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侯裕姫
論文名稱: 篡弒與救贖、重逢與承擔──台灣六0年代以後小說中的父子關係
指導教授: 許俊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0
中文關鍵詞: 弒父父與子家變孽子兒子的大玩偶晚風習習聆聽父親遠方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4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篡弒與救贖、重逢與承擔──台灣六0年代以後小說中的父子關係 摘 要
    父子關係,向來是小說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台灣源於特殊的政治、歷史背景,使得父子關係往往成為小說中的家國隱喻。六0年代起因為社會型態的變遷、都市化、工業化的結果,再加以中西文化交流的衝擊,使得傳統的父子關係出現了新的反思與危機。專業分工的時代來臨,使得兒子可以走出家門,自謀生路,不再需要躲藏在家族與父權的羽翼下,方能安身立命,隨之而來的是對傳統父子關係的鬆動與革新。因為「人的覺醒」,使得原本被放在文化秩序中制約的兒子,其位置、功能重新評估、定義。在這樣一個反省的基礎下,有別於「家國論述」的方向,本論文擬以單純一個家庭中的「父」與「子」的關係,追溯長期以來華人社會中的家庭樣貌、父子糾纏,以及時代變遷之後,「父」、「子」、「關係」的變化。
    孝子、逆子如何在傳統的家庭中生存?如何推翻傳統家庭的束縛?當他們隨著時代的巨輪遠走,接下來輪到什麼樣的「兒子」上場?被推翻的「父親」該如何改頭換面?亦或是從此退離家庭場域。「家庭」在這場巨變中,提供父子什麼樣的可能?本篇論文期望透過爬梳文本、分析梳理出此間種種的變化以及其脈絡,並能尋覓出身處近代台灣社會中的男人,在其成長路上,從青少年時期的篡弒、救贖到中壯年的追尋、重逢到為父的焦慮、承擔,這一條專屬這個世代的有關成長與成熟的軌跡,一條專屬父子軌跡。
    第二章 傳統家庭場域的束縛與困境,將回顧古籍、古典小說對傳統家庭場域下的相關父子關係書寫。第三章 弒父的必然──篡弒與救贖,將探討現代小說中的「弒父」現象,以及「弒父」後兒子的救贖與家庭、父子關係的變化。第四章 尋父的必要──重逢與承擔,意欲分析中年兒子「尋父」的必要、與父重逢的歷程,以及新父子關係的誕生。

    關鍵詞:弒父、父與子、家變、孽子、兒子的大玩偶、晚風習習、聆聽父親、遠方

    篡弒與救贖、重逢與承擔 ──台灣六0年代以後小說中的父子關係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疇…………………………………………………………5 第三節 歷來的研究成果…………………………………………………………8 第二章 傳統家庭場域的束縛與困境……………………………………………15 前言 …………………………………………………………………………15 第一節 傳統制度下的家庭樣貌……………… …………………………17 一、傳統家庭樣貌──從典籍中的孝道說起 ……………………17 二、《封神演義》:李靖與哪吒的父子關係 ………………………25 三、《紅樓夢》:賈政與賈寶玉的父子關係 ………………………30 第二節 傳統家庭場域下小說中的父親書寫………………………………37 一、以威權為主題的討論──鍾肇政〈父與子〉…………………38 二、以猥瑣為手段的書寫──王文興《家變》……………………42 三、以無能為內涵的討論──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52 第三節 父子關係的黑暗與微光……………………………………………62  一、家是枷──兒子的掙扎…………………………………………62  二、家是住處──兒子的疏離………………………………………67  三、閃爍的微光──父親的覺醒……………………………………70 第三章 弒父的必然—─篡弒與救贖……………………………………………79 前言 …………………………………………………………………………79 第一節 弒父的心理背景……………………………………………………81  一、人的覺醒──成長的渴望………………………………………81  二、揮不去的夢魘──似父的恐懼…………………………………85  三、家的崩塌──理想現實的斷裂…………………………………88 第二節 弒父的歷程與方式…………………………………………………91  一、迴避出走…………………………………………………………91  二、驅離取代…………………………………………………………97  三、自殘無後…………………………………………………………102 第三節 弒父後的家、父親、兒子…………………………………………107  一、和諧化?怪胎化?家的可能性…………………………………107  二、在場?缺席?消失的父親………………………………………111    三、自我寬慰?自我閹割?兒子的救贖……………………………121 第四章 尋父的必要—─重逢與承擔……………………………………………129 前言 …………………………………………………………………………129 第一節 尋父──以父親為起點,以自己為終點…………………………134 一、解體父親、重組自己:有關〈晚風習習〉……………………134 二、聆聽父親、聆聽自己:有關張大春《聆聽父親》……………138 三、千里救父、找尋自己:有關駱以軍《遠方》…………………143 第二節 尋父的旅程──歷劫與回歸,追尋與重逢………………………150 一、從古神話說起……………………………………………………150 二、邊沿時刻──無父的徬徨………………………………………152 三、「我是誰?」有關我的來歷與位置 ……………………………157 四、與父/人重逢……………………………………………………162 第三節 青春友伴式──新父子關係的陣痛與誕生………………………168 一、兒子是傳家寶──聆聽的書寫與必要?………………………169 二、為父的焦慮──傳承的「憂鬱」………………………………180 三、父親的微言大義──承擔與期許………………………………195 第五章 結論………………………………………………………………………201 第一節 研究結論……………………………………………………………201 第二節 後續研究……………………………………………………………205 參考書目 …………………………………………………………………………207 創作部分……………………………………………………………………207 專書部分……………………………………………………………………208 單篇論文部分………………………………………………………………212 學位論文部分………………………………………………………………222 附錄一 ……………………………………………………………………………223 附錄二 ……………………………………………………………………………226 附錄三 ……………………………………………………………………………230

    參考書目

    一‧創作

    王文興,《家變》,台北:洪範書店,2002年3月
    白先勇,《孽子》,台北:允晨文化出版,2003年2月
    平路,〈是誰殺了XXX〉,《是誰殺了XXX》,台北:圓神出版社,1991年4月
    余秋雨,《人生風景》,台北:時報文化,2007年8月
    奚 淞,《封神榜裡的哪吒》,台北:東潤出版社,1991年4月
    袁瓊瓊,《滄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東方白,《芋仔蕃薯》,台北:草根出版事業,1994年11月
    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台北:皇冠文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張大春,《聆聽父親》,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3年7月
    張大春,《認得幾個字》,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0月
    蔡明亮,《青少年哪吒》,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11月
    蔡明亮,《河流》,台北:皇冠出版社,1997年3月
    蔡明亮,《你那邊幾點》,台北:寶瓶文化出版社,2002年2月
    魯迅《墳》,收入《魯迅全集》第1卷,台北,谷風出版社,1980年
    駱以軍,《月球姓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駱以軍,《遠方》,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6月
    駱以軍,《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11月
    廖輝英《你是我今生的守候》,台北:皇冠文學出版社,1993年2月
    劉大任,《晚風習習》,台北:皇冠文學出版社,1998年7月
    蘇偉貞,《舊愛》,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
    蘇偉貞,《流離》,台北:洪範書店,1989年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二‧專書

    (一)古籍

    王充原著,韓復智註譯,〈物勢第十四〉,《論衡今註今譯》上冊,台北:國立編譯館,2005年4月,頁376。
    俞平伯《校本紅樓夢》,台北:華正書局,1980年
    左松超註譯,《新譯說苑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8月
    明‧許仲琳、李雲翔,《封神演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5年9月
    高明註譯,《大戴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3月
    曹雪芹著、馮其庸編注,《紅樓夢》,台北:地球出版社,2000年元月
    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19,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6月
    馮其庸校注《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2月
    楊家駱主編,〈鄭孔荀列傳第六十〉,《新校本後漢書》4,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頁2278。
    楊家駱主編,〈王充王府仲長流列傳〉,第四十九,《新校本後漢書》3,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頁1629。
    董仲舒著,朱永嘉、王知常注譯,《春秋繁露卷十五》,台北:三民書局,2007
    年2月
    蕭天石《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珍本28,《鹽鐵論》,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12月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卷九十五,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賴炎元、黃俊郎,《新譯孝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4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二)現代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88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10月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
    年5月
    王德威,《今夜,我們來談文學》,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1年4月
    王國芳、郭本禹著,《拉岡》(Jacques Lacan),台北:生智出版社,2003年11月
    立緒文化編,《我的父親母親》,台北:立緒文化有限公司,2004年1月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7月
    朱自清、冰心等著,《父與子的世界》,台北:台灣先智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李仕芬,《女性觀照下的男性》,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5月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5月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年7月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8月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9月
    林鎮山,《台灣小說與敘事學》,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9月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4年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台北:INK印刻出版有限
    公司,2005年10月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
    版社,2000年4月
    夏志清原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社,1991年
    高天生,《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衛出版社,1985年5月
    袁良駿,《白先勇論》,台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6月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7月
    許師俊雅,《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南天書局,1997年10月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12月
    陳學明,《班傑明》,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2月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月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5月
    張大春,《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
    張小虹,《怪胎家庭羅曼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3月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1994年5月
    張素貞,《現代小說啟事》,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8月
    張凱元,《人本主義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元月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
    張 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0與八、九0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10月
    康來新主編,《王文興的心靈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0年5月
    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4月
    鄭樹森,《從現代到當代》,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2月
    鄭樹森,《小說地圖》,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月
    楊佳嫻編,《台灣成長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11月
    楊澤主編,《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12月
    楊澤主編,《七0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12月
    楊澤主編,《狂飆八十: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出版,1999年11月
    楊 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5月
    楊 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4月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9月
    聞天祥,《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靈場域》,台北:恆星國際文化出版社,2002年4月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87年12月
    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
    卡蘿.皮爾森(Carol S. Pearson)著,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內在英雄:六種生活的原型》,台北:立緒文化出版,2000年7月
    卡爾.容格(Cai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台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6月
    卡爾‧格鮑爾(Karl Gebauer),黃亞琴譯,《尋找父親,當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台北:宏道文化,2007年8月
    尼采(Nietzsche)著,魏桂邦譯,《尼采智慧語錄》,台北:業強出版社,2000年
    安德生(C.P.Anders)著,施寄青譯,《父親角色》,台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 3月
    克蕾兒.馬可斯(Clare Cooper Marcus)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張老師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10月
    佛斯特(Forster .E.M)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年
    佛洛姆(E.Fromm),〈愛的理論〉,《愛》,台北:環宇出版社,1960年
    佛洛伊德(Freud,Sigmund),楊韶剛、高申春譯,《超越快樂原則》,出版社:portico publishing Ltd,2007年1月
    馬文‧艾倫(Marvin Allen)、喬‧羅賓森(Jo Robinson)著,孫柯譯,《與男性為伍
    如何了解身旁男人的內心世界》,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12月
    泰瑞.伊果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出版社,1993年4月
    喬瑟夫‧坎伯(Josw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神話的智慧》,台北:立緒出版社,2002年3月
    喬瑟夫‧坎伯(Josw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千面英雄》,台北:立緒出版社,2003年
    廚川白村著,陳曉南譯,《西洋近代文藝思潮》,台北:志文出版社,1990年

    三、單篇論文

    丁心原,〈試評「封神榜裡的哪吒」〉,《書評書目》,1973年5月,頁12-14

    王宗法,〈可憐小兒不識父──讀兒子的大玩偶〉,《台灣文學觀察》,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頁147-154
    王德威,〈我華麗的淫猥與悲傷〉,收錄於駱以軍《遣悲懷》:麥田出版,2001年11月,頁7-30
    王德威,〈我華麗的淫猥與悲傷──駱以軍論〉,收錄於《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麥田出版,2002年,頁439-463
    王德威,〈從除魅到招魂──百年中文小說的倫理意義〉,《聯合報》(台灣)副刊,2003年11月,頁28-29
    王德威,〈父親的病──讀駱以軍《遠方》〉,《後遺民寫作》,麥田出版 社,2007年11月,頁299
    王安祈,〈黃春明和他的小說〉,《書評書目》,第15期,1974年7月,頁100-102
    王安祈、沈和,〈被命運播弄的人──論黃春明的小說世界〉,《新潮》,第28期,1974年6月,頁22-26
    王安憶,〈紀實與虛構──讀駱以軍《遠方》〉,《INK雜誌》,2003年11月,頁204-207
    王晉民,〈論台灣作家黃春明的小說〉,《新文學論叢》,第1期,1982年1月,頁82-90
    王浩威,〈心理與文學──個人與家的拔河〉,《聯合文學》,第16卷第3期,頁120-127
    王浩威,〈荒涼中,尋不著的歸宿 王浩威說書──《孽子》〉,《張老師月刊》,1999年8月,頁114-120
    王墨林,〈被貶黜的家神──蔡明亮電影中的父與子〉,《電影欣賞》2002年3月,頁71-75
    王愛松、賀仲明,〈中國現代文學中「父親」形象的嬗變及其文化意味〉,《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4期,頁74。
    石曉楓,〈蘇童、余華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及其意義論述〉,《中國學術年刊》,第25期,2004年3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頁203-224
    江寶釵,〈時間、空間與主體性的建構:閱讀《孽子》的一個向度〉,《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頁83-105
    朱天文,〈弱點的張大春〉,《聯合報‧讀書人版》,2003年8月24日
    朱 嵐,〈孟子對儒家孝道的豐富與發展〉,《孔孟月刊》,第39卷第9期,頁9-16
    朱孟庭,〈掙扎於卑微與高尚間──論黃春明六0年代鄉土小說人物的表與
    意〉《台灣人文》,第5號,2000年12月,頁65-86
    朱偉誠,〈(白先勇同志的)女人、怪胎、國族:一個家庭羅曼史的連接〉,《中外文學》,第26卷第12期,1998年5月,頁58
    朱偉誠,〈父親中國•母親(怪胎)台灣?白先勇同志的家庭羅曼史與國族想像〉《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頁47-66
    李進益,〈劉大任小說中的父與子──以《晚風習習》為中心〉,《花蓮師院學報》,第20期,1995年,頁1-16
    李歐梵,〈蔡明亮長鏡頭下的沈思〉,《明報月刊》,1998年12月號,頁62-63
    李奭學,〈吾將上下而求索──評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文訊》,220期,頁16-17
    呂正惠,〈論四位外省籍小說家:白先勇、劉大任、張大春與朱天心〉,《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文建會,2000年6月,頁323-337
    言叔夏,〈我的哭牆與我的罪──訪/評駱以軍〉,《幼獅文藝》,2004年5月,頁,42-49
    何 欣,〈論黃春明小說中的人物(下)〉,《書評書目》,第9期,1974年1月,頁35-86
    張淑英、簡潔、吳錫德,〈話說自傳小說〉,《世界文學3──小說裡的『我』》,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5月
    邱珍婉,〈大學生眼中的父親形象──以一次焦點團體論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第六期,2004年4月,頁69-108
    金恆杰,〈中國文學中的父子關係──談王文興的「家變」和奚淞的「哪吒」〉,《「百年來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台灣)國家圖書館主辦,1996年6月2日,頁1-12
    易 鵬,〈巨變私史:王文興的《家變》〉,《中外文學》,第27卷第10期,1999年3月,頁134-173
    周伯乃,〈黃春明小說中的人性尊嚴〉,《文藝月刊》,第70期,1975年4月,頁14-19
    周 蕾,〈頸痛、「亂倫」場景、及寓言電影的其他迷團:蔡明亮的《河流》〉,《中外文學》,第33卷第8期,2005年1月,頁177-192
    林雅慧採訪,〈讀者10問:蔡明亮〉,《講義》,2005年6月,頁93-96
    林毓生,〈黃春明底小說在思想上的意義(上)(下)〉,台北:《聯合報》,1980年12月5日
    林鎮山,〈「家變」之後──試探八、九0年代台灣小說中的家庭論述〉,《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1998年,頁143-164
    林秀玲,〈亦父、亦師、亦友:張大春的《聆聽父親》〉,《文訊》,第216期,2003年10月,頁31-32
    林秀玲,〈王文興專號〉,《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
    林晉士,〈儒家忠孝觀念混同現象之歷史考察〉,《孔孟月刊》,第37卷第12
    期,頁11-18
    官振萱,〈張大春聆聽父親聆聽兒女〉,《天下雜誌》,2005年11月,頁380-381
    胡適,〈我的兒子──汪長祿先生來信〉,《貞操問題》,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頁70-71
    胡適,〈我的兒子──汪長祿先生來信〉,《貞操問題》,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頁73-74
    范銘如,〈靈光閃爍的迷魅〉,《中國時報‧開卷週報》,2003年7月27日
    范銘如,〈放風男子與兒童樂園〉,《台灣文學學報》,第5期,2004年6月,頁115-131
    胡衍南,〈論「外省第二代」作家的父親(家族)書寫〉,《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年4月,頁109-134
    胡衍南,〈捨棄原鄉鄉愁的兩個模式──談朱天心、張大春的小說創作〉,《台灣文學觀察》,第7期,1993年,頁117-135
    高全之,〈黃春明作品中的人的尊嚴問題〉,《幼獅文藝》,第43卷第5期,1976年5月,頁68-96
    柯品文,〈那些夾雜在小說書寫中的生命議題──評駱以軍《月球姓氏》〉書
    評53卷,2001年8月,頁26-30
    柯慶明導讀,〈迷途的兩代情──談王文興的《家變》〉,《喂,你是哪一派?》,幼獅文化,1994年3月,頁113-127
    俞允堯,〈拳拳慈父心 縷縷父子情──南京浦口車站與朱自清的〈背影〉〉,《國文天地》,第11卷第6期,1995年11月,頁66-69
    姚欣進,〈論析「家變」之情節安排藝術〉,《中外文學》,第4卷第12期,1976年5月,頁218-227
    姚一葦,〈論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現代文學》,第48期,1972年11月
    翁光宇,〈討論黃春明小說的藝術特色〉,《新文學論叢》,第12期,1992年2月,頁168-176
    翁銘鴻,〈筆寄台灣的鄉下人──評黃春明小說特質〉,《傳習》,第6期,1998年,頁109-115
    施拓全,〈從「心理語言」談〈兒子大玩偶〉的人物性格〉,《中國語文》(500),頁96-100
    施淑,〈現代的鄉土──六、七0年代的台灣文學〉,收入施淑《兩岸文學論
    集》,前衛出版社,1997年,頁304-310
    徐淑卿,〈聆聽張大春──帶著笑聲的家族故事〉,《中國時報‧開卷週報》,2003年8月3日
    孫松榮,〈蔡明亮:影像/身體/現代性〉,《電影欣賞》,2003年3月,頁38-45
    許平和,〈有人就希望評黃春明的「看海的日子」〉,《仙人掌書訊》,第1卷第6期,1977年8月,頁237-246
    許碧華,〈那麼寂靜的水聲──試論奚淞「封神榜裡的哪吒」〉(上),《文藝月刊》,第229期,1988年7月,頁80-88
    許碧華,〈那麼寂靜的水聲──試論奚淞「封神榜裡的哪吒」〉(下),《文藝月刊》,第230期,1988年8月,頁77-90
    許甄倚,〈無情的城市‧深情的注視──蔡明亮電影的情慾與救贖〉,《電影欣賞》2004年4月,頁37-43
    陳芳明,〈百年來的台灣文學與台灣風格──台灣新文學運動史導論〉,《中外文學》,第23卷第9期,1995年2月,頁44-55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第15卷第10期,1999年8月,頁162-173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3)──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8月,頁136-148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4)──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年1月,頁142-155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5)──六0年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聯合文學》第208期,2002年2月,頁151-163
    陳其南,〈中國人的「房」事情結〉,《婚姻、家族與社會:文化的軌跡(下)》,允晨,1990年,頁83-92
    陳典義,〈「家變」的人生觀照與嘲諷〉,《中外文學》,第2卷第2期,1973年7 月
    陳碧月,〈白先勇小說中男性的類型及其意義〉,《國文天地》,第115期,1994年12月,頁336-358
    陳曉林,〈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棋王」與「家變」之比較〉,《文藝月刊》,第77期,1975年11月,頁3-11
    陳萬益,〈逆子的形象──賈寶玉、高覺慧和范曄的比較〉,《南瀛文學選──評論卷二》,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2年6月,頁350-361
    陳正芳,〈魔幻寫實主義在台灣小說的本土建構:以張大春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第31卷第5期,2002年10月,頁131-164
    陳孟君,〈家庭空間的意識流變:八0年代已降文革小說中的家/國意識〉,《有鳳初鳴年刊》,第二期,頁433-446
    陳姿羽整理,〈王文興細談《家變》美學,《天下雜誌》,2006年2月,頁208-210
    陳國偉,〈世界秩序的汰換與重置──駱以軍小說中的華麗知識系譜〉,《第五屆青年文學會議》,文訊雜誌社,2001年11月16日,頁1- 24
    壹闡提,〈細品「封神榜裏的哪吒」〉,《書評書目》,18期,1974年,頁120-129
    黃曉威、尹蓓芳記錄整理,〈文學途上,離家與歸鄉 駱以軍對談李黎〉,《INK雜誌》,第3卷第5期,2007年1月,頁22-42
    黃錦樹,〈死者的房間──讀駱以軍《淺悲懷》〉,《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年1月,頁133-134
    黃錦樹,〈隔壁房間的裂縫──論駱以軍的抒情轉折〉,《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麥田出版,2003年1月,頁339-362
    黃錦樹,〈謊言的技術與真理的技藝──書寫張大春之書寫〉,《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麥田出版,2003年1月,頁205-239
    黃錦樹,〈家庭劇場:流離與破碎──評駱以軍《月球姓氏》〉,《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麥田出版,2003年1月,頁450-452
    黃錦樹,〈悠悠說給兒孫聽──《聆聽父親》〉,《中國時報.開卷周報》,2003年8月10日
    梅家玲,〈少年台灣:八、九0年代台灣小說中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家國想
    像〉,《漢學研究》,第16卷第2期,1998年12月,頁115-140
    梅家玲,〈孤兒?孽子?野孩子?──戰後台灣小說中的父子家國及其裂變〉,《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0年6月,頁363-399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台灣),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
    梅家玲,〈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從《台北人》到《孽子》〉,《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頁59-81
    梅家玲,〈少年台灣──八、九0年代台灣小說中的青少年論述〉,《性別,還是家國?:五0與八、九0年代台灣小說論》,麥田出版社,2004年,頁191-226
    梅家玲主持,〈座談主題:與王文興教授談文學創作〉,《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70-393
    梅家玲,〈八、九0年代眷村小說(家)的家國想像與書寫政治〉,《性別,還是家國?:五0與八、九0年代台灣小說論》,麥田出版社,2004年,頁159-189
    梅家玲,〈青春的現代,年少的文學〉,《國立台灣大學教授休假研究報告書》,2006年3月,頁1-26
    張小虹,〈怪胎家庭羅曼史:《河流》中的慾望場景〉,《酷兒:理論與政治》,專號 性/別研究第三四期合刊,1998年9月,頁156-178
    張小虹,〈不肖文學妖孽史──以《孽子》為例〉,收入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聯經出版社,1998年,頁165-202
    張子樟,〈平行或交叉──少年小說的父子關係〉,《兒童文學月刊》,頁99-116
    張漢良,〈淺談「家變」的文字〉,《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1973年5
    月,頁122-140
    張瑞芬,〈彷彿在君父的城邦──郝譽翔《逆旅》、駱以軍《月球姓氏》、朱天心《漫遊者》三書評介〉,《明道文藝》,第299期,2001年,頁29-37
    張凱元,《人本主義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3一
    月,頁 74
    張誦聖,〈王文興小說中的藝術和宗教追尋〉,《文學場域的變遷》,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頁37-53
    張藹珠,〈離散美學與現代性:李永平和蔡明亮的個案──漂泊的載體:蔡明
    亮〈電影的身體劇場與慾望場域〉《中外文學》,第358期,2002年3月,頁75-98
    張靜蓓,〈蔡明亮《河流》〉,黃寤蘭主編《當代中國電影1995-1997》,時報文化出版社,1998年,頁145-160
    張堂錡,〈中國現代小說中的成長意識──以郁達夫、丁玲、巴金作品為例〉,《幼獅文藝》(台灣),第558期,2006年6月
    葉珊,〈探索王文興小說裡的悲劇情調〉,《現代文學》第32期,1967年8月,頁60-67
    葉德宣,〈陰魂不散的家庭主義魑魅─對詮釋《孽子》諸文的論述分析〉,《中外文學》,第24卷第7期,1995年12月,頁66-88
    葉德宣,〈兩種「露營/淫」的方法:<永遠的尹雪艷>與《孽子》中的性別越界演出〉,《中外文學》,第26卷第12期,1998年5月,頁67-89
    葉德宣,〈從家庭授勳到警局問訊──《孽子》中父系國/家的身體規訓地景〉,《中外文學》(台灣),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頁124-154
    葉 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分析〉,《幼獅文藝》,第30卷第1期,1969年1月,頁154-162
    楊照,〈試圖與悲劇周旋的小人物們〉,《中國時報》,1999年8月29 日第37版
    楊佳嫻,〈在歷史的裂隙中──駱以軍《月球姓氏》的記憶書寫〉,《中外文學》第32卷第1期,2003年6月號,頁109-125
    楊佳嫻,〈離/返鄉之旅: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台北的小說
    為例〉《中外文學》,第34卷第2期,2005年7月號,頁133-155
    楊維中,〈傳統孝道與家庭倫理的現代化〉,《中國研究月刊》,1997年4月號,頁53- 60
    楊瀅靜,〈消失的父親──談王文興的《家變》〉,《金門文藝》93年9月,頁27-29
    楊凱麟,〈駱以軍的第四人稱單數書寫(1/2):空間考古學〉,《中外文學》,第34卷第9期,2006年6月,頁283-304
    楊凱麟,〈時間中的被侮辱者與被損害者〉,《INK雜誌》,第2卷第4期,2005年12月,頁75-82
    楊馥菱,〈西風東漸下的試煉──《家變》探賾〉,《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二期,頁156-175
    楊 照,〈啟蒙的驚怵與傷痕──當代台灣成長小說的悲劇傾向〉,收錄於《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頁198-211
    楊 照,〈那群無所依歸的孩子們〉,《中國時報》,第37版,1999年1月5
    日聞天祥訪問整理,〈蔡明亮訪談錄──亮話(上)〉,《電影欣賞》,2000年2月,頁47-54
    聞天祥訪問整理,〈蔡明亮訪談錄──亮話(下)〉,《電影欣賞》,2000年9月,頁63-70
    廖玉蕙,〈劉大任:往小裡看,往淡裡看〉,《走訪捕蝶人──赴美與文學耕耘者對話》,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3月,頁146-169
    廖冰凌,〈對虛性/實性和諧的批判與期待:論凌叔華小說中的父親形象〉,《淡江中文學報》,第13期,頁223-242
    廖咸浩,〈尋父之悲情與弒父之必要──台灣世紀末的父/權〉,《聯合文學》,第12卷第10期,1996年8月出版,頁72-75
    廖咸浩,〈非西方成長(小說)的試煉──在反叛與札根之間〉,《幼獅文藝》,第558期,2000年6月,頁64-71
    蔡英俊,〈試論王文興小說中的挫敗主題──范曄是怎麼長大的?〉,《文星》(台灣),第102期,1986年12月
    蔡振念,〈叫母親太沈重──台灣現代小說中的母親及母女關係〉,《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20期,頁510-540
    蔡源煌,〈小人物的面具──試論黃春明小說中的表意衝突〉,《中華文化復興文刊》,第10卷第9期,1977年9月,頁34-42
    蔡源煌〈「孽子」二重奏〉,《文訊月刊》,第18期,1985年7月,頁78-86
    劉紀雯,〈艾騰‧伊格言和蔡明亮電影中後現代「非地方」中的家庭〉,《中外文學》(台灣),第31卷第12期,2003年5月,頁117-152
    劉慧珠,〈論王文興《家變》的負面書寫〉,《興大中文學報》,第15期,頁
    290-310
    劉慧珠,〈「逆子」的自我異化與主體分裂──由拉康的「鏡像階段」審視王
    文興的《家變》〉,《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頁159-176
    劉紹銘,〈十年來的台灣小說:一九六五~七五──兼論王文興的「家變」〉,《中外文學》,第4卷第12期,1976年5月,頁4-16
    潘少瑜,〈缺席的父親,凋萎的孩子──易卜生與曹禺的比較研究〉,《中國文學研究》,第十八期,2004年6月,頁253-286
    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台灣師大地理系,2001年,頁28-29。
    談玉儀,〈《聽之認之》女性人稱之想像〉,《中外文學》,第33卷第3期,2004年8月,頁104。
    鄭美里探訪整理,〈專訪「永遠的台北人」白先勇先生──20年後與孽子〉,
    《公視之友》,NO.56,2003年2月,頁4-7
    歐佩佩整理,〈莫言╳駱以軍‧輪迴的隱喻與重量〉,《誠品好讀月報》,第69期,2005年9月,頁46-19
    歐陽子,〈論「家變」之結構形式與文字句法 〉,《中外文學》(台灣),第1卷第12期,1973年5月,頁50-67
    駱以軍,〈停格的家族史:《月球姓氏》的寫作源起〉,《文訊雜誌》第184期,2001年2月,頁100-102
    簡政珍,〈白先勇的敘述者與放逐者〉,《中外文學》,第26卷第2期,1997
    年7月,頁169-194
    賴廷恆,〈張大春徹底離家〉,《中國時報》D8版,2003年8月1日
    應鳳凰,〈白先勇長篇小說《孽子》〉,《明道文藝》2001年3月,頁58-62
    戴錦華,〈斷橋:子一代的藝術〉,《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學出版,1999年1月
    謝仁昌訪問整理,〈一個導演兩個巴黎—蔡明亮談《你那邊幾點》〉,《電影欣賞》,2001年12月,頁49-58
    謝金蓉,〈蔡明亮:我要藉「河流」提供活下去的勇氣〉,《新新聞》,1997年2月23日,頁81-83
    顏元叔,〈苦讀細品談「家變」〉,《中外文學》,第1卷第11期,1973年4月蘇偉貞,〈以記憶應答父親──外省第二代的父親書寫〉,《私閱讀》,三民書局,2003年,頁158-164
    蘇惠昭,〈張大春與父與子的深情對話〉,《出版情報》,2002年8月,頁10-13
    龍應台,〈淘這盤金沙──細評白先勇「孽子」,《龍應台評小說》,台北:爾雅出版,1986年,頁3-19
    龔鵬程,〈說父親〉,收錄於張輝誠《離別賦》,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4月,頁12-15
    龔玉玲,〈怪胎哪吒「現身」「說法」──現代新編文本中的哪吒圖像〉,《中外文學》,第32卷第3期,2003年8月號,頁125-140
    党鴻樞,〈論黃春明小說的抗挫折意識〉,《西北師大學報》,1980年2月,頁52-57
    盧菁光,〈巴金的《家》和王文興的《家變》〉,《中國現代文學整體關與比較論》,廣東高等教育,1992年5月,頁167-185

    四‧學位論文

    王淑雯,《大河小說與族群認同──以《台灣人三部曲》、《寒夜三部曲》、《浪
    淘沙》為焦點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7

    石曉楓,《八、九0年代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
    士論文,2003年
    沈靜嵐,《當西風走過──六0年代《現代文學》派的論述與考察》,成功大
    學歷史語言所碩士論文,1994年
    吳孟琳,〈流放者的認同研究──以聶華苓、於梨華、白先勇、劉大任、張系
    國為研究對象〉,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幸謙,《生命情結的反思:白先勇小說主題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1991年。
    林燕珠,《劉大任小說中的家族與國族》,中興大學中國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林偉淑,《《現代文學》小說創作及譯介的文學理論的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胡金倫,《政治、歷史與謊言──張大春小說初探(1976-2000)》,政治大學
    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徐秀慧,《黃春明小說研究》,淡江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陳惠菁,《新國民浮世繪──以駱以軍為中心的台灣新世代小說研究》,政治
    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曉怡,《哪吒人物及故事之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梁峻瓘,〈黃春明及其作品研究──文學、社會和歷史的交互考察〉,國立中
    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黃靖雅,《鍾肇政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11月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台灣師範大
    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黃玉玲,《在若即若離之間──張大春創作歷程及主體建構》,淡江大學中國
    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張佩珍,《台灣當代女性文學中的母女關係探討》,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 2000年
    張錦德〈鄉土之愛‧人物之情──黃春明作品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2000年
    張謙繼,《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年6月張錦德,《鄉土之愛‧人物之情──黃春明作品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劉早琴,〈原鄉、北進、回溯──黃春明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