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桂蘭 |
---|---|
論文名稱: |
台北縣淡水鎮閩南話研究 The Study of South Min Dialect in Tamsui, Taipei County |
指導教授: | 張屏生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535 |
中文關鍵詞: | 同安腔 、地域特色詞 、田野調查 、方言周圈論 、閩南話 |
英文關鍵詞: | Tang-uann accent, special local terms, fieldwork, word diffusion, South Min dialect in Taiwa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3 下載:6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北縣淡水鎮是台灣內部少數幾個老同安腔的方言點。本文就聲、韻、調三方面做探討,除了傳統方言學的基礎外,也加入地理語言學的調查,兼顧歷時性與共時性的語言調查。
本文的研究目地如下:
1、紀錄淡水鎮目前的語言音系,並和台北、金門和馬公這三個皆為同安音系的方言點做比較。
2、藉由詞彙的比較,整理出淡水當地特殊的詞彙,還有與其他三個方言點的異同處。挑選出幾個特殊詞彙,做地理語言學的調查並繪製語言地圖。
3、除了語言的調查,也訪問當地的歌謠與俗諺,並重語言與文化的保存。
除了文獻蒐集外,地理語言學調查共計26個特殊詞彙,發音人皆為老年層,共33位發音人。
本文的結論:
1、就音韻特點來看,淡水鎮依舊保留著同安腔的特色,但是略有變動的情形。科韻字與居韻字唸/e/與//,有逐漸朝/e/與/i/移動的跡象;陽平變調唸低平調,但部分詞彙改唸中平調,發現有受到優勢腔的影響。
2、方言地圖配合方言周圈論等其他理論來看,語言的變化多是由都市的中心開始,淡水鎮也不例外,由淡水鎮中心先產生了變化,帶動鄰近里別的變化,而距離都市中心偏遠的地方則較能保留住原始的語音。
3、地域特色詞是因應地區性的不同所產生的,每個地方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在歷史與地理的交織縱橫下,往往會有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特殊詞彙,或是地域性強的特色詞,這樣的地域性特色詞有時也會強過一些被用來判斷漳泉語音的詞彙,打破漳泉地域的界線,是可以蒐集與發展的部分。
Tamsui, Taipei County, is one of the old Tang-uann accent, which is seldom in Taiwan.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Tang-uann accent from the points of sound patterns, including initials, rhymes and tones. Along with the basic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makes use of the methods of the fieldwork from the geography of languages, which deals with the distribution through history and space of languages.
There are three purposes in the study.
First, it records the sound patterns in the Tamsui now and compares the same dialect system of Tang-uann with Taipei, Kinmen and Ma-kong.
Second, by comparing the lexicons, it lists special local terms in Tamsui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places. It picks out some of the special terms to use for the fieldwork of the linguistic geography and draws maps of the distribution.
Besides the sound patterns, it also records the local folklores and sayings, which preserves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It combines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al fieldwork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study. It gets three results.
First, from the points of the sound patterns, Tamsui still preserves the features of the Tang-uann accent with a little changes. The words that rhyme with 科(kho) and 居(ki), which are spoken as /e/ and // separately, are spoken as /e/ and /i/ gradually. The lower first tone is changed into low level tone with some words are changed into mid level tone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dominant accent of Taiwanese.
Second, the dialect maps along with the dialect diffus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language mainly starts from the center part of a city. The phenomenon also occurs in Tamsui. It starts from the center part of the town, which effects its neighborhood. The more far from the center part, the more original sound patterns preserved.
Third, the special local lexicons are p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gions. Every place has its own features of the culture background.
Mixing up history and geography, they will produce their own special term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places or have territorial terms, which sometimes is stronger than the terms that are used for judging the accents of Chiang-chiu and Chuan-chiu dialects. Those terms break up the boundary of the Chiang-chiu and Chuan-chiu and are able to be collected and developed.
(按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2 丁邦新
1980 《台灣語言源流》,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3版(學再版)。
3 大衛‧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 著、周蔚 譯
2001 《語言的死亡》,臺北:貓頭鷹出版社,初版。
4 王世慶
1998 《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再版。
布龍菲爾德(Leonard Bloomfield)原著,袁家驊等譯
2008 《語言論(LANGUAGE)》,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第1版第6次印刷。
內政部
2007 《臺北縣淡水鎮行政區域圖》,內政部出版,淡水鎮公所協辦。
5 甘為霖
1997 《廈門音新字典》,台南市:人光出版社,19版。
6 安倍明義
1938 《台灣地名研究》,杉田書店。
7 何大安
2004 《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台北:大安出版社,2版7刷。
李仲民
1996 《從地理語言學論台灣閩南話語言地圖的編製觀念與方法---以台灣東北部偏漳腔閩南語研究為樣本》,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如龍
1996 《方言與音韻論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第1版第1次印刷。
2003 《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第1版第2次印刷。
李如龍 主編
2002 《漢語方言特徵詞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第1版第1刷。
李如龍、陳章太
1984 〈論閩方言內部的主要差異〉,《中國語言學報》,第2期,頁93~173。
沈富進
2003 《彙音寶鑑》,台北:文藝學社總經銷處,初版發行第48刷。
吳憶萍
2001 《臺灣民俗植物》,台北市:田野影像出版社,初版。
8 施添福
1987 《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初版。
洪敏麟
1979 《台灣地名沿革》,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洪惟仁
1989 〈台灣北部閩南語方言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國科會「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畫」(NSC 77-0301-H-001-32RG)報告。
1993 〈台灣閩南話方言調查的一些發現〉,《台灣史研究通訊》,第27期,頁10~25。
1995 〈漳、泉方言在台灣的融合〉,《台南師院國語文語文教育通訊》,第11期,頁84~99。
1996A 《彙音妙悟與古代泉州音》,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初版。
1996B 《臺灣文獻書目題解‧語言類》,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初版1刷。
1997 《閩南語方言調查手冊》,自刊本。
1998 〈閩南語輕聲及其語法、語用分析〉,《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文鶴出版社,頁419~449。
2003 《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台灣普通腔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4 《續修台北縣志‧卷三‧住民志‧第二篇‧漢人語言》。
2006 《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出版社,修訂版第3刷。
2009A 〈台灣地區的語言分佈〉,馬來西亞2009華語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9B 〈台北地區閩南語的方言類型與方言分區〉,IACL-14 & IsCLL-10 Joint Conference.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台灣語文研究》第3期,頁239~309。
洪伍雄
2001 《謎語的理論與應用》,臺北縣:天工書局,初版。
周長楫
1996 《閩南語的形成發展及臺灣的傳播》,台北:台笠出版社,初版1刷。
周長楫、歐陽憶耘
1998 《廈門方言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
林連通、陳章太
1989 《永春方言志》,北京:語文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
林連通
1993 《泉州市方言志》,北京:福建省泉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第1版第1次印刷。
林華東
2008 《泉州方言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
侯精一
2002 《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
金門縣政府
1992 《金門縣志 上冊》,金門:金門縣政府,初版。
胡萬川總編輯
2003 《南投縣福佬諺語謎語集》,南投市:南投縣文化局,初版。
10 徐大明
2007 《社會語言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
2006 《語言變異與變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
徐大明、陶紅印、謝天蔚
1996 《當代社會語言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2版。
翁佳音
2006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稻鄉出版社,初版。
11 張振興
1989 《臺灣閩南方言記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版2刷。
張屏生
1996 《同安方言及其部份相關方言的語音調查與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7 〈台灣閩南語調查所發現的一些現象〉,母語教育研討會,地點:新竹師範學院。
1998 《澎湖縣白沙鄉閩南話各次方言的音韻現象》,日本中國語學會第8回全國大會論文,日本熊本大學主辦,地點:熊本大學。
2000 《台灣閩南話部分次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差異》,屏東:國立屏東師院,初版1刷。
2007A 《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一・論述篇》,台南:開朗雜誌,初版。
2007B 《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二・語料篇一・高雄閩南話語彙集》,台南:開朗雜誌,初版。
2007C 《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三、冊四・語料篇二・臺灣漢語方言詞彙對照表》,台南:開朗雜誌,初版。
2009 〈澎湖境內閩南話的詞彙比較〉,未刊稿。
張屏生、李仲民
2006 〈澎湖縣白沙鄉語言地理研究〉。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1~18-28。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與文教育學系出版。
連金發
1998 〈台灣閩南話詞綴“仔”的研究〉,《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文鶴出版社,頁465~483。
許極墩
2000 《臺灣語概論》,台北:前衛出版社,初版2刷。
游汝杰
1992 《漢語方言學導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
淡水郡役所編
1985 《淡水郡勢要覽》,台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淡水郡役所編
1985 《淡水概況》,台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2 黃謙1800《彙音妙悟》,薰園藏版道光辛卯年(1831年),孟春重鐫。
賀登崧 著;石汝杰、岩田禮 譯
2003 《漢語方言地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
項夢冰、曹暉
2005 《漢語方言地理學—入門與實踐》,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
13 董同龢
1959 《四個閩南方言》,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二十四。
董同龢、趙榮琅、藍亞秀
1992 《記臺灣的一種閩南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二十四,中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1版。
董忠司
1991 〈台北市、台南市、鹿港、宜蘭方言音系的整理和比較〉。《新竹師院學報》,第5期,頁31~64。
2001A《台灣閩南話辭典》,台北:五南出版社,初版1刷。
2001B《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上冊)》,台北:文建會。第1版第2次印刷。
2001C《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下冊)》,台北:文建會。第1版第2次印刷。
楊秀芳
1991 《台灣閩南話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第1版第1刷。
楊惠菁
2004 《《台語大成》詞彙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振華
2007 〈淡水開港與大稻程興起〉,《人本教育札記》,214期,頁14~21。
14 盧廣誠
2003 《台灣閩南話詞彙研究》,台北市:南天書局,初版3刷。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編纂
1928 《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灣總督府機構內:臺灣時報發行所。
15 郁永河
1996 《裨海紀遊》,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潘科元
1997 《大台北地區閩南語方言音韻的類型與分佈》,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還月(魏銘)
2002 《台灣地平線之淡北海岸的甦醒》,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第1版第1刷。
蔡惠名
2009 《高雄市旗津區閩南語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橋本萬太郎 著;余志鴻 譯
2008 《語言地理類型學》,中譯本,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第1版第1次印刷。
陳宗仁
2005 《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台北:聯經,初版。
陳國棟
2005 《臺灣的山海經驗》,台北市:遠流發行,第1版第1刷。
17 戴慶廈 主編
2004 《社會語言學概論》,北京:商務出版社,第1版第1刷。
謝孟宓
2007 《高雄市小港區大林蒲閩南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研究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羅常培
1989 《語言與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第1版第2次印刷。
1930 《廈門音系》,臺北:三民書局。
譚達先
1988 《中國民間謎語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初版。
22 龔煌城、姚榮松、洪惟仁
1989 《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計畫第一年期─臺灣北部閩南語方言調查研究報告》,執行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參考網址:
淡水鎮公所 http://www.tamsui.gov.tw/about_tamsui/index.php?type_id=80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 http://twblg.dict.edu.tw/tw/
導讀《柳田國男的民俗學》 http://g9330808.myweb.hinet.net/p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