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松穎
Lu, Song-Ying
論文名稱: 台灣文物鑑定政策論證
The Taiwan Policy Argument for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指導教授: 楊樹煌
Yang, Shu-Huang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16
中文關鍵詞: 文物文物鑑定政策論證公部門
英文關鍵詞: Artifacts,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Policy Argument, Public Secto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09下載:9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從政策的研究角度,針對文物鑑定這項議題,進行「現況分析」、「本質探討」和「政策論證」三個面向的討論。
    「現況分析」的部分,第一章透過對相關文獻的耙梳整理,說明文物鑑定研究領域的關心議題與研究面向;第二章回顧台灣歷年來的相關新聞事件和司法判決,整理出台灣文物鑑定發展沿革的概況,並調查台灣目前所擁有的公私立文物鑑定資源,評析台灣發展文物鑑定的條件與挑戰;第三章以美國、英國、法國、澳洲、日本、韓國、中國等七個國家,作為個案比較的對象,討論不同措施的發展背景和優缺點,以及該制度在台灣的適用性。
    在「本質探討」的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討論文物鑑定的學科本質與公部門介入文物鑑定之必要性。文物鑑定在成為政策議題之前,其學科本身便與其他鑑定領域有著不同的獨特面貌,政策的擬定必須顧及學科的特殊性,才能強化公部門介入這個領域的必要性。
    在「政策論證」的部分,本文的第六至十章,分別針對五種常見的文物鑑定政策構想,包括:「文物鑑定專責機構」、「文物鑑定機構認證」、「文物鑑定專家證照」、「文物交易監督平台」與「文物註冊碼」等,進行政策論證的研究。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台灣無論是初期、中期、或近期,民間對於文物鑑定都有強烈的需求。從SWOT的分析,可以看到台灣的博物館、研究機構、古物審議委員會等既有的基礎,以及台灣學界的積極參與,是讓台灣繼續進步的力量;台灣文物收藏風氣頗為普及,藝術市場業者也持續關心這項議題,台灣與鄰近國家的密切互動,都是台灣發展文物鑑定的契機。
    從各國制度的比較,發現各國的制度現況呈現出三種趨勢:其一是建立文物鑑定專責機構的需求;其二是藝術市場起步較晚的國家會有要求公部門介入文物鑑定的呼籲;其三是文物鑑定專家普遍缺乏資格審查制度。各國制度的轉化運用,還需配合台灣的國情、市場規模、結合司法制度的調整,才能有效落實。
    文物鑑定的學科本質具有發現真實與價值判斷的目的,其方法學是建立在藝術史風格分析法的基礎上,輔以科學風格分析法、科學檢測分析法,來試圖尋求客觀的依據,具有迥異於其他鑑定領域的不同特點。而公部門介入文物鑑定的必要性,是基於文化資產保存、經濟、司法、教育等四類理由,這四個觀點是公部門投入文物鑑定的關鍵論點。
    本文所提出的五種政策構想,從各種政策的立論理由與駁斥理由來看,這五種政策的可信度,「高度」者為文物鑑定專責機構與文物鑑定專家證照兩種制度;「中度」者為文物鑑定機構認證與文物註冊碼;「低度」者,則為文物交易監督平台。
    文物鑑定專責機構,代表文物鑑定對中立性、安全性與常態性等公權力保護的需求;文物鑑定專家證照,則反映文物鑑定這項專業,需要建立資格審查標準之事實,因此兩者具有高度的可信度。文物鑑定機構認證與文物註冊碼,雖然也分別代表了對標準作業程序、文物交易過程責任與義務之釐清等需求,但是由於這兩項制度牽涉到文物鑑定的人文學科本質、以及違反文物秘密交易的慣例,可能只能達到形式上或理想上的意義,所以只具有中度的可信度。文物交易監督平台,雖然試圖解決業界自律、資訊不對稱等問題,但是卻陷入藝術市場交易的商業難題,僅有低度的可信度。
    可信度的高低,反映了這些構想的迫切性;實施期程則建議依照可信度的高低作為優先順序的考量,可信度高度者,可以作為近期先行實施的政策項目。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ree issues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with policy research viewpoint: “current development,” “essence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and “policy argument.”
    On “current development,” Chapter One generalizes the research tren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wo collects relative news, judicial decisions, and introduces some public and private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resources in Taiwan,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Chapter Three chooses USA, UK, France, Australia, Japan, Korea, and China for case study of foreign systems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to discuss the pros and cons and the applicability to Taiwan.
    On “essence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Chapter Four and Chapter Five discuss the disciplinary essence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government’s leading. Before becoming a public issue,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has its unique featur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authentication field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sider these features to propose suitable policies.
    On “policy argument,” Chapter Six to Chapter Ten propose five different policy claims, including “Specialized Organization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文物鑑定專責機構),” “Accreditation System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Organizations(文物鑑定機構認證),” “License System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Experts(文物鑑定專家證照),” “Public Platform of Art Market(文物交易監督平台),” and “Register Code of Artifacts(文物註冊碼).”
    According to this thesis, Taiwan society has strong demand for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since decades ago. The analysis of SWOT shows that there are many social resources including public sectors and private sectors in Taiwan, which could be the basis for the policy development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Current situations in other countries show three major trends: the first is the demand for the specialized organization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the second is the appeal for the government’s leading, especially in emerging art markets; the third is the lack of qualification system of experts.
    The disciplinary essence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is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discovering the truth and art valuation or appraisal, and on the methodology of art historical style analysis, scientific style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analysis. The necessities of the government’s leading are based on four reasons, includ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economy, judicial, and education.
    According the policy argument research, the qualifier of the five policy claims are as following: “Specialized Organization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and “License System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Experts” have “high feasibility;” “Accreditation System of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Organizations” and “Register Code of Artifacts” have “middle feasibility;” however, “Public Platform of Art Market” only has “low feasibility.”
    Policy One and Policy Three have irreplaceable importance and strong demand in artifacts authentication field , so they have high feasibility; Policy Two and Policy Five represent other demands, but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the essence and the tradition of art market, which means middle feasibility; Policy Four will easily fall into the business dilemma, so it only has low feasibility.
    The feasibility means the urgency of these policy claims, and the 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could consider the feasibility as the priority of polic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3 一、文獻分析法………………………………………………………… 13 二、個案分析法………………………………………………………… 13 三、訪談法……………………………………………………………… 14 四、政策論證模式……………………………………………………… 16 第五節 文獻回顧…………………………………………………………… 18 一、藝術史類…………………………………………………………… 18 二、文化政策類………………………………………………………… 22 第六節 名詞解釋與定義…………………………………………………… 36 一、公部門……………………………………………………………… 36 二、文物………………………………………………………………… 37 三、文物鑑定…………………………………………………………… 43 第二章 台灣文物鑑定現況分析…………………………………… 45 第一節 台灣文物鑑定發展沿革…………………………………………… 45 一、早期:1945年至1991年………………………………………… 45 二、中期:1992年至2001年………………………………………… 47 三、近期:2002年迄今………………………………………………… 52 第二節 台灣文物鑑定相關機構…………………………………………… 56 一、公立博物館、研究機構、大學院校……………………………… 56 二、私立博物館、私人畫廊、古董店………………………………… 59 三、民間組織…………………………………………………………… 61 第三節 問題評析…………………………………………………………… 63 第三章 國外文物鑑定現況分析…………………………………… 67 第一節 歐美文物鑑定現況………………………………………………… 67 一、美國………………………………………………………………… 67 二、英國………………………………………………………………… 73 三、法國………………………………………………………………… 75 四、澳洲………………………………………………………………… 78 第二節 亞洲文物鑑定現況………………………………………………… 81 一、日本………………………………………………………………… 81 二、韓國………………………………………………………………… 83 三、中國………………………………………………………………… 85 第三節 綜合比較…………………………………………………………… 89 第四章 文物鑑定的本質…………………………………………… 95 第一節 文物鑑定的目的…………………………………………………… 95 一、發現真實…………………………………………………………… 95 二、價值判斷…………………………………………………………… 97 第二節 文物鑑定的方法…………………………………………………… 102 一、藝術史風格分析法………………………………………………… 102 二、科學風格分析法…………………………………………………… 104 三、科學檢測分析法…………………………………………………… 106 第三節 文物鑑定的特殊性………………………………………………… 108 一、鑑定對象種類的複雜性…………………………………………… 108 二、鑑定對象的恆久性………………………………………………… 110 三、鑑定對象歸屬的不確定性………………………………………… 113 四、鑑定方法學的主觀性……………………………………………… 115 五、鑑定專家的養成與資格認定問題………………………………… 118 六、文物價值的認知差異……………………………………………… 120 七、鑑定意見的利益問題……………………………………………… 122 八、文物交易的隱密性………………………………………………… 124 第五章 公部門介入文物鑑定之必要性…………………………… 129 第一節 文化資產保存觀點………………………………………………… 129 一、博物館典藏之保存與研究………………………………………… 129 二、文物出口之管制…………………………………………………… 132 第二節 經濟觀點…………………………………………………………… 135 一、市場失靈…………………………………………………………… 135 二、文物鑑定的外部效果……………………………………………… 138 三、公平交易原則……………………………………………………… 140 四、促進產業發展……………………………………………………… 142 第三節 司法觀點…………………………………………………………… 145 一、息訟止紛…………………………………………………………… 145 二、犯罪防治…………………………………………………………… 148 三、著作權保障………………………………………………………… 150 第四節 教育觀點…………………………………………………………… 153 一、文物鑑定的社會教育……………………………………………… 153 二、文物鑑定專業人才培育…………………………………………… 156 第六章 「文物鑑定專責機構」之政策論證……………………… 159 第一節 「文物鑑定專責機構」政策資訊………………………………… 159 第二節 「文物鑑定專責機構」政策主張………………………………… 163 第三節 「文物鑑定專責機構」立論理由………………………………… 166 第四節 「文物鑑定專責機構」駁斥理由………………………………… 173 第五節 「文物鑑定專責機構」可信度…………………………………… 178 第七章 「文物鑑定機構認證」之政策論證……………………… 181 第一節 「文物鑑定機構認證」政策資訊………………………………… 181 第二節 「文物鑑定機構認證」政策主張………………………………… 185 第三節 「文物鑑定機構認證」立論理由………………………………… 188 第四節 「文物鑑定機構認證」駁斥理由………………………………… 193 第五節 「文物鑑定機構認證」可信度…………………………………… 199 第八章 「文物鑑定專家證照」之政策論證……………………… 203 第一節 「文物鑑定專家證照」政策資訊………………………………… 203 第二節 「文物鑑定專家證照」政策主張………………………………… 207 第三節 「文物鑑定專家證照」立論理由………………………………… 210 第四節 「文物鑑定專家證照」駁斥理由………………………………… 216 第五節 「文物鑑定專家證照」可信度…………………………………… 222 第九章 「文物交易監督平台」之政策論證……………………… 225 第一節 「文物交易監督平台」政策資訊………………………………… 225 第二節 「文物交易監督平台」政策主張………………………………… 229 第三節 「文物交易監督平台」立論理由………………………………… 234 第四節 「文物交易監督平台」駁斥理由………………………………… 238 第五節 「文物交易監督平台」可信度…………………………………… 242 第十章 「文物註冊碼」之政策論證……………………………… 247 第一節 「文物註冊碼」政策資訊………………………………………… 247 第二節 「文物註冊碼」政策主張………………………………………… 252 第三節 「文物註冊碼」立論理由………………………………………… 256 第四節 「文物註冊碼」駁斥理由………………………………………… 262 第五節 「文物註冊碼」可信度…………………………………………… 267 第十一章 結論……………………………………………………… 271 第一節 從學術討論到政策論證…………………………………………… 271 第二節 台灣文化政策的轉捩點…………………………………………… 278 參考文獻……………………………………………………………… 283 附錄一:台灣文物鑑定之相關新聞事件一覽表…………………… 313 附錄二:台灣文物鑑定之相關判決一覽表………………………… 333 附錄三:訪談題綱…………………………………………………… 367 附錄四:訪談記錄…………………………………………………… 373 表次 表2-1 台灣文物鑑定現況SWOT分析…………………………………………… 66 表3-1 國外文物鑑定現況比較表………………………………………………… 91 表6-1 「文物鑑定專責機構」立論理由、駁斥理由、與支持依據簡表……… 180 表7-1 「文物鑑定機構認證」立論理由、駁斥理由、與支持依據簡表……… 201 表8-1 「文物鑑定專家證照」立論理由、駁斥理由、與支持依據簡表……… 224 表9-1 「文物交易監督平台」立論理由、駁斥理由、與支持依據簡表……… 245 表10-1 「文物註冊碼」立論理由、駁斥理由、與支持依據簡表……………… 270 表11-1 各類文物鑑定政策比較表………………………………………………… 276 圖次 圖1-1 「文物鑑定之政策論證研究」研究架構圖……………………………… 12 圖1-2 Dunn政策論證模式結構圖……………………………………………… 17 圖5-1 藝術市場「市場失靈」示意圖…………………………………………… 136 圖6-1 「文物鑑定專責機構」政策主張示意圖………………………………… 165 圖7-1 「文物鑑定機構認證」政策主張示意圖………………………………… 187 圖8-1 「文物鑑定專家證照」政策主張示意圖………………………………… 209 圖9-1 「文物交易監督平台」政策主張示意圖………………………………… 233 圖10-1 「文物註冊碼」政策主張示意圖………………………………………… 255

    一、中文部分

    一品公共行政研究室(2008)。行政學辭典。台北市:一品。
    三輪嘉六(2006)。指定制度への步み-日本の場合(走向指定制度之路-日本的作法)。載於李麗芳主編,古物普查分級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3-21)。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于國華(2002,8月15日)。畫廊協會陳情 盼健全藝術市場機制。民生報,A13版。
    士林地方法院(2000)。89年訴字第133號。
    大陸新聞中心(2005,7月17日)。廉價畫師 個個是梵谷替身。中國時報,A13版。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2009)。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受理藝術品鑑定鑑價辦法。http://www.aga.org.tw/ch_news.htm(上網查詢日期:2009年3月18日)
    仁川機場(2009)。海關申報。http://www.airport.kr/iiacms/pageWork.iia?_scode=C2002030400&fake=1237542332571 (上網查詢日期:2009年3月20日)
    仇佩芬(2010,6月7日)。大瘦身:政院三級機關279剩不到70個。中國時報,A4版。
    尹毅(2010)。中國書畫鑒定的歷史性轉折。載於尹毅、歐陽啟名(主編),藝術品鑒定新探(頁3-20)。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文船山(1989,2月26日)。瀟灑風流談假畫—訪美國國立東方美術館中國美術部主任傅申。聯合報,27版。
    毛惠玲(2010)。以代理理論與交易成本理論觀點分析「e-house不動產交易服務網」。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毛嘉慶(2000,12月1日)。立委批故宮購藏文物被當凱子。中華日報,5版。
    王正、徐偉初(1993)。財政學。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王孟彥(2008)。公眾參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政策論證—以臺南市為例。國立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雅莉、畢樂強(2005)。公共規制經濟學。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王嘉驥(2002)。虛幻、老舊與昧於現實的理想—論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座談會」的盲點與癥結。大趨勢,6,66-67。
    丘昌泰(2002)。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市:巨流。
    丘昌泰、余致力、羅清俊、張四明、李允傑(2001)。政策分析。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台中地方法院(2000)。86年重訴字第309號。
    台中地方法院(2001a)。89年簡上字第429號。
    台中地方法院(2001b)。90年再易字第20號。
    台中地方法院(2001c)。90年自字第100號。
    台北地方法院(2001a)。89年訴字第5180號。
    台北地方法院(2001b)。90年自緝字第39號。
    台北地方法院(2004)。93年訴字第803號。
    台北地方法院(2005)。93年重訴字第429號。
    台灣高等法院(2000)。89年上字第750號。
    台灣高等法院(2002)。89年保險上(更)字第8號。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2002a)。89年上易字第99號。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2002b)。89年重上字第161號。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2002c)。91年聲再字第247號。
    田思怡(譯)(2004,11月24日)。聰明軟體能辨假畫。聯合報,C6版。
    白謙慎(2005)。承前啟後之作:評傅申新著「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典藏古美術,148,77-79。
    石隆盛(2011)。別讓台灣成為偽作的天堂!--鑑定鑑價制度亟待建立。典藏今美術,222,120-123。
    朱汝駿(2005)。休閒與遊憩專業證照制度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富美(2004)。科學鑑定與刑事偵查。台北市:作者發行。
    朱鈺洋(1993)。虛偽不實廣告與公平交易法。台北市:三民書局。
    朱銘美術館(2010)。朱銘立體作品鑑定管理及收費作業要點。http://www.juming.org.tw/opencms/foundation/index.html (上網查詢日期:2010年7月2日)
    江祥溢(2009)。藝術作品的拍賣交易、真偽辨識和科學鑑定技法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靜玲(譯)(2000)。藝術與公共政策。台北市:桂冠。(John Pick, 198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何俊毅(2009)。政策論證模式分析小型學校整併政策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余美霞(2000)。從出土文物談鑑定。藝術家,306,242-247。
    吳介祥(2005)。德國當代畫廊協會(BVDG)介紹。畫廊協會電子報,05043。http://www.artsdealer.net/AGA/e_paper/20051108/20051108.htm (上網查詢日期:2010年7月6日)
    吳介祥(2011)。藝術品有多真多假?。典藏今美術,222,123-126。
    吳介祥、張雯雯(2011)。德國之藝術鑑定專業簡介。典藏今美術,222,128、145。
    吳永佳(2008)。複製行家鑑賞力,藝術進修正流行。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392(上網查詢日期:2008年11月4日)
    吳定(2005)。公共政策辭典。台北市:五南。
    吳祚丞(2000)。刑事訴訟審判上證據調查程序中被告之地位—以證據聲請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松穎(2006)。林風眠水墨仕女作品鑑定研究。藝術論壇,4,69-114。
    呂松穎(2011)。中國文物鑑定制度的現況。典藏今美術,222,126-127。
    呂嘉嘉(2004)。古文物市場法規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宋建文(2005)。文物鑒定行為誰來規範。中國拍賣,2005(7),17。
    李小芬(1991,10月24日)。「畫」題人物即將登「台」。中國時報,13版。
    李元春(譯)(1997)。造型藝術的意義。台北市:遠流。(Panofsky, E., 1982)
    李文儀(2002a,8月8日)。楊三郎遺孀:拍賣公司售假畫。中國時報,14版。
    李文儀(2002b,8月8日)。黃才郎:她的話是可以相信的。中國時報,14版。
    李文儀(2002c,8月9日)。被指偽畫 拍賣公司撤下楊三郎畫作。中國時報,14版。
    李文儀(2002d,8月15日)。偽畫猖獗 無「法」鑑定。中國時報,14版。
    李玉玲(1999,1月16日)。古物鑑定顧問請辭通關業務停擺。聯合報,14版
    李明寰(譯)(2002)。公共政策分析。台北市:時英。 (W. N. Dunn, 1994)
    李紅娟(2006)。藝術品評估將有國家標準—評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的成立。藝術市場,2006(7),18-21。
    李梅齡(1991a,10月26日)。范曾:胡雲鵬可能是作秀。中國時報,6版。
    李梅齡(1991b,10月27日)。真真假假—揭開迷紗看范曾的人與畫。中國時報,18版。
    李梅齡(1991c,10月27日)。畫廊界發起聲援胡雲鵬。中國時報,18版。
    李梅齡(1991d,10月27日)。台灣藝術家也有話說。中國時報,18版。
    李梅齡(1992a,3月5日)。台北蘇富比出現假少女。中國時報,18版。
    李梅齡(1992b,3月7日)。牆倒眾人推—被指為「假畫」已累積至四幅。中國時報,26版。
    李梅齡(1992c,3月8日)。蘇富比三幅畫作獲「平反」。中國時報,30版。
    李開(2002)。行車事故鑑定制度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萬康(2005)。藝術市場學概論。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李萬康、譚丹莉(2002)。中國古代繪畫鑒定學的成因。美術研究,108,13-16。
    李嘉興(2009)。偽造油畫犯罪之鑑定方法、法律責任及偵察作為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維菁(1996a,4月7日)。李石樵假畫案逮到造假高手。中國時報,16版。
    李維菁(1996b,8月8日)。甄藏秋季拍賣爆出假畫疑雲。中國時報,23版。
    李維菁(1996c,8月9日)。陳德旺畫作也是假的。中國時報,24版。
    李維菁(1996d,8月9日)。甄藏決定撤下楊三郎「山脈」。中國時報,24版。
    李維菁(1996e,8月10日)。楊三郎、李石樵家屬態度強硬。中國時報,24版。
    李維菁(1999,11月22日)。「仿石溪山水圖」遭判為假畫。中國時報,11版。
    李維菁(2000,12月2日)。故宮購藏玉器展 歡迎看分明。中國時報,14版。
    李曉東(2005)。文物學。北京市:學苑出版社。
    李蕊(2009)。國外立法現狀解析—以德國、法國、瑞士、英國為例。藝術與投資,2009(2),20-23。
    李霖燦(1991)。古畫鑑定八大法則。講義,47,82-6。
    李麗芳(主編)(2006)。古物普查分級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杜紫軍(主編)(2009)。2008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沈永軒(2002)。台灣行動電話市場區隔與定位分析:以行動加值服務市場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繼昌(2005,4月17日)。黃楷章:不知賣的是假畫。自由時報,18版。
    周文欽(2002)。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市:心理。
    周美惠(2010,6月5日)。黃庭堅砥柱銘 一字500萬。聯合報,A16版。
    周寶中(2006)。古物分級和保護科技措施。載於李麗芳(主編),古物普查分級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33-41)。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孟憲輝(2002)。鑑識機構之設立、品保及鑑識人才養成問題。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478(上網查詢日期:2009年6月8日)
    宜蘭地方法院(2006)。95年訴字第67號。
    岩素芬(2005)。日本文化財保存事業發展現況之研究。http://www.koryu.or.jp/08_03_03_01_middle.nsf/2c11a7a88aa171b449256798000a5805/1dda005bf035a0cb49257237000eb41e/$FILE/yensufen2.pdf (上網查詢日期:2008年11月6日)
    板橋地方法院(2005)。94年訴字第452號。
    林少蔚(2007)。我國文物鑑定市場值得反思。http://www.mycollect.net/blog/15930.html(上網查詢日期:2009年3月10日)
    林水波(譯)(1983)。政策分析常用的政策論證模式。憲政思潮,64,133-153。 (W. N. Dunn, 1981)
    林如(2008)。民國以來中國古書畫鑒定方法與觀念之轉型研究。中國大陸浙江大學古典文獻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浙江。
    林志宏(2000)。法國文化資產保存法規與制度。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英美日法文化資產保存法規與制度簡介(頁55-66)。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市:時報文化。 (J. Baudrillard, 1968)
    林佳璋(1999)。刑事鑑識全面品質保證系統之研究—刑事實驗室認證制度發展模式之分析。國立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昱梅(1993)。藝術自由之研究—藝術自由之保障、限制與藝術之扶助。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柏亭(2006)。古物的分級與相關問題—從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說起。載於李麗芳主編,古物普查分級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81-87)。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林會承(主編)(2008)。2007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台中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林煥盛(2000)。日本文化資產保存法規與制度。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英美日法文化資產保存法規與制度簡介(頁47-54)。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蔚真、程慶中(主編)(1993)。中國古玩的識別收藏與交易。北京市:中國旅游出版社。
    邱俊福(2005a,4月17日)。賣名家假畫 畫廊老闆判刑。自由時報,18版。
    邱俊福(2005b,4月17日)。黎蘭:作品不敢放畫廊。自由時報,18版。
    邱瓊儀(2006)。國內第一個通過ISO認證的國立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http://www.nmp.gov.tw/enews/no75/page_02.html(上網查詢日期:2011年3月12日)
    城野誠治(2005)。懷素自敘帖的光學調查法。載於王耀庭主編,懷素自敘帖檢測報告(頁62-66)。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東京文化財研究所。
    胡永芬(1996)。台灣假畫數以千計—培養鑑定專家刻不容緩。財訊,174,324-327。
    胡永芬(2006)。想像台灣畫廊博覽會的藍海策略。藝術家,370,236-8。
    凌美雪(2005,3月29日)。藝術收藏 沒有合理價格。自由時報,8版。
    夏征農(主編)(1992)。辭海。台北市:台灣東華。
    孫本初、劉祥得(2000)。政策論證興起之探討。中國行政,67,23-28。
    孫正泰(2001)。以電腦視覺為基礎之道路上障礙物偵測。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欣(2000)。博識與精鑑—談啟功書畫鑑定與治學方法。典藏古美學,93,110-115。
    孫旗(1987)。藝術概論。台北市:黎明文化。
    徐仁輝(1998)。公私部門管理的比較。公教資訊,2(1),35-43。
    徐邦達(1981)。古書畫鑑定概論。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徐建融(1994)。當代書畫鑑定與藝術市場。上海市:上海書店。
    徐建融(2003a)。關於“國家級鑑定專家為書畫保真”問題的一點看法。載於葉三寶主編,慧眼獨具:中國書畫投資與收藏(頁68)。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徐建融(2003b)。當代書畫鑑定的三大流派。載於葉三寶主編,慧眼獨具:中國書畫投資與收藏(頁153-157)。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桃園地方法院(2005a)。93年壢簡字第1195號。
    桃園地方法院(2005b)。94年智字第12號。
    袁金和、謝明瑞(2000)。經濟學概要。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袁南征(2006)。大陸文物藏品定級綜述。載於李麗芳(主編),古物普查分級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23-30)。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2009)。ISO/IEC 17020:1998 各類型檢驗機構運作之一般準則暨IAF/ILAC A4:2004 ISO/IEC 17020應用指引。台北市: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
    高大倫、蔡中民、李映福(主編)(1991)。中國文物鑒賞辭典。廣西桂林市:漓江出版社。
    高潘寅(2002)。利用Hausdorff Distance函數的影像擷取。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假畫一再出現 讓人心驚?—建立簽名資料卡 事不宜遲(1989,8月2日)。民生報,14版。
    啟功(1999a)。啟功叢稿:題跋卷。北京市:中華書局。
    啟功(1999b)。啟功叢稿:論文卷。北京市:中華書局。
    啟功(1999c)。啟功叢稿:藝論卷。北京市:中華書局。
    國內國畫市場前途無「亮」(1988,2月11日)。經濟日報,19版。
    國家同步輻射中心(2006)。第十二屆用戶年會暨研討會會議手冊。新竹市:國家同步輻射中心。
    崔明泉(主編)(1998)。真迹與偽作・中國書畫鑒定。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
    康俐雯(2002a,8月7日)。藝術市場偽作充斥嚴重影響市場秩序—業界要求文建會協助鑑定及法律支援。自由時報,40版。
    康俐雯(2002b,10月21日)。拍賣會就怕買到假畫—喊價前停、看、聽。自由時報,36版。
    康俐雯(2003a,3月7日)。台港景氣低迷藝術贗品回流中國 鑑定人才少 師大美研所開課培訓。自由時報,40版。
    康俐雯(2003b,5月2日)。偽畫充斥 藝術市場面臨沈淪危機。自由時報,45版。
    康俐雯(2003c,5月2日)。假畫流傳久了也成真。自由時報,45版。
    康俐雯(2003d,5月2日)。逢低買進不論真偽。自由時報,45版。
    康俐雯、楊珮欣(2002,8月15日)。呼籲正視偽作猖獗及健全產業發展。自由時報,40版。
    張旭昇(1991a,10月26日)。畫家范曾訪台 機場遭到毆打。中國時報,6版。
    張旭昇(1991b,10月26日)。胡雲鵬:范曾出爾反爾,要求當面對質。中國時報,6版。
    張旭東、王斑(譯)(1998)。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Benjamin, W., 1969)
    張志僑(2004)。商品之瑕疵擔保責任與品質保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芳杰(主編)(1992)。遠東漢英大辭典。台北市:遠東圖書公司。
    張庭維(2005)。利用資料探勘方法偵測人臉。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敏男(2008)。德希達的解構理論及其在政策解讀上的應用—以台灣核四政策為例。私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張晨(1999,3月21日)。大陸首宗張大千假畫訴訟 沒完沒了。中國時報,11版。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
    張新建(2009)。解決藝術品評估鑑定問題的出路。藝術家,404,190-191。
    張瑞欽(2009)。台灣油畫贗品相關法律問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1981)。研訂文化資產保存法草案資料彙編。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大學院校課程資源網。http://ucourse.tvc.ntnu.edu.tw/NEWWEB/index.html(上網查詢日期:2011年2月4日)。
    曹姮、江世雄(譯)(2006)。工作大未來—從13歲開始迎向世界。台北市:時報文化。(村上龍,2004)
    曹意強(2001)。歐美藝術史學史與方法論。新美術,22(1),27-37。
    曹銘宗(2002,8月15日)。偽畫猖獗 有待畫廊鑑定機制。聯合報,14版。
    許士宦(2004)。鑑定之現在問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2-2414-H-002-018)。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許斌榕(2010)。雅昌:藝術品產業鏈。企業研究,2010(2),28-30。
    郭田珍(2007)。《拍賣法》第61條:到底保護了誰的利益。現代經濟信息,2007(12),100-101。
    郭峰(2008)。當代中國藝術市場及其互聯網經營模式研究。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南京市。
    郭書瑄、嚴玲娟(譯)(2008)。藝術・文化經濟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Heilbrun, J., & Gray, C. M., 1993)
    郭祐麟(2002)。談古物分級指定及實施策略。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23,143-165。
    郭繼生(1986)。近年來中國書畫鑑定研究論著之探討。漢學研究通訊,19,125-128。
    郭繼生(1990)。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台北市:書林。
    都重弼、潛偉(2007)。韓國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7(2),88-95。
    陳文騫(2005,9月28日)。景興影像分析計測系統。經濟日報,H4版。
    陳守國(2009)。正修科大藝術修復保存研究室 獲TAF認證。http://www.epochtimes.com/b5/9/6/3/n2546748.htm(上網查詢日期:2009年6月30日)
    陳希林(2000,7月27日)。購藏贗品?故宮訴諸公論。中國時報,11版。
    陳佳琦(2003)。韓國藝術鑑定制度。典藏今藝術,131,157。
    陳佳琦(2006)。藝術史論教育怎麼走?。典藏今藝術,164,168-170。
    陳怡勳(2001)。美術館鑑定功能研究—以故宮、史博、鴻禧為例談文物美術館藏品之鑑定。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陳長華(1981,9月9日)。日本畫壇假畫充斥 繪畫市場景氣大跌。聯合報,9版。
    陳長華(1992a,3月6日)。蘇富比拍賣會又傳出假畫風波—廖繼春風景變了樣。聯合報,29版。
    陳長華(1992b,3月8日)。真真假假 大家來講古。聯合報,29版。
    陳長華(1992c,3月8日)。兩百年歷史—前製作業 何以失之草率。聯合報,29版。
    陳禹、方美琪(主編)(2006)。資訊經濟與國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國資訊經濟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陳韋晴(2011)。美國鑑定機制觀察—揭開真偽的面紗,從鑑定細微開始。典藏今美術,222,145。
    陳國寧(2006)。文化資產保存法「古物」章的修訂與分級之執行。載於李麗芳主編,古物普查分級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10)。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陳碧珠(2004)。美術館蒐藏品採購鑑價之研究—以國立台灣美術館為例。國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碧祥(2001)。我國大學教師升等制度與教師專業成長及學校發展定位關係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163-208。
    陳鴻琦(1995)。中國大陸文物出口、鑑定概況與相關法規(一九五O—一九九O)。歷史文物,5(3),76-82。
    陳懷恩(2002)。藝術書寫與藝術史書寫。白沙人文社會學報,1,119-141。
    傅申(1989,2月26日)。筆墨小品。聯合報,27版。
    傅申(2004)。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台北市:典藏藝術。
    傅朝卿(2002)。國際歷史保存及古蹟維護: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台灣建築文化。
    傅熹年(1996)。淺談做書畫鑒定工作的體會。文物,1996(11),39-51+1。
    彭吉象(1994)。藝術學概論。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景薰樓(2010)。交易條款。http://www.chingshiunauctions.com/sale_rule.php(上網查詢日期:2010年7月2日)
    曾士全(2002)。台灣藝術拍賣市場經營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曾文政(2002)。國民小學校長證照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堉、葉劉天增(譯)(1992)。藝術史學的基礎。台北市:東大。(Argan, G. C., & Fagiolo, M.)
    曾肅良(1999)。文物歸屬權的國際戰爭—文物藝術品的走私、劫掠與偷盜。美育,112,61-67。
    曾肅良(2003a)。藝術史研究的拓展與應用—從文物藝術品的贗品氾濫談文物檢測科學的重要性。美育,132,51-54。
    曾肅良(2003b)。中國文物藝術收藏的贗品現象。藝術論壇,1,45-71。
    曾肅良(2005)。宋代耀州青瓷研究。台北市:三藝文化。
    曾肅良、尹毅、趙美紅等(2011)。藝術與科學的交會--2011文物藝術品科學鑑定技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灣藝術行政暨管理學會。
    黃于玲(2007)。台灣油畫市場贗品問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文叡(2008)。藝術市場與投資解碼。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黃世澤(2007)。拍賣網站該是政府去搞的嗎?。http://aberdeen.hk/forum/viewthread.php?tid=5045(上網查詢日期:2010年10月27日)
    黃永川(2006)。公立博物館執行古物分級現狀—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載於李麗芳主編,古物普查分級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89-94)。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黃亞紀(2011)。日本藝術品鑑定與鑑價制度概述。典藏今美術,222,127-128。
    黃河(2008)。買畫也能賺大錢。台北市:三采文化。
    黃泊川(2006,4月12日)。黑幫圖綁大師 落款假畫。蘋果日報,A12版。
    黃英哲、陳貺怡(譯)(2004)。法國文化資產業之專業化:以文化資產研究人員為例。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博物館專業人員教育與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與法國的對話(頁197-224)。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Merot, C., 2004)
    黃莉婷(1999)。如何形塑良好之政策論證—以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為個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富美(1996a,8月11日)。六幅爭議畫作 甄藏撤銷拍賣。中央日報,7版。
    黃富美(1996b,8月11日)。黃明政誓言追究幕後造假集團。中央日報,7版。
    黃富美(1996c,8月12日)。甄藏「華人西畫」拍賣 慘。中央日報,7版。
    黃筱薇(2000)。長期照護財源籌措方式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寶萍(1990,7月12日)。國內正式立案的藝術鑑定公司 鑑定權威公信力惹質疑。民生報,14版。
    黃寶萍(1992a,3月5日)。李石樵親自指證冒名假畫。民生報,1版。
    黃寶萍(1992b,3月5日)。李石樵:紅衣少女是假畫。民生報,14版。
    黃寶萍(2002,8月7日)。畫作真偽掀疑雲 鑑定機制顯迫切。民生報,A10版。
    黃寶萍(2005,1月27日)。假畫猖獗 畫廊協會頻受託鑑定真偽。民生報,A12版。
    新竹地方法院(2007)。92年訴字第520號。
    楊仁愷(2002)。中國書畫鑑定學稿。台北市:蘭臺。
    楊珮欣(2002,9月6日)。不滿拍賣偽畫質疑 新業寄出存證信函。自由時報,40版。
    楊集衣(2006)。企業管理大意。台北市:志光。
    葉乃嘉(2006)。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台北市:五南。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二版)。台北市:商鼎文化。
    葉長海、翁敏華、孫紅(譯)(1991)。藝術學。台北市:駱駝出版社。(渡邊護)
    詹旺樺(2000)。國際間對文化資產保護之法規範困境與解決途徑:以管制文化資產之進出口暨移轉其所有權為中心。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炳耀(2002)。智慧財產估價的法制化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廖桂英(2006)。私立博物館與私人收藏古物申報、古物分級、鑑定及相關問題。載於李麗芳主編,古物普查分級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97-103)。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漢寶德(2002,1月11日)。各國藝術資助政策的探討。中央日報,19版。
    熊谷秀(2001)。論鑑定制度之理論構成與實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監察院(2003)。中華民國九十一年監察院糾正案彙編(四)。台北市:監察院。
    肇瑩如(1992,3月8日)。收藏名畫家遺作「真的」不容易。經濟日報,6版。
    臧振華(2000)。英國文化資產保存法規與制度。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英美日法文化資產保存法規與制度簡介(頁1-24)。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趙松齡(1993)。寶石鑑定。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趙英軍(主編)(2006)。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北京市:機械工業出版社。
    趙慧琳(2002a,8月19日)。美術拍賣品 南畫廊質疑真偽。聯合報,14版。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2006a)。全國儀器設備資訊查詢[儀器名稱:拉曼光譜儀]。http://www.itrc.org.tw/Service/Information/search/eq_query.php(上網查詢日期:2006年12月7日)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2006b)。全國儀器設備資訊查詢[單位名稱:故宮博物院]。http://www.itrc.org.tw/Service/Information/search/eq_query.php(上網查詢日期:2006年12月7日)
    劉玄顥(2006)。民法上保護善意第三人制度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竹筠(2007)。台灣捐贈古董文物扣抵所得稅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志原(2005,3月29日)。高估名畫 六福副董退貨敗訴。自由時報,8版。
    劉亞諫(2010)。中國民間藏品鑒定亟應建立管理機制。收藏界,2010(2),125-126。
    劉藍玉(譯)(2001)。藏品維護手冊:博物館研究典藏人員與收藏家必備。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Bachmann, K.)
    劉繪(2010)。三利五弊亟需完善拍賣師管理。藝術市場,2010(2),20-21。
    潘必蘭、張郭皇、賴秋蘭(2006)。藝術品課稅之研究。http://www.mof.gov.tw/public/Attachment/810715325623.pdf(上網查詢日期:2009年5月13日)
    潘明宏、陳志瑋(譯)(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韋伯文化。(Nachmias, C. F., & Nachmias, D.)
    編輯部(2005)。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2005年委員會名單。收藏界,2005(10),70。
    蔡宛璇(2009)。法國近年來關於藝術家的社會身份與制度。http://blog.roodo.com/plantartact/af7a71cc.pdf(上網查詢日期:2011年4月5日)
    蔡宜真、林秀玲(譯)(2003)。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台北市:典藏藝術。(Frey, B. S., 2003)
    蔡肇祺(1995)。尋味集。光華雜誌,81,45-46。
    蔣淑貞、馮建三(譯)(2006)。文化政策。台北市:巨流。(Miller, T., & Yúdice, G., 2002)
    賣假畫骨董公然登廣告—應納入管理維護顧客權益(1988,10月9日)。經濟日報,13版。
    鄧宜珍(2002)。遙測影像處理與地貌辨識。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穆強(2007)。古物市場管理與鑒定師資格準入設想。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7(2),42-43+37。
    賴右珊(2009)。藝術品移轉租稅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素鈴(1997,7月7日)。逾百幅梵谷假畫? 何肇衢 蔣勳也存疑。民生報,19版。
    賴源河(主編)(2005)。商事法爭議問題研究。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薛明杰(2005)。我國資通安全人才規劃之研究—以資安鑑識人才為例。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薛瑞元(2000)。刑事訴訟程序中「機關鑑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東山(1995)。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台北市:帝門基金會。
    鍾宜樺(2006)。文化進站:文化公民的12堂課。台北市:秀威。
    簡貞玉、宋承先、壽進文、唐雄俊、唐振彬、章雷(譯)(2005)。現代經濟學辭典。台北市:五南。(Pearce, D. W., 1981)
    簡榮宗(2002)。公平交易法。台北市:書泉出版社。
    顏亮一、牛宏仁(2000)。美國文化資產保存法規與制度。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英美日法文化資產保存法規與制度簡介(頁25-45)。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魏鏞、朱志宏、詹中原、黃德福(1991)。公共政策。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羅邦泰(2003)。書畫的真偽鑑定及內在信息研究。載於葉三寶主編,慧眼獨具:中國書畫投資與收藏(頁204-208)。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羅芙奧(2010)。業務規則。http://ravenelart.com/article.php?id=606&lan=tw(上網查詢日期:2010年7月2日)
    藝術市場假畫充斥困擾多—業者應以商業道德自律(1988,11月7日)。經濟日報,16版。
    藝術家工具書編委會(主編)(1981)。美術大辭典。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讓假畫無所遁形—畫廊協會將籌組繪畫鑑定小組(1992,6月26日)。聯合報,18版。

    二、外文部分

    Alder, C. (1999). Challenges to authenticity in the aboriginal art market.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Ambrose, T., & Paine, C. (2006). Museum basics. Oxon: Routledge.
    Baker, P. (1999). Policing fakes.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Bazley, T. D. (2010). Crimes of the art world. California: ABC-CLIO.
    Bumpus, J. (2006). Challenging the gatekeepers of Warhol's legacy. Art Newspaper, 15, p. 39.
    Buskirk, M. (2003). The contingent object of contemporary art.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Cavalier, S. (2006). Inventory, classification,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artefacts in France. In Lee, Lifang (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investig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ntiquities (pp. 50-74). Tainan: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ies Planning Office.
    Daab, J. (2008). Comparing auction house, gallery, and private fine art presale presentations on the interne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central University, Arizona.
    Dayman, K. (1999). Authentication: the role of Aboriginal Art Centres.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Douglas, J. G. (2000). On the authentic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jades using scientific methods. Orientations, 31(2), p. 86.
    Dunn, W. N.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 Hall.
    Edson, G. (Ed.) (1997). Museum ethics. London: Routledge.
    Egerton, J. (2007). George Stubbs, painter: catalogue raisonné.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Paul Mellon Centre for Studies in British Art.
    Flescher, S. (2004). The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rt Research. In Spencer, R. D. (Ed.), The expert versus the object (pp. 95-10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ng, W. (1962). The problem of forgeries in Chinese painting. part one. Artibus Asiae, 25(2/3), pp. 95-119+121-140.
    Gerstenblith, P. (2008). Art,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2nd ed.). Carolina: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Gerstenblith, P. (2010). International cultural property. In Hutt, S. (Ed.), Yearbook of cultural property law 2010 (pp. 127-142). California: Left Coast Press.
    Goldman v. Barnett, 793 F. Supp. 28. (USDC Mass. 1992).
    Grant, D. (2004). The fine artist's career guide. (2nd ed.). New York: Allworth Press.
    Hanley, B. (1999). Crime prevention.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Hargroves, K. C., & Smith, M. H. (Ed.) (2005). The natural advantage of nation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novation and governance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Earthscan.
    Hoffman, B. T. (Ed.) (2006). Art and cultural heritage: law, policy, and practi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da, S. A. (2008). Pedigree and panache: a history of the art auction in Australia. Australia: ANU E Press.
    ICOM (1992). Marketing the Arts. ICOM.
    Jones, M. (Ed.) (1990). Fake?: the art of decep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ones, M. (Ed.) (1992). Why fakes matter: essays on problems of authenticity. London: British Museum Press.
    Kaufman, J. E. (2003). Challenge to the Andy Warhol Authentication Board. Art Newspaper, 140, p. 1, 4.
    Kaufman, J. E. (2004). Andy Warhol Authentication Board rejects claims of impropriety. Art Newspaper, 144, p. 6.
    Kaufman, R. S. (Ed.) (2007). Art law handbook. New York: Aspen Law & Business.
    Kerr, D. (1999). Art crime and law enforcement.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Kirby v. Wildenstein, 784 F. Supp. 1112. (USDC SDNY. 1992).
    Krowitz, E. (2002). Why artifacts need to grow to tails. In Mossetto, G., & Vecco, M. (Ed.), Economics of art auctions (pp. 213-228). Italy: FrancoAngeli.
    Lyu, S. (2005). Natural image statistics for digital image forensic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artmouth College, Hampshire.
    Machulski, J. (Producer), Machulski, J. (Director). (2004). Vinci [Film]. (Avail from Studio Filmowe Zebra & TVN, Poland)
    Mauger, G. (2006). Droits d'entrée: modalités et conditions d'accès aux univers artistiques . Paris: Fondation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McCartney, I.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Fraud Database.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mccartney.pdf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McManamon, F. P., & Hatton, A. (2000).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perspectives on managing and presenting the past. London: Routledge.
    McNally v. Yarnall and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764 F. Supp. 838. (USDC SDNY. 1991).
    McNulty, T. (2006). Art market research: a guide to methods and sources.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Merryman, J. H., Elsen, A. E., & Urice, S. K. (2007). Law, ethics, and the visual arts. Frederick: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Meyer, K. E. (1973). The plundered past. New York: Atheneum.
    Miller, T., & Yúdice, G. (2002). Cultural policy.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Ltd.
    NYU SCPS. (2011). Certificate in appraisal studies in fine and decorative arts. [On-line]. http://www.scps.nyu.edu/areas-of-study/arts-humanities/professional-certificates/appraisal-studies-arts.html (Visited date: March 11, 2011)
    Panofsky, E. (1982).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hillips, D. (1997). Exhibiting authenticity. Manchester;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ng, I., & Lehman, D. (2007). Managerial economics. (3rd e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Pocock, D. (1999). Forgery issues in philately.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Polk, K. (1999a). Art crime and prevention: best practices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Polk, K. (1999b). Who wins and who loses when art is stolen or forged?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Reaburn, N. (1999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s in art crime.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Reeves, V. K. (2004). Establishing authenticity in French law. In Spencer, Ronald D. (Ed.), The expert versus the object (pp. 227-23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berts, R. (1999b). Protecting art collections: a strategic approach.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Robertson, I. (2005). The international art market. In Robertson, I. (Ed.),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art markets and management (pp. 13-36). London: Routledge.
    Silverman, H., & Ruggles, D. F. (2007). Cultural heritage and human rights. In Silverman, H., & Ruggles, D. F. (Ed.), Cultural heritage and human rights (pp. 3-22). New York: Springer.
    Sloggett, R. (1999a). …Is not gold.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Sloggett, R. (1999b). All that glitters…. [On-line]. http://www.aic.gov.au/conferences/artcrime/ (Visited date: September 4, 2008)
    Spencer, R. D. (2004a). The risk of legal liability for attributions of visual art. In Spencer, R. D. (Ed.), The expert versus the object (pp. 143-18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pencer, R. D. (2004b). The legal decision in New York gives experts protection for their opinions on authenticity. In Spencer, R. D. (Ed.), The expert versus the object (pp. 217-22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piegler, M. (2005). The art trade is the last major unregulated market. [On-line]. http://www.marcspiegler.com/Articles/Artnewspaper/ArtNewspaper-2005-06-MarketReform.htm (Visited date: April 5, 2011)
    Spiel, R. E. (2000). Art theft and forgery investigation: the complete field manual. Springfield, Ill.: Charles C. Thomas.
    Stanley-Baker, J. (1986). Forgeries in Chinese painting. Oriental Art, 32(1), pp. 54-66.
    Sutton, P. C. (2004). Rembrandt and a brief history of connoisseurship. In Spencer, R. D. (Ed.), The expert versus the object (pp. 29-38).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K. D. (2005). The newfound Pollocks: real or fake?. ARTnews, 104(7), p. 66, 68.
    Tseng, S. (2003). The art market, collectors and art museums in Taiwan since 1949. Taipei: Sanyi Cultural Enterprise.
    Tubb, K. W. (Ed.) (1995). Antiquities trade or betrayed—legal, ethical & conservation issues. London: Archetype in conjunction with UKIC Archaeology Section.
    Werner, A. E., & Organ, R. M. (1962). Conservation Studios and Laboratories 6: The new laboratory of the British Museum.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7(3), pp. 75-87.
    Wueste, D. E. (Ed.) (1994).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日本美術鑑定協会 (2009)。鑑定の種類。[On-line]. http://www.art-kantei.com/kantei/kantei-type.html (Visited date: March 12, 2009)
    花田美術 (2010a)。日本畫美術家鑑定家・鑑定機關。[On-line]. http://homepage3.nifty.com/kantei/nihonga_kantei.html (Visited date: June 29, 2010)
    花田美術 (2010b)。洋畫美術家鑑定家・鑑定機關。[On-line]. http://www.art-information.ne.jp/hanada/kanteikikan2/ (Visited date: June 29, 2010)
    梁銀貞(2004)。齊白石花鳥畫鑑定研究。명지대학교문화예술대학원예술품감정학과,게시되지않은,서울。
    박현주(2006)。고미술 문화대학 설립추진 김종춘 고미술협회 회장。[On-line]. http://www.fnnews.com/view?ra=Sent1601m_View&corp=fnnews&arcid=0920889792&cDateYear=2006&cDateMonth=12&cDateDay=19 (Visited date: March 20, 2009)
    이승진(2004)。李可染牛圖鑑定研究。명지대학교문화예술대학원예술품감정학과,게시되지않은,서울。
    이준희(2008)。미술품감정,제대로알고계십니까?。문화예술,328,154-161。
    최병식(2006)。한국미술품감정중장기진흥방안。[On-line]. http://spacechoi.com/html/book/book25.htm (Visited date: March 20, 20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