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岳瀛立 Yueh, Ying-Li |
---|---|
論文名稱: |
跨國籃球運動員張嗣漢 生涯轉換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career transition of Richard Chang, A transnational basketball player |
指導教授: |
李建興
Lee, Chien-S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6 |
中文關鍵詞: | 籃球運動員 、生涯轉換 、生涯發展理論 、張嗣漢 |
英文關鍵詞: | basketball player,, career transition, Life Span theory, Richard Cha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6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運動員生涯相關的議題經常被討論,許多研究指出生涯轉換是整體生涯發展中的重要部分,運動員整體的生涯規劃相當重要,但運動員退役時當下的生涯轉換常是困難的一部分。從最熟悉的運動場離開,對多數的運動員來說是相當的痛苦、掙扎。所幸,也有一些運動員欣然接受生涯轉換挑戰的案例,離開運動場後,在社會職場上表現出色亮麗,本研究選定籃球成就曾為美國NCAA籃球名校主力球員、中華隊國手,現職美商好市多(Costco)臺灣區總經理的張嗣漢為個案進行研究,分別探究個案在籃球運動員時期、生涯轉換時期以及生涯轉換後職場發展時期,期盼從中整理期經驗,作為國內運動員的參考。本研究屬於個案研究,資料蒐集後採文獻分析,結合半結構式訪談,針對張嗣漢生涯轉換階段進行深入探討,經個案同意,整理其生涯轉換時的寶貴經驗。
本研究發現個案在球員時期明瞭自身的生涯規畫,面臨生涯轉換時就不會猶豫不決,邁開大步進入職場,生涯轉換後在職場中運用從籃球運動中培養出的特質與其他多項優點,順利在社會職場中發光發熱。研究亦發現個案整體生涯發展相似Super生涯發展理論,提早進行生涯規畫關係到未來的人生發展方向,生涯轉換當下的內在心理特質與外在環境之準備有助於生涯轉換後的未來人生發展。
Issues related to athlete careers are often discussed. Many studies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 career transi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 athlete’s overall career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areer transition can be very difficult for an athlete who is close to retirement considering it’s quite painful and struggling to be away from his/her familiar and professional field. Fortunately, in some cases, there are still athletes who can embrace the challenges gladly regarding the career transition and perform extraordinarily well in the workplace. This study is aimed to analyze the career transition of Richard Chang, the former elite basketball player in both NCAA and Chinese Taipei National Basketball team, who now serves as Costco Taiwan’s general manager. And different stages of Chang’s life will be covered including the period of him being a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 facing the career transition and experiencing the diversity in the workplace.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case research with a data collection supplemented by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t is combined wit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n-depth discussions of Chang’s career transition take place through out the study and which are what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suggestions are expected to be drew upon.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Chang’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Super’s Life Span theory. Change had already had a blueprint for career planning while being a basketball player and that he was decisive when facing the career transition before entering the workforc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Chang’s acquired from the basketball training actually contribute to his success in the workforce later on. Conducting the career planning in advanced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direction of an athlete’s life development . A well-prepared state of mind and the suit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while facing the career transition are considered to be beneficial regarding an athlete’s life long development afterwards.
中文部分
丁立騰 (2008) 。我國民航機師赴海外發展生涯歷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文科 (2001) 。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 (2009) 。教育研究法(十三版)。臺北市:五南。
王守恆、李明 (1999) 。美國職業籃球俱樂部的發展及借鑑。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11(3),67。
王信良 (2011) 。穿越時光隧道。臺北市:璞樸。
王勇智、鄧明宇 (譯) (2003) 。敘說分析。臺北:五南書局。(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 1993)
王思捷 (2002,8月22日) 。參加季前訓練營 陳信安 一天 93美元。聯合晚報,24版。
王思捷 (2010) 。張嗣漢談運動員的人生。全球中央社,21。取自http://belongnews.pixnet.net/blog/post/32009494-%E2%98%86%E5%A5%BD%E5%B8%82%E5%A4%9A%E5%8F%B0%E7%81%A3%E5%8D%80%E7%B8%BD%E7%B6%93%E7%90%86%E5%BC%B5%E5%97%A3%E6%BC%A2%E8%AB%87%E9%81%8B%E5%8B%95%E5%93%A1%E7%9A%84%E4%BA%BA%E7%94%9F
王琣瑾 (1997) 。國中教師生涯轉換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慧馨 (2006,1月15日) 。張嗣漢量販場上的灌籃高手。經濟日報,C3版。
王麗珠 (1985,7月4日) 。嗣漢 回家打球 雄心勃勃 球迷 這個娃兒 前程似錦。民生報,02版。
田秀蘭、郭乃文 (2002) 。「成人生涯認知量表」之發展及其效度研究。測驗年刊,49(1) ,19-37。
吃稀飯、睡午覺…中國式訓練樣樣新奇!張嗣漢 「強力籃球」打法.迷倒眾人。(1985,6月5日) 。民生報,03版。
曲自立 (1982) 。NBA 三十六年。臺北市:體育世界雜誌。
曲自立 (1996) 。全球第二本華文NBA 專業雜誌出版了。美國職籃畫刊,1,4。
江淑美、吳伊勻、翁士勛、劉育雯 (2000) 。教育研究法專題研究報告—個案研究(Case study)。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何守正 (2008) 。SBL超級籃球聯賽球員生涯規畫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建德 (2002) 。中華職籃史的社群選述。大專體育,63,185-190。
余德慧、李宗燁 (2003) 。生命史學。臺北市:心靈工坊。
吳瑞香 (2001) 。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學生入學習動機、需求、期望與生涯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吳燕玲(2008)。臺灣運動員的困境。2009年12月22日,取自大紀元,專題討論網址http://news.epochtimes.com.tw/8/9/3/93089.htm。
李欣靜 (2006) 。大學校院甲組桌球選手生涯發展與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炎權 (2003,6月21日) 。張嗣漢回饋 不遺餘力。民生報,B5版。
李建興 (2009) 。我國競技運動選手培訓與生涯照顧體制之研究-策略思維觀點。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7(1),215-249。
李彥勳 (2007) 。餐旅從業人員生涯發展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李後宗 (2000) 。追憶流逝的球迷-中華職籃的回顧與展望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卓旻怡 (1999) 。青少年運動能力與同儕關系發展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3(3),52-59。
周文祥 (1996) 。運動員的生涯規畫。國民體育季刊,25(3),60-68。
周瑛琪 (2008) 。人力資源管理 (第三版) 。臺北市:全華。
季良玉 (1999,8月9日) 。從籃球場轉戰商場 衝刺的身影轉換成親切的服務 張嗣滿開好市多 高貴不貴當特色。聯合報,24版。
東森新聞體育中心 (2012) 。「強力籃球始祖」前國手張嗣漢:林來瘋讓人驕傲。取自東森新聞。網址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228/27921.htm#ixzz2 TuF 7eIDK
林幼英(1995),。總統盃不得罷賽。民生報1995年4 月16 日, 4 版。
林正常 (2011) 。運動場上的品德教育。運動教練科學,21,1-14。
林佑儒 (200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規畫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佑儒 (200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規畫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佳瑩、徐富珍 (譯) (2004) 。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臺北市:雙葉。
林幸臺 (1987) 。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五南。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 (2005) 。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5。
邵一銘 (2006) 。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之回顧(1977~2005)。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253-290。
邵一銘 (2006) 。臺灣職業棒球選手職業生涯轉換因素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253-290。
邵亢虎 (2012) 。Kevin Durant──進化雷神。取自Soul運動誌。網址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P0002/228159/web/
施致平 (2001) 。中華職籃觀眾參與之預測模式研究。體育學報,30,131-142。
施致平,黃蕙娟 (2007)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解析,學校體育,16(5),23-33。
洪子晴 (2011) 。臺灣大專學生運動員生涯規畫影響因素之探討。成大體育,43(1),43-55。
洪聰敏 (2003) 。運動員的生涯轉換。 2003 年運動員生涯規畫輔導人員研習會,中正大學,嘉義縣。
紀俊吉、蘇慧慈 (2006) 。運動員應有的生涯規畫。大專體育,86,127-132。
胡幼慧 (1996)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研究實力。高雄市:巨流。
胡幼慧 (1996) 。質性硏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硏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唐嘉邦 (2009) 。棒球也為頭路苦惱。取自中國電子報。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Sport-i nc /Sport-Content/0,4752,11051204+112009022200048,00.html。
孫秉宏 (2009) 。「籃球夢」-兩位臺灣籃球員挑戰NBA的夢想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宮泰順 (1985) 。瓊斯盃賽後看籃運。聯合月刊,49。
徐家偉 (2006) 。組織轉型能力之建構與評鑑工具之發展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索 贊 (2011) 。資深環境解說員生命歷程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袁啟棟 (2009) 。國小兒童的社交地位, 運動能力知覺和學業成就對寂寞感的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高立文 (2002) 。半邊天-女性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索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高秀蓉 (1999) 。生涯轉換之質性分析研究:以學士後教育學分班結業之教師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張少熙 (2010) 。協助運動員完善生涯規畫之研究 (報告編號:Sac-Exc-098 -01-021) 。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張祐慈 (2010) 。優秀女子桌球選手生涯發展之質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添州 (2007) 。學習規畫與生涯發展。臺北市:五南。
張雅雯、楊育浩 (2011) 。從籃球員到總經理,投出不一樣的人生。取自http://jtfhealth.pixnet.net/blog/post/34402205-%E5%A5%BD%E5%B8%82%E5%A4%9A%E5%8F%B0%E7%81%A3%E5%8D%80%E7%B8%BD%E7%B6%93%E7%90%86%E5%BC%B5%E5%97%A3%E6%BC%A2%E3%80%8B%E5%BE%9E%E7%B1%83%E7%90%83%E5%93%A1%E5%88%B0%E7%B8%BD%E7%B6%93
梁瑞安 (1996) 。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莊鎮安 (2008) 。以 NBA 經營與制度探討臺灣籃球職業化之發展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凌岑 (2006) 。優秀運動員運動復出歷程之研究-一種情境兩樣情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晉哲 (2004) 。籃球技戰術報告書-再興中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許瀞心 (2003) 。運動員的生涯規畫。大專體育,66,105-110。
陳怡蒹 (2007) 。希望理論融入生涯輔導方案以提升國中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概念與希望感之實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聖芳 (1997) 。走在挑戰極限的路上-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薇婷 (2002) 。臺灣運動產業前景探討。國民體育季刊,31(4),87-91。
陸永強 (1995) 。 NBA50 年黃金特輯。臺北:民生報。
黃杉楹 (2010) 。臺灣職業棒球選手職業生涯轉換因素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2),26-40。
黃高賢、呂佳霙、林惠美、周建智、黃美瑤 (2003) 。學生運動員生涯規畫之探討。北體學報,11,181-192。
黃煜 (2008,8月24日) 。運動員掌聲後的中年危機。中國時報,A11 版。
楊珮琳 (2006) 。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雅民(2012)。張嗣漢︰差異化才能打敗不景氣。取自http://www.liberty times.com.tw/2012/new/oct/15/today-e23.htm
楊睿哲 (2008) 。打工行為對於大學入學及就業之影響 -以北臺灣高中職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楊馨華 (2010) 。生涯轉換之探討。諮商與輔導,209,37 -41。
葉重新 (2001) 。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葉麗琴 (2001) 。不同運動水準與運動員認同之體育相關科系應屆畢業生就業前生涯決策焦慮與因應方式之差異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臺北畫刊社 (1985) 。風雲際會/籃下爭雄第九屆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臺北畫刊,212。
劉俊卿、王信良 (1999) 。時光隧道:臺灣籃運六十年。臺北市:聯經。
劉嘉發 (2009) 。籃球訓練技術報告書—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潘淑滿 (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芬宜、李城忠 (2008) 。公益行銷與品牌權益關係之研究─以福特汽車與王建民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1),18-34。
蔡敏玲、余曉雯 (譯) (2003) 。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 (D. Jean Clandinin, 2000)
蔡裕崑 (2012) 。運動用品自創品牌歷程之研究-以A品牌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志富 (2011) 。臺灣優秀運動員生涯輔導模式建置與實證研究-期中報告(NSC99-2410-H-003-135-MY2)。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鄭志富 (2012) 。臺灣優秀運動員生涯輔導模式建置與實證研究-結案報告(NSC 99-2410-H-003-135-MY2)。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鄭志龍新招失手 張嗣漢灌籃稱王 (1988,4月4日) 。聯合報,04版。
簡欣穎、鄭志富 (2012) 。運動員自我認知與生涯發展面向關係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172,44-48。
謝靜瑜 (2011) 。籃球球員對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生涯規畫之分析-以臺灣啤酒籃球隊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豐昌 (2008) 。師資培育學系學生生涯規畫之研究—以臺東大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羅寶鳳 (1993) 。成年婦女生涯轉換之相關因素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籃球雜誌編輯部 (1995) 。時光隧道 1977—1995瓊斯盃籃賽十八年風雲錄。籃球雜誌,110。
蘇美雪 (1998) 。中學體育教師生涯發展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klgsh 籃球社 (2009) 。HBL的歷史。2011年12月29日,取自klgsh 籃球社部落格,部落格網址:http://media.klgsh.kl.edu.tw/corpo/post/11/179
Zionist (2010) 。Michael Jordan: Hall of Fame speech名人堂演講全紀錄(影像與中英文全文)。2011年12月29日,取自Zionist部落格,部落格網址:http://talmud.pixnet.net/blog/post/5211770-michael-jordan%EF%BC%9Ahall-of-fame-speech%E5%90%8D%E4%BA%BA%E5%A0%82%E6%BC%94%E8%AC%9B%E5%85%A8%E8%A8%98%E9%8C%84
英文部分
Agara, M., & Hobbsb, J. R. (1982). Interpreting discourse: Coherence and the analysis of ethnographic interviews. Discourse Processes, 5(1), 1-32.
Bailey, D. (1989). Career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In E. Dryden, D. Charles- Edwards, & R. Woolfe. (Eds.). Handbook of counseling Britan. London: Routledge.
Boulmetis, J. (1997). Helping adults through their career transition. Adult Learning, January-February, 8(3), 11-15.
Brown, D., Brooks, L. (2002).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3rd ed.)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Golan, N. (1981). Passing through transi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Hobson, P., & Welbourne, L. (1991). Adult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7(2), 72-86.
Kanchier, C., & Unruh, W. (1988). The career cycle meets the life cycl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7, 127-137.
Louis, M. (1980). Career transitions: Varieties and commonalit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5(3), 329-340.
Mishler, E. G. (1990). Validation in inquiry-guided research: The role of exemplars in narrative studie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0 (4), 415-442.
Mobley, W. H. (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2), 237-240.
Mobley, W. H., Hornor, S. O., & Hollingwarth, A. T. (1978). An evalation of precursors of hospital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3, 408-414.
O'Neil, J. M., & Fishman, D. M. (1982). Adult men's career transitions and gender-role themes. In H. D. Lea, & Z. Leibowitz. (Eds), Adultcareer development: concepts, issues and practices (2nd). NewYork: Plenum.
Rhodes, S. R., & Doering, M. (1989). Change careers: A qualitative study.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7, 316-333.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California: Sage.
Sarason, S. R. (1977). Working, aging and social change: Professionalsand the one life-one career imprtative. New York: Free Press.
Schlossberg, N. K. (1984). Counseling adult in transition: Linking practicewiththeory. New York: Springer.
Super, D. E. (1990).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 In D. Brown, & L. Brooks,(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2nd. ed.) (pp. 197-26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