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禚允
論文名稱: 張頁式平版黃豆油墨印刷品質特性之研究
指導教授: 吳祖銘
Wu, Zu-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平版印刷黃豆油墨有機揮發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5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黃豆油墨在國內算是一種新興的環保型產品,由於美國黃豆協會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推廣與宣導,使得黃豆油墨的應用逐漸受到國內業者的重視,但國內某平版印刷廠使用黃豆油墨的經驗中,曾發生印刷品色相與定稿差異大、圖片表現層次不足、網點容易擴大,黑墨濃度不足等問題。探討前述可能產生的問題,這是研究者進行本研究的動機。本研究以不同廠牌的張頁式平版黃豆油墨二種及傳統張頁式平版油墨一種作為實驗樣本,進行印刷測試,將所得的數據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及變異數分析,以瞭解黃豆油墨的滿版濃度、網點擴大、印刷對比、疊印能力、色相差與灰度值等印刷品質特性及其與傳統油墨印刷品質的差異。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張頁式平版黃豆油墨與傳統張頁式平版油墨的滿版濃度、網點擴大、印刷對比、疊印能力、色相差與灰度值等各品質要項沒有顯著差異,具有相同的印刷品質特性。基於本研究結果,提出以下的建議:以黏度值、抗分裂力等適性,探討黃豆油墨的印刷品質特性。並針對黃豆油墨有機揮發物含量,探討其環保性。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定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六節 研究架構 9 第七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平版油墨成份與印刷適性 11 第二節 平版黃豆油墨成份與應用類型 15 第三節 平版黃豆油墨之特點 17 第四節 影響彩色複製品質之因素 19 第五節 平版黃豆油墨適性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實驗設計 31 第二節 研究變項 32 第三節 實驗設備與材料 34 第四節 實驗原稿之設計 34 第五節 實驗流程 37 第六節 量測儀器的使用方法與誤差值檢測 38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 43 第一節 實驗結果之一般描述性統計 43 第二節 假設檢定分析結果 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8 第一節 差異分析結果之整合 88 第二節 研究發現 95 第三節 研究建議 96 參考文獻 97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日本阪田油墨公司(2005)。環保型張頁油墨。2006年4月20日,取自: http://www.inx.co.jp/news/20050407img/CL100X.pdf
    田素瑛(1996)。平版油墨作業適性之探討。印刷科技,62,1-27。
    李興才(1995)。印刷工業概論。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呂麗華(2004)。黃豆油墨之印刷技術分享。張中一(主持人)。環保油墨之應用與發展研討會。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
    林啟昌(1987)。印刷材料學。臺北市:五洲。
    周文明(2002)。印刷企業之全面品質管理。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吳明隆(2001)。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市:松岡。
    許瀛鑑、吳祖銘(1992)。臺灣地區張頁式平版印刷油墨特性鑑定之研究。臺北市:經濟部。
    柯保富、陳碧玲(2000)。印刷學。臺北市:正元。
    黃朝養(1976)。印刷油墨學。臺北市:徐氏基金會。
    黃啟哲(1993)。彩色打樣與平版印刷複製品質之差異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明聰(1993)。網點擴大對彩色複製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臣、凌云星(2004)。大豆油樹脂平印油墨。北京:康普麗。
    廖俊偉(1995)。印刷工廠如何採購適性油墨。印刷科技,56,33-45。
    喻家聲(1988)。印墨乾燥問題的探討。印刷科技,23,1-6。
    張劭勳(2001)。研究方法。台中:滄海。
    馬秀蘭、吳邦德(2004)。統計學以SPSS for Winsows為例。臺北縣:新文京。
    陳政雄(2001)。第七屆世界印刷會議記錄。台中市:印刷。
    謝顒丞(2003)。臺灣地區張頁式平版印刷產業特性及品質規格。臺北縣:華藝。
    謝顒丞、吳玉如(2000)。無水平版光碟印刷。臺北市:亞太。
    蕭耀輝(1989)。平版印刷工學。臺北市:五洲。
    外文部份
    Axmear,E.(2004)The development and market of soy ink using experience in American,Seminar of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Inks,Taipei.
    Bruno,M.H.(1986).Principles of Color Proofing.Salem:GAMA Communications.
    Blayo,A.,Noel,N.,LeNest,J.,& Gandini,A.(1993).A Comparative Rheological study of waterless and conventional offset inks.surfsce coatings international.pp.164-171.
    Coudray,M.A.(1990).Predicting Color Reproduction :Hue Error and Grayness in Process-Color Inks .Screen Printing 87(10), pp.66-71.
    Field,G.G.(1998).Color and Its Reproduction.Pennsylvania: Graphic Arts Technical Foundation.
    Fenster,J.A.(1999).Introduction to Densitometry(2ed). Alexandria,VA:Graphic Communcation Association.
    Hackmann,C.(2002).Soy Ink Research Promises New Printing Applications.Retrieved June 25,2004,from
    http://www.pcimag.com/CDA/ArticleInformation/feat
    ures/BNP__Features__Item/0,1846,78338,00.html
    Hsieh,Y.C.(1997).Factors Affecting Dot Gain On Sheet-Fed Offset Presses.Visual Communitions Journal.pp.39-49.
    Killeen,C.L.(1995).Dealing with Dot Gain.GATF World,7(3).
    pp.27-36.
    (National Soy Ink Information Center)(1997).Soy Ink Historical Summary。Retrieved May 2,2005,from http://www.soyink.com
    Noirot,P.A.(2004)。Green ink for all color,Ink Maker,pp.29-31
    Print Quality Assessment.(2001).Retrieved June 25,2004,from http://www.tintas.com/tech_info/quality_assessment.html
    Rosenberg,J.(1995).Earth-friendlier soy-based inks.April 20,2007,from http://www.editorandpublisher.com/eandp
    Scarlett,T.(1999).Waterless-boom or bust? American Printer 223(2).pp.80-82.
    Simpson,B.,Tazik,P.,Miller,G.& Randall,P.(1994).EPA Project Summary: Waste Reduction Evaluation of Soy-based Ink at Sheet-fed Offset Printer.Retrieved May 2,2005,from
    http://es.epa.gov/techinfo/specific/proj-sum.html
    Southworth,M.(1996).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How do it qickly.Ink on paper.pp.1-5.
    Stanton,A.& Hutton,P.(1999).An Analysis of Sheetfed Lithographic Print Attributes.TAGA Proceeding.pp.389–408
    SWOP Digital Color Bar.(2002).Retrieved December 18,2005,from http://www.swop.org/downloads.html
    Tritton,K.(1997).Surrey,UK : Pira International.color control in lithograph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