法律課程、宗教信仰、擔任職位及證論時數。
    五、影響教育法規認知的因素
      根據逐步迴歸分析,對教師教育法規認知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有:就讀科系、年資、婚姻以及是否修過法律課程。

    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一、法治態度部份
    1.廉潔的政府造就積極正向的法治態度
    2.各師資培育機構增開法律課程
    二、教育法規認知部分
    1.各大學科系普設法律課程
    2.教育單位應多舉辦教師法律進修活動
    3.將教育法規納入教師甄試科目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動機與目的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政治社會化的意涵 17 第二節 政治社會化的理論 20 第三節 政治社會化的相關研究 33 第四節 政治社會化與學習 41 第五節 政治社會化的媒介 46 第六節 政治社會化的功能 6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71 第三節 問卷編製 72 第四節 研究範圍 80 第五節 樣本抽取 82 第六節 資料處理 88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93 第一節 教師法治態度之研究發現 93 第二節 教師教育法規認知之研究發現 110 第三節 教師法治態度與教育法規認知之相關性研究 128 第四節 教師法治態度與教育法規認知的迴歸分析 1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研究討論 13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45 第三節 結語 146 第四節 建議事項 152 參考文獻 156 附錄ㄧ 165 附錄二 168 表 目 次 表2-1:美國政治社會化經驗性研究 34 表2-2:台灣政治社會化經驗性研究 35 表2-2:台灣政治社會化經驗性研究(續) 36 表2-2:台灣政治社會化經驗性研究(續) 37 表2-2:台灣政治社會化經驗性研究(續) 38 表2-3:國內法治態度與法律知識之研究摘錄表 39 表2-3:國內法治態度與法律知識之研究摘錄表(續) 40 表2-4:政治學習的九種面向 41 表2-5:大陸「主旋律」藝文作品 57 表3-1:桃園縣中小學教師人數與按比例取樣人數表 83 表3-2:桃園縣行政區域學校分佈表 83 表3-3:問卷回收分配表:問卷總數1550份 85 表3-4:投入分析樣本分配表 86 表3-5:性別檢定 87 表3-6:學校檢定 87 表3-7樣本基本背景的統計描述 90 表3-7樣本基本背景的統計描述(續) 92 表4-1:法治態度量表統計摘要表 94 表4-2:法治態度次數分配表 94 表4-3:教師法治態度量表各題敘述統計表 95 表4-4:不同性別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96 表4-5:不同年齡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97 表4-6:不同學校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97 表4-7:不同科系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99 表4-8:不同學歷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0 表4-9:不同排行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0 表4-10:不同宗教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1 表4-11:不同婚姻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2 表4-12:不同年資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3 表4-13:不同職位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4 表4-14:是否修過法緒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5 表4-15:是否修過刑法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5 表4-16:是否修過民法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6 表4-17:是否修過行政法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6 表4-18:是否修過法律課程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6 表4-19:有無法律事務經驗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7 表4-20:不同政黨傾向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7 表4-21:不同政論時數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8 表4-22:是否參加政見發表會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09 表4-23:教育法規認知測驗統計摘要表 111 表4-24:教師教育法規認知次數分配表 111 表4-25 教師教育法規認知測驗各題敘述統計表 112 表4-26:不同性別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13 表4-27:不同年齡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14 表4-28:不同畢業學校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15 表4-29:不同科系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16 表4-30:不同學歷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17 表4-31:不同排行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18 表4-32:不同宗教信仰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18 表4-33:不同婚姻狀態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19 表4-34:不同年資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20 表4-35:不同職位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21 表4-36:是否修過法緒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23 表4-37:是否修過民法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23 表4-38:是否修過行政法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23 表4-39:有無修習法律課程在法治態度量表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24 表4-40:有無法律事務經驗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24 表4-41:不同政黨傾向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25 表4-42:不同政論時數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26 表4-43:是否參加政見發表會在教育法規認知的差異分析表(ONE-WAY ANOVA) 127 表4-44:法治態度與教育法規認知之相關矩陣 129 表4-46:以法治態度為效標變項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131 表4-47:預測中小學教師法治態度的有效變項之統計數量表 131 表4-48:投入分析變項間的PEARSON相關係數表 132 表4-49:以教育法規認知為效標變項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132 表4-50:預測中小學教師教育法規認知的有效變項之統計數量表 133 表5-1:法治態度的敘述統計 135 表5-2:基本背景在法治態度的差異性檢定 136 表5-3:教育法規認知的敘述統計 139 表5-4:基本背景在教育法規的差異性檢定 140 表5-5:法治態度在各預測變項的迴歸解釋力 142 表5-6:教育法規認知在各預測變項的迴歸解釋力 143 表5-7:人權法治及品德教育類教師研習統計資料(93年-97年) 154 圖 目 次 圖2-1:政治系統的簡化模型 27 圖2-2 教育系統模型(BALLANTINE,2007:21) 32 圖2-3:學習階段與成年政治態度及行為的關係 45 圖2-4:政治社會化媒介的影響力評估 49 圖3-1研究架構圖 69

    一、中文書目
    (一)書籍
    江宜樺(2003),《民主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時報出版。
    江浪、小俁行男 (1984),《侵略》,台北:中央日報出版部。
    朱雲漢、丁庭宇譯(1981) (Richard W. Wilson著),《中國兒童眼中的政治-台灣政治社會化的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
    朱雅麗、張磊(主編)(2006),《改變世界的100場戰爭與衝突》,台北:明天國際圖書。
    任德厚(1987),《政治學》,台北:三民。
    李光平(1983),《政治共識與政治穩定》,台北:黎明文化。
    李筱峰 (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出版社。
    呂萬和譯(2008),《菊與刀》,台北:笛藤出版社。
    呂亞力(1997),《政治學》,台北:三民。
    吳清山(2006),《教育概論》,台北:五南圖書。
    易君博(1984),《 政治理論與硏究方法》,台北:三民。
    林郡雯譯(2007) (Kathleen Bennett deMarrais、Margaret D.LeCompte著),《教育的社會學分析—學校運作之道》,台北:學富文化。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商務出版社。
    林美娜(1990),《憤怒的野百合一三一六中正堂學生靜坐抗議紀實》,台北:前衛。
    東中野修道、邱振瑞(2001),《徹底檢記南京大屠殺》,台北:前衛出版社。
    邱振瑞譯(2008)(鶴見俊輔著),《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 1931─1945》,台
    北:行人出版社。
    范世平(2006),《大陸出境旅遊與兩岸關係之政治分析》,台北:秀威資訊。
    胡華玲(1997),《金陵求生-魏特琳女士傳》,台北:九歌。
    馬起華(1985),《政治學原理》,台北:大中國出版。
    袁頌西(2004),《政治社會化: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孫宅巍(1997),《南京保衛戰史》,台北:五南。
    唐德剛(2005),《毛澤東專政始末 1947-1976》,台北:遠流出版社。
    夏曉鵑 (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台北:台灣
    社會研究雜誌社。
    陳陸輝(2004),《政治學》,陳義彥主編,台北:五南。
    陳奎熹(2007),《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照雄(2007),《芬蘭教育制度》,台北:心理出版社。
    許禎元(1997),《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台北:五南。
    許禎元(1998),《分裂中國家主權意識形成途徑之研究:台灣地區大學生政
    治社會化的個案》,台北:時英出版社。
    許禎元(2000),《職業軍人的政治學習:制度與行為》,台北:雙葉書廊。
    許禎元(2005),《教師與教育法制》,台北:雙葉書廊。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佑宗譯(1997)(Juan J.Linz、Alfred Stepan著),《邁向鞏固的民主體制》,台北:業強出版社。
    張茂桂等(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梁啟超(1959),《儒家哲學》,台北:中華書局。
    彭懷恩(1992),《中國政治文化的轉型》,台北:風雲論壇。
    黃德祥、林重岑、薛秀宜譯(2007) (Jeanne H. Ballantine著),《教育社會學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 Systematic Analysis》,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洲松(2004),《當代文化與教育----文化研究學派與批判教學論的取向》,台北:洪葉文化。
    經盛鴻(2009),《遮蓋不了的罪惡─日本新聞傳媒與南京大屠殺(上)(下)》
    ,台北:秀盛資訊科技。
    趙鏡中(2007),教師專業自主的理念、衝突與實踐,載於《十年教改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
    鄧維楨(編譯)(1994),《開創時代政治巨人-佘契爾夫人》,台北:鹿橋文化事業。
    蔡璧煌(1994),《學校與學生政治社會化-高中職學生政治社會化的教育社會學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蔡繼光譯(2002)(Stalker Peter著),《國際遷移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台北:書林出版社。
    龍應台(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天下雜誌出版社。
    蕭富元(2008),《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台北:天下雜誌。
    蕭新煌(1988),《社會學的滋味》,台北:東大圖書。
    薛曉華譯(2007) (Thomas S. Popkewitz著)《 教育改革的政治社會學—教學、師資培育及研究的權力/知識 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Power/Knowledge in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
    行人出版社。
    (二)期刊
    王浩博(1997),〈改編本社會科教材中之政治社會化內容的探討〉,《國教學報》,9,頁279-299。
    王家通(2004),〈十年教改爭議癥結之探討〉,《教育學刊》,第22期,頁1-17。
    江建昌(2008),〈後現代多元文化中的教師角色〉,《教育趨勢導報》,頁113。
    沈景愷(2006),〈學校公民教育實施中----學童政治社會化的起點行為分析
    〉,《南投文教》,第25期。
    呂亞力(1973),〈政治社會化研究之重心〉,《憲政思潮》,第24期,頁32-55。
    呂實強(1996),〈國中新課程-「認識台灣(歷史篇)」科設立的經過與教材
    教學有關的幾項問題〉,《國立編譯館通訊》,9(2),頁17-24。
    吳乃德(1993),〈國家認同與政黨支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頁33-61。
    吳乃德(1995),〈社會分歧和政黨競爭:解釋國民黨為何繼續執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8,頁101-130。
    吳乃德(1999),〈家庭社會化和意識型態: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台灣社會學研究》,頁53-85。
    林水波(1973),〈學校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思與言》,第11卷第3期,頁13-22。
    林水波(1973),〈大眾傳播媒介與政治社會化〉,《思與言》,第15卷第6期,頁74-83。
    林佳範(2004),〈人權教育-教育基本法與學生受教權〉,《學生輔導》,第95期,頁116-123。
    林俊賢、黃毅志(2008),〈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客觀階級位置、文化資本與主觀階級認同:與其他職業做比較〉,《教育研究集刊》,頁130。
    林文瑛(1996),〈日本教育改革經驗的啟示〉,《教改通訊》,20,頁6-8。
    范世平(2008),〈中國大陸出境旅遊對於民主化可能影響〉,《遠景基金會季刊》,頁162。
    高寶華(2005),〈公民教育與民主政治之關係〉,《北商學報》,第8期。
    許禎元(2009),〈教師作為廣義公務人員的行政責任〉,《師說》,第209期,頁20-26。
    許禎元(2008),〈權力剩餘論-學校的權力機制與運作〉,《師大政治論叢》,第9、10期(合輯),頁85-116。
    許禎元(2007),〈學校內校務會議的設立與職責析辯-兼論各種功能委員會〉,《學校行政》,第51期,頁214-221。
    許禎元(2005),〈教師申訴評議案件之研究-台北縣的個案探討(2000-2004年)〉,《菁莪季刊》,第17卷4期,頁37-44。
    陳文俊(2000),〈政治的孟德爾定律?家庭與台灣國小學童的政治學習〉,《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第2卷第4期,頁97-132。
    陳陸輝、黃信豪(2007),〈社會化媒介、在學經驗與台灣大學生的政治意識和政治參與〉,《東亞研究》,第38卷第1 期。
    陳義彥、陳陸輝(2004),〈台灣大學生政治定向的持續與變遷〉,《東吳政治學報》,第18期,頁1-39。
    陳翠蓮、黃麗芬(2005),〈政治社會話與政治認同之變遷-以「外獨會」為 例〉,《法政學報》,19,頁1-40。
    游盈隆(1996),〈台灣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台灣政治學刊》,1,頁41-84。
    劉阿榮(2001),〈儒家政治倫理與族群關係〉,《中大社會文化學報》,頁1-21。
    劉義周(1994),〈台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選舉研究》,3 (1),頁53-73。
    歐用生(1985),〈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意識型態之分析〉,《新竹師專學報》,12,頁91-125。
    羅世宏(2002),〈台灣的認同/差異:影視媒體的局勢中介與雜存認同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2,頁3-35。
    (三)論文
    王錦雀(1994),《臺灣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的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田秀萍(1987) ,《接觸大眾媒介行為與政治社會化關聯性之研究—以政大學生政治容忍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李明岳(2006),《大陸配偶來台後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研究--以台北縣大陸配偶個案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林嘉誠(1980) , 《台北地區大學生的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林美香(2007) ,《西方個人主義與儒家政治思想之研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未出版。
    林財榮(2003),《兩岸人民通婚之研究-以居住花蓮縣境大陸配偶家庭為實證之對象》,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未出版。
    侯淑嫣 (2005) , 《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高雪芳(1998),《戰前日本軍國主義教育下的小學教育政策與修身科課程》,私立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陳文俊(1982) , 《台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成因素-青少年》,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陳麗如(2004),《台灣教師人權的興起與政策影響-政治基會結構的觀點》,國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未出版。
    彭瀧森(1985),《國中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黃麗芬(2005),《政治社會化與政治認同之變遷─以「外獨會」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傅曉芬(2001) ,《台灣地區國小學童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家庭與學童之政治學習》,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未出版。鄔昆如(1999) , 《儒家政治倫理對國民黨重大決策的影響(1988-1999)》,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葉佳文(2001) ,《台灣高中職學生政治社會化---以桃園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葉孟宗(2004),《跨國婚姻家庭之外籍配偶其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塗惠玲(1996),《台灣中部地區國小兒童民主法治知識與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蔡金樹(2004),《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政治社會化之研究-以廣西平果縣壯足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未出版。
    鄭宏文(1993),《政治社會化媒體對政治態度與行為的影響:台灣地區大學生個案研究》,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未出版。
    賴國洲(1978) ,《大學生政治消息的傳播形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謝孟勳(2006),《我國中小學教師懲戒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謝清德(1987),《我國兒童政治社會化之研究-有關小學教科書的內容分析》,私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簡孟嫻(2003),《大陸女性配偶在台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縣市、彰化縣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未出版。
    羅世宏(1994),《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大眾媒介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框架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四)研究報告
    沈珊珊(1997),教師專業與教師自主權之社會學探討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413-H-134-010)。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五)報紙、網路
    王銘義(2009,9月29日)。《建國大業》領軍,主旋律賣座。中國時報,A13版。
    林克倫(2009,9月27日)。兩岸大交流,陸客最哈台式民主。中國時報,A9版。
    周慧盈(2005),〈大陸旅遊業者著手〉,《中央社》,<http://tw.news. yahoo.com/05024/43/1vcqr.html>
    邱祖胤(2009,10月26日)。川口開治、政治語言超辛辣。中國時報,A9版。
    陳文和(2009,10月26日)。東亞vs.亞太締共同體、日澳較勁。中國時報,A2版。
    一、西文書目
    Almond, G. A. & G. B. Powell,Jr.(1966).”ComparativePolitics: A
    Beck, P. A.(1977),”The role of agents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Handbook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Character,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awson,Richard E.,Karen S.Dawson.,& Kenneth,Prewitt.(1977),”Development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Easton, David & Jack Dennis.(1969),”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Easton, David & Robert D. Hess.(1961),”Youth and the Politic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Vol. 14.
    Greenstein, F.I.(1968),”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Hess, Robert D.& Judith V. Torney.,(1967),”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 in Children,”Chicago: Aldine.
    Hyman, Herbert Hiram.(1959).”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Glencoe, Illinois: The Free Press.Political Socialization:An Analytic Study,”
    Smith, Elizabeth,(1999).“The Effects of Investments in the Social Capital of Youth on Political and Civic Behavior in Young Adulthood.”Political Psychology,20(3)pp.53-80.
    System, in Seymur M. Lipset & L. Lowenthal(eds.), Culture & Soci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New York: McGrew-Hil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