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顏郁潔 Yen, Yu-Chieh |
---|---|
論文名稱: |
特殊兒童母親母職實踐經驗與自我轉化歷程之敘說研究 |
指導教授: |
田秀蘭
Tien, Hsiu-L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2 |
中文關鍵詞: | 母職實踐經驗 、自我轉化歷程 、自我價值 、敘說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Mothering experience, Narrative research, Self-transformation process, Self-esteem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16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特殊兒童母親之母職實踐經驗以及自我轉化歷程。以立意取樣的方式,從研究者曾經指導過之特殊兒童家長中,邀請二位特殊兒童的母親進行半結構式訪談。透過敘說研究的方法,以「整體—內容」與「類別—內容」模式進行資料分析。
其研究結果發現,特殊兒童母親的母職角色功能包含:(1)生活訓練;(2)醫療照護;(3)正向輔導;(4)心靈支持。特殊兒童母親母職角色的階段性意義包含:(1)罪惡與壓力的來源;(2)學習與成長的動力;(3)自我實現的助力。特殊兒童母親母職實踐之挑戰包含:(1)母親個人的挑戰;(2)特殊兒童的挑戰;(3)家庭的挑戰;(4)社會文化觀點的挑戰。特殊兒童母親的自我轉化歷程包含:(1)初始狀態;(2)衝擊與促發;(3)覺察與更新;(4)承諾與行動;(5)成長與蛻變。影響自我轉化的相關因素包含:(1)內在資源;(2)外在資源。歸納特殊兒童母親自我轉化之意義及對自我價值之影響為:(1)自我轉化消弭了痛苦;(2)自我轉化中發現個人存在;(3)自我轉化促發自我價值的提升。
最後針對上述研究之結果,說明本研究之限制及結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供特殊兒童母親、相關單位、及後續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mothering experience and self-transformation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By using the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two mothers who are raising disability children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ccording to the narrative research, the data was analyzed in a content-holistic method and content-category method.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functions of mothering disability children included: (1) life training; (2) medical care; (3) positive counseling; (4) spiritual support. The significance of mothering disability children included: (1) the source of guilt and stress; (2) the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and growth; (3) the power of self-actualization. The challenges of mothering disability children included: (1) challenges from mothers; (2) challenges from disability children; (3) challenges from families; (4) challenges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process of self-transformation for mothers who are raising disability children included: (1) the initial state; (2) shock and initiation; (3) awareness and renewal; (4) commitment and action; (5)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self-transformation for mothering disability children were: (1) internal resources; (2) external resources. The significance of self-transformation and its impact on self-esteem for mothering disability children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self-transformation eliminates pain; (2) self-discovery during self-transformation; (3) self-transformation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self-esteem.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uggestions to mothers who are raising disability children, related organiz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卜怡珍(2015):特殊需求家庭一般手足人際關係成長團體之行動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論文。
王晨曄(2009):我的孩子不一樣—身心障礙兒童的家庭支持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4。取自華南社會所網站: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4/index.htm;108年11月1日。
朱嘉琦、鄔佩麗(1998):台灣婦女女性意識發展歷程之研究—以三位女性主義者的生命故事為例,教育心理學報,30,51-71。
成虹飛(2014):行動/敘說探究與相遇的知識,課程與教學季刊,17,1-24。
何華國(2004):特殊兒童親職教育。臺北:五南。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李芳蘭(2013):國小女性教師母職概念與母職實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論文。
李明蒼、王治元(2007):兒童第一型糖尿病之照顧及衛教,內分泌暨糖尿病學會會刊,21,28-38。
李秋珊、陳威麗、蔣立琦(2008):依據依附理論及現今實務困境建立增進親子關係之策略,源遠護理,2,31-37。
李宜芳(2012):全職媽媽母職意義觀點之轉化學習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吳婉淑(2014):以生態系統觀點探討進入早期療育發展遲緩兒童之主要照顧者的適應歷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社工碩士論文。
吳明純(2008):先天性代謝異常病童母親之親職壓力、教養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賢(2002):學前自閉症兒童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年9月2日)。
佘永吉(2016):特殊教育導論—肢體障礙暨身體病弱的學習者。臺北:華藤文化。
利翠珊(2005):身心障礙兒童家庭中夫妻的壓力、付出與恩情,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25-54。
汪俐君(2003):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教教學碩士論文。
阮琳雅(2017):育有身心障礙子女之新移民女性的母職經驗敘說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碩士論文。
林雅雯(2003):台北市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需求與服務體系之研究。國防大學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蓉(2010):學齡前腦性麻痺兒童家庭壓力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慧(2003):女性性別意識發展與母職實踐歷程之敘說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林佳萱(2016):逆境中的微笑─一位多重障礙兒母親的轉化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林鈺傑(2014):助人者正念實踐歷程中的自我轉化經驗,及其在助人行動中之運用。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金梅(2009):中途顏面燒傷患者之生命歷程轉化—三位傷友的故事。南華大學生死系碩士論文。
林欣儀(2015):禪修學習者生命意義觀點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碩士論文。
林天祐(2011):認識研究倫理。取自澄清醫院網站:www.ccgh.com.tw;2018年11月1日。
邱育芳(1996):婦女社區參與和現代母職的實踐:以主婦聯盟的社區運動為例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施行細則(2015年11月11日)。
周純玉(2009):從心出發—自閉兒母親參與家長團體的歷程之探討。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蓉、嚴嘉楓、林金定(2008):智能障礙兒童主要照顧者壓力來源對其心理健康之影響,身心障礙研究,6,3。
胡幼慧、陳秋瑩(1992):社會角色與壓力的迷思,婦女與兩性學刊,3,25-39。
胡美足(2010):參與志願服務已婚女性自我概念的轉化學習歷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俞彥娟(2005):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研究的影響:以美國婦女史為例,女學學誌,20,1-40。
俞彥娟(2008):托育:美國第二波婦女運動女性主義者的理念與實踐,女學學誌,25,1-42。
洪惠芬(2015):新世代臺灣母親的處境與挑戰:就業母親在照顧與工作之間的文化矛盾,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3,87-149。
洪惠芬(2017):我的孩子「不正常?」障礙兒童母親的母職歷程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0,69-127。
洪惠芬、廖美蓮、謝玉玲(2012):照顧任務分配的公平性:對台灣社會照顧體制的初步檢視,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1,33- 70。
洪秀主(2001):腦性麻痺兒童家庭現有問題與福利服務需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文慧(2011):為何職業婦女決定離職?結構限制下的母職認同與實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201-265。
唐榮昌、李淑惠(2011):從特殊教育鑑定看家長參與的重要,雲嘉特教,14,1-4。
倪志琳、田佳靈(2015):育有特殊幼兒大陸籍媽媽早期療育經驗之探究,長庚科技學刊,23,79-98。
特殊教育法(2014年6月18日)。
康雲山(2012):從自我心理學談自我,南台通識電子報,32,1-4。
陳月娥(1985):殘障兒童家庭常見的問題,陽明園地,3,25-29。
陳惠娟、郭丁熒(1998):「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研究集刊,7(41),73-101。
陳維均(2015):親職韌力展現一位視障兒母親的親職歷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陳冠廷(2019):學齡前幼兒母親的母職與就業之兩難。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
陳姵瑱、許君翎(2018):發展遲緩兒童母親的親職壓力與相關因子探討,身心障礙研究,16,121-137。
陳逸群(2000):羅傑斯:人本心理學代言人。臺北:生命潛能文化。
陳增穎、沈于瑄(2016):遭受家庭暴力之女性自殺未遂者的身心狀況與生命轉化經驗,當代社會工作學刊,8,63-83。
陳增穎(2010):負傷的心理師—受苦生命經驗的轉化與實踐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陳玟伶、蔡曉婷、周汎澔(2015):學齡期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之母親憂鬱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誌,62,39-49。
陳嬌芳(2015):一個腦性麻痺青少年家庭生命經驗轉化學習之探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陳清惠(2003):家有安琪兒—發展遲緩兒童父母親心理歷程之研究。南華大學 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靖敏(2002):發展遲緩兒母職經驗與體制之探討:以女性主義觀點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應用社會學組碩士論文。
張妃如(2016):「為母則強?」台灣已婚職業婦女初任母職觀點轉化學習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張碩文(2015):母親照顧壓力歷程之研究—以「開心娃娃」之母親為例。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毓蓉(2009):身心障礙兒童父母親職壓力之研究。亞洲大學健康暨醫務管理學系長期照護組碩士論文。
張滿玲(2006):社會心理學。臺北:雙業書廊。
張素雲(2010):過動兒母親之母職概念對其親職壓力的影響。慈濟大學社會工 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秀玉(2005):聽覺障礙者家長超越逆境之生命調適歷程研究—社會工作優勢觀點。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曉佩、卓秀足(2018):理解敘說探究—以故事的雕琢與分析作為研究。新北市:心理。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
郭靜如(2018):生命中的蛻變—聽力損失高中生之母親的轉化經驗。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梅心潔(2007):聽損幼兒母親的親職韌性、配偶共親職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梅心潔、蔡昆瀛、陳若琳(2008):聽損幼兒母親的親職韌性、配偶共親職與親職壓力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38,107-150。
黃裕惠、佘曉珍(2001):特殊教育概論。臺北:雙業書廊。
黃嘉惠(2016):星事・心事:自閉症兒童母親教養之心路歷程。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迺毓(2004):家庭教育。臺北:五南。
黃俐文(2014):駑馬十駕天使慢飛-一位遲緩兒家長對早療與特教的省思,兒童照顧與教育,4,55-60。
黃囇莉(2003):游移於生物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之間:心理學中的性別意識,女學學誌,16,85-120。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臺北:五南。
黃玉瓊、王孟心(2013):親子遊戲治療中身心障礙兒父母對其健康子女親子教養改變內涵之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4,53-82。
馮士軒(2009):自閉症兒童母親隨班陪讀之心理歷程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77-294。
游素玲、蔡幸娟、吳達芸、蔡淑苓、蔡玫姿、徐畢卿、王郁茗、黃怡璟(2008):母職研究再思維-跨領域的視野。臺北:五南。
游惠瑜(2002):生命教育的哲學意義與價值,逢甲人文社會學報,5,89-105。
鈕文英(2013):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
曾靖芬(2008):學習障礙兒童母親之教養與心理歷程。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曾素真(2010):情感關係中女性失去自我的經驗與自我的轉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曾愛迪、招雁翔(2005):從敘說中開展的(自)我建構歷程:以一位幼教老師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8,223-252。
楊慧娟(2017):母親照顧障礙兒的經驗與參與子女特殊教育安置的歷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瑱(2006):家長參與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相關問題之探討,特教論壇,1,67-76。
楊政議、李麗紅、曾雯琦(2008):質性研究與實證主義的關係,護理雜誌,55,64-68。
趙慈慧(2006):三位身心障礙兒童的母親壓力因應之諮商改變要件探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志,20,41-91。
潘雅鈴(2012):我的工作是母親—論蔡穎卿的母職書寫。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歐紫彤、洪惠芬(2017):「最理想」照顧安排?─ 文化解釋觀點,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3,2。
蔡明燕(2015):帶著希望陪孩子長大—糖尿病兒童父母的心理調適,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會訊,2,31-33。
蔡宜珍(2017):我敘說、我實踐、我的母職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嫦娟(2001):不良生育結果對婦女就業的長期影響,朝陽學報,6,39-63。
蔡佩珍(2016):助人工作者靈性成長與自我轉化經驗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青秀(2017):探究一位長男媳婦家庭地位、自我轉化與其生態系統,家庭教育雙月刊,70,14-29。
蔡怡君(2012):教師利用科學博物館之轉化學習歷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三位榮譽教師比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0,1-22。
蔡玉純(2006):發展遲緩兒主要照顧者壓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長榮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毓芬(1997):女性、國家、照顧工作。臺北:女書文化。
劉毓芬、胡心慈(2005):“破繭而出的意義”一位自閉症兒童的母親之心理歷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9,225-250。
劉麗娟(2002):未婚女性關係中自我的移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夙芬、鄭期緯、林雅琪(2005):以充權為觀點的早期療育家庭之家庭功能探討,臺灣社會工作學刊,3,51-97。
蕭仁釗、李介文(2014):創傷與創傷後成長,國教新知,61,54-61。
蔣佩珍(2016):助人工作者靈性成長與自我轉化經驗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燕宜、潘雨辰、陳冠蘭、郭煌宗(2012):發展遲緩兒童主要照顧者之生活品質研究,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0,20-39。
鍾雅琳(2017):特殊需求兒家長教養之心路歷程—以有社會影響力的助人者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宜珍(2017):我敘說、我實踐、我的母職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佩嘉(1991):母職—消滅女人的制度,當代,62,84-88。
顏姿吟、廖鳳池(2012):人母難為?一位從事寄養服務母親之敘說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2,85-121。
顏寧(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臺北:五南。
魏婉阡(2019):傳承藝術團體中的療癒:基於失智症家庭照顧者自我轉化歷程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羅家玲(2012):我是母親?!少女母親的母職經驗與自我轉化之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7,1-23。
羅安慈(2011):以家庭情境詮釋腦性麻痺兒童父母親之育兒經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碩士論文。
嚴嘉楓、簡戊鑑、卓妙如(2008):台灣身心障礙幼兒醫療照護政策之展望,身心障礙研究季刊,6,36-47。
蘇子珊(2017):父母親職壓力與特殊需求兒童生活自理能力之相關探討。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玲慧(2003):身心障礙兒母親的生命經驗初探。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玫(譯)(200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原作者:Nancy J. Chodorow)。新北市:群學。
西文部分
Arendell, T. (2000). Conceiving and investigating motherhood: The decade’s scholarship.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 1192–1207.
Abidin, R. R. (1990a).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The stresses of parenting. Journo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9(4), 298-301.
Branden, N. (1969). The psychology of self-esteem. New York, NY: Bantam.
Brock, S. (2014). The Impact of "Good Mothering" Ideology on Identity Perception for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Hecate, 40, 20-35.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Cronin, M.(1996). Life skills curricula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9(1), 53.
Coogan, P. A., & Chen, C. P. (2007).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ling for women:Connecting theories to practice. 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 20, 191-204.
Frone, M. R., Yardley, J. K., & Markel, K. S. (1997). Developing and test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0, 145-167.
Fredrickson, B. L.(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18-225.
Gallaher M, Christakis D, Connell F.(2002) Health Care Use by Children Diagnosed as Having Developmental Delay. 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 156, 246-251.
Gilbert, L. A., & Kearney, L. K. (2006). Sex, gender, and dual-earner famil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for career counseling for women. In W. B. Walsh & M. J. Heppner (Eds.), Handbook of career counseling for women (pp. 193-217). New York, NY: Routledge.
Gilligan, Carol.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uhn, J. C. & Carter, A. S. (2006). Maternal self-efficacy and associated parenting cognitions among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6, 564-575.
Kadushin, A& Martin, J. A., (1988). Child welfare services (4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Krause N. (1987).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a natural disaster on the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older adults. J Human Stress, 13 (2), 61-69
Tabachnick, R. (2012). Intensive Mothering. Women's Review of Books, 30, 5-6.
Lloyd, T., & Hastings, R. P. (2008).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as correlates of adjustment in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52, 37-48.
Love, H.D. (1970). Parental attitudes toward exceptional children. Springfield, Ill: Thomas.
Levine, S. (2015). The Feminine Mystique at Fifty. Frontiers: A Journal of Women Studies, 36, 41-46.
Lamar, M. R., Forbes, L. K., Capasso, L.A. (2019). Helping Working Mothers Face the Challenges of an Intensive Mothering Culture.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41, 203-220.
Lynch, M. D., Foley-Peres, K. R., & Sullivan, S. S. (2008). Piers Harris and Coopersmith measure of self-estee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32(2), 49.
Mruk, C. (2013). Self-esteem: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4nd ed.). New York, NY: Springer.
Medina, S.&Magnuson, S. (2009). Motherhood in the 21st Century: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o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7, 90-96.
Mezirow, J. (2000). Learning as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 Theory in Progres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Quittner, A. L., Opipari, L. C., Regoli, M. J., Jacobsen, J. Eigen, H. (1992). The impact of caregiving and role strain on family life: Comparisons between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cystic fibrosis and matched controls.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37, 275-290.
Ruddick, S. (1995). Maternal Thinking: Towards a Politics of Peace. Boston: BeaconPress.
Sperlinger A. (1997) Introduction in: Adul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y. In O’Hara J, Sperlinger A (Eds.), A Practical Approach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pp. 3-16).England: John Wiley and Sons.
Seligman, M. (1979) Strategies for helping parents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A guide for teacher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hu, B.C., Hsieh, H. C., Hsieh, S. C., & Li, S. M. (2001b).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mothering: The caregiving process of mothers with autistic childre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9, 203-213.
Segal, R. (1999). Doing for others: Occupations within families with children who have special need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science, 6, 1-8.
Slan-Jerusalim, R., & Chen, C. P. (2009).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ies: A search for help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7, 492-499.
Tunali, B., & Power, T. G. (2002). Coping by redefinition: Cognitive appraisals in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children without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32, 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