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慧琴
論文名稱: 國學與救亡:唐文治的生平與思想(1865-1954)
指導教授: 黃克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1
中文關鍵詞: 唐文治文化保守主義救亡國學國學教育中體西用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晚清民初的教育家及思想家唐文治為研究核心,剖析唐文治一生的思想轉變,面臨時代變局下的回應,以及如何堅持自身的理想、並加以實踐,以進一步探究唐文治在中國近代思想法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除了緒論與結論之外,第二章主要探討唐文治的家世、師承與任官經歷,藉此討論在唐文治成長過程中,周遭環境對其思想的形成有何實質的影響。第三章則是針對唐文治的思想內涵為主,從唐文治的各種著作文章當中,了解唐文治在晚清民初以來,思想上對傳統中國學的堅持、轉變,對西方學術的看法與接納的部分。第四章則是以上海工業專門學校與無錫國專為主,分析唐文治如何在興辦學校,發展教育事業的過程中去實踐內心理想的價值。
    唐文治作為一個跨越時代的知識份子,歷經多次動盪的時局,以及雙眼皆盲的不便,仍然盡己之所能嘗試著改善社會的問題。他的思想內涵始終以理學作為核心,因此認為國家社會若要富強,必須要以「正人心、救民命」作為準則,發揚中國傳統道德綱常,以維護社會倫理秩序。於是在教育實踐的部分,便是以發展國學為主,才會有無錫國專的創立。至於西方學術所帶來的衝擊,唐文治的態度雖然包容,卻始終限於「中體西用」的架構之中。在劇烈變動的時期,唐文治的思想卻難以撼動,他的思想內涵,足可視為中國「文化保守主義」的一員。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回顧.....................................6 第三節、研究文獻與論文架構............................9 第二章、唐文治的家世、師承與仕途(1865~1906)..........13 第一節、唐文治的學術認同與地域認同.....................13 第二節、家世與師承 ...................................24 第三節、任官經歷.....................................35 第三章、唐文治的思想內涵..............................46 第一節、從「修身」到「治國」:唐文治的救亡理想...........46 第二節、西學與國學之間:唐文治對知識的選擇..............56 第四章、以「國學」為中心的辦學事業.....................68 第一節、唐文治的辦學經歷:從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到無錫國專....72 第二節、國學教育的理念:唐文治實踐救亡的方法.............80 第五章、結論........................................105 附錄一 唐文治生平重要大事 ...........................112 附錄二 唐文治重要著作列表 ...........................117

    一、史料

    1.《大夏半月刊》
    2.《大眾》
    3.《之江中國文學會集刊》
    4.《內務公報》
    5.《民意月刊》
    6.《申報》
    7.《江蘇研究》
    8.《江蘇教育》
    9.《浙江圖書館館刊》
    10.《國風報》
    11.《國粹學報》
    12.《國學月刊》
    13.《國學季刊》
    14.《教育雜誌》
    15.《雄風》
    16.《新潮》
    17.《學術世界》
    18.《民國文集叢刊》第一輯,台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8。
    19.《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三輯,台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9。
    20.《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5。
    21.《歷代文話》第九冊,上海:復旦大學,2007。
    2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無錫
    文史資料選輯》19,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2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無錫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
    《無錫文史資料》,無錫市: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無錫市委員會
    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1。
    24.交通大學校史撰寫組(編),《交通大學校史資料選編1896-1927》第1
    卷,陝西:西安交通大學,1986。
    25.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江蘇文史資料集粹.教育卷》,南
    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1995。
    26.何桂珍,《何文貞公遺書(據清光緖十年六安求我齋刻本影印)》,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7.沈曾植著,錢仲聯校注,《沈曾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
    28.私立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編),《私立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十五週年紀念
    冊》,無錫:無錫國學專修學校,1936。
    29.私立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編),《無錫國專第十屆畢業刊》,無錫:無錫
    國學專修學校,1933。
    30.倭仁,《倭文端公遺書》,台北:京華出版,1968。
    31.唐文治、蔚芝莆著,《孝經新讀本》,上海:徐家匯工業專門學校發行,
    1917。
    32.唐文治,《性理救世書》
    33.唐文治,《尚書大義》,臺北:廣文書局,1970。
    34.唐文治著,沈雲龍主編,《茹經堂奏疏》,台北:文海書局,1972。
    35.唐文治編纂,《十三經讀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
    36.唐文治著、唐慶詒補,《茹經先生自編年譜正續編》,台北:文海出版
    社,1986。
    37.唐文治,《茹經堂文集》,1-6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6。
    38.唐文治,《唐文治文選》,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39.唐文治著,陸遠編,《大家國學8.唐文治卷》,天津:天津人民,
    2008。
    40.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國史館校註,《清史稿校註》,台北:台灣商
    務印書館,1999。
    41.曾國藩,《曾國藩全集.家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7。
    42.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校友會(編),《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校友錄》,台北:
    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校友會,出版年代不詳。
    43.無錫地方至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無錫縣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無
    錫地方資料滙編》,無錫:出版者不詳,1986。
    44.黃體芳著,俞天舒編,《黃體芳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4。
    45.劉露茜、王桐蓀編註,《唐文治教育文選》,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
    社,1995。
    46.錢仲聯著,周秦整理,《錢仲聯學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7.戴振、唐文治,《英軺日記》,台北:文海書局,1972。

    二、專書

    1.中國學術討論社(編),《中國學術討論集》,上海:上海書局影印,
    1991。
    2.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九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3.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4.王汎森,《古史辯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1987。
    5.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6.王俊才、葛榮晉著,《陸世儀評傳》,江蘇:新華書店,1996。
    7.王奎,《清末商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王泉根(主編),《多維視野中的吳宓》,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
    9.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學生書局,1969。
    10.王爾敏,《檮乘小品》,台北:商務出版社,1984。
    11.史革新,《晚清理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12.朱隆泉(主編),《思源湖—上海交通大學百年故事擷英》,上海:上海
    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13.艾愷,《文化守成主義論: 反現代化思潮的剖析》,臺北市:時報,
    1986。
    14.何曉明,《返本與開新 : 近代中囯文化保守主義新論》,北京:商務印
    書館,2006。
    15.佐藤一郎著;趙善嘉譯,《中國文章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16.余子俠,《工科先驅 國學大師──南洋大學校長唐文治》,濟南:山東教
    育出版社,2004。
    17.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台北市:三民,
    1991。
    18.吳湉南,《無錫國專與現代國學教育》,合肥:安徽教育,2010。
    19.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9。
    20.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
    委員會出版 ,1984 。
    21.周陽山、楊肅獻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台北:時報
    文化,1980。
    22.周陽山、楊肅獻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台北:時報
    文化,1980。
    23.易正義,《從民間出發:民國初年的中等教育改革(1912~1926)》,永
    和 : 花木蘭文化,2010 。
    24.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台北:聯經出
    版,2009。
    25.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
    26.胡逢祥,《社會變革與文化傳統:中國近代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上
    海:上海人民,2000。
    27.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8.桑兵,《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8。
    29.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
    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30.唐屹軒,《無錫國專與傳統書院的轉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
    2008。
    31.張枬、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卷三,香港: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7年。
    32.張昭軍,《晚清民初的理學與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33.張灝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1982。
    34.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21。
    35.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國史館(校註),《清史稿校註》,台
    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36.許嘯天(編),《國故學討論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37.郭影秋,《往事漫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
    38.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國學門為中心
    的探討(1922-1927)》,台北:政大歷史系,1999。
    39.陳平原,《中國大學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40.陸寶千,《清代思想史》,台北:廣文書局,1983。
    41.淩鴻勛,《七十自述》,台北:三民書局,1969。
    42.馮筱才,《在商言商:政治變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出版社,2004。
    43.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44.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
    臺北市:允晨文化,1998。
    45.賀麟,《當代中國哲學》,南京:勝利出版社,1954。
    46.鄒韜奮,《經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8。
    47.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8.劉黎紅,《五四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
    49.鄭大華,《民國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50.鄭大華、鄒小站主編,《思想家與近代中國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2005。
    51.鄭大華、鄒小站編,《傳統思想的近代轉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07。
    52.鄭師渠,《思潮與學派: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研究》,北京市:北京師範大
    學,2005。
    53.鄭師渠,《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台北:文
    津,1992。
    54.鄭師渠,《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大出版社出版,
    1997。
    55.錢仲聯,《錢仲聯學術自傳》,成都:巴蜀書社,1993。
    56.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37。
    57.薛化元,《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1861-1900):官定意識型態的西
    化理論》,台北:稻鄉,1991。
    58.羅志田,《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與學術掠影》,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
    2001。
    59.羅志田,《國家與學術:淸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市:三
    聯書店,2003。
    60.龔書鐸(編),張昭軍(著),《清代理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
    2007。
    61.喩大華,《晚清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三、期刊論文

    1.王信凱,〈《學衡》中的「柳詒徵」〉,《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
    35 ,台北:中國歷史學會,2004.01,頁251-294。
    2.王晴佳,〈白璧德與「學衡派」—一個學術文化史的比較研究〉,《中央
    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7,2002.06,頁41-91。
    3.何曉明,〈文化保守主義與中國現代化〉《孔孟學報》,81,2003.09,頁
    291-314。
    4.吳德明,〈唐蔚芝先生訪問記〉,《旅行雜誌》,10-8,上海:中國旅行
    社,1936.08,頁81-83。
    5.沈松僑,〈五四時期章士釗的保守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15,1986.12,頁163-250。
    6.周金品,〈上海交大首任校長唐文治〉,《炎黃春秋》,1,北京:炎黃春
    秋,2006,頁53-55。
    7.林志宏,〈戰時中國學界的「文化保守」思潮(1941-1948):以思想與時
    代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
    8.林麗月,〈學衡與新文化運動〉,收入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
    六輯,臺北市:聯經,1980。
    9.金其楨、俞燕鳴,〈對無錫經學發展的歷史考察—兼論無錫的歷史文化根
    基〉,《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2004,頁41-21。
    10.洪淑芬,〈陸世儀學術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8。
    11.苗體君,〈唐文治教育思想和實踐試探〉,《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
    版》,1,1998,頁12-15。
    12.桑兵,〈晚清民國時期的國學研究與西學〉,《歷史研究》,5,1996,
    頁30-45。
    13.張志銘,〈上海交通大學研究(1896-1949)─ 近代實業教育的搖籃〉,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14.張春樹,〈國史、國學與國家—淺釋民初清華國學研究院四位史家之思想
    與史學〉,《簡牘學報》,19,2006,頁71-135。
    15.張海華,〈唐孝純教授回憶祖父唐文治〉,《檔案與建設》,10,2006,
    頁40-41。
    16.張雪永,〈唐文治棄官從教析論—兼于蔡元培比較〉,《西南民族大學學
    報》,218=10總,2009,頁254-257。
    17.張循,〈漢學的內在緊張: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得一個新解釋〉,《中
    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3,2009.03,頁49-96。
    18.張晶華,〈唐文治學術思想研究〉,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19.陳昀秀,〈清末的江蘇教育總會(1905~1911)〉,台北: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20.陳俊啟,〈吳宓與新文化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56, 2007.06,頁45-89。
    21.陳淡庵,〈唐蔚芝先生與中國工商業〉,《中國工業》,1945夏季號,頁
    37-48。
    22.陸振岳,〈無錫國學專修學校述略〉,《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2004.04,頁107-112。
    23.彭衛民,〈學歸大統清代漢宋之爭的三個階段〉,《朝陽人文社會學
    刊》,8-1,2010,頁144-184。
    24.黃克武,〈清末民初的民主制度:意義與淵源〉,收錄於《中國現代化論
    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頁372-374。
    25.黃漢文,〈緬懷唐文治先生〉,《文教資料簡報》,2=總158,頁93-
    101。
    26.黃麗芬,〈南菁書院的辦學特色〉,《常熟理工學院學報》,13-5,江
    蘇:常熟理工學院,1999,頁35-46。
    27.靳貴珍、趙濛,〈唐文治高等教育思想探析〉,《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1,2007,頁100-102。
    28.蔡長林,〈論常州學派的學術淵源—以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評
    論為起點〉,《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6.03,頁171-217。
    29.鮑正熙,〈南菁書院始末〉,《江蘇政協》,3,江蘇:江蘇政協雜誌編輯
    部,2000。
    30.羅志田,〈學術與國家:國粹國故與國學的思想論爭〉,《二十一世紀雙
    月刊》,66,2001.08,頁102-110。
    31.嚴家炎,〈評五四、文革與傳統文化的論爭〉,《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42,1997.08,頁129-13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