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紋慧 |
---|---|
論文名稱: |
現代漢語「被字句」教學語法初探 |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8 |
中文關鍵詞: | 被字句 、教學語法 、被動表達方式 、外國人學習難點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40 下載:31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當人們遭受不幸或不愉快的情況時,經常以「被字句」來表達,比方說:「我的錢被偷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學習此類被動表達方式經常受母語影響而無法運用得當,漢語教師也經常遇到學生提出,為什麼不能說「我的信被我寄了。」的疑問。因此本論文主要探討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被字句」的教學語法(pedagogical grammar)。論文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 本文對「被字句」的定義以及研究動機、目的、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包括「被字句」的歷史發展及結構、句義特點。
第三章 以中央平衡語料庫、中介語語料庫、現行漢語教材為依據描述現代漢語「被字句」的使用情況。
第四章 以教學語法為架構,進行「被字句」結構排序與語法點描述。
第五章 提出編製「診斷式測驗」(diagnostic tests)時應注意事項。
第六章 結語。省思研究過程與研究限制,並提出後續研究建議。
根據本篇論文的研究結果顯示﹐「被字句」的14種結構中﹐以「被+V+結果補語」出現在L1的頻率最高,而以英語為母語的L2學習者使用頻率也高,另外「被字句」中「被」字後的賓語不出現的情況與英語也類似。外國人學習「被字句」的難點主要是漢語中動詞與「被字句」的搭配。
王力﹒1944﹒《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______1954﹒《中國語法理論》﹒香港:中華書局﹒
______1956﹒〈被動式的發展〉﹒於《語言學論叢》﹒第一輯﹒
______1958﹒《漢語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
______1982﹒《漢語語法綱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清源﹒1991﹒〈美國大學初級漢語教學概況-40所大學問卷調查的分析和研究〉﹒於《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188-190﹒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王還﹒1983﹒〈英語和漢語的被動句〉﹒於《中國語文》﹒第6期﹒409-41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______1984﹒《把字句和被字句》﹒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文華﹒1994﹒《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北京:語文出版社﹒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大忠﹒1996﹒《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珊﹒1994﹒《現代漢語被字句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臨定﹒1980﹒〈“被”字句〉﹒於《中國y文》﹒第6期﹒401-41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________1988﹒《漢語比較變換語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杉村博文﹒1998﹒〈論現代漢語表“難事實現”的被動句〉﹒於《世界漢語教學》﹒第4期﹒57-64﹒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__________2003﹒〈漢語的被動概念〉 ﹒於《漢語被動表述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台北: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彙編(未出版)
周國光‧王葆華﹒2001﹒《兒童句式發展研究和語言習得理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1998﹒〈漢語功能語法當議〉﹒於《世界漢語教學》﹒第4期﹒28-42﹒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________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林杏光﹒1990﹒《漢語句型》﹒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邵敬敏﹒2003﹒〈“把字句” “被字句”的認知解釋〉﹒於《漢語被動表述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台北: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彙編(未出版)﹒
施家煒﹒1998﹒〈外國留學生22類現代漢語句式的習得順序研究〉﹒於《世界漢語教學》﹒第4期﹒77-98﹒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孫錫信﹒1992﹒《漢語歷史語法要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徐烈炯﹒1995﹒《語義學》﹒北京:語文出版社。
徐揚華‧王佩卿﹒2001 ﹒〈被動句之診斷式測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華語文測驗與評量期中報告﹒(未出版)﹒
祖人植﹒1997﹒〈“被”字句語義特性分析〉﹒於《漢語學習》﹒第3期﹒47-51﹒北京:北大海外教育學院對外漢語教學中心﹒
高順全﹒2001﹒〈試論“被”字句的教學〉﹒於《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第1期﹒29-34﹒廣東: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出版。
張文禎﹒2002﹒《初探漢語與韓語被動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昌來﹒2000﹒《現代漢語句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陳建民﹒1986﹒《現代漢語句型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陸錦林﹒1979﹒〈漢英主謂被動關係句比較〉﹒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72-83﹒北京:北京語言學院漢語速成學院﹒
傅一勤譯﹒1994﹒《語法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傅雨賢‧周小兵‧李煒‧范干良‧江志如﹒1997﹒《現代漢語介詞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湯廷池﹒1990﹒《國語變形語法研究》(第一集移位變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________1996﹒《國語變形語法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程美珍主編﹒1997﹒《漢語病句辯析九百例》﹒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黃宣範﹒1983﹒(中譯本)《漢語語法》﹒Charles N. Li & Sandra A. Thompson﹒1981﹒(原著)《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黃自來校訂﹒1987﹒《英漢語法對比》﹒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詹秀嫻﹒2002﹒《華語文教材發展研究─以系列式教材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慶蕙主編﹒1996﹒《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難點剖析》﹒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賈鈺﹒1999﹒〈漢語“被”字句和英語“被動式”的功能對比〉﹒於《語言文化教學研究集刊》第3輯﹒345-358﹒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對外漢語教學與教材研究論文集﹒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教學業務處(編)﹒2001﹒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劉月華﹒1989﹒〈關於漢語作為外語教學中的語法研究和語法教學問題〉﹒於《漢語語法論集》﹒330-344﹒北京:現代出版社﹒
_______1998﹒〈關於中文教材語法的編寫〉﹒於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s﹒33.3.51-62﹒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叔新﹒1987﹒〈現代漢語被動句的範圍和類別問題〉 ﹒於《句型和動詞》﹒139-250 ﹒北京:語文出版社﹒
劉英林﹒1996﹒《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鄧守信﹒1984﹒《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________2000﹒〈對外漢語的教學與習得〉﹒於《現代中國語研究》﹒第1期﹒5-17﹒日本京都:株式會社朋友書店。
________2002﹒〈對外漢語語法點的描述原則〉﹒於第二屆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討會﹒上海﹒
________2003﹒〈從第二與研習得看被動句〉﹒於《漢語被動表述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台北: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彙編(未出版)﹒
________2003﹒〈對外漢語語法點難易度的評定〉﹒於《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102-11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戴浩一﹒1990﹒〈以認知為基礎的漢語功能語法當議〉﹒於《國外語言學》第4期﹒21-2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薛鳳生﹒1994﹒〈“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結構意義〉﹒於《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34-59﹒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龔千炎﹒1980﹒〈現代漢語裡的受事主語句〉﹒於《中國語文》﹒335-34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英文】
Chappell, Hilary Margaret﹒1983﹒A Semantic Analysis of Passive,Causative and Dative Constructions in Standard Chinese﹒Ph.D.Thesis﹒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tiy﹒
Chu, Chauncey C﹒1973﹒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Chinese and English﹒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3:437-470﹒
Coppetiers, Ren﹒1987﹒Competenc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Language﹒63.3:544-573﹒
Ellis, Rod﹒1990b﹒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Blackwell﹒
Leech, Geoffrey﹒1991﹒Teacher’s grammar-learners’ grammar﹒In Initial and In-Servic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Bulletin, Greek Applied Linguistics Association 4) ﹒19-22﹒
Odlin, Terence﹒1994﹒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Cambridge: Camg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aeed, John I﹒1997﹒Semantics﹒Oxford: Blackwell﹒
Sinclair, John (ed.) ﹒1990﹒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rammar﹒London: William Collins Sons & Co.Ltd.﹒
Tai, James H-Y ﹒1985﹒Iconicity in Syntax: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 Word Order﹒49-72﹒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Teng, Shou-hsin﹒1974﹒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s﹒9.2:84-92﹒
_______________1997﹒Towards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2.2:29-40﹒
_______________1998﹒ Sequencing of Sturctures in Pedagogical Grammar﹒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3.2:41-52﹒
Westney, Paul﹒1994﹒Rules and pedagogical grammar, in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Terence Odlin (ed.)﹒PP. 72-96 ﹒Cambridge: Camg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ughes, Arthur﹒1989﹒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工具書】
《漢英雙解詞典》﹒王還主編﹒1997﹒北京: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現代漢語頻率辭典》﹒1986﹒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1998﹒香港︰朗文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sh.
三毛小說語料庫
瓊瑤小說語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