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幸玲
Wu,Hsin-Ling
論文名稱: 一個現代都會中的老舊社區——艋舺舊市街景觀的詮釋
指導教授: 潘朝陽
Pan, Chao-Y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艋舺景觀景觀詮釋社會符號學連結分析範型分析空間性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選擇台北市區內的艋舺舊市街作為研究對象,並從市街景觀入手,詮釋景觀內涵,以及尋求景觀形塑背後的社會過程。為達此一目的,採Gottdiener提出的社會符號學研究架構,將景觀分「連結」分析(syntagmatic analysis)與「範型」分析(paradigmatic analysis)兩大部份來分析。
    由於眼前所見的景觀,只是時間之流中的一幕罷了,無法說明背後所隱藏的社會文化過程與空間本質,而唯有在釐清了它的歷史脈絡後,才能看清楚鋪陳在上的景觀究竟訴說了什麼。所以先針對艋舺歷史發展脈絡做初步研究,發現艋舺聚落發展至今兩百多年來,歷經風光、有過繁榮,甚至曾經是北台灣首善之區,卻在政權轉移的過程中,該地的建設,一再被政府忽略,時至今日,艋舺在一般人眼中,成了混亂、落後而不起眼的老市街。
    再把艋舺景觀之組成符號置於歷史脈絡之上,並應用「連結」分析方式後,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到艋舺舊市街景觀中重要組成的形塑過程、現況與不同層面的意涵,以及它們存在於艋舺舊市街中的獨特呈現與特殊意義,最重要的是對艋舺的地方文化脈絡與表現有了初步的認識。而這些初步研究結果都是下一章的「範型」分析的背景知識。因此,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將艋舺視為一個整體,深入分析形塑今日「艋舺」景觀的上層意識型態。
    在「範型」分析一章中,透過「範型」分析的方式,我們更進一步發現,艋舺現階段景觀的形塑過程,絕非獨立自主,而是受多方力量的共同主導,包括全球化、國家、地方政府政策、學術單位、地方傳統、附近及當地居民等等。這說明了無論是現代化或是傳統聚落地區,都不再是獨立自主的孤島,而是處於與不同尺度區域相互連結的互動網絡中。唯居民對地方掌控的力量愈來愈薄弱,再加上文化霸權所給予當地傳統景觀較低評價,許多在地居民紛紛對自己的家鄉失去信心,造成艋舺未來發展趨勢的一大危機。
    綜合上述,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1. 艋舺空間性,在不同時間與社會背景中,有著不同的表現。
    2. 龍山寺雖為宗教機構,但對艋舺具有全面性的影響,包含經濟、社會組織、人口流動等。
    3. 艋舺現階段景觀之形塑與在地活動者有密切關聯,彼此呈現辯證關係。
    4. 艋舺在現代化過程中並未缺席,這可從傳統與現代的對抗在舊市街景觀的呈現中得證。
    5. 不均衡發展是今日艋舺舊市街持續沒落的重要原因。
    6. 解構「艋舺」符號系統:
    資本主義下經濟掛帥的意識型態
    內容 老舊與傳統都意味著邊緣化
    艋舺= =
    表現 艋舺的老舊市街與傳統生活
    台北市發源所在的西南舊市區
    本文依據上述的結果,提出對艋舺舊市街未來發展的建議如下:
    1. 如何兼顧端正艋舺景觀意象與保有地方純正特色,是有關單位在針對地下經濟規劃與管理上,必須多加考量的。
    2. 遊民不是艋舺的問題,而是全體社會需要共同反省與思考的現象,所以解決之道並不在於將他們逐出艋舺,而需要提出更全面性的方案。
    3. 艋舺擁有相當豐富的文化資產,在艋舺未來的規劃上,需顧及歷史建築景觀保存的整體性,讓艋舺景觀呈現出台北市歷史文化核心的特質。
    4. 在城市雙元發展的趨勢下,艋舺是受不平等待遇的邊緣區,因此,我們期待打破這種不均衡,但並非期待艋舺相對於現代化的台北市東區,成為一個繁榮卻喪失自我個性的台北市西區,而是強調台北市多核心發展趨勢,讓每一個地方同時保有進步與地方特性,在歷史的進程中,共同實踐與建構出各自出豐富的地方文化。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8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全球化與雙元城市 10 第二節、 空間性 11 第三節、 流動空間 12 第四節、 景觀詮釋 13 第五節、 社會符號學 14 第六節、 研究區域相關研究 18 第三章、 艋舺市街的發展與演進 20 第一節、 先住民與漢人移墾概況 20 第二節、 清代艋舺市街的發源與盛衰 21 第三節、 日據時期之艋舺市街的發展 33 第四節、 光復至今艋舺市街的演變 43 第五節、 小結 45 第四章、 艋舺景觀的「連結」分析(SYNTAGMATIC ANALYSIS) 47 第一節、 社會符號學中的「連結」分析 47 第二節、 宗教系統與符號的詮釋 49 第三節、 商業系統與符號詮釋 74 第四節、 日常生活與社會系統之符號詮釋 97 第五節、 小結 113 第五章、 艋舺景觀的「範型」分析(PARADIGMATIC ANALYSIS) 114 第一節、 社會符號學中的「範型」分析 114 第二節、 「艋舺」的外延(DENOTATION)意義 115 第三節、 「艋舺」的內涵(CONNOTATION)意義 120 第四節、 外延性符碼與內涵性符碼間的關連性分析 127 第五節、 小結 128 第六章、 結論 129 參考文獻…………………………………………………………………………1 4 1

    一、 中文部份
    (一) 史料方志
    田中一二
    1998 《台北市史:昭和六年》,李朝熙譯,台北市:台北市立文獻委員會。
    王詩朗、王國藩主修
    1957 《台北市志》十二,台北市,成文出版社。
    高育仁主修
    1997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聚落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培桂
    1962 《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7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良璧
    1960 《重修台灣府誌》,台灣文獻叢刊第7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二)統計資料
    1996 萬華區區務統計要覽
    1997 台北市統計要覽
    1997 萬華區戶政事務所人口資料
    (三)專書╱專文
    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
    1989 《萬華火車站地區都市設計之研究》,台北市政府工務局。
    尹章義
    1989 《臺灣開發史研究》,台北市:聯經。
    王一剛
    1953 <萬華遊里滄桑路>,《台北文物》2(1):52-54。
    1957 <台北三郊與台灣的郊行>,《台北文物》6(1):11-28
    1958 <艋舺填地事略>,《台北文物》6(3):42-48
    王世慶
    1996 《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王志弘
    1993 <後現代的空間思考:愛德華索雅思想評介>,《空間雜誌》53期:112-118。
    王濟昌
    1991 《都市風格的詮釋--論都市景觀正確意識之建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文崇一
    1975 <萬華地區的群體與權力結構>,《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39期:19-56。
    王振霄
    1997 《台北市政府86年度計劃自行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取締違規攤販專責會報與處理攤販問題工作指導小組組織與執行績效比較之研究~兼論以市民主義裡念應用於攤販管理實務之心得》,台北市市場管理處。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1996 《1996台北市都市發展白皮書》,台北市:都市發展局。
    1997 《萬華車站附近地區都市計畫案》,台北市:都市發展局。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53 <艋舺耆老座談會紀錄>,《台北文物》2(1):142-152。
    1979 《台北市耆老會談專集》,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85 《台北市路街史》,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台北市龍山國小
    1985 《我家在艋舺》,台北市龍山國小。
    古月
    1961 <台北仁濟救濟院之演變>,《台北文物》第十卷第一期:43-45。
    市場管理處
    1998 《第十二號公園地下商場暨萬華市場經營管理規劃總結報告書》
    李幼蒸
    1997 《哲學符號學》,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李乾朗
    1984 《艋舺龍山寺》,台北市:雄獅
    李鹿苹
    1969 <淡水港衰退的自然地理因素>,《地學彙刊》,創刊號:94-124。
    宋光宇
    1994 《宗教與社會》,台北市:東大圖書。
    吳文星
    1992 《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市:正中書局。
    吳明順,沈清正
    1995 <台北市成衣批發市場經營現況之研究:以松山與萬華成衣批發市場為例>,《華岡紡織期刊》2(1):71-82
    吳春暉
    1959 <艋舺的古社團>,《台北文物》8(3):95-104。
    1960 <艋舺古社團續述>,《台北文物》9(3):30-34。
    邱貴芬
    1996 <後殖民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文化:239-257
    卓克華
    1979 <艋舺行郊初探>,《臺灣文獻》29(1):188-192
    1988 《台北市志卷六經濟篇》〈工業篇〉,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90 《清代台灣的商戰集團》,台北市:台原出版。
    林滿紅
    1996 《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市:聯
    經。
    林萬億
    1995 《遊民問題之調查分析》,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萬傳
    1991 <龍山地區耆老座談會紀錄>,《台北文獻》直第96期:1-19。
    1991 <龍山區地名沿革>,《台北文獻》直第96期:21-45。
    沈美真
    1990 《台灣被害娼妓與娼妓政策》,台北市:前衛。
    拉普普
    1996 《建築環境的意義》,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
    施添福
    1987 《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翁佳音
    1997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板橋市: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高銘貴
    1997 《呂盧高許紀五姓一家》,台北高氏之祭祀組織專輯。
    夏鑄九
    1995 <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57-102
    莊展鵬
    1991 《台北歷史散步》,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葉肅科
    1993 《日落台北城:日誌時代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
    陳自昌
    1997 《遊民的社區生活與遊民服務--台北市萬華區的遊民研究》,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其南
    1987 《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市:允晨文化。
    陳章瑞
    1990 《台北大稻埕的都市轉化(1851~1989)》,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純瑩
    1993 <光復初期台灣警政的接收與重建>,《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1-78
    淡江大學建築系
    1997 《台北市百年老店(街區)等歷史建築附近地區都市設計規劃與管理》,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張蒼松
    1997 《典藏艋舺歲月》,台北市:時報文化。
    曾迺碩
    1988 《台北市志》卷四社會志,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秀政
    1995 《台灣史研究》,台北:學生。
    黃武達
    1998 《台北市之近代都市計劃》(未出版)
    黃順二
    1975 <萬華地區的都市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39期:pp1-17
    黃富三主編
    1995 《台北建城百年史》,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宇元監修
    1981 《台北市發展史》(一)(二)(三)(四),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啟發
    1993 《艋舺啟天宮沿革誌》,艋舺啟天宮管理委員會。
    溫振華
    1978 <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師大歷史學報》6:245-270
    1989 <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台北文獻》直第88期。
    莊金德
    1957 <日據時期台北之保甲>,《台北文物》5(2、3):56-62。
    淡江大學建築系/淡水社區工作室
    1999 《台北市百年老店(街區)等歷史建築附近地區都市設計規劃與經營管理》,台北市,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1998 《艋舺剝皮寮古街歷史價值調查研究》,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廖春生
    1988 《台北之都市轉化--以清代三市街(艋舺、大稻埕、城內)為例》,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莒玲
    1992 《台北市古街之旅》,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蔡相煇
    1989 《台灣的祠祀與宗教》,台北,台原出版。
    蔡淵
    1997 <清代台灣行郊的發展與地方權力結構之變遷>,《認識台灣歷史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149-173
    潘朝陽
    1990 <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2:71-90
    劉小燕
    1997 <凹仔、萬華遊廓、寶斗里>,《史學館學報》第六期:133-148
    劉克明
    1951 《艋舺龍山寺全志》,台北市,龍山寺管理委員會。
    龍山寺
    1989 《慶祝艋舺龍山寺建寺250週年紀念特刊》,台北市,龍山寺管理委員會。
    瞿海源
    1975 <萬華地區社會態度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9期pp:57-83
    1997 《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市:桂冠。
    漢寶德
    1995 《建築與文化近思錄》,台北市:史博館。
    謝康
    1972 《賣淫制度與台灣娼妓》,台北市:大風。
    蘇省行
    1953 <艋舺舊街名考源>,《台北文物》2(1):159-168。
    嚴清梅
    1993 <光復初期台灣米荒問題初探>,《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所:79-106
    (三)譯文/譯書
    史蒂文.科恩,琳達.夏爾斯(Steven Cohan)
    1997 《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張方譯,板橋市:駱駝出版。
    列絲麗.堪尼斯.威斯曼(Leslie Kanes Weisman)
    1994 <公共空間的私人用途>,王志弘譯,《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台北市:247-270。
    愛德華.索雅(Edward Soja)
    1995 <後現代地理學和歷史主義批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1-29。
    曼威.柯斯特(M. Castells)
    1994 <雙元城市的興起:一個比較的角度>,曾旭正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夏鑄九、王志宏編譯,台北市:明文書局。
    1998 《網路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等譯,台北市:唐山。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92 《符號學美學》,董學文、王葵譯,台北市:商鼎文化。
    二、 英文部份
    Barnes,Trevor J. and Duncan,James S.
    1992 Writing Worlds:discourse, text & metaphor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 London:Routledge.
    Berner, E and Korff, R.
    1995 Globalization and local resistance: The creation of localities in Manlia and Banko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5): 208-221.
    Castells,M.
    1984 Towards the Informational City?High Technology, Economic Change and Spatial Structure,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stitution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1 The rise of The Dual City: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sgrove ,Denis E.
    1984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London & Syndey::Croom Helm
    Crang,Mike
    1998 Culture Geography, New York:Routledge.
    Gottdiener,M.
    1995 Postmodern Semiotics: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Forms of Postmodern Life, London:Blackwell.
    Gottdiener,M and Lagopoulos, Alexandros ph.
    1986 The City and the Sign: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Semio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Johnston, R.J.eds
    1994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London : Blackwell.
    Johnston ,R.J., Hauer, Joost, and Hoekveld, Greard A.
    1990 Regional Geography: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rospects
    Pain, Rachel H.
    1997 Social Geographies of woman's fear of crim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ion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2(2), 1997:231-244
    Schein ,Richard H.
    1997 The Place of Landscape : A Conceptual for Interpreting an American Scene , A.A.A.G.87(4), pp 660-680
    Soja, E
    1985 The spatiality of social life: Toward a transformative retheorisation. In Gregory, D. and Urry, J.,eds, 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London: Macmillan, pp.90-122.
    1996 Thirdspace,Oxford: Blackwell
    Hall ,Tim
    1998 Urban Geography,London:Routledge
    Whitehand, J.W.R
    1992 The making of urban landscape, London:Blackwell.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