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石佩玉
論文名稱: 福建沙溪流域閩中方言音韻研究
The Phonology of Central Min Dialect in Shaxi Coast of Fujian
指導教授: 姚榮松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9
中文關鍵詞: 閩中方言方言地理學語言接觸漢語方言歷史語言學音韻層次
英文關鍵詞: Central Min Dialect, Linduistic Geography, Language Contact, Chinese Dialect,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honological Strat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4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閩語為漢語主要方言之一,內部有較大的歧異性。張振興(2000)、李如龍(2002)依據閩語的內部特點,以南北走向的戴雲山脈為界,將閩語劃為「沿海閩語(東部閩語)」與「沿山閩語(西部閩語)」。自然地理與語言地理隱然相關。Jerry Norman (1984:185-187)很早指出了在音韻方面也存在相似的情況。如果從地理角度觀察閩語次方言的分佈。閩語分布的地域,最大的流域是閩江流域。閩江上游有三支:北源建溪(閩北方言),中源富屯溪(閩客贛過渡方言),正源沙溪(閩中方言)。各區之間的通話有很大的困難,可用「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來形容,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
    本文以沙溪流域此一自然地理環境為研究範圍,沿著河流主要流經區域,收羅了包含青州、沙縣、三元、莘口、永安、安砂等六個方言點,逐步討論了以下幾個議題:(一)六個方言點共時音韻特點為何?是否有一定的共性?內部分歧性為何?(二)沙溪流域方言的歷史音韻變化為何?是否有特殊音變?(三)地理與歷史如何交互作用生成閩中方言?以此為中心展開論述。在第二章討論六個方言的共時音韻特點,了解內部的共性與歧義處。其中青州、沙縣、莘口、安砂為我們田調的一手資料。第三、四章從歷史角度觀察音變。聲母部分觀察全濁聲母歷史分層;精知莊章分布狀況,認為閩中方言曾經經歷過捲舌音變化;精組與見組不相混,但在其他聲類有顎化現象;以及泥來母相混等。韻母部分,分析各個陰聲韻,接著觀察陽聲韻韻尾的結構與地理分布,了解閩中方言表現上雖然有m、ŋ兩個韻尾,與閩北相別而並立,但m尾出現的音韻環境有限制,為後來新生的音變,若從大格局觀察閩中方言,主要陽聲韻基底仍是-ŋ與鼻化韻Ṽ。另外我們觀察地理分布特點,發現陽聲韻韻尾與入聲韻演變的地理分布隱然可以分北片(沙縣)、中片(三元、莘口)、南片(永安)三區,三元與莘口呈現南北過度色彩。最後討論語言演變模式,了解沙溪流域地理與移民特點。利用魚虞韻歷史層次分析為代表,證明:陳章太、李如龍(1991)認為:「閩中方言就是在閩北方言的老底加上閩南話、客家話的影響形成另一種方言。」

    Min Dialect is one of the major Chinese dialects, however there is a larg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internal. Chong Gene (2000), Li Rulong (2002) according to Min internal features,contrast to the north-south trending Dai Yun Mountain Range, zoned "Coastal Min dialect (Eastern Min dialect)" and "Hillside Min dialect (western Fujian dialect). As Jerry Norman (1984:185-187) had pointed out "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mplied associated with Geographical language." If you look at the distribution of Min dialects from the geographical point of view, the biggest river basin is Minjiang River. which within three branches: they are North Source Jianxi (Northern Min dialect), Eastern Tunxi (Min Gan dialect transition), and south source Shaxi (central Min dialect). There are great difficulty between the various regions to communicate and we can use "five miles different customs, ten different tone" to describe. It's a very interesting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we use Shaxi River Valley as this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s the study area. We collect six dialects contain Qingzhou, Saxian, Sanyuan, Xinkhou, YonAn, AnSa etc. which along the major rivers flowing through the area, gradually discuss the following three topics: (1) What are the six points while dialect phonological features? Is there some commonalities? What internal differences? (2) What is the historical phonological changes of Shaxi River Valley dialect? Are there special sound change? (3) How to generate a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central min dialect?
    We start from this three topics. In the second chapter, we discuss the internal phonological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ix dialects. Which Qingzhou, Saxian, Xinkhou, SanYuan information comes from our fieldwork.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observe sound change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the respect of consonants, we observes the layered history of voiced consonants. From distribution of 精知章莊 consonant groups, we can prove that it should had experienced retroflex variation in central min dialect. The 精 consonant group do not mix with the 見 consonant group, but in the other categories exist palatalization phenomenon.泥 consonant groups mixed with 來 consonant groups. In the respect of rhyme,we analyzed each open end rhymes, and then we observed the structure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rhymes with nasal coda. Although there are two nasal codes m and ŋ in central min dialect but the final coda “m” only occur in limited phon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we consider it’s a latest change. If we observed the central min dialect from the far perspective, we will find the major structure of final codas should be -ŋ and Ṽ. Besides, we found that we can depart three language areas by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Finally we discuss the language evolution typology of central min dialect, and prove hypothesis: “The north min dialect basis contacts Southern min dialect and Hakka dialect becoming the central min dialect "

    誌謝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i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 1 1.2 研究對象:沙溪流域方言 5 1.2.1自然地理 5 1.2.2人文歷史 6 1.3文獻回顧 10 1.3.1閩中方言及相關混合方言研究 10 1.3.2閩語的分區 12 1.3.3文白異讀與層次問題 12 1.3.4閩語及客贛等方言 15 1.4研究方法 17 1.4. 1歷史比較法與譜系樹 17 1.4.2區域擴散波浪說 20 1.4.3語言區域特徵 20 1.4.4歷史層次 22 1.5問題意識與章節安排 25 第二章 沙溪流域方言共時音系 26 2.1 沙溪流域語言現況與歸屬 26 2.2方言選點 28 2.3語料來源 30 2.4沙溪流域方言點共時音系 32 2.4.1典型閩中方言點 32 2.4.2過渡性方言點 57 2.5沙縣流域語音特點 66 2.5.1內部共同特點 66 2.5.2內部語音差異 68 第三章 沙溪流域方言的語音特點-聲母 69 3.1精、知、莊、章分合 69 3.2 全濁聲母 74 3.3 顎化 82 3.3.1 精組與見組分立 83 3.3.2 心、邪、生、書、禪母字白讀為塞擦音(ts-、tsʰ-) 84 3.3.3 曉組與非組 85 3.4來母讀為s 88 3.5 去鼻化與零聲母 91 第四章 沙溪流域方言的語音特點-韻母與聲調 94 4.1陰聲韻分合 94 4.1.1 果攝 94 4.1.2假攝 99 4.1.3遇攝 104 4.1.4蟹攝 110 4.1.5止攝 113 4.1.6效攝 119 4.1.7流攝 125 4.2 陽聲韻今讀表現 128 4.2.1 鼻音韻尾 129 4.2.2鼻化韻 136 4.2.3 鼻音韻 144 4.3陰入合流 149 4.4聲調 171 4.4.1 調類分合 171 4.5例外現象思考 173 4.5.1 m尾來源 173 4.5.2 小稱尾的可能性 178 第五章 沙溪流域地理與語言的分布特點 185 5.1 沙溪流域的自然條件和方言的形成 185 5.1.1沙溪流域的自然條件 185 5.1.2沙溪流域的方言生成 185 5.2沙溪流域周圍的強勢方言 188 5.3 沙溪流域方言的「裂變-聚變」觀察 189 5.4 沙溪流域語言演變的具體模式 190 5.4.1歷史層次 192 5.4.2受閩南影響的特點 194 5.4.3受客語影響的特點 197 5.5閩中方言再分區 200 第六章 結論 209 6.1研究成果 210 6.2預期開展方向 213 參考書目 214 附錄一:沙溪流域方言音韻字表 224

    一、 中文書目
    (一) 地方志
    三明市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2002《三明市方言志》,方志出版社。
    上杭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3 《上杭縣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大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6 《大田縣志》,北京:中華書局。
    尤溪縣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89《尤溪縣志》,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仙游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5 《仙游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永安市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4《永安市方言志》,中華書局。
    沙縣方言志編輯委員會 1992《沙縣方言志》,中國科技社。
    武平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3 《武平縣志》,武平: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武夷山市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4《武夷山市志》,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邵武市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3《邵武市志》,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長汀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3 《長汀縣志》,北京:三聯書店。
    南平市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4《南平市志》,北京:中華書局。
    建寧縣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4《建寧縣志》,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建甌縣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4《建甌縣志》,北京:中華書局。
    泉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2000 《泉州市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泰寧縣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3《泰寧縣志》,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將樂縣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8《將樂縣志》,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清流縣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4《清流縣志》,北京:中華書局。
    莆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4《莆田縣志》,北京:中華書局。
    連城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3 《連城縣志》,北京:群眾出版社。
    順昌縣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4《順昌縣志》,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廈門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6 《廈門方言志》,北京:語文出版社。
    寧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2 《寧化縣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漳平縣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5《漳平縣志》,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漳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9 《漳州市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8《福建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
    福建省龍言地區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2《龍岩地區志》,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福鼎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2003 《福鼎縣志》,福州:海風出版社。
    龍岩市地方志編輯委員會 1993《龍岩市志》,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一) 古籍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 1986《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王存 1986《元豐九域志》,台北:商務印書館。
    [宋]樂史 2007《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

    (二) 今人論著
    丁邦新2008〈漢語方言接觸的幾種類型-並論國語聲調及閩語全濁塞音聲母演變的兩個問題〉,收錄於《中國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 1988 《方言調查字表》,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 2003 〈漢語方言詞語調查條目表〉,《方言》1:6-27。
    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澳大利亞人文社會學院合編 1987 《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朗文(遠東)出版社。
    王弘治 2012 〈中古知系聲母在漢語方言中演化的音系特徵〉,《中國語言學集刊》6 1:121-138。
    王洪君 2004 〈文白異讀與疊置式音變〉,收錄於丁邦新編《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頁 36-80。
    王洪君 2008 《漢語非線性音系學(增定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福堂 1999 《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
    北大中文系 2003 《漢語方音字彙》,北京:語文出版社。
    甘于恩、周洪濤 2005 〈典型特點與變異特點-域內閩語與周邊閩語之語音比較〉,《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2):86-91。
    石汝杰:〈漢語方言中高元音的強摩擦傾向〉,《語言研究》,1998年第一期。
    石鋒 2008 《語音格局—語音學與音系學的交匯點》,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曉農 2006 《音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曉農 2008 《方法:語言學的靈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曉農 2010 《語音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曉農2004〈浙江台州方言中的嘎裂聲中的折調〉,《方言》,3:226-230。
    江敏華 2003 《客贛方言關係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江敏華 2004 〈閩西客語音韻的保守與創新〉,《聲韻論叢》第 13 輯,頁 251-270。 江敏華、何純慧 2012 〈連城縣賴源鄉下村話語音特點說略〉,漢語方言學新思維工作坊,2012/12/01,清華大學語言所。
    何大安 1988 《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九十。
    何大安 2000 〈語言史中的層次問題〉,《漢學研究》18特刊,261-271。
    何大安 2004 《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臺北:大安出版社。
    吳中杰 2004 《畬族語言研究》,清華大學博士論文。
    吳瑞文 2007 〈共同閩語*iai 韻母的擬測與檢證〉,《臺大中文學報》27:263-393。 吳瑞文 2008 〈論海康方言b-、z-聲母的一個歷史來源〉,《中國語文研究》25:39-51。 吳瑞文 2009 〈共同閩語*y 韻母的構擬及相關問題〉,《語言暨語言學》10.2:205-237。
    吳瑞文 2007〈閩語方言輔音韻尾今讀的歷史分析〉,《中國語文研究》1:1-20。
    吳瑞文。2013。〈論三明方言the5的語法功能及其語法化〉。《語言暨語言學》14(1):241-276。
    吳福祥 2007 〈關於語言接觸引發的演變〉,《民族語文》2:3-23。
    呂嵩雁 1999 《閩西客語音韻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
    李方桂 2001《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如龍 1996《方言與音韻論集》,吳多泰中國語文中心。
    李如龍 2001《福建省縣方言志12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李如龍 2002 〈閩語〉,收錄於侯精一主編《漢語方言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如龍 2002 《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如龍 2006 〈關於方言語音歷史層次的研究〉,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國語言學集刊),北京:中華書局
    李如龍 2009〈中古全濁聲母閩方言今讀的分析〉,收錄於《漢語方言研究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如龍、姚榮松2008 《閩南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如龍、張雙慶 1992 《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張雙慶 1995 〈客贛方言的入聲韻和入聲調〉,收錄於《中國東南方言比較研究叢書第一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如龍、鄧享璋2006〈中古全濁聲母字閩方言今讀的歷史層次〉,《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52-158。
    李如龍1997 《福建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存智 1994 〈四縣客家話通霄方言的濁聲母”ɡ”〉,《中國文學研究》8:23-28。
    李榮 1989 〈漢語方言的分區〉,《方言》,4:241-159。
    杜佳倫 2013〈閩語古全濁聲類的層次分析〉,《語言暨語言學》14.2:409-456。
    沈鍾偉 2005 〈語言轉換和方言底層〉,收錄於丁邦新編《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侍建國 2011 《歷史語言學:方音比較與層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周長楫 1990〈永安話的m尾問題〉,《中國語文》1:43-54。
    周長楫、林寶卿 1992《永安方言》,廈門大學出版社。
    侯精一 2002 《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洪惟仁 2003 《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臺灣普通腔的形成》,新竹:清華大學語言所博士論文。
    洪惟仁 2013 〈臺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語言暨語言學》14 2:315-369。
    秋谷裕幸 2010《閩東區福寧片四縣市方言音韻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秋谷裕幸 2011〈閩中區方言中弱化清聲母的反映〉,《開篇 : 中國語學研究》 30, 好文出版社,頁275-278。
    秋谷裕幸 2012 《閩東區古田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徐通鏘 2008 《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通鏘、王洪君 1986 〈說“變異”—山西祁縣方言的音系特點及其對音變理論研究的啟示〉,《語言研究》1:42-63。
    袁家驊2001《漢語方言概要》,北京:語文出版社。
    高本漢著,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合譯 1940 《中國音韻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光宇 2009a 〈漢語方言邊音的音韻行為〉,《漢藏語學報》3:138-15。
    張光宇 2009b 〈漢語方言的橫的比較〉,收錄於《語言學論叢》第 40 輯,北京: 語文出版社。
    張光宇 1990 《切韻與方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光宇 1996 《閩客方言史稿》,臺北:南天書局出版。
    張光宇 2003〈漢語方言音系的地理考察〉澳大利亞‧墨爾本:第36屆漢藏語言學會議論文。
    張光宇 2006 〈漢語方言合口介音消失的階段性〉,《中國語文》4:346-358。
    張光宇 2008 〈漢語方言的魯奇規律:古代篇〉,《中國語文》4:349-361。
    張光宇 2010 〈漢語語音史中的比較方法〉,《中國語文》4:321-330。
    張光宇 2011a 〈閩方言:音韻篇〉,《語言研究》31.1:96-105。
    張光宇 2011b〈語言的連續性〉,《漢藏語學報》5:7-22。
    張屏生 1996 《同安方言及其部分相關方言的語音調查和比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
    張振興 1985〈閩語的分區〉,《方言》3:171-180。
    張振興 1992《漳平方言研究》,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張振興 2000 〈閩語及其周邊方言〉,《方言》1:6-19。
    張淑萍 2009 《漢語方言顎化現象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
    張琨 1984 〈論比較閩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3:415-457。
    張琨 1991 〈再論比較閩方言〉,《語言研究》,1:93-117。
    曹逢甫、劉秀雪 2001〈閩南語小稱詞的由來-兼談歷史演變與地理分布的關係〉,《聲韻論叢》第十一輯,台北:學生書局,頁295-310。
    曹逢甫、劉秀雪2008〈閩南小稱詞語法化研究-語意與語音形式的對應性〉,《語言暨語言學》9.3:629-627。
    曹逢甫、石曉娉 2009〈台灣閩南語「仔」前變調的趨同變化-社會語言學及音韻學的調查〉,《漢學研究》27.1:299-239。
    曹逢甫、石曉娉2012〈從語法化輪迴的觀點再探大田後路話的小稱〉,《聲韻論叢》第十七輯,台北:學生書局,頁183-210。
    曹逢甫 2013〈台灣閩南語共同腔的浮現:語言學與社會語言的探討〉,《語言暨語言學》14.2:457-484。
    曹逢甫、謝音琪 2013 〈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的演變與其殘跡-從閩南語喉塞韻跟鼻化韻與廣州長短韻腹的對應關係談起〉,收錄於石鋒、彭剛所編《大江東去:王士元教授八十歲賀壽文集》,頁249-279。
    郭必之 2005 〈語言接觸與規律改變—論中古全濁聲母在粵北土話中的表現〉,《語言暨語言學》6 1:43-73。
    郭啟熹 1996 《龍巖方言研究》,香港:縱橫出版社。
    郭啟熹 2002 〈閩西畲族源流初探〉,《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14-17。
    郭啟熹2008 《閩西族群發展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陳秀琪 2006 〈語言接觸下的方言變遷──以臺灣的詔安客家話為例〉,《語言暨語言學》7.2:417-432。
    陳忠敏 2007 〈語言的底層理論與底層分析方法〉,《語言科學》6.6:44-53。
    陳忠敏 2009 〈歷史比較法與漢藏語研究〉,《民族語文》1:12-23。
    陳忠敏 2012 〈歷史比較法與漢語方言語音比較〉,第四屆國際漢學研究會議。
    陳忠敏 2013 《漢語方言語音史研究與歷史層次分析法》,北京:中華書局。
    陳忠敏 2013 〈歷史層次分析法〉,收錄於石鋒、彭剛所編《大江東去:王士元教授八十歲賀壽文集》,頁617-632。
    陳保亞 1996 《論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漢越(侗台)語源關係的解釋》,北京:
    陳保亞 1999 《20 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陳保亞 2005 〈語言接觸導致漢語方言分化的兩種模式〉,《北京大學學報》2:43-50。
    陳保亞 2006 〈從語言接觸看歷史比較語言學〉,《北京大學學報》2:30-34。
    陳章太、李如龍 1991 《閩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筱琪 2010 〈漳平永福閩南話的音系演變〉,《清華中文學報》4:73-120。
    陳筱琪 2011a 〈聚變與裂變-龍巖城關閩南話的韻母演變〉,《臺灣語文研究》6 1:37-67。
    陳筱琪 2011b 〈龍巖新羅區適中鎮閩南方言的音系演變〉,《文與哲》18:719-766。 陳筱琪 2012 〈客語高元音的擦化音變與閩客接觸時的規律轉變〉,《清華學報》42 4:735-777。
    陳筱琪 2013 《閩南西片方言音韻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陳遵統 2009《福建編年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曾德萬 2012 《龍巖閩南方言音系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
    游文良2002 《畲族語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程俊源 2000 〈保守與創新──臺灣閩南語陽聲韻「熊」的音韻歷史變化〉,《聲韻論叢》第9輯 頁719-767 臺北:學生書局
    項夢冰 2004 《閩西方言調查研究(第一輯)》,首爾:新星出版社。
    黃典誠 1984 〈閩語的特徵〉,《方言》,3:161-164。
    黃金文 2001 《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楊秀芳 1982 《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楊秀芳 1989 〈論漢語方言中全濁聲母的清化〉,漢學研究7.2:41-73。
    楊秀芳 2004 〈論文白異讀〉,收錄於丁邦新編《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頁 81-105。
    溫春香 2008 〈他者的消失:文化表述中的畲漢融合〉,《貴州民族研究》4:59-64。
    葛劍雄 1997《中國移民史》(全六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董同龢 1974 〈聲母韻母的觀念和現代的語音理論〉,《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341-352,食貨出版社。
    福建省漢語方言調查指導組、福建省漢語方言概況編寫組1962-1962 《福建省漢語方言概況》(上冊、下冊)(討論稿)。
    潘茂鼎、李如龍、梁玉璋、張盛裕、陳章太 1963〈福建漢語方言分區略說〉,《中國語文》,6:475-495。
    鄧享璋 2001〈沙縣蓋竹音系〉,《三明高專學報》4:37-44。
    鄧享璋 2002〈沙縣蓋竹話的介詞:兼談永安、沙縣方言介詞的若干用法〉,《三明高專學報》19(3):20-26。
    鄧享璋 2004〈沙縣蓋竹話的文白異讀〉,《三明高專學報》,1:30-36。
    鄧享璋 2004〈閩中、閩北 方言的名詞後綴〉,《三明高專學報》,3:86-90。
    鄧享璋 2004〈閩中、閩北方言的名詞後綴“子”〉,《南平師專學報》3:52-55。
    鄧享璋 2006〈永安方音的內部差異〉,《集美大學學報》,9(2):52-57。
    鄧享璋 2006〈閩中、閩北方言的分音詞〉,《三明學院學報》,3:280-286。
    鄧享璋 2006〈閩中方言與客家方言的關係詞〉,《龍岩學院學報》4:93-95。
    鄧享璋 2007〈閩中、閩北方言分音詞的性質與來源〉,《語文研究》1:61-64。
    鄧享璋 2007《閩北、閩中方言語音研究》,廈門大學博士論文。
    鄧享璋 2010〈閩中方言的ɿ韻〉,《方言》,3:218-229。
    鄧享璋 2012〈內陸閩語的同化與合音現象〉,《方言》,2:302-309。
    鄧享璋 2012〈古入聲在內陸閩語的演變〉,《龍巖學院學報》,30(5):9-27。
    鄧享璋 2012〈古去聲在內陸閩語的演變〉,《三明學院學報》,29(1):45-50。
    鄧享璋 2013〈古去聲在內陸閩語的演變〉,《三明學院學報》,30(5):45-52。
    鄭縈 1996 〈永安方言的m尾〉,《聲韻論叢》第五輯,台北:學生書局。
    橋本萬太郎著,余志鴻譯 1985《語言地理類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戴黎剛 2007 〈莆田話《新約全書附詩篇》(1912)所見音系〉,《中國語文》1:35-45。
    戴黎剛 2012《閩語的歷史層次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謝重光 2010 《客家文化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鍾榮富 1991 〈客家話的 V 聲母〉,《聲韻論叢》3:435-455。
    鍾榮富 2010 〈臺灣東勢客家話的捲舌音〉,《語言暨語言學》11 2:219-248。
    藍小玲 1999 《閩西客家方言》,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羅伯特‧迪克森(Dixon, R M W)著,朱曉農、嚴至誠、焦磊、張偲偲、洪英合譯 2010 《語言興衰論》(The Rise and Fall of Languag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羅杰瑞 1979 〈閩語詞彙的時代層次〉,《方言》4:268-274。
    羅杰瑞 1980〈永安方言〉,中國書目季刊,14:2。
    羅杰瑞著,張惠英譯 1995《漢語概說》,北京:語文出版社。
    羅杰瑞著、陳秀琪譯 2006〈從音韻看漢語方言〉,《方言》2:6-15。
    羅美珍 2004《客家話通用辭典》,中山大學出版社。
    羅香林 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
    羅超 2007 《龍巖方言語音比較研究》,汕頭:汕頭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嚴修鴻 2002 〈連城方言韻母與閩語相同的層次特徵〉,收錄於丁邦新、張雙慶編《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 187-212。
    顧黔、石汝杰 2006《漢語方言詞彙調查手冊》,北京:中華書局。

    二、西文書目

    Branner(林德威), David Prager 1995. A Gutyan Jongbao dialect notebook. 姑田中堡方言的記音簿Yuen Ren Society Treasury of Chinese Dialect Data 1: 243-338.
    Branner(林德威), David Prager 1996. A Gerchuan Juyu dialect notebook. 隔川朱餘方言的記音簿 Yuen Ren Society Treasury of Chinese Dialect Data 2: 289-349.
    Branner(林德威), David Prager 2000. Problems in Comparative Chinese Dialectology: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in and Hakka.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Bynon, Theodora.
    Branner(林德威), David Prager. 1999. The Classification of LongYa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15: 36-83.
    Branner(林德威), David Prager. 2000. Problems in Comparative Chinese dialectology :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in and Hakka . Berlin ; New York : Mouton de Gruyter.
    Bybee, Joan. 2003. Phonology and Language Us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ng, Kuang-yu(張光宇). 1986. Comparative Min Phonology,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rly.
    Cook, Vivian. 2002. Portraits of the L2 User.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Crowley, Terry. 2010.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nd ed.
    Dixon, R.M.W. 1997. The Rise and Fall of Languag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lege, James Emil.1987. The Production of “new” and “similar” Phones in a Foreign Language: Evidence for the Effect of Equivalence Classification. Journal of Phonetics 15:47-65.
    Fox, Anthony. 1995. Linguistic Reconstru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aham Thurgood(杜冠明),Randy J. LaPolla(羅仁地) 2003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The Routledge Language Family Series, Psychology Press.
    Norman, Jerry,and W. South Coblin. 1995. A New Approach to Chines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5.4:576-584.
    Norman, Jerry. 1973. The Development in M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222-238.
    Norman, Jerry. 1981. The Proto-Min Finals.《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文字組》(臺北:中央研究院),35-73。
    Norman, Jerry. 1984 Three Min Etymologies,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13-2,175-189。
    Roca, Iggy, and Wyn Johnson. 1999. A Course in Phonology. Oxford, UK;Malden, Mass. : Blackwell Publishing.
    Stewart, Thomas W., and Jr. Nathan Vaillette. 2001. Language Files, Eighth Edition.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Tommason, Sarah Grey, and Terrence Kaufman. 1988. Language Contact, Creolization, and Genetic Linguis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rask, Robert Lawrence.1996. Historical Linguistics. London; New York: Arnold; New York: Co-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ng, William S.-Y. (王士元) 1969 Competing Change as cause of Residue. Language 45: 9-25.
    Winford, Donald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Contact Linguistics. Oxford: Blackwell. Winford, Donald 2005 Contact-induced Change — Classification and Processes. Diachronica.22.2:373-42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