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昱伶 |
---|---|
論文名稱: |
華流偶像的日本30代女性迷群研究 |
指導教授: | 胡綺珍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9 |
中文關鍵詞: | 華流 、偶像 、日本30代女性 、男性氣質 、迷文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5 下載:5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03年台灣偶像劇《流星花園》在日本BS衛星頻道播送,當時沒有人預料到會颳起一股「華流」旋風。演出劇中主角F4的言承旭、周渝民、朱孝天、吳建豪四個人成為台灣影視出口日本的代表人物,並引起整個亞洲圈的注意,F4成為台灣觀光代言人成功打進日本市場。而繼F4之後偶像團體飛輪海交棒代言,在日本市場也佔有一定的知名度。「華流」成為台灣影視文化逆向輸入日本的代名詞,如今中國、香港等中華圈的影視內容都泛指華流。
而這股華流在日本獲得空前成功讓台灣的影視產業感到驚訝,所吸引到的迷群是以日本30世代女性為主,和以往以青少年為主的追星族群有很大的差異。女性迷群對於這些華流男性偶像的想像,構築出亞洲男性氣質的輪廓。她們跨海追星參與活動享受和明星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因此本研究將針對F4和飛輪海的日本30代女性迷群透過深度訪談和開放式問卷調查試圖了解日本女性迷群對於台灣偶像的想法和喜愛的原因。此外,台日媒體再現華流偶像時的手法差異也是研究重點之一。台灣媒體強調櫻花妹、師奶等字眼,並針對許多公開活動中的親密舉動大舉描寫;另外台灣觀光廣告中所呈現出的台灣意象和對於日本女性消費者的想像也將進一步分析。
研究發現日本30代女性迷群就是喜歡台灣偶像的純樸和親切,雖然對於他們的偶像實力有所遲疑,但仍舊喜歡這樣的台灣味。此外,對於喜歡偶像的自己感到矛盾與帶有罪惡感,因此需要一些正面理由來包裝追星的真相。再者,對於亞洲男性的想像則呈現出明顯的日本高於台灣的文化位階的認同感,一方面台灣男偶像被視為帶著比起日本時髦時尚的土氣;另一方面,理想化的台灣男性氣質被創造出來,時而溫柔純樸時而強悍保護的分眾化特質,實現日本女性迷群的各種想像,沒有威脅性的男性氣質讓日本女性可以很放心的享受這些親密接觸。另外,從日本迷群的角度來看,沒有語言優勢和完整海外政策的華流偶像進軍日本成功的機率相對困難,她們意識到中國市場的崛起和台灣影視政策的規畫,並非以日本,而是以中國為最優先考量。
中文書目
TVBS (2008年1月19日)。〈F4吸金唱新曲日韓師奶塞爆淡水〉。
取自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yehmin20080119204609
welcome my world部落格。〈台灣韓國男子團體年表〉,
取自http://cwulovetvxq.pixnet.net/blog/post/28925940
Zhangmeng(2011年6月30日)。〈周杰倫東京歌友會大秀日文與歌迷親密互動〉,《RecordJapan 》,
取自http://www.recordjapan.net/html/news/1309407011214.html
川村由紀(2011)。《台韓電視劇在日本市場的發展比較》,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台流風潮搶攻日韓市場飛輪海+F4雙代言〉,《觀光資訊月報》,民國97年八月號,頁2版。
王至弘、余佳玲、方淑惠(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原書Mike Crang(1998).Cultural Geography. Routledge.﹞
王若帆(2009)。《台灣觀光代言人對國際觀光客在旅遊目的地意象、態度與旅遊意願之影相》。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各(2001)。〈綜論質性研究〉,《資訊傳播語圖書館學》7卷4期,pp15-36。
本田親史(2006)。〈日本韓流初探〉,《亞太通訊第四期》,頁42-62。
取自http://www.nhu.edu.tw/~asia/periodical/data/periodical4.pdf
朱華瑄譯(2005)。《迷文化Fan Culture》。台北縣:韋伯文化。﹝原書Matt Hills(2002).Fan Culture. Routledge.﹞
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年10月1日)。〈飛輪海魅力無限迷倒日本師奶〉。
取自: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416178&type=%E5%BD%B1%E5%8A%87
何哲欣譯(2008)。〈第五章企業文化與運動明星品牌:耐吉、喬丹與伍茲〉,《運動明星》,頁163-228。台北:韋伯文化。﹝原書Smart,B.(2005).The Sport Star: Modern Sport and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Sporting Celebrity.Sage Publications Ltd﹞
呂幸茹(2002)。〈F4反攻韓國成為亞洲人的最愛〉。突破雜誌208期,頁74-77。
宋燕旻黃瑞麟(2011年8月21日),〈一定要和粉絲過! 偶像慶生超用心〉,《華視新聞網》,
取自http://news.cts.com.tw/cts/entertain/201108/201108210805539.html
李天鐸(1998)。〈跨國傳播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雜誌》,125期,頁54-71。
李衣雲(2010)。〈解析「哈日現象」:歷史、記憶與大眾文化思想〉。《思想》第14期,頁99-110。台北:聯經。
李志展(2012年 03月12日)。〈小豬簽唱獨抱櫻花妹 台妞乾瞪眼〉,《蘋果日報》,
取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4083561/IssueID/20120312/applesearch
李明璁(2002)。〈宰制?自主?或兩者皆非:「哈日」研究的方法論反思〉,文化研究月報,取自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14/journal_park93.htm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文化認同〉,《媒介擬想》,第二期,頁42-73。
周倩漪(1998)。〈從王菲到菲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構成〉,《新聞學研究》,56:頁105-134。
岡田章子著,邱琡雯譯(2003)。〈日本女性雜誌再現下的亞洲流行意象東方指一隻眼的三重交錯〉,李天鐸、邱琡雯(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頁130-140。台北:遠流。
岳曉東(2007),《追星與粉絲 青少年偶像崇拜探析》,香港城市大學。
林秀麗、黃麗珍譯(2008)。《性的扮演:陰/陽特質的實踐》。台北縣:韋伯文化。﹝原書:Harding, J. (1998) Sex Acts: Practices of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London: Sage.)
林奇伯(2002)。〈亞洲創新之星電視製作人柴智屏正當紅〉,《光華雜誌》九月號。
林怡伶(1995)。《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出版。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圖書。
林徐達(2010)。〈後殖民台灣的懷舊想像與文化身分操作〉,《思想》第14期,頁111-137。台北:聯經。
茂呂美耶(2011)。《乙男蟻女》。台北:麥田。
徐靖雯(2010)。《廣告代言人及品牌喜好度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袁支翔(2007)。《男色時代:男性時尚雜誌所建構的時尚男性氣質與消費文化》,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世珮(2011年8月31日)。〈吳建豪音樂會日師奶包機來〉,《聯合新聞網》
取自: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6/6560234.shtml
馬恆瑞(2005)。〈名電視製作人柴智屏:賣戲就像賣牛肉麵〉,3月號第007期,《30雜誌》。
高宣揚(2002)。〈第九章身體和性的流行文化〉,《流行文化社會學》,頁359-382。台北:揚智文化。
張婉怡(2009)。《在地出發全球佈局 — 台灣唱片公司在華語音樂市場中的國際分工策略》。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詠淇(2009年3月29日)。〈仔仔拼經濟辦桌餵師奶〉,《自由時報電子報》。
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r/29/today-show2.htm
曹姮(2011年10月1日)。〈飛輪海魅力加持櫻花妹瘋台灣〉,《中央社》,
http://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id=1723015
曹姮(2011年7月3日)。〈挺炎亞綸 櫻花妹頭噴「亞」字〉,《中央社》,
http://ent.sina.com.tw/music/news/content/76611
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台北:揚智文化。
莫祥珍(2011年8月2日)。〈日韓偶像狠賺粉絲錢 做啥都要「錢」〉,《TVBS》。
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airport041/post/1322348173
許夢芸譯(2007)。《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台北:韋伯。﹝原書AnnGray(2002).Research Practice for Cultural Studies: Ethnographic Methods andLived Cultures,Sage Publications Ltd.﹞
陳幼英(2011年4月25日)。〈言承旭撂日文身援村上隆 吸日港師奶撲台獻愛〉。《蘋果日報》。
取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341728/IssueID/20110425
陳光棻譯,四方田犬彥箸(2007),《可愛力量大》。台北:天下遠見。
陳志賢、蕭蘋(2008)。〈幸福家庭的房車:汽車廣告中所再現的理想家庭〉,《新聞學研究》,96:45-86。
陳芸芸譯(2002)。《媒介、傳播與文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Lull,J.(2000). Media,Communication, Culture. Polity Press]
陳慧玲(2003)。《青少女流行音樂團體之研究:形象、身體文化與情慾流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貞、林曉娟(2007年4月21日)。〈F4施展魅力錄製SMAP節目收視率飆高〉,《自由時報》。取自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7/4/21/n1685471.htm
彭蕙仙(2010)。〈從福爾摩沙到飛輪海〉,《新活水》六月號。
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prayer/archive/2010/06/26/512170.html
斯蒂芬‧海納曼。〈”我將在你身邊”─粉絲、幻想和埃爾維絲的形象〉,陶東風(2009編),《粉絲文化讀本》,頁147-17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曾光華(2006)。《融化師奶的北極星—師奶迷戀偶像之消費行為研究:以裴勇俊粉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禎兆(2010)《整形日本》,台北:博雅書屋。
黃安柏(2011年7月11日),〈吳建豪新輯簽唱師奶粉絲愛相隨〉。《yam蕃薯藤新聞》。
取自http://n.yam.com/yam/entertain/201107/20110711180589.html
黃依玲、宣聖芳(2011年10月2日)。〈飛輪海歌友會三千櫻花妹擠爆師奶忘情吶喊飛輪海魅力驚人東京熱力開唱飛輪海拚觀光〉,《台視新聞》
http://www.ttv.com.tw/100/10/1001002/10010024925001I.htm
黃顗穎(2003)。《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蕙菁(1998)。《從小虎隊到四大天王-台灣流行音樂偶像崇拜現象》。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睿愷、張玉佩(2010年7月)。〈美貌文化下「新」男性氣概:媒體再現與男性認同〉。2010中華傳播協會年會論文。
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原書Urry, J.(2002). The Tourist Gaze.Sage Publications Ltd]
葉婉如( 2008年 06月02日)。〈仔仔肉體忍日本師奶 扮社長見萬名股東〉。《蘋果日報》。
取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0611706/IssueID/20080602
盡其在我部落格。〈【懷念偶像】歷屆精選男子偶像團體進化論〉,
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soskk86-0908/article?mid=62014&prev=62112&next=61934
趙大智(2011年2月11日)。〈鄭元暢邀40粉絲同歡夏威夷揪團扭屁股〉,《蘋果日報》,
取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174727/IssueID/20110211
劉振南(2006)。《「華流」的誕生—台灣偶像劇在日本的發展研究初探》,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慧雯(2008)。〈文學戲劇節目的傳播模式另解 —Schutz 現象社會學視角下的視域融合〉,《多元共生:第五屆苗栗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頁93-100,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暨旅遊局 。
蔡如音(2005)。〈全球化/後殖民亞洲的跨國明星論:媒介文化生產關係中的金城武〉,《中外文學》34:1=397,頁67-88。
鄧伯宸(2010)。《虛無‧中性男子氣概》。台北縣:立緒文化。﹝原書Harvey C. Mansfield(2006).Manliness. Yale UNIVERSITY.﹞
遲恒昌(2002)。〈「哈日」與都市空間的文化研究—「哈日之城」西門町〉,《文化研究月報》,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14/journal_park92.htm
薛佩玉(2007年11月1日)。〈亞洲起,華流瘋-偶像劇的海外市場(上)(下)〉,行政院新聞局哈台影音快遞 060期。取自世界都在哈台灣部落格
http://blog.yam.com/2006tw/article/12972149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詩城(2002)。〈柴智屏要做台灣的康樂股長〉,8月號第194期,《遠見雜誌》。
英文書目
Suess, D., Suoninen, A., Garitaonandia, C., Juaristi, P., Koikkalanine, R., & Oleaga, J. A. (1998).Media use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and teenagers with their peer groups.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4), 521-538.
Mullins, C. J. (1977). A guide to writing and publishing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3rd ed.). New York, NY: Wiley.
Darling-Wolf Fabienne(2004). SMAP, Sex, and Masculinity: Constructing the
Perfect Female Fantasy in Japanese Popular Music.Popular Music &
Society,27(3),357-370.
Fang-Chih Irene Yang (2008).The Genrification of “Korean Dramas” in Taiwan.
China Information: 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Special Issue on
Gender and Sexuality) Vo. XXII(2), 277-304.
Gray, Ann (2003).Research Practice for Cultural Studies: Ethnographic
Methods and Lived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wabuchi, Koichi (2001) Becoming "Culturally Proximate": The A/Scent of Japanese Idol Dramas in Taiwan' in Brian Moeran (ed.). Asian Media Productions, London: Curzon Press.
K. Louie(2003).Chinese,Japanese and global masculine identities, Asian
Masculinities: The Meaning and Practice of Manhood in China and Japan
Masculinities, K. Louie & M. Low (ed.).1-16, NY: Routledge.
R.W. Connell(1995)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Masculinity, ”Masculinities”.
67-86,U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un Jung(2011).Bae Yong-Joon,Soft Masculinity, and Japanese Fans: Our Past Is in Your Present Body.Korean Masculinities and Transcultural Consumption.35-72,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Stevens, Carolyn and Hosokawa Shuhei (2001) ―So Close and Yet So Far:
Humanizing Celebrity in Japanese Music Variety Shows, 1960s-1990s‖ Asian Media Production, Ed. Brian Moeran. Curzon, Richmond, 223-246.
Yu-Fen Ko(2004) .The Desired Form: Japanese Idol Dramas in Taiwan.Feeling Asian
Modernities: Transnational Consumption of Japanese TV Dramas.
107-128,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日文書目
Pia Ticket-news (2011年5月30日)。〈台湾のダンス・キング、ショウ・ルオが来日初ファンミ。日本デビューを発表!〉,
取自http://ticket-news.pia.jp/pia/news.do?newsCd=201105300000
BS CSの無料チャンネル,
取自http://hivision.f-tools.net/BS_CS/Free-BS-CS.html
plusD(2011年07月21日)。〈2台目テレビは約2割が地デジ未対応、マクロミル調査〉,
取自http://plusd.itmedia.co.jp/lifestyle/articles/1107/21/news064.html#l_ts_macro02.jpg
九(2006年2月23日)。〈イケメンの宝庫、台湾。「華流」は「韓流」を追い越すか?!〉,《g-search》,
取自http://db.g-search.or.jp/sideb/column/20060223.html
山下一夫(2007)。〈『流星花園』を振り返る--「華流」ブームのゆくえ (現代中国のポピュラーカルチャー) -- (サブカルチャーの諸相),Intriguing Asia(97),134-143。勉誠出版。
毛利嘉孝(2004)。〈『冬のソナタ』と能動的ファンの文化実践〉,毛利嘉孝編《日式韓流》,14-50。東京:せりか書房。
李智旻(2004)。〈新聞に見る「ヨン様」浸透現象〉,毛利嘉孝編《日式韓流》,83-111。東京:せりか書房。
杉山麻里子、坂口さゆり、菊地智子(2005)。〈AERA in AERA華流・韓流Asian Entertainment〉,《Aera》, 18(43),別1-23。朝日新聞社。
岩渕功一(2007),〈メディア文化のグローバル化と越境対話〉、小野善邦(編),《グローバ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論 メディア社会の共生・連帯をめ
ざして》,118-137。京都:世界思想社。
岩渕功一(2001)。《トランスナショナル・ジャパンーアジアをつなぐポピュラー文化》。東京:岩波書店。
長谷川博(2011年8月19日)。〈BS放送は来年3月時点で合計31チャンネルに、Dpaと8事業者が9月20日に記者発表会〉,《日経ニューメディア》。
取自http://itpro.nikkeibp.co.jp/article/NEWS/20110819/366045/
宮崎美紀子(2010年4月1日)。〈BSデジタル放送は競争の時代へ…最も視聴率がいいのはプロ野球の巨人戦〉,《東京新聞》。
取自http://blog.livedoor.jp/video_news/archives/1356261.html
高井範子、岡野孝治(2009)。〈ジェンダー意識に関する検討 : 男性性・女性性を中心にして 〉,Taisei Gakuin University bulletin 11, p61-73。
高津祐典(2009年5月19日)。〈プロ野球中継 BS放送が軸〉,《朝日新聞》。
取自http://www.asahi.com/showbiz/tv_radio/TKY200905190232.html
福田淳(2010年1月10日)。〈アジアの新星総まくり キーワードは「親近感」〉,読売新聞東京朝刊2部。
森岡正博(2008年08月23日)。〈なぜ日本人男子は結婚しなくなったのか〉videonews.com,
取自http://www.videonews.com/on-demand/0381381390/000789.php
徳田真帆(2010)。〈ジャニーズファンの思考〉,《にたち人類学研究》5, 21-46,
http://hermes-ir.lib.hit-u.ac.jp/rs/bitstream/10086/18563/1/kunitachi0000500210.pdf
戸澤美佐(2006年1月30日)。〈台湾:「韓流」の次は「華流」? 中華圏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がブームに〉,《毎日新聞》。東京朝刊。
取自http://vicchou.exblog.jp/3457781/
桜井学(2006年1月13日)。〈韓流の次は華流だ〉,読売新聞東京夕刊,
取自http://www.yomiuri.co.jp/entertainment/tv/20060113et12.htm
蒋豊(2010年5月22日)。〈「草食系男子」は日本女性の変化が生み出した〉,NN翻訳・編集,《Record China》
取自http://www.recordchina.co.jp/group.php?groupid=42313
読売新聞(2012年3月10日)。〈中国、支援評価されず不満…トモダチ作戦の陰で〉,
取自http://www.yomiuri.co.jp/world/news/20120310-OYT1T00616.htm?from=main3
読売新聞(2011年11月11日)。〈日中関係「良い」中国48%、日本は低迷17%〉,
取自http://www.yomiuri.co.jp/feature/20080116-907457/news/20111111-OYT1T01265.htm?from=popin
読売新聞(2008年4月9日)。〈若さの台湾 質の中国〉,
取自http://www.yomiuri.co.jp/entertainment/tv/20080409et04.htm
トラベルコちゃん(2010)。〈海外旅行旅ランキング年代でみるランキング〉,
取自http://www.tour.ne.jp/special/world/ranking/index_age.html
產經新聞(2011年6月29日)。〈65歳以上過去最高の23% 30代女性未婚率も記録更新 国勢調査速報〉。
取自http://sankei.jp.msn.com/politics/news/110629/plc11062921160023-n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