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文敏
Hsu Wen-min
論文名稱: 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of the Technical Program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指導教授: 江文雄
Chiang, Wen-Hsiung
吳榕峰
Wu, Jung-F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3
中文關鍵詞: 實用技能班學習滿意度
英文關鍵詞: Technical program,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0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為達成研究目的,首先透過文獻的整理與分析,建立研究的整體架構,其次,根據文獻分析的結果,編製「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問卷」為研究工具,此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分層隨機抽樣法,以台灣地區八十九學年度公私立設有實用技能班的學校159所、42,874位學生為母群體。共抽取43所學校、5,850名學生為施測對象,實際回收樣本數共4,857份,經剔除無效問卷,獲得有效樣本4,585份,回收可用率為78.3%。使用的統計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差異考驗(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雪費事後比較法(Scheffe’s posterior comparisons)、皮爾遜積差相關法(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卡方考驗(Chi-square test)等。經分析結果,獲致下列主要結論:
    一、實用技能班學生的「整體學習滿意度」傾向於「滿意」。
    二、實用技能班學生對於「人際關係」層面的學習滿意度最高,其次為「學習成果」;滿意度較低者為「教學設備」與「學習環境」。
    三、實用技能班學生的「整體學習滿意度」,因背景因素(諸如:上課時間、就讀類別、就讀原因、工讀情形、進路規畫、就學地區)的不同而有差異。
    四、實用技能班學生的「整體學習滿意度」,雖然其背景因素(年段別、年級、國中背景、家庭生活狀況)不同,但其滿意程度並無顯著差異。
    五、實用技能班夜間上課的工讀學生比率(80.34%)遠高於日間上課的工讀學生比率(31.53%)。
    六、未與親人共同生活的實用技能班學生工讀比率(77.5%)最高,其次依序為與母親、祖父母、父親及雙親共同生活者。
    七、就讀海事水產類科的實用技能班學生,希望畢業後繼續升學的比率為71.43%;就讀家事類科且希望畢業後繼續升學者,比率為30.84%。
    根據文獻分析、研究發現及結論,研究者對教育行政機關、辦理實用技能班的學校、教師及後續研究者分別提出一些建議,以供改進教學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實用技能班、學習滿意度。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was to explore th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of the technical program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To attain to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the literature was firstly reviewed and discussed to build the framework of this study. The second on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literature study, the questionnaire was entitled “Questionnaire to survey th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of the technical program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It possessed very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 research method employed in this study was the survey method with a questionnaire. There were 42,874 technical program students in 159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area. A sample of 5,850 students was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from 43 schools. Finally, there were 4,585 valid responses from the survey of the target students, and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and inferential statistics, including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ne-way ANOVA, Scheffe’s posterior comparisons,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hi-square test.
    After the data was analyzed, the main findings can be concluded as follows:
    1. As a whole, th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of the technical program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was above average level.
    2.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learning of the technical program students was ranked as follow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the results of learning, and the effects of living education; there were lower satisfaction level on the factors of teaching equipment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3. Th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of the technical program students appe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following students’ background variance, such as school-time, majoring, reasons of learning, work condition, career planning, and school location.
    4. Th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of the technical program students appeared the same level among the following students’ background variance, such as academic system, academic grade, junior high school background, and the state of students living with their families.
    5. The percentage of part time and daytime system technical program students was 31.53%; the percentage of part time and nighttime system technical program students was 80.34%.
    6. The percentage of the students studying part time and living alone was the highest (77.50%), the other factors were ranked as follows: living with their mother, grandparents, father, and parents.
    7. The percentage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marine & fishery and continuing to study after graduation was 71.43%; the percentage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home economics and continuing to study after graduation was 30.84%.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s, senior high schools, teachers, and the further studies, respectively.
    Key Words:Technical program,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目 錄 中文摘要--------------------------------------------- Ι 英文摘要-------------------------------------------- Ⅲ 表目次----------------------------------------------- Ⅶ 圖目次----------------------------------------------- Ⅸ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7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五節名詞釋義---------------------------------------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實用技能班實施概況---------------------------- 14 第二節 實用技能班學生的特質-------------------------- 22 第三節 學習滿意度內涵的探討-------------------------- 27 第四節 影響學習滿意度的背景因素探討------------------ 46 第五節 相關研究-------------------------------------- 5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5 第二節 研究工具-------------------------------------- 6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80 第四節 研究實施-------------------------------------- 83 第五節 資料處理-------------------------------------- 86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91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 91 第二節 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傾向分析-------------- 94 第三節 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差異性分析---------- 96 第四節 實用技能班學生背景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分析-------- 128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3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4 第一節 結論------------------------------------------ 154 第二節 建議------------------------------------------ 160 參考文獻--------------------------------------------- 168 附 錄----------------------------------------------- 183 附錄一 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問卷初稿-------------- 183 附錄二 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預試問卷-------------- 187 附錄三 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問卷(正式)結構表---- 191 附錄四 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預試問卷-------------- 192 附錄五 專家會議專家名單------------------------------ 196 附錄六 學習滿意度問卷第一次修訂對照表---------------- 197 附錄七 學習滿意度問卷第二次修訂對照表---------------- 199 附錄八 實用技能班學習滿意度預試內部一致性分析摘要表 - 201 附錄九 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預試因素分析特徵值矩陣表202 附錄十 學習滿意度正式問卷內部一致性分析資料摘要表---- 203 附錄十一 學習滿意度預試項目分析統計數據摘要表------- 204 附錄十二 學習滿意度正式問卷內部一致性分析統計數據---- 210 附錄十三 學習滿意度重測信度相關矩陣(正式問卷)----- 213 表 目 次 表2 - 1台灣區八十九學年度辦理實用技能班概況表-------- 18 表2 - 2 82~89學年度實用技能班一年級招生班級數及人數統計表18 表2 - 3實用技能班(延教班)七十二科一覽表------------ 19 表2 - 4實用技能班學生特質相關研究摘要表-------------- 22 表2 - 5歷年有關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構面摘要表-------- 29 表2 - 6學者對人際關係之定義摘要表-------------------- 42 表3 – 1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預試項目分析摘要表--- 71 表3 – 2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預試因素分析摘要表--- 72 表3 – 3學習滿意度正式問卷各構面描述統計資料摘要表(局部施測)76 表3 - 4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正式問卷信度考驗摘要表(局部施測)77 表3 - 5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效度考驗摘要表(局部施測)78 表3 - 6台灣區八十九學年度辦理實用技能班概況表-------- 81 表3 - 7預估取樣學生人數比例分配表-------------------- 81 表3 - 8預估取樣學校及樣本數量一覽表------------------ 82 表3 - 9樣本回收狀況一覽表---------------------------- 85 表3-10不同背景因素的學生學習滿意度差異統計方法說明表- 90 表3-11兩個不同背景變項的獨立性考驗統計方法說明表----- 90 表4 - 1受試實用技能班學生基本資料分析摘要表---------- 93 表4 - 2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傾向分析摘要表-------- 94 表4 - 3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分析摘要表(平均數t考驗)95 表4 - 4不同年段別的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t考驗分析摘要表97 表4 - 5不同年級的學生學習滿意度平均數及標準差分析摘要表99 表4 - 6不同年級的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0 表4 - 7不同上課時間的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t考驗分析摘要表102 表4 - 8就讀不同類別的學生學習滿意度平均數及標準差分析摘要表105 表4 - 9就讀不同類別的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6 表4-10不同國中背景的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t考驗分析摘要表109 表4-12不同就讀原因的學生學習滿意度平均數級標準差分析摘要表111 表4-12不同就讀原因的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2 表4-13不工讀情形的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t考驗分析摘要表115 表4-14不同進路規畫的學生學習滿意度平均數及標準差分析摘要表117 表4-15不同進路規畫的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8 表4-16家庭生活狀況不同的學生學習滿意度平均數及標準差分析摘要表 121 表4-17家庭生活狀況不同的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2 表4-18就讀地區不同的學生學習滿意度平均數及標準差分析摘要表124 表4-19就讀地區不同的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5 表4-20實用技能班學生年段別與工讀情形獨立性考驗結果分析表129 表4-21實用技能班學生上課時間與工讀情形獨立性考驗結果分析表130 表4-22實用技能班學生就讀類別與工讀情形獨立性考驗結果分析表131 表4-23實用技能班學生家庭生活狀況與工讀情形獨立性考驗結果分析表- 132 表4-27實用技能班學生進路規畫與工讀情形獨立性考驗結果分析表 133 表4-25實用技能班學生上課時間與進路規畫獨立性考驗結果分析表 134 表4-26實用技能班學生就讀類別與進路規畫獨立性考驗結果分析表- 135 表4-27實用技能班學生家庭生活狀況與進路規畫獨立性考驗結果分析表- 137 表4-28實用技能班學生就學地區與進路規畫獨立性考驗結果分析表- 138 圖 目 次 圖1 - 1技藝教育改革架構概念圖------------------------ 6 圖1 - 2研究流程圖------------------------------------ 10 圖3 - 1研究架構圖------------------------------------ 66 圖3 - 2因素分析前、後之學習滿意度構面對照圖---------- 7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志永(民86)。實用技能班學生個人背景,自我統整與技能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王秀槐(民73)。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環境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王秋華(民90)。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王淑俐(民82)。教師說話技巧手冊,圓融的人際溝通。輔導計畫叢書16。臺北:教育部。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73)。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設科規畫研究。台中:作者。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79)。台灣省延教班執行成效與展望。台中:作者。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88)。台灣省八十七學年度辦理實用技能班訪視報告書。台中:作者。
    田振榮(民85)。生涯輔導。載於江文雄主編,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臺北:師大師苑。
    田振榮(民89)。技藝教育改革方案草案。臺北:教育部技職司,未出版。
    田培林(民77)。教育學新論。臺北:文景出版社。
    伍振鷟(民77)。教育哲學。臺北:師大書苑。
    朱秉欣(民67)。怎樣改善人際關係。臺北:光啟出版社。
    江文雄(民87)。生涯規畫知多少?師友月刊,377,53-56。
    江文雄、田振榮(民85)。高職實用技能班一年級學生學習狀況調查研究。臺北:教育部技職司。
    江文雄、田振榮(民86)。高職實用技能班實施成效與學習策略之研究。臺北:教育部技職司。
    江文雄、田振榮(民88)。高職實用技能班學生生涯輔導策略規劃研究。臺北:教育部技職司。
    余嬪(民87)。二年制技術系在職進修班學生學習滿意度調查。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
    吳永裕(民85)。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
    吳武典(民76)。青少年問題與對策。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英璋(民83)。從不同層面的輔導區分輔導專業化之概念。輔導季刊,30(1),3-6。
    吳海山、黃錦惠譯(民77)。教育工學-學習條件及教學理論。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吳婉如(民81)。台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吳清基(民84)。給技職教育一片美好的天空和尊嚴。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27,2-5。
    吳裕益(民69)。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背景及心理特質之比較研究。教育學刊,2,161-193。
    吳銘達(民79)。影響高中高職學生生計價值觀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吳瓊(民86)。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呂嘉寧(民86)。價值觀與少年犯罪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李大偉、王昭明(民78)。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師苑。
    李永吟(民82)。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輔導。載於李永吟主編,學習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育忠(民89)。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互動對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之相關研究— 台東地區單、雙親家庭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
    李宜靜(民85)。國中生物教師之教學實務與班級經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李明杉(民87)。國中學生學業學習困擾與技藝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李基常、鄭增財(民87)。高職實用技能班一年級學生學習狀況分析。台灣教育,570,37-45。
    李錫津(民81)。生涯規畫之輔導。教育研究雙月刊,23,59-64。
    卓旻怡(民88)。雲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
    周文欽(民71)。國中學生的社會背景、心理特質與學業成就、升學意願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周煥臣(民71)。如何增進師生關係。台灣省國民教育輔導叢書。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周談輝(民75)。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實施制度之研究。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林 煌(民80)。道德判斷與道德價值取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林正文(民84)。其實我不是壞小孩-學生偏差行為的診斷與輔導。國教之友,47(2),5-12。
    林邦傑(民60)。國民中學學生學業成就與人格特質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23,215-246。
    林佩怡(民88)。二專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
    林幸台(民76)。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幸台(民80)。生涯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學生輔導通訊,14,11-19。
    林芬遠(民86)。國中生物課教室口語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林秀容(民87)。淺談學校本位的課程與教學。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臺北:揚智文化公司。
    林美智(民89)。空中大學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林清江(民77)。進一步的教育機會均等。臺北:臺灣書店。
    林清財(民75)。國中學生對學校態度之調查研究。輔導月刊,22(5),31-36。
    林博文(民87)。綜合高中學生對工業類職業學程學習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林塗生(民85)。提高國小教育品質。教師天地,84,58-59。
    林義男(民74)。大學生對大學教學的滿意程度—年級、性別與學業成就之比較。台北:昇朝出版社。
    林義男(民82)。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其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16,157-212。
    邱兆偉(民79)。台灣省延教班教育成效評估與改進途徑。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侯建威(民81)。延教班學生對延教班教導內容與教導方式之滿意度調查研究。臺北:省立海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施美珠(民89)。國中生電腦學習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施能木(民82)。超媒體系統應用在國中工藝教學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施溪泉(民84)。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之課程架構模式及其實施成效研究。比較教育通訊,37,1-14。
    洪寶蓮(民76)。國中學生個人與環境因素對其學習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洪寶蓮(民79)。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之修訂及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洪寶蓮(民83)。國民中學生涯輔導之探討。學生輔導通訊,30,42-49。
    孫中欣(民88)。學業失敗的社會學研究。臺北:揚智出版社。
    馬芳婷(民78)。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康自立(民81)。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臺北:教育部技職司。
    康曉蓉(民86)。台北市國中生道德價值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明輝(民88)。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師大師苑。
    張春興(民77)。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新仁(民71)。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教育部(民72)。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實施計畫。臺北:作者。
    教育部(民73)。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課程架構之規畫研究。臺北:作者。
    教育部(民74)。七十三學年度試辦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訪視報告。臺北:作者。
    教育部(民75)。延教班近程階段實施成效檢討報告。臺北:作者。
    教育部(民79)。延教班第二階段計畫成效檢討報告。臺北:作者。
    教育部(民81)。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第一、二、三階段計畫執行概況及成效檢討報告。臺北:作者。
    教育部(民84a)。職業學校法修正條文,延教班更名為實用技能班。教育部公報,243,7-8。
    教育部(民84b)。為配合「發展與改進國中技藝教育方案-邁向十年國教目標」延教班納入學制後因應調整策略會議。技職司會議紀錄(84.01.19)。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民88)。台灣區八十八學年度辦理實用技能班概況手冊。臺中:作者。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民89a)。八十八學年度實用技能班訪視報告書。臺中:作者。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民89b)。台灣區八十九學年度辦理實用技能班概況手冊。臺中:作者。
    教育部技職司(民83)。主要國家中等學校技藝教育之比較研究。臺北:作者。
    教育部技職司(民86)。八十五學年度實用技能班訪視報告書。臺北:作者。
    教育部技職司(民87)。八十六學年度實用技能班訪視報告書。臺北:作者。
    教育部技職司(民90)。技藝教育改革方案座談會。技職司會議資料,技藝教育改革方案草案(90.05.18)。
    許天威、黃德祥(民85)。動機。載於黃政傑主編,行為改變與學習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許文敏(民89)。技藝教育推動的回顧與展望。技職教育雙月刊,60,32-36。
    許玉玲(民89)。隔代教養學童的生活世界— 一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許勝雄(民69)。如何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台灣教育,354,31-34。
    許智傑(民86)。高職教師價值觀及教師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許錫銘(民87)。我國試辦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郭文祿(民85)。高職轉型綜合高中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
    郭生玉(民62)。國中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15,451-533。
    陳東陞(民81)。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與輔導。研習資訊,9,17-21。
    陳奎熹(民8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昭雄(民74)。工業職業技術教育。臺北:三民書局。
    陳美岑(民89)。高職實用技能班美髮技術科創造思考教學方案之實施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容芯(民89)。成人參與電腦第二專長教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陳淑萍(民89)。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
    陳皎眉(民86)。人際關係。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彭淑玲(民85)。桃竹苗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童對班級學習環境的知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曾騰瀧(民87)。校園人際關係之探討。大安高工學報,10,112-120
    黃子騰(民70)。我國高職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黃月純(民78)。台北地區高職學生工作價值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黃俊傑(民80)。台北市青少年生活意識與價值觀變遷之研究。輔仁學誌,23,1-88。
    黃俊傑(民82)。台北市青少年文化模式雛型建立之研究— 民國七十四、七十七及八十年之實證分析。輔仁學誌,25,131-232。
    黃政傑(民89)。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臺北:師大書苑。
    黃堅厚(民81)。青年的心理健康。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嘉雄(民84)。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黃德祥(民83)。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出版社。
    楊明恭(民82)。增進教學成效.評定學習成果— 測驗之評量結果在教學中的應用與解釋。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17,40-43。
    楊明恭(民87)。影響高工板金科學生技能學習成效與發展因素之研究。技術學刊,13(3),55-71。
    楊春筠(民84)。台北市國中學生科技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楊國樞、吳英璋、鍾思嘉和張本聖(民78)。未升學、未就業青少年學習適應與職業成熟之系統研究。測驗與輔導,97,1914-1926。
    楊巽斐(民85)。初任國小教師建立自然科學習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楊朝祥(民73)。生計輔導-終生輔導的歷程。臺北:行政院青年就業輔導委員會。
    楊錦登(民88)。論述人際關係。國教輔導,38(3),48-53。
    葉文正(民85)。中部地區員工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需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賈馥茗(民86)。教育與人格發展。高雄:復文出版。
    雷國鼎(民82)。教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廖文靖(民87)。影響高職機械科學生技能學習成效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廖文靖(民88)。影響高職學生技能學習成效的因素。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1),53-57。
    廖春文(民75)。延教班實施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廖淳婉(民74)。台北地區高職學生生活壓力與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劉安倫(民89)。國中學生對職業試探與輔導活動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
    歐陽教(民84)。教育哲學導論。臺北:文景出版。
    蔡明砡(民80)。老人教育學員學習滿意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以台北市長青學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
    鄭 田(民84)。交通部電信研究所學員覺察之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鄭增財(民84)。臺北市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習態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鄭增財(民89)。實用技能班學生價值觀與學習行為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謝品蘭(民81)。單親家庭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 以離婚、分居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
    鍾宜興(民79)。臺灣省延教班實施實況與評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鍾蔚起(民70)。我國國中學生次級文化及其差異因素之調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
    韓春屏(民89)。國中補校教學取向、學生批判思考與學習滿意度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韓楷檉(民86)。談人際關係與人際適應。社教資料雜誌,225,1-3。
    簡明忠(民84)。延長國民教育發展趨勢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27,20-25。
    魏士台、盧美秀(民82)。台北醫學院學生學習滿意度與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北醫學報,22(2),153-178。
    羅文基(民79)。技職教育專題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羅清水(民89)。教育政策執行評估之研究— 以高職實用技能班政策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蘇慧君(民85)。三代同住家庭代間關係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饒達欽(民84)。技藝教育方案實施成效之研究。臺北:教育部技職司。

    貳、英文部份
    Betz, E. L., klingensmith, J. E., & Menne, J. W. (1970).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 satisfacti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Guidance, 3, 110-118.
    Dannison, L., Smith, A. B., & Tammy, V. H. (1998). When “grandma” is ”mom”: what today’s teachers need to know. Childhood Education, 75, 12-16.
    Derlega, V. J., & Janda, L. H. (1986). Personal Adjustment.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 林彥妤、郭利百加譯(民85)。心理衛生。台北:桂冠出版社。〉
    Dessler, G. (1994).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6th ed.). Prentice Hall. 〈李璋偉譯(民8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
    Domer, D. E., Carswell, J. W., & Spreckelmeyer, K. F.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2 600)
    Farmer, E. H. (1986). A study of value priorities among adolescents in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81 798)
    Feather, N. T. (1975). Value in education and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Gardner, H. (1996).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yths and Message. International Schools Journal, 15(2), 8-22.
    Graig, D. E. (1989). The school as a value influencing institu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06 510)
    Gupta, M. (1983). A basic for friendly dyadic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mall Group Behavior, 14(1), 15-33.
    Hamachek, D. (1975). Characteristic of Good Teachers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Education. N. Y.: John Wiley & Sons, Inc.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Hoppock, R. (195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Hulin, L. C., & Smith, C. P. (1964). Sex Differences in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8, 88-92.
    Jaeger, R. M. (1978). About educational indicators: Statistics on the conditions and trends in education.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2(3), 276-315.
    Kelly, E. W., Jr. (1994). Value orientations of professional counselors: A national survey. Final report for 1992 - 1993 research projec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3 980)
    Kimble, G. A. (1967). Foundations of condition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Appleton.
    Layon, R. J., & Schwartz, M. M. (1966). Psychological learning theory: Application to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17(1), 12-18.
    Mangano, J. A., & Corrado, T. J. (1979). Adult Student’ Satisfaction at Six Two-Year Colleg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0563)
    Martin, C. L. (1988). 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The Physical Educator, 45(4), 196-209.
    Marzano, R. J. (1992). A different kind of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dimensions of learning.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ckeown, I. R. (1994).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Geography, 93, 40-42.
    McVetta, R. (l981).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tudent Affect,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Research Extension at the Community Colleg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03 962)
    Palmer, R. E., & Verner, C. (1959). A Comparison of three Instructional Techniques. Adult Education, 9(4), 232-238.
    Rogers, C. D. (1985). Adolescents and youth. London: Prentice-Hall, Inc.
    Schutz, W. C. (1966).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Palo Alto. CA: Science & Behavior Books.
    Rosen, B. C. (1964). Family structure and value transmission.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10, 59-76.
    Smith, T. E. (1982). The case for parental transmiss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The importance of accurate offspring percep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4(3), 661-684.
    Super, D. E. (1976).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 C.: 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 U. S. office of Education.
    Taba, H. (196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Y.: Harcourt, Brace & World, Inc.
    Tough, A. M. (1979). Major Learning Efforts: Rec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Adult Education, 28(4), 253-260.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Wiley.
    Wasinger, G. B. (1974). How the group environment affects learning. In You can be a successful teacher of adults (pp. 43-47).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William, J. K. (1986). School culture and school improvement.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