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孟微 |
---|---|
論文名稱: |
子女知覺父母共親職對其自我概念之影響- 新移民家庭與本地家庭之比較 The Co-parenting Perceived by Children on Their Self-concept―Comparison Between the New Immigrant Families and the Native Families |
指導教授: | 黃馨慧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1 |
中文關鍵詞: | 共親職 、自我概念 、新移民 |
英文關鍵詞: | Co-parenting, Self-concept, New Immigrant Famili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26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父母共親職對子女自我概念之影響。採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以新移民家庭與本地家庭家庭之子女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國小高年級之學生,共發放693份問卷,回收635份問卷,其中本地家庭子女有318份,大陸籍子女有120份,東南亞籍子女有105份。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的「自我概念量表」、「共親職量表」。問卷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主要結果發現如下:
一、 子女知覺父母共親職分析:
(一) 子女知覺父母合作共親職程度高,抵制共親職程度低。
(二) 新移民與本地家庭子女知覺父母共親職不因「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父親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會因「國籍」、「年級」、「母親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二、 子女自我概念分析
(一) 新移民與本地家庭子女自我概念大致良好。
(二) 在「心理自我概念」向度中,大陸籍子女優於本地家庭、東南亞籍;在「學校自我概念」向度中,本地家庭、大陸籍子女較東南亞籍佳。
(三) 新移民與本地家庭子女自我概念不因「年級」、「家庭社經地位」、「父親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四) 新移民與本地家庭子女「學校自我概念」會因「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新移民與本地家庭子女「生理自我概念」會因「母親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新移民與本地家庭子女「家庭自我概念」會因「父親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 知覺父母共親職與自我概念之相關情形
(一) 子女知覺父母合作共親職程度越高,其自我概念越佳。
(二) 子女知覺父母「抵制共親職」程度越高,其「生理自我概念」、「家庭自我概念」、「學校自我概念」及「整體自我概念」皆越低。
四、國籍、父親教育程度對子女「生理自我概念」有顯著影響;父親教育程度對子女「心理自我概念」有顯著影響;父母親教育程度對子女「家庭自我概念」具有顯著影響;背景變項對子女學校自我概念未具有顯著影響。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parenting
perceived by children on their self-concept and make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ew immigrant families and the native families. In this study, 693 quantitativ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elementary upper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and Taipei City. Among them,318 are from natural born students, 120 from new immigrant children with their mother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105 are from those whose mothers are from Southeast Asia. The research instrument used is including "Self-Concept Scale" by the author and "the Parenting Alliance Inventory" (PAI). Data from the questionnaires are analyzed by independent-samples , T test ,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leading to what follows:
1. Analysis of the co-parenting perceived by children
(1)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they felt both parents support the coparenting system, less reported to recognize the “counter coparenting”.
(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parenting,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ountry,
grade , mother’s education .
2.Analysis of self-concept
(1) Children have high self-concept.
(2) The mental self-concept of Minland Cina pupils was higher than native and Southeast;The school self-concept of native pupils was higher than Minland Cina and Southeast.
(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chool self-concept,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gender;physical self-concept,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mother’s education;family self-concept,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father’s education.
3.Correlation among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co-parenting and children’s self-concept.
(1) The higher children perceive parents support the coparenting, the higher is their self-concept.
(2) The higher children perceive parents counter coparenting , the lower are family self-concept, school self-concept,whole self-concept .
4.Conutry and father’s education can explain physical self-concept;father’s education can explain mental self-concept.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戶政司(2012)。我國人與外籍人士結婚統計。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177788&ctNode=29699&mp=1
內政部戶政司(2012)。101年6月底在我國之外籍人士統計。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6529&page=1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41。
王美華(2008)。新臺灣之子的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王雅慧(2006)。高雄市新移民女性國小高年級子女家庭環境與其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未出版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朱俞蓉(2008)。幼兒父親的婚姻品質、家庭氣氛與共親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江秀晏(2007)。父母教養聯盟、親職參與和幼兒社會能力之探討。未出版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何淑菁、王貞云、黃欣蕙(2012)。淺談台灣夫妻婚姻現況與親密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
吳文清(2004)。配偶家庭角色支持的內涵與測量-以育有青春期子女的夫與妻為例。未出版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臺北市。
吳孟娟(2006)。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吳碧娥(2006)。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縣樹林市星光國小學生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明玨(2005)。雙薪家庭幼兒父母親的婚姻滿意、親職壓力與共親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臺北市。
吳裕益、侯雅齡(2000)。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心理。
呂翠夏(2002a)。學前幼兒家庭之共親職與其相關因素:婚姻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南師學報,36,1-18。
李文盛(2007)。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的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成就動機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台中市。
李明堂、黃玉幸(2008)。「台灣十年來東南亞外籍配偶研究趨勢分析-以全國碩博士論文為例」。「第十屆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會」發表之論文。臺中:亞洲大學。
李瑞金,張.(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季刊,105,101-108。
李雅芳(2005)。國小高年級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教師領導風格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維純(2007)。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其青少年子女自我概念發展與轉換之探討研究。未出版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縣。
李麗珠(2003)。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影響-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沈如瑩(2003)。國中小學生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卓文婷(2007)。家庭主婦及先生的親職參與、共親職及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周炳言(2009)。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之子女學業成就三年追蹤及其與配偶親職角色支持狀況之關聯。未出版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周美慧(2006)。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新台灣之子的生活適應-以台中縣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臺中市。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
林生傳(197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27,71-81頁。
林幸台、張小鳳、陳美光(200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
測驗出版社。
林信言(2008)。臺北市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國民小學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林惠雅 (2007)。學齡前兒童之父母的共親職與親職感受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27,177-230。
林憶芝(2009)。澎湖縣新移民與本國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邱書璇譯(1995)。親職教育(家庭、學校和社區關係)。 揚智。臺北市。
邱琍敏(2012)。宜蘭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資本、文化資本及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影響-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學生之比較。未出版之,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宜蘭縣。
姜韻梅(2003)。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洪志成(1989)。學業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重要他人的相關研究回顧。台東師範學院學報,2。
洪秀梅(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情緒覺察能力與人際關係之研究。遠東學報,24。
洪佳慧(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其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胡蘭沁(2011)。多元智能、父母管教方式對自我概念影響之階層線性模式分析-新移民子女與本籍生之比較。教育研究學報,46,69-96。
倪小平(2004)。國小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夏曉鵑(2005)。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
翁毓秀(1997)。單親母親親職壓力團體諮商方案效果研究 - meichenbaum理論的應用。未出版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彰化縣。
高淑清(2005)。外籍配偶在臺現象對社區家庭教育與政策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05,150-158。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4)。青少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書局。
教育部統計處(2012)。教育部100學年度新移民子女就學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731&Page=5314&Index=4&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梅心潔(2007)。聽損幼兒母親的親職韌性、配偶共親職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莫藜藜、賴佩玲(2003)。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會發展季刊,101,176-181。
許惠貞(2007)。婚姻衝突因應、原生家庭父母共親職與母親共親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許學政(2005)。雙親家庭母親之親職壓力及其與共親職、人格特質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許學政、蔡嫈娟(2004)。雙親家庭共親職與父職參與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舉辦之「2004年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嘉義市,
許憶真(2004)。父母管教方式及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對其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中市。
許文盈(2005)。淺談新移民家庭的優勢與困境,家庭教育雙月刊,32, 28-35。
邱書璇(譯)(1995)。親職教育:家庭、學校和社區關係。(Carol Gestwicki 原著)。臺北市:揚智文化。
連廷嘉、戴嘉南(2003)。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中學報,6,99-114。
郭育祺(2004)。雙薪家庭幼兒母親知覺和保母的養育參與、共養育及養育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師大書院。
郭添財、陳星貝(2006)。新台灣之子多元文化下的課程規劃。國政評論教文(研)095-009號。2013年1月3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5/EC-R-095-009.htm。
陳佳汎(2005)。雙薪家庭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參與、共親職與家庭生活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彤羚(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人際衝突與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陳珮瑤(2009)。「我」之所以為「我」—馬祖地區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形成之研究。未出版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陳富美、利翠珊(2004a)。不同情感組型夫妻在家事分工上的差異:對偶資料的分析。應用心理研究,24。
陳富美、利翠珊(2004b)。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陳富美、利翠珊(2002)。夫妻親職經驗的差異:分工內涵及其親職型態的探討。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南港:中央研究院。
陳雅楨(2006)。原住民阿美族婚姻感受與共親職之探討--以臺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陳毓文(2010)。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狀況模式檢測。教育心理學報,42,29-52。
陳源湖(2002)。外籍新娘識字教育實施之探析。成人教育,68,25~34。
游麗蓉(2012)。臺灣兒童與青少年自我概念理論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SDQⅠⅡⅢ為研究取向。未出版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董秀珍(2011)。多元智能、父母管教方式對自我概念影響之階層線性模式分析-新移民子女與本籍生之比較。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弘彰(2007)。國小外籍配偶子女社會支持、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黃立婷(2006)。新住民社經地位、文化資本、教育期望對其子女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台北縣國小中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黃朗文(2002)。自我概念的發展歷程—從青少年初期到中後期的轉變。國科會 87-89年度社會學門專題補助研究成果發表會,臺中東海大學
黃桂英(2006)。國小女教師配偶的親子關係、婚姻滿意度與共親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德祥(2002)。青少年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63-195。
黃慧真(譯)(2004)。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莎莉.歐茨原著)。臺北:桂冠。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
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黃瓊瑤(2008)。屏東縣本國籍以及外籍配偶子女族群認同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葉光輝(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3-76。
詹沛緰(2008)。基隆市新移民與本國籍子女知覺教育期望與生活壓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熊淑君(2004)。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劉雅純(2009)。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臺東縣。
劉慧君(2006)。家庭內社會資本、自我概念、族群認同對台東縣原漢學童學習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縣。
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社區發展季刊,105,133-149。
潘進財(2005)。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蔡翠玲(2007)。臺中市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學童在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蔣金菊(2005)。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屏東縣曙光國小為例。未出版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蔣姿儀、王薇茹、林季宜(2011)。臺中地區學齡前幼兒父母共親職之探討。幼兒教育年刊,22,126-153。
鍾佩育(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鍾寶珠、陳慶福(1998)。單親與雙親兒童在自我觀念、行為困擾與學業表現之研究。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2,1-3。
鍾仁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母親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簡璐琪(2009)。知覺父母期望、家庭凝聚力對兒童自我概念之影響。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臺北市。
魏瑞謀(2009)。外籍配偶子女多元智能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魏嘉眉(2011)。單親青少年子女知覺離婚父母共親職經驗之探討。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臺北市。
蘇雅雯(2007)。析論臺灣新移民問題。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取自 http://society.nhu.edu.tw/e-j/64/64-52.htm .。
二、英文部分
Abidin, R. R., & Brunner, J. F. (1995). Development of a parenting alliance inventory.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4(1), 31-40.
Belsky, J., Crnic, K. & Gable, S.(1995). The determinants of coparenting in families with toddler boys: Spousal differences and daily Hassles. Child Development, 66, 629-642.
Belsky, J., Putnam, S. P., & Crnic, K. .(1996). Coparenting, parenting, and early emotional development.New Directions in Child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74, 45-56.
Belsky, J., Putnam, S.,Crnic, K. (1996). Understanding how family level dynamics affect children`s development: Studies of two-parent familie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Brody, G. H., Stoneman, Z., Flor, D., McCrary, C., Hastings, L., & Conyers, O. (1994). Financial resources, parent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parent co-caregiving, and early adolescent competence in rural two-parent African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5, 590-605.
Bronfenbrenner, U. (1986). Ecology of family as a context for human developm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2, 723-742.
Cooley, C. H.(1902).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New York: Scribner's.
Crain. R. M., B., B. A. (1994). Age, race and geneder differences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self concept: Evidence from a behavioralacquisition, context-dependent model.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3, 496-511.
Diane E. P., Sally W. O., & Ruth D. F. (1981/2001). Humam development.張慧芝(譯)。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台北:桂冠。
Dusek,J.B.& Danko,M.(1994). Adolescent Coping Styles and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Child Rearing.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9(4),412-426.
Feinberg, M. E.(2003).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context of coparenting: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Science and practice, 3, 95-131.
Fitts, W. H.(1972). The self-concept and performance. Tennessee: The Dede Wallace Center.
Floyd, F. J., & Zmich, D. E. (1991). Marriage and the parenting partnership: Perceptions and interactions of parents with mentally retarded and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2,6 ,434–1448.
Gable, S. B., J., & Crnic, K. (1995). Coparenting during the child’s 2nd year: A descriptive account.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57,3.
Harter, S.(1985). Manual for Self Perception Profile for Children. Denver,CO:University of Denver.
Hattie, J.(1992). The Dimensionality of Self-concept. Hillsdale, NJ: Erlbaum: In Self-concept(pp. 58-93).
Hulock, E. B.(1980).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a life-span approach. New York:McGraw-Hill.
James , W.(1890). Principles of Psycology .New York :Holt.
Katz, L. F., & Gottman, J. M. (1996). Spillover effects of marital conflict: In search of
parenting and co-parenting mechanism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74, 57-76.
Katzev, A. R., Warner, R., & Acock, A.(1994). Girls or boys? Relationship of child gender to marital instabil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6,1 ,89-100.
Levy-Schiff, R. (1994).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marital chan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4), 591-601.
Lawrence, D. (1988). Enhancing self-esteem in the classroom.London: St. Edmundsbury Press.
Lau, S., Siu, C. K. K., & Hhik, M. P. Y. (1998). The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imary schoolchildren: A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hood, 5, 69-79.
Margolin, G., Gordis, E. B., & John, R. S. (2001). Coparenting: A link between marital conflict and parenting in two-parent famili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5, 3–21.
McHale, J. P. (1997). Overt and covert coparenting processes in the family. Family Process, 36, 183–201.
McHale, J.P., Kuersten-Hogan, R., Lauretti, A., & Rasmussen, J. L.(2000).Parental reports of coparenting and observed coparenting behavior during the toddler period.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4, 220-236.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ice, F. P., & Dolgin, K. G., . (2002a). The adolescent: Developmen , relationships , and culture. Boston. MA: Person Education.
Rice, F. P., & Dolgin, K. G.,(2002b). The adolescent: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 Boston: MA: Person Education.
Rogers, C. R.(1951). Client-centered therapy. Boston:Houghton Mifflin Press.
Rogers, C. R.(1959). Psychology:A study of science, formulations of the person in the social context(Vol. 3). New York:Mcgraw-Hill.
Schmidt, J. J. (2006). Social and culture foundations of counseling and human services:
Multiple influences of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Boston, MA: Person Education.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G. C. (1976).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and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0,407-441.
Stright, A. D. B., S. S. (2003). Coparenting quality: contributions of child and parent characteristics. Family Relations, 52, 232-240.
VanTassel- Baska, J. (1994).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for gifted learners. Needham
Heights,MA: Allyn and Bacon.
Wylie, R. C.(1979). The self-concept(Vol.2).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Way, N. & Pahl, K. (2001).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predictors of perceived friendship quality among ethnic minority, low-incom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1, 32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