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皓如
Yang, Hao-Ju
論文名稱: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合法化歷程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policy legitimation of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陳佩英
Chen, Pei-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政策合法化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驗教育多元途徑理論
英文關鍵詞: policy legitimation, policy-making, educational policy, Multiple Streams Framework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196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0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藉由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的重新描述,理解該政策的背景脈絡,分析政策參與者的行為與影響力,細究議題問題的形成、政策草擬以至於議程設定等過程,詮釋決策環境與各因素互動關係,作為未來教育政策推動立法的參考。
    就所蒐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有關文獻加以分析,並選擇具代表性政策參與者進行半結構性訪談。經綜合討論及分析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和法化歷程歷經三個政策視窗開啟:1999年與2010年《國民教育法》第4條修正以及2014年《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利用多元途徑理論架構分析各階段問題流、政策流及政治流發現在非三條流域很難完全獨立是彼此互相交融影響的,而每一個政策視窗的開啟都成為下一個階段的政策環境。
    問題未必需「社會大眾」矚目,「關鍵人物」對問題的識別更有意義及影響性。進入立法院的政策版本差異性不大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的特質有關,由於影響的政策標的人口小,且利益分配不明顯,政策的爭議與衝突相對降低,以教育專業進行溝通說服。而各階段政治流的情形則與台灣代議制度發展有關,隨民主化程度越來越高,在進入立法院之前的共識凝聚更為重要。
    政策倡議者的行動受時代氛圍與制度環境的影響,倡議者基於某種需求和信念行動;倡議者具備專業能力、積極的態度並在同領域持續耕耘有助於擴大影響力;政策倡議者之間的關係時而合作時而分離;每個階段有類似的政策倡議方式,例如:事前擬定政策草案、結合議題及使用媒體。
    政策背後意識形態的轉變是從國家教育權到國民教育權,而政策目的與價值則從國家人才培育到更重視發展個人自主學習。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legitimation background,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and participants (advocate)of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n Taiwan , explor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of the legitimation process, and to offer som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policy makers and advocates of education Act.
    Related literature i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author also interviews policy participants who attended the legislation of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The result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There are three policy windows between 1987-2014: 1999 and 2010 amendment of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Act, and 2014 Enforcement Act for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across Education Levels below Senior High School.
    In the problem stream, the critical people's awareness to the concerned issue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public.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tream is related to system of representation in Taiwan. In the political stream, because the number of the people involved decreases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benefit distribution is not significant, there are less arguments about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most of th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with educational profession.
    The legalization models of various stages are different, but the policy participants have a similar advocating strategy: drafting act, convening people, looking for resources and acting with the trend at the time.

    第一章 緒論 8 第一節 問題意識研究動機 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10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13 第二節 教育政策合法化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3 第二節 研究資料與受訪者 45 第三節 研究倫理 4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0 第一節 政策視窗:1999年國民教育法修訂第4條 50 第二節 政策視窗:2010年修訂國民教育法第4條 58 第三節 政策視窗: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 75 第四節 政策倡議者、政策推介行動與影響力 89 第五節 問題識別與價值轉變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3 附錄一:研究資料保密切結書 108 附錄二:受訪同意書 109 附錄三:訪談大綱 110

    中文部分
    司法院(1997)。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43號理由書。
    丁煌、方興譯(2004)。議程、備選方案與公共政策(第二版)。(原作者:John. W. Kingdon)。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人本教育基金會(1989)。人本教育札記,1,3。
    王炎川(2008)。台灣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發展之研究—以宜蘭慈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俊權(1989)。我國壓力團體與教育行政決策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美玲(2014)。另類教育理念實現模式與成效:以日本教育特區為例。比較教育,76,87-113。
    王雅惠(2006)。覺醒與爭權的社會行動—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丘昌泰(2008)。公共政策第三版。台北:巨流圖書。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2013)。立法委員林佳龍談華德福教育理念。擷取自: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590&Itemid=57
    史英(2015)。尋覓森林的坎坷之路-森林小學的過去與未來。擷取自:http://hef.yam.org.tw/forestschool/forest1_1.htm
    立法院(1998)。第3屆第4會期第30次議案關係文書,院總字第1014號。
    立法院(2009)。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13號,委員提案第8982號、委員提案第9007號。
    伍振鷟主編(2006)。教育哲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全人實驗學校(2017)。認識全人,擷取自:http://holistic.org.tw/understanding-holistic/since-1995.html
    江芳盛(1998)。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在教育決策分析上的應用。發表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舉辦之第二次「教育行政論壇」
    自主學習促進會(2016)。傳承工坊紀錄(二)。擷取自:https://autolearn.hackpad.com/ep/pad/static/YURWL0Nt7T4
    余致力、毛壽龍、陳敦源、郭昱瑩(2008)。公共政策。台北市:智勝。
    吳介民、顧爾德、范雲主編(2014)。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2014年新版)。台北:左岸文化。
    吳定(2009)。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吳清山(2003)。國民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挑戰與策略。北縣教育,45,17-26。
    吳璧如(1998)。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子女學習學校教育之研究。國教學報,10,1-35。
    周志宏(2011)。「高級中等教育法施行細則」、「高級中等學校辦理全部或部分班級實驗教育辦法」、「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辦法」、「高級中等學校同等學力認定標準」研擬計畫,未出版。
    周志宏、陳佩英、薛曉華(2010)。研修實驗高級中學申請設立辦法及高級中等學校教育實驗辦法計畫期末報告。教育部委託研究計劃,未出版。
    周祝瑛(2003)。臺灣教育面面觀。臺南:世一。
    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高級中等學校(2017)。歷史沿革,擷取自:http://blog.ilc.edu.tw/blog/blog/25783/post/72274/417914
    林淑芬(2008)。另類教育—尋回生命的希望與轉化。新使者雜誌,105,1-1。
    邱維誠(2000)。解嚴後台灣地區教育改革工程之結構性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紀俊臣(1984)。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合法化過程的探討。行政學報,16,95-102。
    胡文棟(2006)。我國立法院黨團協商制度之探討。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4,111-137。
    范熾文(2004)。華德福實驗教育的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61,22-28。
    唐光華(2016)。多元化的臺灣在家自學教育模式─ ─實驗教育個案週課表比較分析(上)。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0,擷取自:http://pulse.naer.edu.tw/Home/Content/afb89f03-5e5c-430b-84b9-5e5062e96d3e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原著;K. B. Jensen & N. W. Jankowski),台北:五南。
    翁興利、施能傑、官有垣、鄭麗嬌(1998)。公共政策。台北:空中大學。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益勤、陳雅慧(2015)。台灣華德福拓荒者張純淑:培育學生,也培育老師,親子天下雜誌,71,擷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8335-%E5%8F%B0%E7%81%A3%E8%8F%AF%E5%BE%B7%E7%A6%8F%E6%8B%93%E8%8D%92%E8%80%85%E5%BC%B5%E7%B4%94%E6%B7%91%EF%BC%9A%E5%9F%B9%E8%82%B2%E5%AD%B8%E7%94%9F%EF%BC%8C%E4%B9%9F%E5%9F%B9%E8%82%B2%E8%80%81%E5%B8%AB/。
    張硯凱(2010)。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形成之研究:多元流程模式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瀞文(2015)。全臺實驗教育單位總覽。天下雜誌,71,126-127。
    教育部(2016)。105年教育統計。
    莊智(2012)。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台灣光華雜誌。台北。
    郭耀昌(2008)。政策評估與決策模式。研考雙月刊,32(2),P69 – 79。
    陳文彥(2010)。學校權力結構鉅觀制度變遷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5,125-154。
    陳至中(2007)。學力鑑定限年齡妨礙受教權,中國時報,擷取自:http://city.udn.com/54543/2535131
    陳揚盛(2001)。教育部擬通過「理念學校法」鼓勵民間發展獨特教育理念。台灣立報。擷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6918。
    陳雅惠(2014)。廖婉如 × 林佳龍兩張曲線圖,發現學習的祕密,擷取自:http://topic.parenting.com.tw/issue/2013/futurelearning/article3-6-2.aspx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馮朝霖(2001)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月刊,92,33-42。
    馮朝霖(2007)21世紀另類教育與教育改革趨勢,另類教育先行者-2007台北縣在家自行教育資源札記,教育局,86-95。
    黃乃熒(2007)。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初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乃熒、鄭金興(2005)。差異教育學與維護公平之教育實踐-評介Peter Pericles Trifonas編著之〈差異教育學〉。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3(4),209-216。
    黃武雄(2013)。學校在窗外:教改十五周年紀念版。台北市:左岸文化。
    黃崇銘(2012)。教育實驗法制之研究─以日本為比較對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巧玲(2000)。教育行政的鬆綁與再規範—以在家自行教育為例。教育政策論壇,3(1),97-116。
    楊桂杰(1999)。我國教育立法歷程及其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賜(1997)教育回顧與展望:我國教育脈動與世界教育趨勢。國民教育學術演講集,1,281-305。
    實驗(2017)。載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7年8月7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tLmeEx&o=e0&sec=sec1&op=v&view=0-1。
    熊瑞梅、張峰彬、林亞鋒(2010)。解嚴後民衆社團參與的變遷:時期與世代的效應與意涵。臺灣社會學刊,44,55-105。
    劉姵吟、黃東益(2011)。政策合法化過程行政官員與立法委員論述的內容分析—審議民主的觀點,公共行政學報,38,1-47。
    劉若凡(2013)。運動中的另類學校:學校變革的組織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魯炳炎(2009)。從多元流程觀點談蘇花高興建決策之議程設定與政策選擇。東吳政治學報,27,4,171-240。
    盧冠錚(2015)。在家教育法制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諭緯(2016)。讓每個孩子適性發展 實驗教育新浪潮。青春共和國,8(10)。
    薛雅慈(2011)。打造新式的學習天空:體驗學習的理念與另類學校的實踐。另類教育,1,93-126。
    謝卓君(2000)。教育基本法制定過程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顏伶如(2015)。美自學百萬人各州規定不一,全球中央,擷取自:http://www.cna.com.tw/topic/newsworld/61-1/201507020002-1.aspx
    顏國樑(2003)。影響我國教育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的因素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6,1-38。
    魏玓(2009)。公民社會、知識份子與國家:關於台灣媒體改革運動的幾點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4,317-330。
    魏坤賓(2013)。感謝為寡眾努力的人!引頸企盼,實驗教育機構終於可以回歸每班25個人的名額了!,擷取自:http://ateei-org.blogspot.tw/2013/06/25.html
    譚光鼎、王麗雲(2006)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台北市:高等教育。
    嚴文廷(2009)在家自學系列二:在家自學舉步維艱,立報,擷取自:http://parentschool.so-buy.com/front/bin/partprint.phtml?Part=radio091006&Category=104052&Style=2
    蘇永明、方永泉(主編)(2008)。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市:學富。

    西文部分
    Anderson, J. E. (2000). Public policy making (4th Ed.). New York: Houghton-Mifflin.
    Sabatier, P.A. (1999) 'The Need for Better Theories', in P.A. Sabatier (ed.) Th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Boulder, CO: Westview,pp.3-17
    Baumgartner, F. R., & Jones, B. D. (1993). Agendas and instability in American polit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bb, Roger W., and Charles D. Elder. 1983.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s of Agenda-Building. 2d ed.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ohen, M. D., March, J. G. & Olsen, J. P. (1972). 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 1-25.
    Dearing W, James. Rogers M, Everett. (1996). Agenda-Setting. California, United Kingdom, New Delhi India. SAGE Publications.
    Dunn, William N.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Easton, David (1965).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llich, I. (1971), After Deschooling, What?, Edited by Alain Gartner, Colin Geer and Frank Riessman, After Deschooling, What?, 1-28,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Jones, C.O. (1977),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2nd Ed , Mass.: Duxbury Press..
    Kingdon, J. W. (2003). 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2nded). New York.
    Lascher, L. Jr. (1996). Assessing Legislative Deliberation: A Preface to Empirical Analysis.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 21(4): 501–519.
    Lindblom, C.E.(1958).Policy analysi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8,298-312.
    Lowenthal, R.(1976). The Ruling Party in a Mature Society. In: Field, M. Social Consequences of Modernization in Communist Societies,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gs University Press, 88-118.
    Rhodes, R. A. W. (1990). Policy network: A British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al, 2(3), 293-317
    Rosenbloom, H ( 1998). Public Administration, 4th ed.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Simon, H.A., 1977, The New Science of Management Decision (3rd revised edition; first edition 1960)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