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上民
論文名稱: 「上電影院=看好萊塢電影?」:美國化下台灣觀眾的電影想像
指導教授: 蔡如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0
中文關鍵詞: 美國化好萊塢電影電影觀眾電影消費文化電影想像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台灣上電影院看電影幾乎等同於看好萊塢電影,研究者認為這是台灣電影院空間的美國化。面對這樣的現象,過往台灣電影研究多以政治經濟學作為研究典範,試圖從結構面向來理解台灣電影工業的困境,進而造成好萊塢電影在台灣的獨大。然而,雖然好萊塢在權力特質上,具有外部且強制的特色,但台灣好萊塢電影的接收從來都不是強迫的過程。因此,「美國化」更是一種文化現象,即台灣電影院觀眾以好萊塢作為電影文化想像的參考座標,進而落實在電影消費的實踐上。

    然而,在理解好萊塢電影與台灣電影院空間的相關連之前,必須先確立電影院在台灣當代社會中的意涵,才能掌握好萊塢電影如何作用於台灣電影院空間。研究者認為,可以從三個層次來理解電影院:首先,電影院作為台灣社會的「科技空間」,相較於電視,電影院透過硬體放映設備的提升,創造獨一無二的觀影情境;其次,電影院作為台灣社會的「消費空間」,與購物商場相連結,電影消費捲入消費主義的邏輯中,強化了電影的商品特質,也突出了電影院的消費空間意涵;最後,電影院作為台灣社會的「休閒空間」,看電影是普遍的休閒活動,觀眾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可預期」的愉悅感、並自由地控制自我休閒時間,是當代最有「效率」的休閒生活,服膺台灣現代化社會的脈動。

    因此,如果電影院空間是當代的科技空間,好萊塢對「高科技」的著重,強化了電影院空間的科技特質,置身其間的電影觀眾因而接收到震撼的感官愉悅;如果電影院是當代的消費空間,看電影則捲入消費主義的邏輯中,而新好萊塢的「高銷售」強化電影的商品特質,行銷/宣傳因而成為促銷商品的重點,電影於是轉變成大量的資訊和影像,充斥於台灣媒體空間、公共空間,甚至於日常生活空間,帶動起電影的「流行」。此外,電影的流行亦具有時間性,電影資訊的大量滲透僅在特定的播映期間,電影的流行消費因而組織了消費者的日常觀影/休閒時間;如果電影院空間是是當代的休閒空間,休閒的目的在於尋求日常生活的暫時逃離,而新好萊塢電影在「高概念」的指導下,簡化的電影故事內容方便消費者「體驗」電影,而高潮迭起的「重口味」說故事方式,快速壓縮觀眾的情緒和感官,給予高度的愉悅感。好萊塢電影因而畫出一道空間,提供電影觀眾恣意的幻想,情緒宣洩、以及暫時逃離的可能,上電影院看好萊塢電影因而是當代重要的休閒活動。因此,電影院空間的科技、消費與休閒意涵,連結了科技好萊塢、流行好萊塢與體驗好萊塢,交相輝映下,好萊塢電影攻佔台灣電影院空間,形成台灣電影院空間的美國化。

    除了好萊塢電影外,研究者認為「藝術電影」和「華語商業電影」亦扮演「美國化」的關鍵角色。首先,藝術電影在台灣的社會中,作為好萊塢的對立面存在,即藝術作為好萊塢電影商業特質的缺席,因而具有「反好萊塢」的社會意涵。除了社會意涵上的對立外,面對好萊塢電影的文化霸權,藝術電影必須透過「影展」等社會機制來流通與消費,與院線制度的電影院產生區別,而參與其中的藝術電影觀眾,透過「看影展」深化了「上電影院等於看好萊塢電影,而看影展等於看藝術電影」的社會意涵。其次,華語商業電影一直採取和好萊塢電影直接競爭的策略,但90年代中期後,華語商業電影不敵好萊塢電影,幾乎退出台灣主流電影市場。2000年後,華語商業電影混雜好萊塢電影文化元素(例如:科技等),改以新的面貌重新召喚台灣電影觀眾,文化上的「混雜」策略似乎動搖美國化的意涵。但不可忽略的是,新興華語商業電影其實是好萊塢欲擴大全球電影獨佔率,透過招納他國電影工作者,或出資委託他國電影工業產製電影等策略下展現的結果,因而在理解文化混雜的過程中,不可忽視全球化下跨國資本主義的權力關係。因此,「文化混雜」若是由跨國企業—好萊塢進行,無疑深化了好萊塢電影在台灣市場的根基,亦再生產了台灣電影院空間的美國化意涵。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台灣的「李安熱」-------------------------1 第二節 奧斯卡在台灣----------------------------4 第三節 台灣電影文化的「美國化」------------------8 第二章 好萊塢在台灣的政治經濟分析與侷限----------11 第一節 戰後全球政經局勢------------------------12 一 冷戰結構下的美國----------------------------12 二 冷戰結構下的台美關係------------------------14 第二節 美國好萊塢與政治------------------------18 一 美國好萊塢的對外擴張------------------------18 二 台灣電影政策中的美國影子---------------------21 〈一〉進口配額--------------------------------21 〈二〉拷貝數與映演場所-------------------------23 〈三〉國際著作權------------------------------23 第三節 資本主義下的好萊塢----------------------26 一 好萊塢電影發行商在台灣----------------------27 〈一〉1945~1970年----------------------------27 〈二〉1970~1990年----------------------------28 〈三〉1990年以後------------------------------33 第四節 電影政治經濟學的批判與對話----------------37 第三章 研究問題、位置與方法---------------------4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問題-----------------------41 一 問題意識的發展------------------------------41 〈一〉台灣電影院空間的社會意涵-------------------42 〈二〉好萊塢電影與台灣電影院空間的關係------------43 (三)美國化下的藝術電影和華語商業電影------------44 二 研究問題------------------------------------45 第二節 研究者的位置-----------------------------47 一 研究立場------------------------------------47 二 研究對象的設定-------------------------------48 第三節 研究方法---------------------------------57 第四章 台灣電影院空間的社會意涵-------------------61 第一節 作為「科技空間」的台灣電影院----------------65 第二節 作為「消費空間」的台灣電影院----------------74 第三節 作為「休閒空間」的台灣電影院----------------79 第五章 美國化下的好萊塢電影------------------------84 第一節 科技娛樂的好萊塢----------------------------91 一 好萊塢的科技娛樂特性----------------------------91 二 科技好萊塢在台灣--------------------------------93 第二節 體驗的好萊塢-------------------------------100 第三節 流行的好萊塢-------------------------------112 一 好萊塢電影的流行特質----------------------------115 二 好萊塢電影在台灣的流行特質-----------------------118 第四節 小結---------------------------------------123 第六章 美國化下的藝術電影與華語商業電影---------------125 第一節 美國化下的藝術電影---------------------------127 一 「藝術電影」作為一種論述 -------------------------128 〈一〉藝術電影的迷思--------------------------------128 〈二〉美國化下台灣藝術電影論述的建構------------------130 二 「藝術電影」作為社會機制--------------------------136 〈一〉美國化下台灣藝術電影的消費機制------------------136 〈二〉美國化下台灣藝術電影觀眾的消費實踐---------------138 第二節 美國化下的華語商業電影-------------------------143 一 「華語商業電影」的角力:台灣-----------------------145 二 「華語商業電影」的角力:香港-----------------------150 三 「華語商業電影」的角力:好萊塢---------------------155 〈一〉華語商業電影的再起與文化混雜--------------------155 〈二〉華語商業電影的好萊塢介入------------------------166 第七章 結論----------------------------------------175 第一節 研究結論-------------------------------------17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79 參考文獻-------------------------------------------183 附錄-----------------------------------------------198

    〈2002台北市電影票房排行前20名〉(2008),上網日期2008年7月1日,取自TPBO台北電影票房情報網頁:http://www.taipeibo.com/2002top20.htm
    〈2003台北市電影票房排行榜〉(2008),上網日期2008年7月1日,取自TPBO台北電影票房情報網頁:http://www.taipeibo.com/2003.htm
    〈2004台北市電影票房排行榜〉(2008),上網日期2008年7月1日,取自TPBO台北電影票房情報網頁:http://www.taipeibo.com/2004.htm
    〈2006台北市電影票房排行榜〉(2008),上網日期2008年7月1日,取自TPBO台北電影票房情報網頁:http://www.taipeibo.com/2006.htm
    〈2007台北市電影票房排行榜〉(2008),上網日期2008年7月1日,取自TPBO台北電影票房情報網頁:http://www.taipeibo.com/2007.htm
    〈小耳朵今天給觀眾好看:奧斯卡盛會喜從「天降」憂自「抗議」〉(1992年3月31日)。聯合報,26版。
    〈台北市首輪院線映演國產影片、港陸影片暨其他外片之票房歷史統計(1999-2008/05)〉(2008),上網日期2008年6月26日,取自台灣電影網: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131&ctNode=265&mp=1
    〈台北金馬影展簡介〉(無日期),上網日期2008年3月4日,取自台北金馬影展簡介網頁:http://www.goldenhorse.org.tw/gh_main/about-c-1.aspx
    〈台灣電影史-民國84年〉(無日期),上網日期2007年4月17日,取自台灣電影資料庫網頁:http://movie.cca.gov.tw/history/taiwan_00.asp?category=2&years=1995&strSearch=拷貝數
    〈台灣電影史-民國87年〉(無日期),上網日期2007年4月17日,取自台灣電影資料庫網頁:http://movie.cca.gov.tw/history/taiwan_00.asp?category=2&years=1998&strSearch=拷貝數
    〈名人一人一句賀李安〉(2006年3月7日)。民生報,A2版。
    〈好萊塢頂尖特效公司:工業光魔〉(2007),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8日,取自百度貼吧的好萊塢吧:http://post.baidu.com/f?kz=257174463
    〈美影藝學院來函邀請我遴選影片參加明年金像獎〉(1966年10月23日)。聯合報,07版。
    〈恭喜李安,謝謝李安!〉(2006年3月7日)。聯合報,A2版。
    〈救國片,別再消費李安〉(2006年5月8日)。《民生報》,A4版。
    〈票選台灣之光 獨缺女性〉(2007年5月4日)。蘋果日報,A6版。
    〈奧斯卡金像獎今舉行頒獎禮〉(1971年4月16日)。聯合報,07版。
    〈誰的驕傲?〉(2006年3月8日)。聯合報,A2版。
    丁永康(1990)。〈冷戰與國際兩集體系〉,《問題與研究》,29﹝9﹞:69-81。
    文林、曾寶璐(2002)。〈最有行銷頭腦的台灣電影導演〉,《商業周刊》,784:126-129。
    王志成(2000年4月27日)。〈電影科技高高掛:大師、小百姓齊喊開麥拉〉。《聯合報》,32版。
    王建宇(2006年3月12日)。〈李安,少棒後的民族英雄〉,《民生報》,A6版。
    王惠萍(2004年9月22日)。〈2億7千萬 IMAX影廳 11月露臉啦〉。《民生報》,CS3版。
    王雅蘭(2004年3月2日)。〈李玟著魔〉,《民生報》,C4版。
    王雅蘭(2006年3月8日)。〈台灣奧斯卡收視率創8年來新高〉,《民生報》,C3版。
    王維菁(1999)。《著作權與台灣影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王曉漁(2006)。〈李安現象三人談,好萊塢的東方傳教士〉,上網日期2007年1月24日,取自: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6450
    王瀅婷(2006)。〈正宗賭神秘笈:香港賭片類型研究〉,《藝術欣賞》,29﹝6﹞:34-43。
    史紀新(1960年10月30日)。〈電影技術的新發展〉。《聯合報》,03版。
    江風(編),《英雄製作全記錄》。台北:聯經。
    吳心惠(2005)。《流動的影音科技消費與複製-從錄影帶到光碟》。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吳正桓(1987)。〈台灣電影文化和兩種電影觀〉,《當代》,10:97-105。
    吳廷勻(2006)。《藝術電影迷與台灣電影消費階層化現象之研究:以布迪厄(Bourdieu)文化社會學為研究取向》。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吳佳玲(2002)。〈電影是一雙NIKE球鞋 〉,上網日期2008年4月14日,取自台灣電影筆記網頁: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150&Year=2002
    吳佳倫(2005)。《好萊塢電影對台灣商品聯合促銷影響之初探性研究-以《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超人特攻隊》為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吳佳倫(2007)。《電影行銷》。台北,書林。
    吳宛郁、侯柏青、酆嘉琪(1999)。〈好萊塢與奧斯卡〉,《當代》,139:44-51。
    吳昌杰譯(1999)。《美國》。台北,時報。(原書:Baudrillard, Jean(1988). America. NY : Verso.)
    吳淑玲(2005)。《文化創意產業之美感與體驗-以美國 Hollywood 電影為例之探索性研究》。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吳聰敏(1988)。〈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145-158。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
    李丁讚(1996)。〈「邊緣帝國」:香港、好萊塢和(殖民)日本三地電影對台灣擴張之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141-170。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
    李玉玲(2006年3月8日)。〈文建會擬設電影局〉,《聯合報》,C6版。
    李清志(1998)。〈台北電影院發展史〉,李清志(編),《台北電影院:城市電影空間深度導遊》,頁90-97。台北:元尊。
    李登科(1999)。〈五十年的「中」、美、蘇俄關係〉,《中國大陸研究》,42﹝10﹞:45-67。
    李雅惠(2000)。《「美商八大」在台灣之發展與變遷研究 : 1946-1999》。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李焯桃(1995a)。〈國、粵語片從兩分到合一:1956-1975年的香港電影發展輪廓〉,《電影欣賞》,76:51-55。
    李焯桃(1995b)。〈本土、現代、九七、六四:1976-1995香港電影發展速寫〉,《電影欣賞》,76:58-63。
    汪宏倫(2003)。〈全球化與跨/越國想像〉,《當代》,187:36-39。
    卓珊(2002)。〈商業影展的興起與運作:一個政治經濟學的觀點〉,《電影欣賞》,113:44-54。
    卓珊(2003)。《創新與管理:台灣電影產業的結構探索》。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周志龍(1999)。〈台灣常民文化生活空間的危機〉,《城市與設計學報》,7/8:179-197。
    周育仁(1995)。《政治與經濟之關係 : 台灣經驗與其理論意涵》。台北,五南。
    周晏子譯(1983)。《如何欣賞電影》。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出版部。(原書:Monaco, James﹝1981﹞. How to Read a Film.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周素鳳、陳巨擘譯(2006)。《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引導》。台北:巨流。(原書:Young, Robert J. C.〔2001〕. Postcolonialism :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UK : Malden, Ma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季桂保(2002)。《布希亞》。台北市:生智。
    林正義(1989)。〈台海兩岸關係的美國因素〉,《美國研究》,18﹝2﹞:1-31。
    林玉鵬(2005)。《全球化時代下的民族國家電影:文化公民權視野的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林秀澧(2002)。《台灣戲院變遷:觀影空間文化型式的探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林東泰(1994)。《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芳怡(1998 a)。〈台北電影院 in 80”s:小而多的時代來臨〉,李清志(編),《台北電影院:城市電影空間深度導遊》,頁105-107。台北:元尊。
    林芳怡(1998 b)。〈台北電影院 in 90”s:進城看電影,影城來也!〉,李清志(編),《台北電影院:城市電影空間深度導遊》,頁108-111。台北:元尊。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林雨澄(2004)。《影舞者的夢醒時分:小眾影迷習癖與場域之分析》。交通大學語言和文化研究所。
    林茂仁(2006年9月30日)。〈威秀影城砸八億更新:未來可以在統一超商買票,今年營收上看22億〉。《經濟日報》,A8版。
    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日據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自立晚報。
    邱誌勇(2003)。〈台灣電影與第三世界電影論述〉,《當代》,189:44-55。
    邱德亮、黃宏昭譯(2006)。《恐怖主義的精靈》。台北:麥田。(原書:Baudrillard, Jean 〔2002〕. The spirit of terrorism. London : Verso.)
    侯孝賢(2005)。〈另一種電影〉,陳光興(編),《批判連帶:2005亞洲》,頁11-15。台北:台社。
    南南(1985年1月)。〈新好萊塢電影綜探:八十年代美國電影-一個跨國娛樂工業的檢視〉。《聯合月刊》,24:72-76。
    胡幼慧、姚美華(2000)。〈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頁141~158。台北:巨流。
    韋本、李尚遠譯(2002)。《帝國》。台北,商周。(原書:Hardt, Michael and Negri, Antonio〔2000〕. Empir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唐在揚(2000年6月8日)。〈不夠生活化?國片被扁〉,《聯合晚報》,10版。
    唐在揚、吳文良(2006年5月3日)。〈鼓勵學弟妹:享受純真年代〉,《聯合晚報》,4版。
    唐孝民(2004年2月25日)。〈李玟登101炒奧斯卡〉,《聯合晚報》,6版。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書:Bonnewitz, Patrice(1997). 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孫雅雯(2003)。《探討電影週邊商品的本質:以台灣星際大戰周邊商品為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
    徐谷禎(2008年4月6日)。〈全球片商投入 國內影城卡位 數位3D電影商機大有看頭〉。《經濟日報》,A5版。
    徐亞湘(2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台北:南天。
    張小虹(2003年3月7日)。〈電影的表面功夫下〉。《中國時報》,39版。
    張心悌(1995)。《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擴張與競爭法規規範》。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
    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 (1965-2000)》。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張世倫(2003)。〈新電影、影展與「後」新電影〉,《當代》,196:98-107。
    張君玫譯(2005)。《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Storey, John(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 Arnold)
    張忠棟(1976)。〈冷戰起緣的各種解釋〉,《美國研究》,6﹝2﹞:73-96。
    張昌彥(2007)。〈穿過台語片,走入台灣新電影〉,《電影欣賞》,131:67-71。
    張苾蕪譯(1994)。《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分析》。台北:人間。(原書 Winckler, E. A. & Greenhalgh, S. (Ed.). (1988).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Armonk, N.Y.:M.E. Sharpe.)
    張錦華(2003)。《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張麗君(2006年3月8日)。〈新聞局掏五億,培植第二個李安〉,《民生報》,A1版。
    梁文琦(2006)。《再現電影:以中國時報及民生報的電影資訊為例(1996~2004)》。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梁良(1998)。《奧斯卡最佳影片欣賞》。台北:茂林。
    許景泰(2005)。《從國泰到和平:上海都會影院的空間歷史與殖民性》。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許雲凱(2001)。《華納威秀影城生產過程之政治經濟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許嘉猷(2004)。〈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34﹝3﹞:357-429。
    許靜文(2004)。《全球化下華語武俠電影的轉變—以《臥虎藏龍》、《英雄》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郭幼龍(1998)。《民眾對臺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郭東益(2004)。〈以製片角度談電影產製:從好萊塢製片人與美國商業電影談起〉。《傳播與管理研究》,4〔1〕:85-112。
    郭東益(2004)。《跨國製作對台灣電影製作影響之探討:以《雙瞳》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原書:Fiske, John(1989). Reading the popular. Boston : Unwin Hyman. )
    陳光興(1994)。〈解毒《文化帝國主義》〉,馮建三(譯),《文化帝國主義》,頁7-14。台北:時報。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3-139。
    陳光興(2001)。〈911事件後美國想像的轉化〉,《讀書》,11:24-30。
    陳光興(2003)。〈在全球反戰聲浪下反思台灣主體性中的美國〉,馮健三(編),《戰爭沒有發生?2003年英美出兵伊拉克評論與紀實》,頁195-202。台北,唐山。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台社。
    陳毓奇(2001)。《代代相傳看電影:「看電影」的社會學研究》。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陳儒修(1994)。〈世紀末‧電影‧新科技〉。《當代》,103:100-111。
    陳儒修(1995)。《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電影文化研究》。台北,萬象。
    麥若愚(2003年11月10日)。〈無間道3,國賓戲院新貴賓〉。《民生報》,C6版。
    麥若愚、王介中(1994年3月13日)。〈星光燦爛的奧斯卡之夜〉,《民生報》,C4版。
    彭佳琪(1999)。《電影閱聽人之生活型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彭佳琪(1999)。《電影閱聽人之生活型態分析》。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湯禎兆(2005)。〈香港之星馳蛻變史〉,《誠品好讀》,51:56-57。
    程予程(2006)。《行銷電影》。台北,亞太。
    項貽斐、吳文良(2006年5月4日)。〈李安改造章子怡:要她練字〉,《聯合報》,D3版。
    馮建三(1999)。〈巴黎、紐約、好萊塢:淺談電影「全球化」的過程與後果〉,《當代》,139:14-17。
    馮建三(2002)。〈反支配:南韓對抗好萊塢壟斷的個案研究,1958-2001〉,《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7:1-32。
    馮建三(2003)。〈好萊塢與文化創意產業:來自半邊陲台灣的三點反省〉,閻嘯平(編),《全球化下台灣文化產業的反思》,頁141-154。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華岡興業基金會。
    馮建三(2003)。〈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的對話〉,《傳播與管理研究》,2﹝2﹞:97-104。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南。(原書:Mosco, Vincent(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 rethinking and renewa.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馮建三譯(2003)。《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原書:Miller, T., Govil, N., Mcmurria, J., & Maxwell, R.[2001]. Global Hollywood. London: BFI Publishing)
    黃仁(1986年4月)。〈人生如戲.金獎似夢—側面觀察奧斯卡金像獎的幕裡幕外〉,《聯合月刊》,57:106-109。
    黃仁(1997)。〈台灣電影院的滄桑〉,羅樹南、朱苓尹(編),《中華民國電影年鑑:1997》,頁57-65。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黃仁(2001)。〈台灣健康寫實電影的興起與代表作〉,上網日期2008年3月26日,取自台灣電影筆記網頁: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125&Year=2001
    黃仁謙(2004年5月25日)。〈日新戲院改造,藝術文化上身:更名Showtimes Cinemas 日新旗艦店,擴大功能與商機〉。《經濟日報》,34版。
    黃式憲(2002)。〈與世界對話:華語電影跨界的歷史性榮耀與當下生存焦慮〉,張鳳鑄(編),《全球化與中國影視的命運》,頁210-214。北京:北京廣播學院。
    黃婷(2002)。《雙瞳研究讀本》。台北:角川。
    黃華敦(1998)。〈最佳臨場感:大戲院黃金時代不再〉,李清志(編),《台北電影院:城市電影空間深度導遊》,頁103-104。台北:元尊。
    黃德琪(2002年6月)。〈電影院族群的消費行為-精確描繪電影族群的真實輪廓〉,《廣告雜誌》,133:38-40。
    塗翔文(2002)。〈奧斯卡十大解盤密技〉,上網日期2007年3月10日,取自台灣電影資料庫網頁:http://movie.cca.gov.tw/cinema/case_01_01.asp?rowid=204
    楊元玲(2003)。〈【東方篇】真實的哈哈鏡─淺談日港台續集電影〉,上網日期2008年5月11日,取自台灣電影筆記網頁: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92&Year=2003
    葉龍彥(1990)。〈台灣光復初期的戲院:1945~1949〉,《台灣文獻》,41〔2〕:415-430。
    葉龍彥(1994)。〈台灣最早的戲院〉,《電影欣賞》,67:100-109。
    葉龍彥(1997)。《台北西門町電影史:1896-1997》。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
    葉龍彥(2004)。《台灣老戲院》。台北:遠足文化。
    葛大維(2007年4月22日)。〈3天賣8億 「未來小子」掀3D熱〉。《聯合報》,D4版。
    詹瑋琦(2003)。《華語電影在台灣的好萊塢式行銷-以《英雄》《雙瞳》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鄒佳樺(2005)。《休閒即政治:台北市大直居民人口集團差異化休閒空間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
    廖金鳳(1995)。〈香港電影發展的歷史軌跡:一個鉅視的觀點〉,《電影欣賞》,78:39-47。
    廖金鳳、陳儒修譯(1997)。《第三世界電影與西方》。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原書:Aromes, Roy〔1987〕. Third World Film Making and the West.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聞天祥(2003)。〈【西洋篇】今年夏天,電影圈吹續集風〉,上網日期2008年4月21日,取自台灣電影筆記網頁: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90&Year=2003
    齊隆壬(1987)。〈台灣電影批評的傾向:「觀眾電影」影評與「作者電影」影評〉 ,焦雄屏(編),《台灣新電影》,頁40-46。台北:時報。
    齊隆壬(1999)。〈好萊塢:電影與政治〉,《當代》,139:18-23。
    劉又菁(2002)。《從欲求利益觀點探討台灣電影之市場區隔-以美國電影為研究對象》。交通大學管理科技研究所。
    劉現成(2002)。〈邵氏電影在台灣〉,《電影欣賞》,113:55-64。
    劉慧嬋(2004)。〈好萊塢,不朽的建制〉,《電影欣賞》,121:54~61。
    蔣勇(2005)。〈電影革命的源頭〉,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8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x/2005-05-19/1545728392.html
    蔡國榮(1995)。〈「國片起飛」的年代:台灣電影1956~1975〉,《電影欣賞》,76:32-39。
    蔡筱薇(2003)。《藝術電影觀賞者之消費行為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鄧敏宏(2003)。《從羅蘭巴特與布西亞看流行文化的未來發展趨勢》。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盧非易(2004)。〈80~99台、港、外每年總票房值變遷〉,上網日期2007年4月17日,取自台灣電影資料庫網頁:http://cinema.nccu.edu.tw/BOX/4/4C1.HTM
    盧非易(2004)。〈80~99台、港、外每年總觀影人數變遷表〉,上網日期2007年4月17日,取自台灣電影資料庫網頁:http://cinema.nccu.edu.tw/BOX/4/4B1.HTM
    盧非易(2004)。〈80~99美商八大在台每年總觀影人數變遷表〉,上網日期2007年4月17日,取自台灣電影資料庫網頁:http://cinema.nccu.edu.tw/BOX/4/4G1.HTM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台北:揚智。
    賴怡佳(2003年11月22日)。〈數位國賓,誰與爭鋒〉。《星報》,4版。
    賴曉君(2007)。《從「阿星」到「Stephen Chow」:全球化下的喜劇之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鍾寶賢(2004)。《香港影視業百年》。香港,三聯書店。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藍祖蔚(1993年2月23日)。〈電影年大喜訊,電影處長眉開眼笑:新聞局也要辦喜宴啦!〉,《聯合報》,21版。
    藍祖蔚(1994年11月29日)。〈文明火車頭/電影篇:高科技夢幻成真,主控全球歡樂哀愁〉。《聯合報》,,42版。
    顏子魁(1990)。〈美援對中華民國經濟發展之影響〉,《問題與研究》,29﹝11﹞:85-98。
    魏玓(1993)。〈扭曲的成長-台灣電影產業分析(一九四五-一九七五)〉,《當代》,81:74-99。
    魏玓(1994)。《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1989-1993)》。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魏玓(1999)。〈好萊塢過台灣:一段電影殖民史的開端〉,《當代》,139:24-43。
    魏玓(2003年5月)。〈文化全球化與文化生產之辯證:以全球時代華語電影創作為例〉,「政大新聞系傳播研究與台灣社會學術研討會」,台北市木柵。
    魏玓(2004)。〈從在地走向全球:台灣電影全球化的歷程與類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65-92。
    魏玓譯(1999)。《超越大銀幕 : 資訊時代的好萊塢》。台北,遠流。(原書:Wasko, Janet〔1995〕. Hollywood in the information age : beyond the silver screen. Austin, TX :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羅卡(1995)。〈邊緣對中吐的呼聲與挑激:1936-1955的香港電影歷程〉,《電影欣賞》,76:46-50。
    蘇詠智(2001年3月5日)。〈國賓立足台灣大放光芒〉。《星報》,13版。
    蘇詠智(2004年2月18日)。〈西門町,守住電影的秋天:昔日人氣難回春,指標意義依舊在〉。《星報》,12版。
    蘇詠智(2005年7月2日)。〈頂級戲院,設備沒話講:空間寬敞、座位舒適、聲效一流〉。《星報》,11版。
    Abercrombie, Nicholas & Longhurst, Brian(1998). Audiences :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Sage
    Albarran, Alan. B.(1996). Media economics: understanding markets, industries,and concepts. Ames, Iow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Ang, Ien(1985). Watching Dallas :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London: Methuen.
    Appadurai, Arjun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Minn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habha, Homi(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 Routledge.
    Chen, K.H.(2001). America in East Asia: The club 51 syndrome. New Left Review, 12, 73-87.
    Chung, Peichi(2007). Hollywood domination of the Chinese Kung Fu market.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8(3), 414-424.
    Crofts, Stephen(1993). Reconceptualizing National Cinema/s.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 14(3), 49-67.
    Dirlik, Arif (1997). 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Oxford: Westview Press.
    Earnest, Olen J. (1985). Stars Wars: A Case Study of Motion Picture Marketing. In Bruce A. Austin(Eds.). Current Research in Film: Audiences, Economics and Law Volume 1(PP. 1-18). Norwood, N. J. : Ablex.
    Featherstone, Mike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oucault, Michel.(1986). Of Other Space. Diacritics, 16 (1), 22-27.
    Ganti, Tejaswini (2002). And yet my heart is still Indian: The Bombay Film Industry and the (H)Indianization of Hollywood. In Ginsburg, Faye D., Lila Abu-Lughod, & Brian, Larkin (Eds.). Media worlds : Anthropology on new terrain(pp.281-3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arnham, N.(1990).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al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Newbury Park, London: Sage.
    Gomery, Douglas(1998). The Economics of Hollywood: Money and Media. In Alexander, A., Owers, J., & Carveth, R(Eds). Media 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 (PP175-183).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uback, T.(1976). Hollywood’s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T. Balio(ed.). The American film industry(pp.387-409).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Guback, T.(1985). Non-market factors in the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of America films. In B. A. Austin(ed.). Current Research in Films, Volum 1(pp). Norwood, N.J. : Ablex Pub. Corp.
    Hall, S. (1981). Notes on deconstructing the popular. In S. John(Ed.),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 reader (pp. 442-453).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Harvey, David(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Blackwell.
    Jancovich, Mark、Faire, Lucy & Stubbings, Sarah(2003). The place of the audience : cultural geographies of film consumption. London : British Film Institute.
    Neale, Steve(1981). Art Cinema As Institution. Screen, 22(1), 11-39.
    Olson, Scott Robert(1999). Hollywood planet : global media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rrative transparency.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Owen, Bruce M & Wildman, Steven S. (1992). Video Economic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ng, Laikwan(2006). Cultural Control and Globalisation in Asia: Copyright, Piracy, and Cinem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Rose, Andrew(1989). No Respect : Intellectuals and Popolar Culture. London : Routldge.
    Schatz, Thomas(1993). The New Hollywood. In Schatz, Thomas(Eds.), Hollywood: Critical Concepts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Volume I(PP.285-314).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Tuchman, Gaye(1998). Historical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ies, Methods, and Meanings. In N. Denzin & Y. Lincoln (Eds.).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pp.225-260). Thousand Oaks, CA: Sage.
    Wang, G & Yeh-Yu(2005). Globalization and hybridization in cultural produ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8(2), 175-193.
    Williams, Raymond(1976). Keywords :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Raymond(1977).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yatt, J.(1994). High Concept:Movies and the Marketing In Hollywood.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