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淑淩
Shu-Lin Yang
論文名稱: 以休閒觀點探討公務人員工作價值觀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Work Values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isure
指導教授: 陳美燕
Chen, Mei-Y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世代休閒參與休閒態度工作價值觀
英文關鍵詞: Generation, Leisure Participation, Leisure Attitude, Work Valu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5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環境變化及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當前各部會面臨組織重整之際,除了業務賡續推動外,組織人員適應新組織文化,如何調適身心和工作態度實為一重要課題。本研究目的即在於瞭解各部會公務人員之特性與現況,並使用問卷調查法,以各部會公務人員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各部會公務人員在休閒態度、工作價值觀的影響與相關情形。其中研究工具包括休閒態度量表、休閒參與表、工作價值觀量表與各部會公務人員基本特性問卷,並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相關分析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本研究共收集436份有效問卷,其分析結果與結論如下:
    1.各部會公務人員以女性、未婚者、世代分布以六年級、具研究所以上者教育程度、服務年資5-15年及擔任非主管職務者居多。
    2.各部會公務人員每週平均參與休閒活動次數,以不固定者,及休閒活動時段以假日為居多。
    3.不同特性公務人員在休閒態度、工作價值觀上,部分構面具有顯著差異。
    4.公務人員的休閒態度、工作價值觀具有顯著相關。
    因此,本研究建議各部會應善用年輕世代活潑、有創意及資訊能力的特質,以鼓勵同世代以共同語言表達並發揮創意,將生硬法令及宣導轉為生趣易懂之方法;人事單位定期舉辦休閒活動、開設進修和人際關係課程,加強不同世代溝通;公務人員能定期從事休閒活動且每週運動不少於三次,適當參與休閒有助於身心放鬆,對於工作能更有驅使動力。

    Due to the change of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reorganization of Executive Yuan, the ministries nowadays not only have to carry out its duties, but also have to adapt to the new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adjust their work attitude, which has become a greater issue.
    By analyzing the questionnaires answered by civil servants from various ministries, this research is aiming to 1) evaluate the subjects’ attitude toward leisure and work and its correlations, and 2)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subjects.
    With the instruments of leisure attitude scale, leisure participation scale, work values scale and the subject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processing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ependent-sample t-test, and ANOVA, the results of 436 valid samples are 1) the majority of civil servants are female, single, in their forties, with master’s degree, 5-15 years of service, and non-supervisory; 2) most of the subjects do not participate in leisure activities on a weekly basis, while the leisure activities are mainly done in the holidays; 3) the subjects’ background leads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rtial/some dimensions of leisure attitude and work values; and 4) leisure attitude and work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his research thus suggests 1) the administration should utilize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livelihood, creativities and familiarity with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advocacy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to lively and easy-comprehension approaches; 2) the personnel divisions should regularly organize leisure activities, so as to compose advanced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urses.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次 viii 圖次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名詞釋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休閒理論及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世代相關及其研究 17 第三節 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及其研究 27 第四節 工作價值觀及其相關研究 40 第五節 本章總結 5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4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66 第一節 人口統計變項之描述統計分析 68 第二節 公務人員對休閒參與之現況說明 70 第三節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公務人員對休閒態度之差異分析 75 第四節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公務人員對工作價值觀之差異分析 83 第五節 公務人員休閒態度與工作價值觀之相關分析 9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6 第一節 結論 96 第二節 建議 98 引用文獻 101 附錄一 112 附錄二 113 附錄三 114 附錄四 115 附錄五 119

    文崇一 (1989) 。中國人的價值觀。臺北市:東大圖書。

    王世福 (2005) 。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工作滿意與工作績效相關性之研究-以國軍徵募士兵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靜宜大學,臺中市。

    王昭正譯 (2001) 。休閒導論。臺北市:品度出版。

    王宏彰 (2005) 。不同世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休閒需求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啓祥 (2002) 。從休閒觀點析論博物館觀眾開發的困境與對策。博物館學季刊,16(4),121-131。

    王福生 (2003) 。出版事業從業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王叢桂 (1992) 。社會轉型中各世代的工作價值變遷。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王叢桂 (1993) 。三個世代大學畢業工作者的價值觀。本土心理學研究,2,206-250。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13) 。總體統計資料庫人口統計。取自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statfile9L.asp

    田蘊祥 (2007) 。世代因素對公務人員工作壓力影響之實證分析。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9,69-71。

    行政院 (2011) 。行政院組織改造推動現況與展望,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100年版)。
    臺北市。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2013)。政府資訊公開專區取自www.dgpa.gov.tw

    朱凱欣 (2007) 。剖析Y世代,讀者文摘,2007年11月號。取自http://www.readersdigest.tw/article/2640

    何秉燦、蔡欣佑 (2011) 。從陶淵明的思想檢視現代休閒觀。休閒事業研究,9 (1),1-16。

    別蓮蒂 (2000) 。生活型態白皮書:2000年臺灣消費習慣調查報告。臺北市:商周出版。

    快樂工作人 (2012)。Y世代工作觀網路調查,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3918

    余青忠 (2002) 。桃園縣中等學校田徑選手參與休閒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瑋齡 (2009) 。大臺北地區自行車參與者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沈倖如 (2003) 。七年級生,是從有到無的一代? CHEERS 快樂工作人雜誌,34,48-49。

    巫影潭 (2006) 。研究醫師休閒運動態度、參與行為及工作壓力之間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李欣岳 (2011) 。Y世代.新勢力:「七年級工作觀」大調查。Cheers雜誌,133。http://m.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7214

    李佳隆 (2008) 。職涯異動因素之研究-以六、七年級工作者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李思瑩 (2005) 。休閒動機與休閒阻礙對休閒活動參與之影響-以高雄市三信家商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李美婷 (2010) 。行政院各部會員工休閒態度與休閒無聊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炳昭、陳秋曇 (2009)。論述休閒、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學刊,3,74-80。

    李根芳譯 (1997) 。X 世代的價值觀。臺北市:天下文化。

    李冠儀 (2000) 。國民小學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專業承諾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李連宗、李書維、劉文元 (2008) 。休閒態度、休閒動機、休閒滿意度典型相關分析之研究--以黎明技術學院教職員為例。黎明學報,2(1)(B),97-108。

    金音如 (2010) 。諮商師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仰 (2012) 。臺南市公立中小學教師之工作價值觀研究。遠東學報,29(2),203-212。
    吳承典 (2002) 。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吳叔蓉 (2013) 。不同世代公務人員工作價值觀與幸福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胡熾 (2012) 。不同世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吳明蒼、柳立偉、黃杉楹 (2011) 。休閒態度與休閒動機對休閒滿意影響之研究。交大體育學刊,1,85-100。

    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 (1996) 。工作價值觀量表編制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

    杜建達 (2011) 。國軍休閒態度對工作壓力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空軍官校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東泰 (1992、2002) 。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東泰 (1994) 。都會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休閒認知和態度研究。民意研究季刊春季號,188,1-94。

    林家語 (2008) 。不同世代壽險業務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忠誠相關性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雪如 (2007) 。彰化縣國民中學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態度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清崎 (2002) 。臺南縣國小行政人員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大學,臺南市。

    林惠玲、陳正倉 (2011)。 應用統計學。臺北市:雙葉書廊。

    林惠彥、陸洛 (2012)。工作價值之群體差異-全臺代表性樣本分析。臺灣管理學刊,12(1),99-116。

    林慧櫻 (2008) 。休閒參與對公務人員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臺灣北部某縣政府公務人員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宜蘭大學,宜蘭市。

    卓俊辰 (2000) 。從健康的觀點論體能性休閒活動的重要性與可行性措施。休閒教育研討會專輯,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邱皓政 (2010)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房家儀 (2008) 。空服員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及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中華航空公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凃明珠 (2007) 。不同世代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新北市。

    侯錦雄 (2007) 。休閒遊憩與人生發展。休閒遊憩理論與實務:歐聖榮編。新北市:前程文化。

    柴松林 (2006) 。休閒時代,學習社會。T&D飛訊,52,1-18。

    施能傑 (2009) 。公務人力年齡結構分析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意涵。文官制度季刊,1(3),1-24。

    洪瑞斌 (1998) 。工作價值觀概念與測量工具之發展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洪滿碧(2005)。會計師事務所員工工作價值觀、工作壓力與休閒態度對工作滿意之相關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洪櫻純 (2005) 。博物館與休閒規劃:閒暇時間與自由感。博物館學季刊,19 (3),51-61。

    徐菁 (2005) 。公務人員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以花蓮縣政府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瓊信、陳榮文、張良漢、郭文瀚 (2010) 。自行車休閒運動參與者之休閒態度、深度休閒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以澎湖馬公地區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7(2),81-99。

    高仲銘 (2012) 。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態度、休閒阻礙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高俊雄 (1996) 。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高俊雄 (2004) 。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市:臺灣體育運動管理。

    莊雅雯 (1998) 。工作價值觀、工作特性與工作態度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東海大學,臺中市。

    許伯陽、吳崇旗 (2006) 。休閒定義的理論與認知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 (3),1-13。

    許迪翔 (2003) 。不同世代之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態度及其關聯性之研究-以臺灣高科技產業之員工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陶惠芬 (1999) 。專科圖書館館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淡江大學,新北市。

    郭明珠 (2012) 。屏東縣公教人員休閒態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正一 (2004) 。臺灣省各縣市議會公務人員參與休閒活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金糸 (2011) 。高雄縣不同世代國小老師對健康生活型態的認知與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臺南市。

    張春興 (1996) 。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宮熊 (2002) 。休閒事業概論(第一版)。臺北市:揚智。

    張思綺、房美玉 (2003) 。高科技產業員工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S公司為例。第九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27-28。

    張惠英 (2002) 。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淑靜 (2006) 。臺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與休閒態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曉琳 (2012) 。臺北市文元盃籃球賽參賽者之休閒態度對涉入程度、滿意度及休閒效益影響之研究-線性結構方程模式驗證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紋松 (2011) 。銀行員工作價值觀、休閒參與對生活滿意度之影響-以L銀行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中雲 (2001) 。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水源編譯 (1987) 。觀光、遊憩計畫論。新北市:淑馨。(三田義雄,1975)

    陳志堅 (2009) 。休閒涉入、工作投入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以臺中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秀娟譯 (1997) 。生命的心流-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臺北市:天下。

    陳弘彬、鄭桂玫 (2009) 。中等學校羽球教練工作價值與工作壓力之研究。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6,58-68。

    陳美玲 (1997) 。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其相關因素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重尹 (2009) 。公務人員工作類型與休閒態度認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陳南琦、施慧珉 (2010) 。大學生休閒教育課程實施目標認知與休閒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大葉大學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9(2),103-110。

    陳茂源 (2013) 。不同世代矯正機關戒護管理人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
    以臺中監獄與臺中看守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州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菁菁 (2009) 。高雄縣國小教師不同世代、生活型態與消費者決策型態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科技大學,臺南市。

    陳雅純、鄭燿男、陳怡靖 (2011) 。澎湖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華醫學報,35,95-118。

    陳淑玲 (1996) 。新人類的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特性對工作投入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瑪莉 (2002) 。公務人員休閒認知、休閒需求與休閒滿意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彰儀 (1989) 。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新北市:淑馨。

    陳錫平 (2008) 。中部地區自行車活動參與者的休閒態度及深度休對休閒效益 (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慶寧 (2012) 。臺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陸洛、蔡貴丞、吳欣蓓 (2009) 。探討臺灣北、中、南區全職工作者休閒活動對工作後果之雙重影響。運動與遊憩研究,4(2),98,151-165。

    曹以樂 (2004) 。大臺北地區青少年休閒認知與參與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金玲 (2006) 。公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彰化縣政府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曾艾岑 (2009) 。不同世代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幸福感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程紹同 (1997) 。優質休閒、超值人生。師友月刊,366,15-19。

    楊育浩 (2001) 。追求更美好的休閒生活。大家健康雜誌。取自http://www.jtf.org.tw/
    health/Show.asp?This=264

    楊國樞 (1994) 。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臺北市:桂冠。

    楊瑪莉 (2002) 。六年級生,你懂什麼?。天下雜誌,254,130-140。

    黃金柱 (1985) 。體育社會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仲明 (2007) 。新竹市國小教師休閒態度、休閒參與與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相瑋 (2003)。運動休閒相關學系學生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之關聯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振恭 (2008) 。不同世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知覺與教學自我效能和專業表現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黃麗玲、林麗鳳 (2007) 。不同世代護理人員工作價值觀之差異:系統性文獻回顧。澄清醫護管理雜誌,3 (3) ,44-50。

    黃美鳯 (2006) 。南投縣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耀邦 (2006) 。世代差異之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連婷治 (1998) 。臺北縣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歐聖榮 (2007) 。休閒遊憩: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前程文化。

    歐陽碧芬 (2010) 。實習生工作價值觀、實習滿意度與職涯規劃影響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高雄市。

    廖宜穎 (2008) 。工作--休閒衝突之前因探討—以工作價值觀和休閒參與為調節變數 (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廖哲毅 (2008) 。自行車活動參與者的休閒態度與社會支持對休閒自發性表現行為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蔡仲欣、李麗秋 (2012) 。高雄市政府公務人員組織變革認知、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
    係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市政府研考會。

    蔡秀涓 (2004) 。世代因素對公務人員工作價值觀影響之實證分析:以考試院暨所屬機
    關為例。東吳政治學報,18,41-67。

    蔡俊傑、張順發 (2004) 。教師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南師學報,38(1),121-147。

    蔡毓書 (2007) 。臺北市民對於以運動作為建構健康城市基礎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鄧建中 (2002) 。綜合高中教師休需求級參與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鄭亘良 (2004) 。論「年級論」--年級現象的初步探討。Reset網路雜誌,取自http://sex.ncu.edu.tw/reset/?p=606。

    鄭健雄 (1997) 。休閒的哲學理念內涵暨分類-休閒遊憩行為。臺北市:田園城市。

    鄭健雄 (2006、2008)。休閒與遊憩概論。臺北市:雙葉書廊。

    鄭雅妃 (2009) 。轉換型領導、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對臺資企業陸籍員工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劉天淇 (2009) 。基層公務人員於民俗節日假期之休閒及其激勵效益研究 (未出版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劉金鳯 (2008) 。國小教師休閒教育態度與實施現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劉靜如 (2003) 。臺中市政府所屬公務人員工作特性、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薛文惠 (2008) 。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老人休閒參、休閒滿意與幸福感相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北市。

    薛銘卿 (1992) 。休閒及休閒活動定義之詮釋:非規範及規範性觀點。戶外遊憩研究,5(3),71-89。

    鍾耀陞 (2011) 。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之休閒體驗、休閒態度對休閒涉入之影響-以雲林、嘉義地區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謝文真 (2001)。公務人員休閒態度之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哲仁 (1998) 。臺北縣市國中學生休閒認知、態度與行為之調查研究-暨週休二日對臺北縣市國中學生休閒認知與態度之影響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妙桂 (1994) 。休閒與教育。臺灣教育月刊,523,15-17。

    顏妙桂譯 (2002) 。休閒活動規劃與管理。臺北:美國麥格羅.希爾。

    龍碧鈴 (2011) 。不同年齡世代護理人員職涯轉換型態與其相關因素研究-以苗栗縣護理人員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臺中市。

    蘇美玲、林晏州 (1999) 。都市公園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2(1),61-86

    蘇淑麗 (2005)。不同世代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價值觀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蕭新煌 (1995) 。轉型的臺灣社會學與轉型的臺灣社會:個人的幾個觀察。中國社會學刊,18,1-15。

    Ajzen, I.(1988).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ur.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Fishben, M., & Ajzen, I.(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7(1), 61-84.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82).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Dubuge, IA: William C. Brown.
    Bucher, C. A., Shivers. J. S., & Bucher, R. D. (1984). Recreation for today’s society(2nd), New Jersey, USA: Prentice-Hall.
    Coleman, D. (1993). Leisure based social support, leisure dispositions and healt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4), 350-361.

    Cordes, K. A., & Ibrahim, H. M. (1999).Applications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 Boston, MA: McGraw-Hill.

    Csikszentmihalyi, M. (1997).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ngagementwith everyday life.New York, NY : Harper Collins.

    Driver, B.L.&G.L Peterson. (1986) . Benefits of outdoor recreation: An integrating overview. Washington, DC: Superintendent of Documents.

    Estrem-Fuller,N. E.(1990). Attitude of Adult toward Leisure:A life span persrectiv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Ginzberg, E., Ginsburg, S.W., Axerlard, S., & Herma. J. L. (1951). Occupational choice: Anapproach to general theory. New York, NY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eintzman, P., & Mannell, R. C. (2003). Spiritual functions of leisure and spiritual well-being: Coping with time pressure. Leisure Science, 25, 207-230.

    Hull, R. B. (1991). Mood as a product of leisure:Causes and consequences. In Drive, B. L., Brown, P. J., & Peterson,G.L.(eds.), Benefits of leisure,249-262.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A: William C. Brown.

    Jurkiewicz, C. L. (2000). Generation Xand the Public Employee.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29(1), 55-74.

    Kalleberg, A. L. (1977). Work values and job rewards: 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 124-143.

    Kuppershmidt, B. R. (2000). Multigeneration Employe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Health Care Manager, 19(1), 65-76.

    Kelly, J. R. (1990). Leisure.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USA: Prentice-Hall.

    Kinicki,A., & Kreitner, R.(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Key concepts, skills and bestpractices (international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Kupperschmidt, B. R. (2000). Multigenerational employees: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 Health Care Manager, 19, 65–76.

    Madrigal, R. (1995). Personal values, traveler personality type, and leisure travel styl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7(2), 125-142.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9).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Mannell, R. C. (2006). Health, well-being and leisure.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f Leisure.China ZheuangHangzhou, 65-74.

    Mannheim, K.(1997).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 In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276-332.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and Legan Paul.

    Michael, J. M., Susan, M.Y., & Francis, A. M.(1992). 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 Accessibility on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hips:Implications for Recre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4(2),157-170

    Miller,C.H. (1974).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in perspective.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Neulinger, J.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Newhouse, N. (1990). Implications of attitude and behavior research for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2(1), 26-32.

    Porter, L. W.,Lawler,E. E., & Hackman, J. R. (1975).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Ragheb, M. G. (1980).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leisure participati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attitudes.Journal of LeisureResearch, 12(2), 138-149.

    Ragheb, M. G., & Beard, J. G. (1982). 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Journal of LeisureResearch, 14(2), 155-167.

    Ragheb, M. G., & Beard, J. G. (1993). Idyll Arbor leisure battery. Enumclaw, WA: Idyll Arbor.

    Ragheb, M. G., & Griffith, C. A. (1982).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4(4), 295-306.

    Ravlian, E. C., & Meglino, B. M. (1989). The transitivity of work values, Hierarchical performance ordering of socially desirable stimuli.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44, 494-508.

    Robbins, S. P.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USA : Prentice-Hall.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NY : The Free Press.

    Russell, (1996). The 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 Reliability, Valldity, and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66, 20-40.

    Shivers, J. S. (1967).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Recreational Service. New York, NY: Macmillan.

    Smola, R. W., & C. D. Sutton. (2002).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Revisiting Generational Work Valu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3, 363-382.

    Solomon, M. R. (1995). Consumer Behavior. New Jersey, USA : Prentice-Hall.

    Super, D. E. (1970). Work Values Inventory. Boston, MA: HoughtonMifflin.

    Stebbins, R. A. (1994). The Liberal Arts Hobbies: A Neglected Subtype of Serious Leisure. Leisure Studies. 17(1), 173-186.

    Stebbins, R. A. (2004). Between work and leisure: The common ground of two separate worlds. New Brunswick, NJ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Stebbins, R.A. (2007). Serious leisure: A perspective for our time.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Twenge, J. M., Campbell, S. M., Hoffman, B. J., & Lance, C. E. (2010).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 values: Leisure and extrinsic values increasing, social and intrinsic values decreasing.Journal of Management.36(5), 1117-1142.

    Verduin, J. R. & McEwen, D. N. (1984). Adult and Their Leisure. Springfield,Ⅲ: Charles C. Thomas.

    Young, R. A., & Kent, A. T. (1985). Using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o improvethe understanding of recreation behavior.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7(2),90-10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