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欽賢
Chiang,Chin-Hsien
論文名稱: 體育運動世界現象場之探究--實踐、反思、重構
An Inquiry of the Phenomenonal Fields of PE Class and Athletic Training--Prctice, 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指導教授: 劉一民
Liu, I-M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梅洛龐蒂敘說探究現象學反思身體部署運動哲學
英文關鍵詞: Merleau-Ponty, narrative inquiry, phenomenological reflection, dispositif of the body, philosophy of spor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0下載:4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論文旨在於探究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中,所發生的種種事物和經驗現象。體育教學抑或是運動訓練,廣義來說,均為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流和溝通,甚至在不同時間的歷史背景,不同空間的位置環境,人與社會的綿延交織,進而孕育出嶄新的生活世界。研究者將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的概念,結合生活世界的觀念,歸納後定義而成一個複合名詞,稱之為「體育運動世界」。在體育運動世界中,教練、選手、教師、學生等不同個體角色,受到時間、空間、情境、意識等不同因素影響,個體角色均存在於自我所構成的體育運動世界裡。「現象場」意指個體角色的內在知覺或身體經驗所構成的現象世界,追本溯源回到「經驗場」中進行描述。首先,本研究採用敘說探究方式,使得彌足珍貴的體育運動實踐經驗得以再現。接著,藉由個體角色對於身體與世界接觸之後進行現象學反思,逐步勾勒出體育運動世界中所發生的「現象場」,同時抓取其中產生的核心問題,進一步分析個體角色「現象場」的六個面向,分別為技術能力面向、情緒心境面向、設計方案面向、控制關係面向、置身空間面向以及狀態時間面向。最後,個體角色利用身體部署的概念進行知識重構,讓現象學反思後的意義和價值,能夠實際的呈現於世,且確切運用於真實的體育運動世界。站在本研究的立場,研究者相當肯定敘說探究和現象學反思的應用價值,並且,發覺體育運動世界「現象場」的探究。體驗實踐、反省自身以及知識重構,是研究上的重要徑路。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probe into the occurring events and phenomenological description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athletic training. Broadly speaking,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people. Furthermore, with the interweaving among individuals and group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brand-new world is thus developed. The researcher weaves the elements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thletic training and further classifies and defines to construct a term- “physical training world”. In this world, coaches, athlet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ectively co-exist in this “physical training worl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ime, space context and different ideology. Phenomenal field refers to the world that an individual instructs with his or her inner consciousness,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experiential field for detailed description. To start with, the researcher describes valuable physical training world experience in a narrative inquiry; and reflect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world with phenomenology to depict the Phenomenal field in this “physical training world”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 identifies the core issue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phenomenal fields from six aspects: skills, emotions designs, controls, space and time. Finally, an individual utilize Dispositif of the Body is utilized to re-construct the knowledge, which brings out the more valuable and practical meaning and value of phenomenology. The researcher finds narrative inquiry appreciativ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henomenology is meaningful. The inquiry of phenomenal field in the “physical training world” will go beyond imagination. Body praxis, problem solving reflection, and knowledge reconstruction are the key arguments in the research.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 目次………………………………………………………………viii 表次………………………………………………………………x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2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研究問題………………………………………………6 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6 第五節 研究範圍………………………………………………7 第六節 研究限制………………………………………………7 第七節 名詞解釋………………………………………………7 第貳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體育與運動的相關文獻………………………………9 第二節 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之反省探討……………………20 第三節 體育運動學術質性研究之相關概念…………………26 第四節 現象學理論和方法之相關文獻………………………30 第五節 體育運動學術敘說探究與現象學探究之回顧………33 第六節 文獻總結………………………………………………39 第参章 研究方法………………………………………………40 第一節 研究方法………………………………………………41 第二節 研究方法之真實性……………………………………44 第三節 研究對象………………………………………………45 第四節 研究步驟………………………………………………45 第肆章 實踐……………………………………………………46 第一節 探索體育運動世界……………………………………47 第二節 進入運動訓練世界……………………………………50 第三節 轉換體育運動世界……………………………………57 第四節 挑戰運動訓練世界……………………………………58 第五節 回歸體育教學世界……………………………………65 第伍章 反思……………………………………………………72 第一節 運動教練角色的現象場………………………………73 第二節 體育教師角色的現象場………………………………79 第陸章 重構……………………………………………………82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回答………………………………………83 第二節 研究者的角色重構……………………………………86 第三節 研究者的位置反思……………………………………87 參考文獻…………………………………………………………89

    中文文獻

    山之口壽幸 (2007)。「體育」與「運動」在概念上之差異。國立編譯館館刊,35(3),23-32。

    王宗吉 (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銀禾文化事業公司。

    王義文 (2009)。台北市國中體育教師教學反省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玉木正之 (1999)。スポーツとは何か,講談社現代新書。東京:講談社,18-24。

    江良規 (1968)。體育學原理新論。臺北市:臺灣商務。

    汪文聖 (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應用心理研究,12,49-76。

    吳永仁 (2009)。尋找、發現、迷失、超越自我-一個籃球選手逐夢經驗的敘說與範疇勾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佑峰 (2007)。經驗、知識、記憶:一位高中籃球教練的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和堂 (2000)。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秋慧 (2004)。國小教師體育教學反省、反省信念與有效體育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市。

    李政樺 (2008)。換個方向,生命變得不一樣:一位運動教練之個人經驗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杜威 (1992)。我們如何思維(姜文閔譯)。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33年)。

    邱詩涵、高麗娟 (2012)。運動研究中的質性方法學。文化體育學刊,14,1-10。

    邱詩涵、蔡孟霖、高麗娟 (2012)。風中戰士的獨白:短跑選手訓練之敘說探究。運動研究,21(2),73-86。

    李維倫、賴憶嫻 (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275-321。

    吳德成 (1998)。桌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余德慧 (2003)。生命史學。心靈工坊。

    佐藤臣彥 (1993)。身体教育を哲?する。東京:北樹出版。

    林正常 (1995)。體育情懷正常心。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慶宏(2007)。衝突、衝動、衝擊-桌球選手與教練互動關係敘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明佳、林國瑞 (2007)。女子拳擊金牌得主陳嘉玲之生命故事。北體學報,15, 92-104。

    吳佳俊 (2007)。蜘蛛網與獨角戲 一位排球教練的自我敘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碩士綸文,未出版,臺北市。

    姜志輝(譯) (2001) 梅洛龐蒂(Merleau-Ponty,Maurice)(著):《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前川峰雄 (1970)。體育科教育法。東京:體育の科學社。

    洪福財 (1997)。反省性教學策略在幼稚園教學應用之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胡德民 (2011)。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中的「視域」(horizon) 概念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約翰.赫伊津哈原著 (1996)。遊戲的人。杭州市:中國美術學院。

    徐元民 (2003)。中國古代體育。台北:品度。

    郭玉霞 (1994)。準教師的思考與師資教育。教育研究,38,37-43 。
    陳玉枝 (2003)。國小實習教師體育教學反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翁志成 (1997)。運動訓練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連雅慧 (2010)。組織敘說探究:組織生活經驗的理解與再現。應用心理研究,48,11-17。

    陳聖謨 (1999)。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正高(2009)。桌球國手與菜鳥選手的生命衝擊 — 一段運動生命故事的敘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維屏 (2003)。國民小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主編 (1996)。體育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

    曹家榮 (2013)。理解技術實做:現象學取徑初探。社會分析,7,1-43。

    許義雄 (1978)。體育學原理。臺北:文景出版。

    許義雄 (1983)。體育的理念。臺北:現代體育出版。

    許義雄 (1993)。體育教學需要更多的思考。台灣省學校體育,3,4-5。

    許義雄 (1995)。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宜嚴加區隔。台灣省學校體育,5(2),4-5。

    黃泰源 (2004)。國小體育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教學行為及教學反省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梁振吉 (2007)。重武不輕文;敘說一位拳擊選手轉型運動教練及體育老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綸文,未出版,臺北市。

    程紹同 (1996)。成功教練必備的管理能力。國民體育季刊,25(4),44-50。

    溫在成 (2007)。屏東縣國小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教學反省與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湯維玲 (1996)。反省取向的師資培育學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行超 (2013)。父與子:保齡球教練與運動員訓練生活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鄭勝吉 (2005)。臺東縣國小教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學反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鄭筱澐 (2010)。尋找運動訓練的實踐之路—一位羽球菜鳥教練的生命成長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漢吾(2000)。大專院校羽球教練訓練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薛慧玲、謝志君 (2001)。論運動教練哲學之重要性。大專體育,54,66-70。

    劉一民 (1995)。運動哲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一民 (2005)。運動哲學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師大書苑。

    劉一民 (2010) 。運動身體經驗本源的追問-相遇於梅洛龐蒂的基進反思。運動文化研究 ,14,7-33。

    劉一民 (2011)。運動風格經驗的現象學探討─風格與反風格間的周旋。運動文化研究,18,7-39。

    劉一民 (2012)。運動技術重建經驗的發生現象學探討。運動文化研究,21,7-36。

    樊正治 (1992)。運動教練法表解。體育與運動,81,96-100

    樊正治 (1994)。運動哲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 (1995)。加強實習教師的輔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3),74-77。

    蔡昆霖、吳萬福 (1999)。競技運動教練的重要性。大專體育,41,131-134。

    蔡岳璟 (2003)。台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歐宗明 (2005)。體育與運動概念區辨。國立台南大學體育學報,1,1-9。

    歐宗明 (2007)。臺灣小學教師/教練角色之形塑—歷史社會學的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歐宗明 (2007)。教師與教練概念內涵之比較。國立台南大學體育學報,2,126-137。

    劉亞力、高麗娟、謝富秀 (2010)。痛與破之轉折:一位空手道選手之自我敘說。運動研究,19(1),11-22。

    蔡敏玲、余曉雯(譯) (2003)。敘說探究: 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劉進枰 (2007)。定義“體育”與“運動”的諸多問題。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 ,2 ,154 - 160

    潘淑滿 (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蕭君玲、鄭仕一 (2011)。民族舞蹈創造的現象場。大專體育,113,7-14。

    鍾伯光 (2000)。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教練。2000 國際大專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大會手冊,42-48。

    鍾芝憶 (2009)。另一種觀賽-運動知識的現象學描繪。運動文化研究,11,65-80。

    謝鎮丞 (2008) 。破紀錄之旅─以焦點意識及支援意識探討運動學習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魏榮俊 (2003)。台南市國小教師健康與體育教學反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龔卓軍 (2006)。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

    饒見維 (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二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

    Mathias Obret (2005) 。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蒂、華登菲與當代現象學。臺大文史哲學報,63,225-250。

    (Merleau-Ponty, Maurice)(著):《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M.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translated by Colin Smith,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Merleau-Ponty, M.,1964/2007,《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L’Œil et l’Esprit.,龔卓軍譯。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Sokolowski Robert (2004)。現象學十四講。李維倫 譯。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英文文獻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hase, S. E. (2011). Narrative inquiry: Still a field in the making. In N. K. Denzin& Y. 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421-434).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wey, J. (1933).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Chicago,IL:D.C. Heath.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1998). The landsca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ies and issues. Thou-sand Oaks, CA:Sage.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2011). Introduction: 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Gillet,B. (1949/1952).Histoire du sport. Paris: Presses Univ. de France. 近藤等(譯):スポーツの歴史,東京:白水社。

    Gitlin, A. (1982). Reflection and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arch 19-23.

    Goodman,J.(1991). Using a method course to promote reflection and inquiry among preservice teachers. In B. R. Tabachnick & K. M. Zerichner (Ed.), Issues and practices in inquiry-oriented teacher education .56-76.London: Pal mer Press.

    Guba, E. G. (1990). The alternative paradigm dialog. In Cuba, E. G. (Ed.), The paradigm Dialog. Newbury Park, CA: Sage.

    Grupe,O. & Krüger,M. (1997).Einführung in die Sportpädagogik: Die Deutsche Bibliothek-CIP-Einheitsaufnahme. Schorndorf: Hofmann.

    Huizinga, J. (1955), Homo Ludens-A Study of the Play Element in Culture, Boston: The Beacon Press.

    Lincoln, Y. S., & Guba, E.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Grbich, C. (2007).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Larrivee, B. (2000). Transforming Teaching Practice: becoming the critically reflective teacher. Reflective Practice, 1 (3), 293-308.

    Martin, R. J. (1998). A study of the reflective practic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 teach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Nixon,H. (1987).Sport and the American Dream.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Leisure Press Imprint.

    Schon, D. A. (1983). The reflective e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New York, NY: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Siedentop, D. (1994).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 Fitness, and Sport(2nd ed.).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Thomas,C. (1983). Sport in a philosophic context. Philadelphia, Philadeiphia : Lea & Febiger.

    Tsangaridon, N., & O’Sullivan, M. (1994). Using pedagogical reflective strategies to enhance reflection among preservi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4, 13-33.

    Weiss,P. (1985). Sport; A Philosophic Inquiry. TX: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Van Manen, M.(1977). Linking ways of knowing with ways of being practical. Curriculum Inquiry, 6(3), 205-228.

    Zeichner, K.,& Liston, D.(1996).Reflective teaching:An introduction.New Jersey:Mahwah.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