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雅涵
Tsai, Ya-Han
論文名稱: 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經驗、團體動力知覺與領導力發展研究
A Study of Service-Learning Experience, Group Dynamics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a Service-Learning Curriculum
指導教授: 劉若蘭
Liu, Ruo-L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6
中文關鍵詞: 服務學習課程團體動力知覺領導力發展社會改變模式
英文關鍵詞: service-learning curriculum, group dynamics perception, leadership development, social change model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EL.006.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8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其個人背景、課程經驗、團體動力知覺與領導力發展之關係。其中個人背景包括性別、社團幹部經驗;課程經驗包括服務方式、服務知能與服務學習發展歷程經驗的準備與服務、反思、慶賀;團體動力知覺包括團體凝聚、團體規範、溝通互動;領導力發展則包括自我覺察、真誠一致、承諾、協同合作、共同目標、以禮相爭、公民資質、改變。
    研究對象為105學年度第二學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設選修「服務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的學生,共35名。量化研究工具為「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經驗與領導力發展問卷」,包括:服務知能量表、服務學習發展歷程經驗量表、團體動力知覺量表、領導力發展量表,統計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與逐步迴歸分析,並蒐集學生課堂之反思心得與服務日誌等質性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本研究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經驗、團體動力知覺與領導力發展皆屬良好程度。其中服務學習發展歷程經驗平均得分最高為「慶賀」,依序為「反思」、「準備與服務」;團體動力知覺平均得分最高為「團體凝聚」,依序為「團體規範」、「溝通互動」;領導力發展平均得分最高為「承諾」,依序為「共同目標」、「以禮相爭」、「協同合作」、「公民資質」、「改變」、「真誠一致」、「自我覺察」。
    二、本研究大學生不同個人背景(性別、社團幹部經驗)對領導力發展皆無顯著差異;而不同服務方式之大學生僅有「共同目標」有顯著差異(p<.01),且為中小學服務的學生顯著高於高齡者服務的學生。
    三、本研究大學生課程經驗、團體動力知覺與領導力發展皆屬於中度正相關。以多元迴歸分析課程經驗與團體動力知覺對領導力發展的解釋力為54.1%,其中以「準備與服務」、「反思」、「溝通互動」為顯著預測變項;逐步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反思」為領導力發展、承諾、共同目標與以禮相爭的顯著預測變項,解釋力依序為29.6%、24.6%、52.3%與19.5%,「準備與服務」為共同目標與公民資質的顯著預測變項,解釋力分別為52.3%與20.4%。「團體規範」為改變的顯著預測變項,解釋力為31.7%;「溝通互動」為協同合作的顯著預測變項,解釋力為29.7%。
    四、質性資料分析共歸納出六項主題包括:「服務實作後增進自我覺察與承諾」、「透過團體動力培養共識與協同合作」、「服務學習與反思提升社會責任的體認」、「從服務經驗中領悟出新觀念」、「透過服務學習尊重多元差異」、「從挫折中找到資源解決問題」。
    本研究歸納研究結果對於提升服務學習專業課程之成效、加強服務學習師資培育之品質,以及未來研究對象、變項與方法等提出建議,期能提供相關教育人員規劃與實施服務學習課程之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curriculum experience, group dynamics perception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 participating Service-Learning curriculum.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includes gender and organization cadre experience; curriculum experience includes practice of service, servic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of service-learning development process; group dynamics perception includes group cohesiveness, group norm,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cludes consciousness of self, congruence, commitment, collaboration, common purpose, controversy with civility, citizenship and change.
    The participants were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105 academic year elective courses "Design and Practice of Service-Learning"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otal of 35 students.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ervice-Learning Course Experience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Questionnaire" wa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Service Knowledge Scale, Service-Learning Development Experience Scale, Group Dynamics Perception Scale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Scal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consisted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 t-test, pearson’s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journals were collected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

    1.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Service-Learning curriculum experience, group dynamics perception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re good. The highest average score of Service-Learning experience is "celebration", followed by "reflec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service"; the highest average score of group dynamics perception is "group cohesiveness", followed by "group norm" and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the highest average score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s "commitment", followed by "common purpose", "controversy with civility", "collaboration", "citizenship", "change", "congruence" and "consciousness of self".
    2.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s (gender and organization cadre experience); however,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1)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ractice of service in "common purpose", and students servi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with elderly services.
    3. The curriculum experience, group dynamics perception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have moderately positive correl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indings: curriculum experience and group dynamics perception explain 54.1%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 "preparation and service", "refl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are th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findings: "reflection" can explain 29.6%, 24.6%, 52.3% and 19.5% of the variance for leadership development, commitment, common purpose and controversy with civility; "preparation and service" can explain 52.3% and 20.4% of the variance for common purpose and citizenship; "group norms" can explain 31.7% of the variance for change;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can explain 29.7% of the variance for collaboration.
    4. Qualitative analysis summarizes six themes, including "enhancing consciousness of self and commitment after service-learning", "building consensus and collaboration through group dynamics", "recognizing service-learning and reflection to enhance social responsibility", "understanding new ideas from service experience", "respecting multiple differences through service-learning" and "finding resources from setbacks to solve problems".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ervice-learning curriculum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ervice-learning teacher training, as well as expend participants, variables and methods for further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服務學習相關概念、理論與實施原則 10 第二節 團體動力知覺的相關概念與理論 23 第三節 領導力發展的基本概念與核心價值 32 第四節 服務學習課程、團體動力與領導力發展之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3 第四節 研究程序 7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概況分析 77 第二節 大學生個人背景、服務方式在領導力發展之差異情形 87 第三節 大學生的個人背景、課程經驗、團體動力知覺與領導力發展之關係 92 第四節 大學生反思經驗與領導力發展內涵分析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建議 11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120 貳、英文部分 124 附錄 附錄一 專家評定用表 127 附錄二 專家評定修正意見與建議彙整表 136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46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52 附錄五 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158 附錄六 「服務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課程大綱 164 附錄七 「服務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反思心得與服務日誌題綱 166

    壹、中文部分
    王淑芬(2009)。國小學童知覺教師教學領導與班級團體動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金國、梁偉明(2011)。「綠色生活教育向下紮根」專業服務學習之研究。載於逢甲大學學務處領導知能與服務學習中心承辦之「服務學習學術論壇」研討會論文集,31-51,臺中市。
    王佑菁(2016)。2015年國際服務學習及社區參與研究組織研討會會議報告。教育部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朱朝煌(2011)。大學生領導力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惠敏(2011)。北區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江滿堂(2007)。國民小學校長多元領導型態、團體動力、學校組織文化特質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何長珠(1997)。心理團體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吳就君、鄭其嘉、許育齡、陳麗珠(1998)。團體形成的四個胚胎。中華團體心理治療,4(4),1-14。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宋鎮照(2000)。團體動力學。臺北市:五南。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五南。
    李郁文(2008)。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桂冠。
    李雪莉(2008)。啟動對學習的熱情青春,鍊成金。天下雜誌,410,11月。
    李育齊(2013)。大學社團服務學習課程品質、課程投入與學習成果因果模式研究。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獎勵服務學習專題研究計畫。
    李秀娟(2016)。專業服務學習課程對公民素養的影響以東海大學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阮雋絜(2010)。大學新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瑋珊(2009)。大學生社團參與態度對於服務學習觀感及團體動力知覺影響之 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洪錦珠(2013)。服務-學習對班級凝聚力的影響。學生社團學刊,1,49-61。
    夏林清(2002)。大團體動力-理念、結構與現象。臺北市:五南。
    徐西森(1997)。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臺北市:心理。
    徐明、林至善(2008)。服務-學習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載於黃玉總校閱,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19-45。臺北:洪葉文化。
    徐明、邱筱琪(2008)。服務學習方案的實施與夥伴關係的發展。載於黃玉總校閱,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89-107。臺北:洪葉文化。
    徐明、楊昌裕、葉祥洵(2008)。服務-學習的歷史發展與教育功能。載於黃玉總校閱,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57-77。臺北:洪葉文化。
    徐恆鑑(2011)。大學新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珮華(2012)。大學生基本素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雪梅(2002)。學校為什麼需要推動服務學習。學生輔導,81,8-17。
    張國松(2002)。國民小學班級團體動力與班級士氣之關係研究。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同廟(2012)。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動機、反思與領導能力之關聯性探討。止善,13,145-170。
    梁朝雲、陳新霖(2011)。環境促發了我的領導力-以社會改變模式探討大學校園環境對社團幹部領導力發展的影響。學生事務,50(4),25-61。
    陳媛如(2011)。大學生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量表之編製。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未出版,臺中市。
    陳樹德(2012)。宜蘭縣國小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團體動力之研究。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網(2017)。
    曾華源(1993)。機構實習教學者之教學需求及對學校教學配合期望之研究。東海學報,34。
    曾華源(1993)。美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發展趨勢。社區發展季刊,61,82-89。
    曾華源、白倩如(2012)。團體動力、體驗學習與社會團體工作。社區發展季刊,140,5-18。
    曾培祐(2011)。大學社團負責人領導經驗與影響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湯梓辰(2010)。團體動力學在教學行動研究之應用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1),145-171。
    黃惠惠(1998)。團體輔導工作概論。臺北市:張老師。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玉(2000)。在團體中成長:團體動力運用與社團活動指導。高中教育,10,7-14。
    黃玉(2002)。服務與學習的連結-台灣師大公訓系「服務學習」課程設計理念與經驗分享。載於輔仁大學法管學院發展委員會主辦之「大專院校推動服務學習之回顧與探討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1-27,新北市。
    黃昱瑋(2006)。雲林縣國民小學團體動力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宗顯(2008)。領導理論研究概覽。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踐,1-10。臺北:五南。
    楊舒婷(2010)。大學生公民態度與技能學習成效探討:以北區某科技大學服務學習課程實施之綜合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與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上萱(2012)。影響大學生服務學習課程學習成果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國立臺灣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賈大齡(2010)。在遙遠的國度看見改變的力量:國際志工服務學習團體動力運作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賈大齡、劉杏元(2013)。國際志工服務學習學生學習歷程研究:以團體動力為介入手法分析。學生社團學刊,1,89-112。
    廖永靜(2002)。親職教育的方案設計:一個團體動力取向。家庭教育方案與方案論文集,1-38。
    劉杏元、劉若蘭、楊昌裕、林至善(2008)。服務學習的方案設計。載於黃玉總校閱,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127-204。臺北:洪葉文化。
    劉若蘭(2008)。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多元能力之關係研究-以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長庚科技學刊,9,119-134。
    劉若蘭(2009)。實踐關懷與多元文化的體驗—大專學生參與課程融入服務學習之經驗。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1,1-27。
    劉若蘭(2013)。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與公民參與之關係。教育研究月刊,227,18-25。
    劉若蘭(2013)。服務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課程創新教學研究。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獎勵服務學習專題研究計畫。
    劉若蘭(2016)。融入社會議題服務學習課程發展歷程與學習成果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9(3),113-138。
    劉慶仁(2000)。服務學習與教育改革。教師天地,104,16-21。
    潘正德(1998)。團體歷程中口語互動行為與相關變項之研究。中原學報,26(4),73-97。
    鄭基慧(譯)(1979)。團體動力學導論。臺中市:私立臺灣省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
    鄭博真(2012)。服務學習課程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0(4),79-97。
    鄭俊傑(2014)。高中職學生參與暑期服務學習方案之學習經驗與成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芝君(2011)。高雄地區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團體動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蘇雅君(2003)。服務學習在國中童軍社團推動與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嚴秋蓮(2005)。從「服務學習」看杜威的「做中學」。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4(1),35-41。
    嚴秋蓮(2012)。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影響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stin, Helen S. and Alexander W. Astin. (1996). A Social Change Model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 Guidebook Version III. The National Clearinghouse of Leadership Programs.
    Astin, A., Vogelgesang, L., Ikeda, E., & Yee, J. (2000). How service learning affects students.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ress, C. M., Collier, P. J., Reitenauer, V. L., & Associates. (2005). Learning through serving: A student guidebook for service-learn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s. Sterling, VA: Stylus.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Collier Books.
    Delve, C. I., Mintz, S. D., & Stewart, G. M. (1990). Piomoting values development through community service: A design. In C. I. Delve, S. D. Mintz & G. M. Stewart (Eds.), Community services as value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ugan, J. P. (2006). Explorations using the social change mode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mong college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Dugan, J. P., & Komives, S. R. (2007). Developing leadership capacity in college students: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tudy. College Park, MD: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Leadership Programs.
    Eyler, J. & Giles, D.E. (1999). 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ertman, C. I., White, G. P., & White, L. J. (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 culture of service. Columbus, OH: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1996). A social change model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 Guidebook version III.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Howard, J. (2001). Michigan journal of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 Service-learning course design workbook.
    Jacoby, B. & Associates (2014).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endall, J. C. (Eds.). (1990). Combining service and learning: A resource book for community and public service, Vol, 1. Raleigh, N. C.: 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Kolb, D. A. (1981).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Kolb, D. A. (1981). The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technical manual. Boston: McBer & Co.
    Komives, S. R., Wagner, W., & Associates. (2009). Leadership for a better world: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change model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ost, J. C. (1993). Lead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estport, C.T.: Praeger.
    Sigmon, R. (1996). The problem of definition in service-learning. In R. Sigmon and others, The Journey to service-leaning. Washington, D. C. :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Smist, J. A. (2006). Developing citizenship through community service: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service involvement and self-perceived citizenship among undergraduates.
    Tuckman, B. W. (1965). Development Sequence in Small Group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3, 384-399.
    Tyree, T. M. (1998). Designing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socially responsible leadership using the social change model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9(6), 1945.
    Waterman, A. S. (Ed.). (1997). Service-learning: Applications from the research.
    Williams SW. C. (1998). Expanding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service learning handbook.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