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廖美蘭 Liao, Mei-Lan |
---|---|
論文名稱: |
浮世滄桑:廖美蘭水墨創作中的意象指涉與生命關照 Vicissitudes of Life---The Referential Signification and the Caring about Life in the Images of Liao, Mei-Lan’s Ink Paintings |
指導教授: |
何懷碩
Ho, Huai-Shuo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3 |
中文關鍵詞: | 浮世滄桑 、意象指涉 、生命關照 、水墨創作 、生命關懷意識 |
英文關鍵詞: | Vicissitudes of Life, Signification of The Image, Caring About Life, Ink Painting Creation, Consciousness of Caring About Lif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1 下載:3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藝術是美化生命內涵的最大力量,若藝術創作能具有社會意識內涵,表達對生命的關懷與熱愛,便能呈現社會趨向與溫度。藝術中生命關懷意識的價值便在於使人體悟人生的意義及生命之可貴,當眾人的生命與情感被關照時,藝術的價值才得以顯現。
本研究分為七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內容與範圍、方法與限制及名詞釋義。第二章透過文獻分析試圖從中國與西方藝術的歷史軌跡裡尋找生命關懷意識在特定文化環境下的發展踪跡,更從理論脈絡中整理出此類創作的哲學基礎,以東西方哲學理論作為生命關懷意識的創作支點與審美依據。第三章生命關懷意識的審美心理探析,從同情與移情、集體無意識、異質同構理論與審美共性等論述,尋找生命關懷意識創作在作品與觀者心理結構互動中的聯繫點,並將以上發現與創作中的滄桑意象、悲憫情懷做呼應。第四章闡釋生命關懷意識的內涵價值與審美意義,以東西方生命關懷意識發微的創作表現為例證,並參考現代水墨人物畫家的作法,以梳理水墨技法、人物造型與生命關懷意識之關聯性。第五章與第六章是個人的創作理念分析以及「面對‧生命關照」、「浮世滄桑」系列之創作內涵的鋪陳與實踐,以自我剖析的方式將創作媒材、技法與形式表現等方面,逐一檢視與討論。
第七章結論,確認生命關懷創作是可以超越時間與地域的限制,在當代多元紛陳的文化語境中仍能喚起同情與共鳴,不因時代更迭社會變遷而動搖其審美價值。在眼花撩亂的藝術洪流中,它具有永恆存在的價值。滄桑意象的符號特徵及其特有的審美内涵,足以救贖缺乏情感的現代社會,化解現代人的疏離及隔閡,張揚生命的尊嚴與高貴。
Art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power to beautify our life. If an artistic work contains the consciousness of society and manifests both the caring about life and the love for life, it will display the trends and the temperature of our society. The value to demonstrate the caring about life and the love for life in an artistic work is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the preciousness of life. Only when the life and the affection of beings are cared, the value of an artistic work can emerge.
There are seven chapters in my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It includes the purposes, the scope and contents,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constraints of my study. The explanations of some special terms are also included. In Chapter two, it contains my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 document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s and my findings about the trac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caring about life in artistic works in specific culture environment. I also sorted out the philosophy foundation of the creation of this kind of artistic works. Those oriental and western philosophical theories become my basis to create my works which shows the caring about life and the love for life and also become the bases of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s of my works. In the third Chapter, I explored the psychology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s got from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works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caring about life. Based on the lectures and theories about “sympathy and empathy”, “collective unconscious”, “isomorphism”, and “aesthetic commonness”etc. , I searched for the connected points i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viewer and the works that contains the consciousness of caring about life. The appearance of“vicissitudes of life”and “emotion of sympathy”in the image of my works is to respond those findings. In Chapter four, I elaborated the inner value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aring about life and its meaning i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By using the life-caring oriented creations in oriental and western world as evidences, and also referring the approaches used in the modern ink figure painting, I sorted out the connections among the skills used in ink painting, the styles of the figure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caring about life. In Chapters five and six, I analyzed my own thoughts of my creations and their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in two series of my creations –“Facing--Caring about Life” and “Vicissitudes of Life”. I reviewed and discussed the aspects of the media, the skills, and the formalities of presentation, of my works.
Chapter seven is the conclusion. Even in such a big variety of modern culture surroundings, I confirm that the works that care about life can always inspire people’s emotion of sympathy and empathy. It goes beyond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areas and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ose works will not be shaken because of the changes of our society and the passing of time. In the artistic flood that is so varied that it confuses us sometimes, I believe the values of caring about life contained in the works can last and stand forever. The special features and aesthetic meanings of the symbol of “vicissitudes image “can redeem the current society, which is lack of affection for life, reduce the relationship distance and move away the invisible barrier among people, and praise the noble and dignity of life.
中文部分
(戰國)荀子,〈樂論〉篇第二十,收錄於《荀子集解》,台北:藝文,1977年。
(五代)荊浩,〈山水節要〉,收錄於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臺北:里仁,1995年。
(漢)劉向,《說苑》,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漢)戴德編,朱正義、林開甲譯注,《禮記》,台北:錦繡,1992年。
(清)布顏圖,《畫學心法問答》,收錄於俞崑編《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1984年。
(清)沈宗騫,《芥舟學畫編》,收錄於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1984年。
(清)劉熙載,《藝概》,台北:漢京,2004年。
(日)廚川白村,魯迅譯,《苦悶的象徵》,臺北縣:正中,2002年。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Aristoteles),陳中梅譯,《詩學》第六章,台北:商務,2001年。
(法)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韓少功、韓剛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法)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莫渝譯,《惡之華》,台北:志文,1990年。
(俄)托爾斯泰(Leo Tolstoy),耿濟之譯,《藝術論》,台北:金楓,1998年。
(俄)托爾斯泰(Leo Tolstoy),鄭捷雲譯,《人生論》,台北:世界文物,1971年。
(俄)亞諾.豪斯(Arnold Hauser),邱彰譯,《西洋社會藝術進化史》,台北:雄獅,1991年。
(美)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白裕承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臺北:大塊文化,1998年。
(美)桑塔耶納(George Santayana),杜若洲譯,《美感》(The sense of beauty),台北:晨鐘,1972年。
(美)蘇珊‧朗格(Susanne K.Langer),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Feeling and Form),台北:商鼎,1991年。
(英)里德(Sir Herbert Read),杜若洲譯,《藝術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rt),台北:巨流,1974年。
(英)貢布里希(E.H.Gombrich),雨云譯,《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台北:聯經,1997年。
(愛爾蘭)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傅浩譯,《葦叢中的風:葉慈詩選》,台北:書林,2007年。
(瑞士)榮格(Carl Gustav Jung),黃奇銘譯,《探索心靈奧秘的現代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7年。
(瑞士)韓瑞屈.沃夫林(Heinrich Wolfflin),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臺北:雄獅,1993年。
(德)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周國平譯,《悲劇的誕生》,台北:左岸,2005年。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Schiller),馮至、范大燦譯,《審美教育書簡》,台北:淑馨,1989年。
(德)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石沖白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第三篇第五一節,北京:商務,1982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An Essay on Man: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台北:桂冠,1990年。
(德)雅斯培(Karl Jaspers),葉頌姿譯,《悲劇之超越》,台北:巨流,1974年。
(德)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1997年。
(德)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朱光潛譯,《美學》,北京:商務,1991年。
(德)歌德(Goethe),林鬱主編,《歌德語錄》,台北:智慧大學,1990年。
水天中,〈中國水墨畫的革新及其前景〉,《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台中:省美術館,1994年。
王伯敏,〈只要不從「零」開始---中國當代墨彩畫的現狀與發展〉,《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4年。
王秀雄,〈「克里歐美術」與「之間理論」:資訊社會衝擊下的美術創作與美術鑑賞教育〉,《藝術教育研究》第一期,2001年。
王昌樹,《海德格爾生存論美學》,上海:學林,2008年。
王國維,《人間詞話》,北京:人民文學,2008年。
王弼,《周易略例》,台北 : 成文,1976年。
石濤,《石濤畫語錄》,收錄於《石濤畫語錄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7年。
伍至學,《人性與符號形式》,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
朱立元,《西方美學名著提要》,江西:江西人民,2000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金楓,1987年。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1987年。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台北:駱駝,1987年。
何懷碩,《大師的心靈》,台北:立緒,1998年。
何懷碩,《苦澀的美感》,台北:立緒,1998年。
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臺北:立緒,2003年。
余秋雨,《霜冷長河》,臺北:時報文化,2003年。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台北:天下文化,2006年。
吳冠中,〈筆墨等於零〉,《關於筆墨的論爭》,上海:上海書畫,2001年。
呂理尚,〈從台展、府展圖錄中整理出來的幾個問題〉,《雄獅美術》第83期,台北:雄獅圖書,1978年。
李春青,《美學與人學---馬克思對德國古典美學的繼承與超越》,北京:法律,1991年。
李渝,〈民族主義.集體活動.自由心靈〉,《雄師美術》232期,1989年。
李澤厚,《美學四講》,台北:三民,2001年。
李澤厚,《美學論集》,台北:三民,2001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台北縣:漢京文化,2004年。
李鑄晉,〈水墨畫與現代水墨畫〉,《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4年。
宗白華,〈悲劇與幽默的人生態度〉,選自《藝境》,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宗白華,《宗白華全集》,安徽:安徽教育,1996年。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台北:洪範,2007年一版七刷。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江蘇:江蘇教育,2005年。
林同華,《宗白華美學思想研究》,板橋:駱駝,1987年。
林昌德,〈人間淨土畫裡看,胸中乾坤墨中染〉,《莊連東繪畫創作集2000》序文,台中:印刷,2000年。
邵琦,《中國畫文脈》,上海:上海書畫,2005年。
姜一涵,《石濤畫語錄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7年。
孫旗,《現代繪畫哲學》,台北:黎明,1980年初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66年。
高宣揚,〈論後現代藝術對傳統的批判〉,《後現代美學與生活》,台北:北市美術館,1996年。
高爾泰,《美的抗爭》,台北:東大,1995年。
高爾泰,《美的覺醒》, 台北:三民,1996年。
康有為,《萬木草堂藏中國畫目》,台北:文史哲,1977年。
張仃,〈守住中國畫的底線〉,《關於筆墨的論爭》,上海:上海書畫,2001年。
張玉能,《悲劇美學:歷史考察與當代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6年。
張启群,《百年中國美學史略》,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
張法,《美學導論》,臺北:五南,2004年。
郭力昕,〈言說與意義的混亂---談何經泰的工傷顯影〉,《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元尊,1998年。
郭文夫,《哲學美學論集》,臺北:時英,2006年。
陳兆復,《中國畫研究》,臺北:丹青,1986年。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如果,2008年。
陳懷恩,《尼采藝術形上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國學整理社,〈莊子集解〉,《諸子集成》,北京:中華,1988年。
傅佩榮,《解讀易經》,台北縣:立緒,2005年。
傅抱石,《傅抱石畫論》,臺北:藝術家,1991年。
彭明輝,〈山水畫精神導源〉,《雄獅美術》167期,台北:雄獅,1985年。
曾肅良,〈從符碼化到再符碼化---當功利文化滲入審美意識〉,《美育》雙月刊135期,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3年。
曾肅良,《傳統與創新》,台北:三藝,2002年。
黃文叡,《現代藝術啟示錄》,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
黃光男,〈中國繪畫故事性體裁之研究---兼論現代水墨畫創作趨向〉,《東方美學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
黃光男,《畫境與化境》,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年。
黃賓虹,《黃賓虹畫語錄》,臺北:華正,1986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人民,1985年。
楊恆達,《尼采美學思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2年。
楊恩寰,《審美心理學》,臺北:五南,1993年。
楊深坑,《柏拉圖美育思想研究》,台北:水牛,1996年。
漢寶德,《漢寶德談美》,臺北:聯經,2004年。
翟墨,〈主流意識與出入張力〉,《二十世紀中國人物畫史》,北京:河北教育,2008年。
劉千美,《差異與實踐》,臺北:立緒,2001年。
劉思量,《藝術心理學》,臺北:藝術家,1992年初版。
劉熙載,《藝概》,台北:漢京,2004年。
劉勰,《文心雕龍》,黃叔琳注,《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卷六,北京:中華,2000年。
潘天壽,〈談談中國傳統繪畫的風格〉,《潘天壽談藝錄》,臺北:丹青,1997年。
蔣兆和,《蔣兆和畫冊》,北平:人民美術,1941年。
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1981年。
盧福壽,〈從筆墨質素論成就水墨繪畫的不同途徑-回應『筆墨等於零』〉,《典藏-今藝術》142期,2004年。
閻嘉,《愛與生的苦惱叔本華》,台北:牧村,1999年。
謝東山,〈論述的修辭策略:藝評中的藝術理論〉,《台灣藝評檔案1990-1996》,臺北:帝門,1997年。
謝赫,《古畫品錄》,引自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1984年。
辭典
辭源修訂組編,《辭源》,台北:遠流,1988年。
林尹、高明,《中文大辭典》卷四,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5年。
西文部分
Clive Bell, Art, from http://www.csulb.edu/~jvancamp/361r13.html. 2010.11.20
Kathleen Cobum.〝The Collected Works of Samuel Taylor Coleridge〞[C].Prinston University Press,1972.
Martin Heidegger,“The Orgin of the Work of art”in Poetry, Language, Though,New York : Harper & Row,1971.
Michael Agnes&David B. Guralnik eds.,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4th ed., Wiley Publishing,Inc. of Cleveland: Ohio,2004.
Michael Mayor & Chris Fox eds.,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5th ed., Harlow, Essex,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Ltd. ,2009.
Selden, Raman. ed. 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 London: Longman,1988.
Susanne Katherina Langer,Problems of Art:Ten philosophical lectures, New York:Scribner,1957.
網路資料
王端廷,〈繪畫裏的社會學---我們為什麼特別留戀寫實主義〉一文,引自http://www.stnn.cc:82/arts/200608/t20060807_294693.html,2009.8.14。
世紀在線中國藝術網,http://hk.cl2000.com/?/discuss/gouchen/wen003.shtml,98.5.13。
李振明,〈從現代水墨的改革到心墨無法的實踐〉,2004年,引自http://artists.artouch.com/article.aspx?uid=KSHunk&aid=20060412558,2009.10.6。
洪根深,〈看李振明的現代水墨畫─思考實證人文與環境的生態表現〉,引自http://tw.myblog.yahoo.com/ji-mi/article?mid=93&prev=94&next=-1,2009.9.20。
馮遠,〈“人”的藝術和“藝術”的人──淺談當代中國人物畫創作問題〉,2007年07月01日發表於人民網http://art.people.com.cn/BIG5/41385/86832/5932312.html,2009.8.25。
黃光男,〈心境新境〉,1994年,引自http://artists.artouch.com/article.aspx?uid=KSHunk&aid=20060412887 ,2009.10.13。
楊坤潮、楊翔任、張弘毅、徐程遠,〈作者已死-巴特與後現代主義〉,《網路社會學期刊》29期,2003年3月15日,引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9/29-26.htm
劉驍純,〈筆墨‧筆墨〉,河南省美術館,引自 http://www.hnmsg.cn/dz-sm.html,2009.8.15。
蔣勳,〈洪根深的二十年探索〉,1996年,引自http://artists.artouch.com/article.aspx?uid=KSHunk&aid=20060412402 , 200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