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愷音
HUANG, KAI-YIN
論文名稱: 呂坤童蒙教育理念與實施內涵研究
A Study in the Ideas and Practice of Lu Kun's Child Education
指導教授: 周愚文
Chou, Yu-W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5
中文關鍵詞: 呂坤童蒙教育明代社學
英文關鍵詞: Lu Kun, child education, Ming dynasty, She Xu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54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2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明代是中國童蒙教育的黃金時期,諸多學者相繼提出許多訓蒙理念,而呂坤亦是其中之一,他不但有一套自己的童蒙教育理念,亦致力於蒙學教材、訓蒙相關文章的書寫,更欲將其許多教育想法落實於社學,以啟迪蒙童。本研究旨在探討呂坤的童蒙教育觀,屬於歷史研究,透過文獻分析,主要經由呂坤的思想論著及童蒙專著,探究呂坤的童蒙教育理念與實施相關內涵。其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壹、明代的童蒙教育在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其興盛的原因甚多,包括政治、社會經濟、技術、學者等諸多因素,故在蒙學機構、蒙學教材、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受教者與施教者等多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
    貳、關於呂坤童蒙教育的哲理基礎,在心性論上,呂坤認為人性有善有惡,透過教育可涵養人的善心善性,他提出注重初發、因材適性、賞罰並濟、禮樂教育與自我提升五項導人向善的方法。並點出虛心、養心、勿自欺與存心主靜四項治心之法。在知行觀上,呂坤認為知與行的關係是輔助並進,且知行應合一,而其中則含有啟發自覺、用心領知、格物致知的教育蘊義。
    參、呂坤童蒙教育的理念,在蒙學著作閱讀對象上,約略可分為全體兒童、宗族子弟、兒孫子輩三大類;在教育理念上,以儒家為主,兼及佛道兩家思想;在教育內容上,以道德教育為主,輔以少許生活與智識教育。
    肆、至於呂坤童蒙教育的實施內涵,在教育的功能方面,有使人明理知義、修己成人、以學校教化改善社會風氣、擴張教育機會並重視弱勢四項;在教育的原則方面,有及早教育、注意家教、符合身心發展、學貴慎始、賞罰分明、靜心養性、重視自省等七項;在教育內容方面,有倫理涵養、生活常規、智識教育與歌詩舞樂四大層面;在教學方法方面,包括識字、寫字、讀書、寫作;在學校方面,社學是呂坤落實童蒙教育的重要機構,規劃層面廣泛,包括成立宗旨、設置時地、教學型式、官員職責、經費編列等;在施教者方面,包括初步挑選、培育、篩選、待遇等;在受教者方面,涵括年齡、弱勢補助相關規範。
    今昔對比、以古為鏡,呂坤的童蒙教育亦對今人有許多啟示與省思,如在品德教育、師資議題、古今中西兒童教育的比較與及早教育等層面,都值得我們學習與思考。

    Ming dynasty was the golden age of child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A great number of scholars proposed their ideas of child education one after another, and Lu Kun was one of them who not only raised some particular ideas of child education, but also engaged in compiling primers and articles about child education. Moreover, Lu Kun intended to practice his ideas of child education by She Xue (community schools), which was the agency of child education in M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quire Lu Kun's the ideas and practice of child education. By historical research, Lu’s works about child education were analyzed.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Child education in Ming dynasty was progressive relatively. The reasons for its flourishing were complicated, including political, social, economic, technical, scholars aspects, and so on. Therefor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agencies of child education, primers, content of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2. With regard to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about Lu's child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his human nature theory claimed there were the nature of goodness and evilness. He proposed five methods to guide human being to become more and more kind-hearted, including putting more effort into the beginning,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aptitude, making use of both reward and punishment, implementing rites and music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one’s self-morality. On the other hand, as to his epistmology theory, Lu Kun deemed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knowing and doing should be complementary and syncretic. Moreover, large amounts of educational meanings, such as enlightening self-consciousness, comprehending by intention, and extending knowledge by inquiring things were implicated.
    3. With respect to the ideas of Lu's child education, there were three key points. First, his primers were writtened for three kinds of readers: childre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clan, sons and off-springs. Second, his ideas of education included the elements of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Third, moral education was the major element of subject matter, but supplemented with some life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education,
    4. As to the practice of Lu's child education, he had large amounts of contributions. In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there were four important points: enlightenment of populace, self-cultivation for devoting to the community, improvement of the atmosphere society through schooling, expansion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care of disadvantaged children. In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 principles, there were seven important points, including education at proper time, paying attention to family education, conforming to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being cautious in the beginning of learning, fair rewards and punishment, tranquilizing the spirit, thinking highly of introspection. In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 contents, there were four important elements: ethics education, daily behavior, knowledge education, virtuous poetry and music. In teaching methods, there were four ways: literate education, calligraphic education,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recruitment of teachers, it involved a primary selection, cultivation, filteration and payment. In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it involved regulations about schooling age and subsiding disadvantaged children. In the institution of schooling, She Xue was the important agency to realize his child education ideas. His scheme for She Xue was comprehensive, including purposes of establishment, time and location of installing, patterns of teaching, duties of officials, budgets, and so on.
    By comparison, there are many implications from Lu's child education, for example, moral education, topics of teachers, diversity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or between China and West, education seasonable, and so fort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史料 3 第四節 相關研究分析 8 第五節 名詞釋義 23 第六節 論文架構及研究限制 24 第二章 呂坤生平及其時代背景 27 第一節 呂坤生平 27 第二節 時代背景 48 第三章 呂坤童蒙教育的哲理基礎 71 第一節 心性論 71 第二節 知行觀 93 第三節 小結 113 第四章 呂坤主要蒙書的思想內涵 119 第一節 《續小兒語》分析 119 第二節 《演小兒語》與《去偽齋集》分析 134 第三節 《宗約歌》分析 154 第四節 呂坤蒙書中的教育理念 174 第五節 童蒙教育理念與哲理基礎的關連性 192 第六節 小結 195 第五章 呂坤童蒙教育的實施內涵 197 第一節 教育的功能與原則 197 第二節 教育的內容與教學方法 204 第三節 學校、施教者與受教者 218 第四節 綜合分析 223 第六章 結論 233 參考文獻 245

    壹、史料
    不著撰人(1990)。尚書。上海:上海古籍。
    不著撰人(2001)。詩經。臺北市:臺灣古籍。
    不著撰人(2004)。禮記。上海:上海古籍。
    不著撰人(2009)。繪圖玉歷寶鈔勸世文、百歲修行經合訂本。台中:聖賢雜誌社。
    王陽明(明/2010)。王陽明全集。浙江:浙江古籍。
    王陽明(明/1965)。傳習錄。台北:台灣商務。
    尹會一(清/1967)。呂語集粹。載於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台北縣:藝文。
    孔穎達(唐/1990)。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
    孔穎達(唐/2008)。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
    司馬遷(漢/1989)。史記。上海:上海古籍。
    申時行(明/1989)。明會典。北京市:中華書局。
    左丘明(春秋/1997)。左傳。瀋陽:遼寧教育。
    全祖望(清/1965)。鮚埼亭集外編。臺北市:臺灣商務。
    朱熹(宋/2000)。朱子文集。台北:德富。
    朱熹(宋/1999)。周易本義。台北:大安。
    朱熹(宋/1968)。河南程氏遺書。台北:臺灣商務。
    朱熹(宋/1988)。中庸章句集注。天津:天津古籍。
    朱熹集註(宋/2007)。四書‧孟子。台北:台灣書房。
    朱熹集註(宋/2007)。四書‧大學。台北:台灣書房。
    朱熹集註(宋/2007)。四書‧論語。台北:台灣書房。
    朱熹、呂祖謙(宋/2000)。近思錄。台北:台灣商務。
    朱熹(宋/1961)。童蒙須知。載於陳弘謀,五種遺規‧養正遺規(3-5頁)。臺北縣:德志。
    李耳(春秋/1995)。老子。台北:書林。
    列御寇(戰國/1975)。列子。臺北市:河洛圖書。
    呂坤(明/2008)。去偽齋集。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1-602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坤(明/2008)。呻吟語。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603-904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坤(明/2008)。四禮翼。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1339-1392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坤(明/2008)。宗約歌。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1251-1278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坤(明/2008)。疹科。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1645-1684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坤(明/2008)。續小兒語。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1231-1245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坤(明/2008)。演小兒語。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1245-1251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坤(明/2008)。閨戒引。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1278-1279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坤(明/2008)。閨範。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1407-1568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坤(明/2008)。實證錄。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905-1218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坤(明/2008)。黃帝陰符經注。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1393-1407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得勝(明/2008)。小兒語。載於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1221-1225頁)。北京:中華書局。
    呂坤(明/1984)。〈書太岳先生文集後〉。載於張居正,張太岳集(5-9頁)。上海:上海古籍。
    李廷機(明/1970)。李文節集。台北縣:文海。
    李棪(清/1957)。東林黨籍考。北京:人民。
    邢侗(明/1997)。來禽館集。載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台南縣:莊嚴文化。
    谷應泰(明清/1993)。明史紀事本末。成都市:中國野史集成編委會。
    周中孚(清/2007)。鄭堂讀書記。北京:北京圖書館。
    周敦頤(宋/2000)。通書。上海:上海古籍。
    周敦頤(宋/2006)。太極圖說。吉林:吉林人民。
    河南省寧陵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89)。寧陵縣誌。河南:中州古籍。
    范曄(南朝/1989)。後漢書。上海:上海古籍。
    皇甫謐(西晉/1965)。高士傳。台北:臺灣中華。
    唐彪(清/1976)。父師善誘法。臺北市:偉文。
    陳子龍等輯(明清/2002)。皇明經世文編。載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上海市:上海古籍。
    陳弘謀(清/1961)。五種遺規‧訓俗遺規。台北:德志。
    陳弘謀(清/1961)。五種遺規‧養正遺規。台北:德志。
    陳治本(明/1986)。皇明寶訓。臺北市:臺灣學生。
    陳獻章(明/1987)。陳獻章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張玉書等(清/2002)。康熙字典。台南市:大孚書局。
    張廷玉(清/1986)。明史。上海:上海古籍。
    陸世儀(明清/1961)。論小學。載於陳弘謀,五種遺規‧養正遺規(12-14頁)。臺北縣:德志。
    黃宗羲(明清/1986)。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黃宗羲(明清/1987)。明儒學案。台北:華世。
    湯斌(清/2002)。洛學編。載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上海市 : 上海古籍。
    馮琦(明/1970)。北海集。台北縣:文海。
    董倫等修、解縉等重修、胡廣等復奉敕修、黃彰健校勘(明/1984)。明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趙翼(清/1977)。廿二史劄記。臺北市:華世。
    劉向(漢/1993)。說苑。臺北市:錦繡。
    劉義慶(南朝/1993)。世說新語。臺北市:錦繡。
    黎中輔纂;許殿璽校注(清/1992)。大同縣誌。太原市 : 山西人民。
    黎靖德編(宋/1987)。朱子語類。台北:華世。
    錢謙益著(明清/2008)。列朝詩集小傳。上海市:上海古籍。
    魏校(明/1983)。莊渠遺書。載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臺北市:臺灣商務。
    韓愈(唐/2011)。師說。載於吳楚材、吳調侯、郭建球,古文觀止(527-529頁)。新北市:典藏閣。
    鎖綠山人(清/1987)。明亡述略。臺北市:大通。

    貳、近人論著
    一、專書
    夫馬進著,伍默、楊文信、張學鋒譯(2005)。中國善會堂史研究。北京:商務。
    王力(2006)。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復旦大學。
    王煜(1984)。明清思想家論集。台北:聯經。
    王健(1995)。新編中國思想史。北京:人民。
    王毓銓(2007)。中國經濟通史‧明代經濟卷(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史仲文、胡曉林(1994)。中國明代經濟史。北京:人民年。
    池小芳(1998)。中國古代小學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
    朱保烱、謝沛霖(1980)。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上海古籍。
    伍振鷟(1978)。兩宋理學教育思想。臺北:偉文。
    呂妙芳(2011)。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文化。臺北:聯經。
    吳怡(2009)。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三民。
    周天令(2010)。中國思想史八講。高雄:麗文。
    周作人(1982)。談龍集。台北:里仁。
    周愚文(1996)。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台北:正中。
    周德昌(1995)。中國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上海:新華。
    林天人等(2002)。中國通史。臺北市:五南。
    林啟彥(1994)。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書林。
    林瑞翰(2005)。中國通史(下)。臺北市:三民。
    施子清(2008)。書法經緯。香港:天地圖書。
    胡適(1930)。胡適文存三集。上海:亞東圖書館。
    侯外廬主編(1960)。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1984)。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徐泓(2011)。二十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徐梓(1996)。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武漢:湖北教育。
    徐麗莎,黃佩賢(2007)。通識中國書畫。香港:中華。
    馬濤(1993)。呂坤思想研究。北京:當代中國。
    馬濤(2000)。呂坤評傳。江蘇:南京大學。
    袁桂林(2005)。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福建:福建教育。
    容肇祖(1992)。明代思想史。山東:齊魯書社。
    陳致平(1988)。中華通史(九)。臺北市:黎明。
    陳致平(1988)。中華通史(十)。臺北市:黎明。
    陳梧桐、彭勇(2007)。明史十講。上海:上海古籍。
    陳鼓應、辛冠潔、葛榮晉主編(1989)。明清實學思潮史。山東:齊魯書社。
    陳捷先(1990)。明清史。臺北市:三民。
    張志公(1999)。傳統語文教育初探。香港:三聯。
    張俊杰(2004)。中國古代經濟史(二)。北京:學苑音像。
    張建仁(1993)。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臺北市:文津。
    張國剛(2002)。中國學術史。上海:人民。
    張劍平(2003)。新中國史學五十年。北京:學苑。
    許瀛鑑(1997)。中國印刷史論叢。臺北市:中國印刷學會。
    傅武光(1990)。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文津。
    傅鳳英(2011)。理學與道家道教。長春:長春出版。
    馮達文、郭其勇等(2005)。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洪葉。
    楊一凡(2009)。明大誥研究。北京市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楊東蒓(2011)。中國學術史講話。湖南:岳麓書社。
    賈豐臻(1936)。中國理學史。上海:商務。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1994)。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台北:國立編譯館。
    解楊(2011)。治政與事君─呂坤《實政錄》及其經世思想研究。北京:三聯。
    廖其發(2006)。中國幼兒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台北:麥田。
    劉金花(2013)。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
    劉曉東(2010)。明代的塾師與基層社會。北京:商務。
    蔡冠華(1984)。清代七百名人傳(上冊)。北京:中國。
    樊樹志(2003)。晚明史。上海:復旦大學。
    潘善庚(1986)。歴代人物與溫州。溫州風貌編輯部。
    鄭涵(1985)。呂坤年譜。河南:中州古籍。
    錢穆(1995)。國史大綱。臺北市:臺灣商務。
    錢穆(2000)。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台北:蘭台。
    嚴用琛,魯宗藩總修、王維新纂修(1928)。襄垣縣誌。台北市:成文。
    龔顯宗(1995)。明代童謠的賞析及研究。台北縣:富春文化。

    二、學位論文
    丁淑萍(2002)。明代社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方文彬(2003)。呂坤「氣即是理」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王寶彩(1996)。明代道德教養類蒙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沈秋紅(2006)。明清私塾管理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浙江師範大學,金華市。
    周楠(2010)。呂坤禮學思想及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長春市。
    郭惠端(2001)。呂坤的蒙書及其童蒙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陳涵邡(2011)。晚明至清中葉訓蒙理念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進德(2005)。明清啟蒙教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顏(2012)。五侯鯖字海與海篇直音字頭對比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河北大學,保定市。
    黃嫣嬋(2010)。明清蒙學及其對現代語文基礎教育的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
    黃曉燕(2012)。呂坤社會救濟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蘇州大學,蘇州市。
    趙恩梃(1998)。呂坤《交泰韻》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裴培(2006)。呂氏父子《小兒語》與養正教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吉林大學,長春市。
    滕志妍(2006)。明清塾師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北師範大學,蘭州市。
    蔡昀倢(2008)。呂坤《閨範》女子教育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蔣忠益(2000)。呂坤法政思想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三、期刊文章
    王安(2012)。呂坤慈善思想初探。十偃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5(3),4-7。
    王光紅、楊雄(2007)。呂坤元氣論探頤。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3(4),19-21。
    王妮(2007)。試論呂坤的立身處事之道。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6(1),66-69。
    王家儉(1985)。呂坤的憂患意識與經世思想。歷史學報,13,93-105。
    王國軒(1989)。批評諸學,熔鑄百家─論呂坤「學以自得為宗」思想。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3-24。
    王衛平(2012)。明代呂坤的社會保障思想。學習與探索,7,153-160。
    王興亞(2007)。呂坤整肅吏治的思想與實踐。領導科學,2007年3月,52-53。
    白秀紅(2003)。從《交泰韻》看呂坤之宮商觀。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4),81-85。
    朱介凡(1959)。呂坤的小兒語(上)。大陸雜誌,19(7),15-17。
    朱介凡(1959)。呂坤的小兒語(下)。大陸雜誌,19(8),13-18。
    李文鄭(1996)。呂坤與其“城門四聯”。史志園地,1996年3月,53-54。
    李玉潔(2007)。論呂坤的憂國憂民思想。商丘師範大學學報,23(1),13-16。
    李姍姍、仵春(2007)。試論呂坤的教育思想。決策管理,19,19-20。
    吳漫(2012)。傳統與啟蒙之間:晚明學者呂坤的理學與反理學思想與再造。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4),19-23。
    吳蕤(1970)。呂坤及其呻吟語(上)。暢流,41(5),3-5。
    吳蕤(1970)。呂坤及其呻吟語(下)。暢流,41(6),17-18。
    余德芹、吳志剛(2009)。明.呂坤《實政錄》與法醫檢驗。貴陽中醫學院學報,31(6),5-7。
    岳天雷(2001)。呂坤的民本思想及其現代價值。河南社會科學,10(2),79-82。
    周愚文(2014)。明清科舉考生數與錄取人數失衡問題的因應對策之分析。教育學刊,42,39-74。
    周傲生(2007)。呂坤的韻學思想與《交泰韻》的反切特徵。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4),68-71。
    後彔(1986)。濃郁醇厚、嚴謹縝密─讀《呂坤年譜》。中州學刊,6,141。
    施澤雄(2005)。設計下的歧視:呂坤《閨範圖說》之書寫策略析論。中極學刊,5,25-41。
    孫廣德(1994)。呂坤的政治思想(上)。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9,1-26。
    孫廣德(1995)。呂坤的政治思想(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0,43-66。
    馬懷云(1995)。呂坤經濟思想論略。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5(1),31-36。
    馬濤(1988)。論呂坤的理學思想及其特點。晉陽學刊,34,84-90。
    馬濤(1991)。論呂坤對理想人格的追求。河北學刊,1991年3月,24-27。
    馬濤(1992)。論呂坤的自(必)然、當然和偶然說。中州學刊,5,80-119。
    馬濤(1994)。論呂坤的《實政錄》及其影響。三晉文化研究論叢,94-105。
    馬濤(1999)。呂坤經濟思想述評。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0(4),頁58-63。
    張守軍(1998)。呂坤對明末社會貧富不均的批判及其「均利」思想。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1),23-26。
    張秀春(2005)。試論《閨範》與國本之爭。中國典籍文化,2005年2月,38-44。
    張金鑑(1988)。寧陵呂坤的生平與政治思想。中原文獻,20(5),1-8。
    張學智(2009)。呂坤對晚明政弊的抉發及修身之學。中國哲學史,1,63-70。
    張靜(2012)。明清時期蒙學教育方法研究。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0(11),99-101。
    陳曉昀(2008)。呂坤《閨範‧謝娥殺盜》與相關史料之分析。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6,251-271。
    陳豫貞(2003)。明代女教書的大同小異─《閨範》與《女範節錄》的性別意識研究。新北大史學,4,137-150。
    崔艷杰(2010)。《小兒語》中的品性修養教育。長治學院學報,27(4),67-69。
    彭桂芳(1974)。明代理學家呂坤其人其書《呻吟語》。中原文獻,6(3),9-15。
    黃曉燕(2011)。呂坤醫藥思想略論。貴陽中醫學院學報,33(6),133-135。
    黃曉燕、王衛平(2011)。呂坤荒政思想研究。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8(6),60-64。
    解揚(2008)。文集的刊刻與時代政治─《實政錄》的版本與刊刻問題。漢學研究,26(4),167-195。
    趙克生(2011)。稱情立文、執中為禮:呂坤理學思想論述。中州學刊,6,143-147。
    趙秀麗(2008)。明代大儒呂坤的女性觀及實踐。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4(2),23-28。
    蔣復璁(1956)。用呂坤《呻吟語》來談修學。中國一周,324,6-7。
    蔡小平(2013)。呂坤的荒政思想與主張。齊魯師範學院學報,28(1),85-88。
    劉亮紅(2008)。論呂坤的鄉甲制度實踐。湖南行政學院學報雙月刊,2,104-106。
    劉亮紅(2009)。呂坤的道德修養論。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6),148-151。
    劉曉東(2010)。明代的私塾與塾師。東北師大學報,2,70-78。
    閻道衡、杜長江(2005)。呂坤的〈一師六友道脈之圖〉和〈身家衰盛循環之圖〉碑。中原文物,5,82-85。
    鄭穎貞(2009)。試論呂坤的民本思想。理論導刊,2009年3月,109-110。
    鄭穎貞(2009)。論呂坤的倫理思想。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5(11),13-19。
    鄭穎貞(2005)。試評呂坤的哲學思想。學術交流,137,頁32-36。
    蕭之華(1989)。沉痼呻吟年復年─談呂坤及其《呻吟語》。文藝月刊,245,60-67。
    蕭自強(2011)。呂坤的聖人觀淺析。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55,94-95。
    韓作珍、韓國莉(2004)。試論呂坤尚中貴和的處世原則。甘肅社會科學,4,131-134。
    韓霞(2003)。呂坤及其《呻吟語》。商丘師範學院學報,19(3),32-33。
    魏峨(2005)。論呂坤的實政思想。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5(6),29-31。
    魏峨(2007)。呂坤詩詞理論和詩詞創作述評。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3(2),16-19。
    魏峨(2010)。論文人的社會責任與寫作責任─以明代文學家呂坤的文章理論為例。作家雜誌,11,108-110。
    關紹箕(1990)。呂坤傳播思想初探。東海社會科學學報,9,87-103。
    蘇樺(1977)。呂新吾的《續小兒語》。華文世界,10,15-18。
    龔杰(1986)。「我不是道學」,「我只是我」─評呂坤反理學思想。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77-8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