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欣誼
Hsin Yi Lin
論文名稱: 魏爾連詩集《優雅慶典》與法文藝術歌曲關聯性之研究 :以佛瑞與德布西作品的類比為例
指導教授: 李靜美
Lee, Ching-Mei
陳漢金
Chen, Han-J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魏爾連法國藝術歌曲佛瑞德布西優雅慶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76下載:28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法文藝術歌曲 ( Melodie ) 不同於德文藝術歌曲 ( Lied ),有其獨有的風格以及特色,但兩者皆為詩詞與音樂之融合,正如同德國藝術歌曲由德文浪漫文學中汲取許多靈感一樣,法國詩人雨果 ( Victor Hugo, 1802~1885 )、繆賽 ( Alfred de Musset, 1810~1857 ) 等人所領導的法國浪漫詩派,其後的高蹈派 ( Les Parnassiens ),以及後來的波多萊爾 ( 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 )、魏爾連 ( Paul Verlaine, 1844~1896 )、馬拉梅 ( Stephane Mallarmé, 1842~1898 ) 等象徵主義( Symbolism) 詩人的詩詞,在在激發了許多法國作曲家的創作。而法文藝術歌曲亦在佛瑞 ( Gabriel Fauré, 1845~1924 )、杜巴克 ( Henri Duparc, 1848~1933 ) 和德布西 ( Claude Debussy, 1862~1918 ) 的歌曲創作中登峰造極 。
    因此,在演唱法文歌曲的同時,了解其歌詞出處、詩人的時代背景,甚至是作曲家的時代背景,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憑藉著紮實的文史觀念,更能讓歌者本身對作品的詮釋以及風格的掌握大有助益。
    西元1870~1871年普法戰爭的戰敗對法國的社會與文藝界產生了相當大的衝擊。在社會上,仇德的情緒高漲,「民族主義」 ( Nationalism ) 於焉興起;而文藝界,不論在音樂、美術、文學各方面的表現,都有復古的傾向,並追求精緻優雅的風格,欲重溯至18世紀法國光榮的黃金時期,回憶美好的時光。
    至1880年代,象徵主義 ( Symbolism ) 的概念因應而生。文學上的「象徵主義」一詞,是指19世紀末源於法國詩壇的一種創作風格,其真正的起始者,該算是波多萊爾,其詩集《惡之華》( Les fleurs du mal, 1857 ) 更確立了他「象徵主義先驅」之地位,對於後繼的馬拉梅和魏爾連有相當大的影響,而同時期的法國音樂家,如佛瑞與德布西,更從這些象徵主義詩人的作品中獲得創作靈感,造就了許多不凡之作。
    其中,魏爾連於1869年出版的詩集《優雅慶典》( Fêtes galantes ),其靈感即是源於18世紀洛可可畫家華鐸 ( Jean-Antoine Watteau, 1684~1721 ) 描繪「優雅慶典」的畫作,此即對於當代復古風潮的一種體現。所謂的「優雅慶典」,是18世紀法國上流社會的一種生活習慣,裝扮優雅的男女,在公園、庭院或田園郊野中談情 ( 彈琴 ) 說愛,充滿了逸樂的風情。雖然這類描繪著求愛、舞蹈、音樂、宴會等主題的「田園歡宴」( Country amusement ) 之繪畫,在美術上由來已久,並非首見,但在華鐸的畫作之中,除了甘甜幸福的美好之外,更洋溢著一種微苦的情緒,讓優雅聚會以及戲劇場景中散佈著美麗夢幻卻略帶著感傷的氛圍。此外,華鐸更藉由義大利即興喜劇 ( Commedia dell’arte ) 中的角色與服裝,展現出嶄新的創意,穿梭於戲劇與實際人生、夢幻與現實、虛假與真實之間。
    《優雅慶典》的主題與其代表的時代精神,以及「優雅慶典」畫作源於「阿卡蒂亞」( Arcadia ) 之傳統概念,正好與普法戰後法國人一直極欲追求的美好時光不謀而合,一方面想要重溯至18世紀的光榮時刻而產生復古情懷,另一方面亦想逃離現實世界的冷酷,另尋自己的「桃花源」。
    因此,《優雅慶典》詩集中的22首詩作,為作曲家採用而創作出優秀音樂作品者,不知凡幾 ,其中以佛瑞與德布西在法國藝術歌曲發展之影響上尤其深遠,採用《優雅慶典》中詩作所創作的歌曲數量較豐且具代表性,佛瑞採用《月光》( Clair de lune ) 這首詩所創作的歌曲,開啟了他歌曲創作的另一時期﹔而德布西對於這個詩集的喜愛更是不在話下,甚至分別為《悄悄地》( En sourdine ) 和《月光》這兩首詩各寫了2首曲子。
    國內雖已有少數論著 ,研究同樣以《優雅慶典》詩詞譜曲的作曲家,在創作上、詮釋上之差異,尤以歌曲《月光》為最,但對於「優雅慶典」這個主題從16世紀的畫家華鐸,到19世紀象徵主義詩人魏爾連所表現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背景對於音樂發展的影響,著墨較少。因此筆者除了對於「優雅慶典」這個主題時代背景的承襲做更深入的探討外,更將以佛瑞與德布西為例,探究詩集《優雅慶典》在法文藝術歌曲中之運用,以期能在樂曲的詮釋上提供不同的觀點,並能夠掌握樂曲詮釋之正確風格。
    本論文的方向將由詩集《優雅慶典》的靈感來源– –18世紀畫家華鐸的「優雅慶典」畫作談起,包括了「優雅慶典」此種上流社會生活方式的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的描述,再談及「優雅慶典」畫作本身的創作背景和內容,以及其代表的時代精神。
    指出「優雅慶典」這個主題的由來後,筆者在第二章試圖由文學的角度切入,了解普法戰後法國的社會背景、民族精神的興起與復古的情懷,如何對於戰敗的法國文藝界造成影響;此外,象徵主義的發展,魏爾連之詩集《優雅慶典》的誕生,以及其在當代法國音樂家的藝術歌曲作品之運用,也都會在這一章中逐一說明。
    第三章中介紹法文藝術歌曲之發展以及特色,將法文藝術歌曲從其前身「浪漫曲」( Romance ) 發展的過程作出概略的介紹,闡述其獨具一格之特色,並指出象徵主義詩人對於法文藝術歌曲創作之影響。此外,將法文藝術歌曲的焦點置於佛瑞和德布西的歌曲作品當中,分別介紹佛瑞和德布西藝術歌曲之風格,以及兩位作曲家對於詩集《優雅慶典》的運用。
    而在第四章中,筆者將會實際舉出佛瑞和德布西運用《優雅慶典》詩作創作歌曲的例子,闡述兩位作曲家的創作手法,分別將兩位作曲家採用相同詩詞的歌曲置於同一個章節,作綜合性的比較以及研究,這些同名的歌曲分別為《月光》、《曼陀林》( Mandoline ) 和《悄悄地》( En sourdine ),其中佛瑞以這些標題創作的歌曲各有一首,而德布西除了一首《曼陀林》外,《月光》以及《悄悄地》都各自創作了兩首歌曲。
    最後在第五章中,筆者會針對兩位作曲家採用相同詩詞創作的三首歌曲:《月光》、《曼陀鈴》和《悄悄地》進行詮釋方面的研究和比較。本文在樂曲的詮釋分析與探討上,將會注入其詩詞之文學性及典故淵源於其中,以忠實呈現歌曲應有的風格;而在演唱者的角度上,期將此文學性的內涵與演唱時應達到的效果與詮釋互相融合,將法文藝術歌曲極高的藝術價值表現出來。

    第一章 序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內容 4 第二章 畫家華鐸與其「優雅慶典」作品 7 第一節 「優雅慶典」之社會背景 7 第二節 華鐸的生平及作品 9 第三節 華鐸「優雅慶典」之創作背景與內容 11 第四節 華鐸畫作之風格及特色 13 第三章 詩人魏爾連與其詩集《優雅慶典》 15 第一節 「美好年代」的「優雅慶典」 15 第二節 魏爾連、高蹈派及象徵主義 17 第三節 詩集《優雅慶典》 22 第四節 詩集《優雅慶典》與法文藝術歌曲 24 第四章 佛瑞和德布西的藝術歌曲與詩集《優雅慶典》 25 第一節 法文藝術歌曲之發展與特色 25 第二節 佛瑞藝術歌曲之風格 26 第三節 佛瑞與詩集《優雅慶典》 29 第四節 德布西藝術歌曲之風格 30 第五節 德布西與詩集《優雅慶典》 33 第五章 佛瑞與德布西運用詩集《優雅慶典》於藝術歌曲之比較 35 第一節 佛瑞與德布西的歌曲《月光》之比較 35 第二節 佛瑞與德布西的歌曲《曼陀林》之比較 48 第三節 佛瑞與德布西的歌曲《悄悄地》之比較 57 第六章 佛瑞與德布西運用詩集《優雅慶典》於藝術歌曲之詮釋比較 75 第七章 結語 78 附錄一 以魏爾連《優雅慶典》詩詞創作之法國藝術歌曲一覽表 81 附錄二 附譜 85 一、佛瑞《月光》(1887) 85 二、德布西《月光》(1882) 90 三、德布西《月光》(1891) 95 四、佛瑞《曼陀林》(1891) 99 五、德布西《曼陀林》(1882) 104 六、佛瑞《悄悄地》(1891) 108 七、德布西《悄悄地》(1882) 113 八、德布西《悄悄地》(1891) 117 參考書目 121 中文部份 121 西文部份 122

    盧文化。《近代法國文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吳達元。《法國文化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胡永芬。《洛可可的夢幻雅宴:華鐸》。台北:閣林國際圖書,2002。
    朱伯雄。《世界美術史》。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1991。
    張心龍。《西洋美術史之旅》。台北:雄獅,2001。
    許常惠。《杜歨西研究》。台北:文星書店,1961。
    廖可悅。《西歐戲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
    張澤亁。《法國文明史》。台北:中央圖書,1999。
    鄭克魯。《法國文學簡史》。台北:志一出版,1995。
    莫渝。《塞納河畔-法國文學掠影》。台北:華成圖書出版,2003。
    馮作民。《西洋繪畫史》。台北:藝術圖書,1998。
    周同芳。《佛瑞與法國藝術歌曲》。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0。
    謝孟蕊。〈德布西在臺灣-從對德布西的認知談起〉。私立東吳大學碩士論文,1998。
    葛雷梁棟。《現代法國詩歌美學描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Bazin, Germain.《巴洛克與洛可可》(Baroque and Rococo)。王俊雄,李祖智 譯。台北:遠流,1997。
    Chadwick, Charles.《象徵主義》(The Critical Idiom)。張漢良 譯。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1。
    Vincent, J. A.《西洋美術史》(History of Art )`。任永溫、余企霓 譯。台灣:教育局,1950)。
    Bathori, Jane.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élodie of Claude Debussy. Stuyvesant, NY: Pendragon Press, 1998.
    Bernac, Pier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French Song.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Publishing, 1978.
    Dietschy, Marcel. A Portrait of Claude Debuss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Meister, Barbara. Nineteenth-Century French Song: Faure, Chausson, Duparc, and Debussy.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Rohinsky, Marie-Claire. The Singer’s Debussy. New York: Pelion Press, 1987.
    Thompson, Oscar. Debussy, Man and Artist. New York: Dodd, Mead & company, 1937.
    Trezise, Simo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ebuss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