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宜庭
Lu, Yi-Ting
論文名稱: 從莊子的「乘物以遊心」論教師應有的人文涵養
The Inner virtue of a Teacher Should Have in Humanity Based on Zhuangzi’s " Cheng Wu Yi You Xin"
指導教授: 林秀珍
Lin, Show-Jane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6
中文關鍵詞: 莊子乘物以遊心教師修養人文涵養
英文關鍵詞: Zhuangzi, Cheng Wu I You Xin,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Inner virtue of humanit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ED.001.2019.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2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從莊子的「乘物以遊心」論教師應有的人文涵養

    摘要
    教育是實現人文精神的途徑,使作為教育主體的「人」生發情意美感與生命理想,其具體的方法在透過人文涵養的實踐。莊子的「乘物以遊心」啟發教師關注人為「萬物之一」的存在處境與困境,以及人為「萬物之靈」的生命價值,透過虛靜的美感心靈,開展人我關係的和諧、自我生命的成長與終極理想的追尋。
    本研究旨在從莊子的「乘物以遊心」探討教師的人文涵養,釐清「乘物以遊心」的哲學內涵,透過其對人生處境的關懷與生命出路的闡述,開展教師應有的人文涵養,以期能對教育提供理念與實踐上的啟發。
    研究內容方面,以莊子內七篇的內容為主,外、雜篇為輔,運用人生修養與生命智慧的詮釋觀點。首先,探討「心在物中」的人生存在處境與困境,連結當代的生物學、心理學與社會學,分別闡述「生也有涯」的自然行程、命與義的人間難關與「知也無涯」的人為造作。
    其次,從莊子對人生存在處境與困境的體悟,闡述教師在當代社會中應有的自我定位與期許,連結生物學、心理學、家庭學與社會學,先探討教師在天倫親情與人倫道義中的自我定位。再探究學校教育中分數主義與升學競爭的問題,從中建構教師以心靈修養為根本的自我期許。
    復次,探明「乘物以遊心」的修養工夫,揭示修養工夫的主軸在心,其具體的方法為「用心若鏡」與「形就心和」,並輔以美學理論,闡發修養的進程,釐清主體生命從「聽之以耳」,進到「聽之以心」,再到「聽之以氣」的差異。
    再者,闡發「乘物以遊心」的生命理境。分別從「在生有涯中逍遙遊」、「在人間世中齊人我」以及「體現天道的真人生命」,說明主體如何透過修養,開顯自我生命的美感、人我關係的和諧與天人關係的一體性。
    最後,從莊子的「乘物以遊心」闡明教師應有的人文涵養。分別從「人我關係的和諧」、「教師自我生命的成長」以及「教育終極理想的追尋」,說明教師如何化解不同立場的對立、自我身心的失衡與束縛,並建構自身教育理想與形上理境的重要。
    此外,根據前述探究,提出評論,以作為教育實踐之參考。從中發現,莊子的「乘物以遊心」有以下特點:對「形器物慾」有正面積極的觀點;以「心」來化解生命的困境;對自我生命與人間社會的重視;與儒家人文精神的會通與並行;人文精神與自然生命的並重,以及天人關係的重視。在教育實踐上的建議為:道與術的並行;人文與自然教育層面的兼顧;中國哲學在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開展,並建構以人生修養為基礎的教育美學與美感教育。

    關鍵字:莊子、乘物以遊心、教師修養、人文涵養

    The Inner virtue of a Teacher Should Have in Humanity Based on Zhuangzi’s " Cheng Wu Yi You Xin"

    Summary
    Education is the way to actualize the humanistic spirit, so that "humans" who are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can give rise to aesthetic sentiments and the concept of an ideal life. The substantial ways to achieve this goal is through manifestation of raising one’s inner virtue of humanity. Zhuangzi's " Sheng Wu I You Xin " can inspire teache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xistence and predicament of human as "one of myriad things" and the value of human life as " the most spiritual of myriad beings." One should utilizing one’s aesthetic mind and spirit of " void and tranquillity" to develop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the growth of life, and the pursuit of ultimate ide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eachers’ inner virtue of humanity using Zhuangzi's " Cheng Wu Yi You Xin", to clearly illustrate th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of " Sheng Wu I You Xin ", and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human life and its emancipation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humanistic cultivation that teachers should have to stimulate ideas to implement education.
    I base my study mainly on the inner seven chapters of Zhuangzi and supplemented it with the outer and miscellaneous chapters of Zhuangzi, and I used the viewpoint of human’s cultivation and life wisdom to illustrate my points. First, I study the situation and dilemma of human’s existence caused by “the human mind is in objects” to link contemporary biology,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to illustrate the natural course of “there is a limit to human life,” the human dilemma of choosing between life and righteousness, and the human made disaster derived from “there is no limit of mind.”
    Secondly, I use Zhuangzi's realiza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predicament of the existence of human life to illustrate the needed self-identity and anticipations of teacher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o start with, I use biology,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family, and sociology to explore the teacher's identity in areas of the affection of family relations and the righteousness of human relations. Then, I discuss the problems caused by focusing on grades and competition in being admitted into an esteemed school in our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is, I form a view that teachers should have self-anticipation of taking spiritual cultivation as their basic attitude.
    Furthermore, I explained the cultivation effort of "Cheng Wu Yi You Xin." to clarify that the main focus of teacher’s cultivation is on cultivating their minds. The substantial way to do this is “to use the mind as a mirror” and “to harmonize one’s body and mind.” Also, I use the aesthetic concept to expound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on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of life between “listening with ears,” “listening with the mind,” and “listening with the spirit.”
    Also, I explain the ideal life state of “Cheng Wu Yi You Xin" using several concepts: “to wander leisurely in the limited life,” "to harmonizethe relationship of self and others ," and “to manifest the life of a true person who has the Tao.” With this, I illustrate how the subject can go through cultivation to develop and manifest a sense of aesthetics of human life, the harmony of people’s relationships, and the oneness of Tao and humans.
    Finally, I use Zhuangzi’s concept of "Cheng Wu I Yi You Xin" to illustrate the inner virtue of humanity teachers should have. I use “the harmon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the growth of teachers' life," and "the pursuit of the ultimate ideal of education" to show how teachers can resolve the opposition of people with different ideas, the imbalance and restraints of body and mind, and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their own educational ideals and the transcendental ideals.
    In addition, I propose ideas based on my study to offer people a reference for implementing education. I found that Zhuangzi's "Cheng Wu Yi You Xin"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t offers positive views on "materials and desires," it proposes to use "the mind" to resolve dilemmas in life,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one’s life and human society, it stress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Confucianism, it emphasize both humanistic spirit and natural life, and it valu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and humans. The recommendations I propos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are: the simultaneous practice of Tao and technology, the care of both humanity and natural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area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establishment of educational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based on human cultivation.

    Keywords: Zhuangzi, Cheng Wu I You Xin,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Inner virtue of humanity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v 英文摘要 vii 目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壹、「人文涵養」對教育者的重要意義 2 貳、「文化心靈」在教育實踐上的重要 6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5 第二章 「心在物中」的人生處境與困境 17 第一節 「生也有涯」的自然行程 18 壹、生理官能的共同性 19 貳、才情氣質的殊異性 21 參、生老病死的百年大限 23 第二節 命與義的人間難關 28 壹、愛親之命 29 貳、事君之義 30 第三節 「知也無涯」的人為造作 34 壹、知也無涯 34 貳、相軋於名 42 第三章 教師在當代社會中的自我定位與期許 51 第一節 天倫親情與人倫道義 51 壹、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相互成全 51 貳、教師在家庭與學校中的自我定位與期許 62 第二節 分數主義與升學競爭 67 壹、教育中的分數主義與升學競爭 68 貳、教師面對分數主義與升學競爭的自我定位與期許 77 第四章 莊子「乘物以遊心」的修養工夫 89 第一節 修養的主軸 89 壹、養生主 90 貳、為道之路 93 第二節 修養的方法 97 壹、用心若鏡 97 貳、形就心和 100 第三節 修養的進程 104 壹、聽之以耳 105 貳、聽之以心 106 參、聽之以氣 108 第五章 莊子「乘物以遊心」的生命理境 115 第一節 在「生有涯」中逍遙遊 115 壹、轉有限為無限 116 貳、永遠放下自己 119 第二節 在「人間世」中平齊人我 124 壹、轉複雜為單純 125 貳、永遠陪伴對方 129 第三節 體現天道的真人生命 135 壹、心遊於道 135 貳、由知人而知天 138 參、真人有真知 141 第六章 教師「乘物以遊心」的人文涵養 149 第一節 人我和諧的教育關係 149 壹、教育中的對立關係 149 貳、看到教育關係中的本真 152 參、「達人心達人氣」的教育關懷 156 第二節 教師自我生命的成長 161 壹、教育中的身心困境 162 貳、回歸教師的本分 169 參、「與物為春」的生命美感與教學活力 173 第三節 教育形上理境的追尋與實踐 176 壹、教育中形上理境的重要 177 貳、以「師道」為基礎的教育實踐 182 參、不離「真知」的教育實踐 186 第七章 評論與結論 193 第一節 評論 193 壹、莊子「乘物以遊心」之評析 193 貳、莊子「乘物以遊心」在教育實踐上的建議 201 第二節 結論 205 壹、「心在物中」是人生的存在處境與困境 205 貳、「乘物以遊心」的修養主軸、方法與進程 207 參、「乘物以遊心」的生命理境 207 肆、「乘物以遊心」的教育省思 208 伍、教師「乘物以遊心」的人文涵養所開顯的教育理境 209 參考書目 213 中文部分 213 西文部分 224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一、古代典籍
    王夫之 (明) (1996)。莊子解。台北市:廣文。
    王弼 (魏/2001)。老子註。台北:藝文。
    成玄英 (唐/1974)。莊子疏。台北市:廣文。
    呂惠卿 (宋) (2009),莊子集義校。北京市:中華。
    吳澄 (宋) (1987)。道德真經注。台北市:新文豐。
    宣穎 (清/2005)。莊子南華經解。台北市:正中。
    郭象(晉/2001)。莊子注。台北市:藝文。
    陸德明(唐/1972)。莊子音義。台北市:鼎文。
    魏源(清) (2005)。老子本義。新北市:頂淵文化。

    二、近人著作
    于丹 (2007)。莊子心得。台北市:聯經。
    天下雜誌編輯群(2015)。教育4.0。天下雜誌教育特刊。台北市:天下文化。
    中時電子報。2018年11月23日。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23002533-260402
    王以仁(編) (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台北市:心理。
    王志宏(譯) (2016)。Johnjoe McFadden(著)。解開生命之謎:運用量子力生物學,揭開生命起源與真相的前衛科學。台北市:三采文化。
    王邦雄 (1999)。21世紀的儒道:儒道兩家思想的現代出路。台北市:立緒。
    王邦雄 (2004)。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市:學生。
    王邦雄 ( 2010a)。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台北市:台灣商務。
    王邦雄 (2010b)。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台北市:遠流。
    王邦雄 (2010c)。莊子道。台北市:里仁。
    王邦雄 (2011)。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自我轉化之道。鵝湖月刊,36 (10),13-18。
    王邦雄 (2012)。中國人的生命哲學─從儒、道、釋家思想整合與會通說起。宗教哲學季刊,62,1-12。
    王邦雄(2013a)。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台北市:遠流。
    王邦雄 (2013b)。道家思想經典文論:當代新道家的生命進路。台北市:立緒。
    王邦雄 (2013c)。儒道並行王道之路更寬廣。宗教哲學季刊,65-66,1-9。
    王邦雄、陳德和(2016)。老莊與人生。台北市:空大。
    王邦雄(2018)。生命的學問十二講。台北市:立緒。
    王叔岷 (2002)。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北京市:中華書局。
    王俊斌(2011)。良師典範理念之合理性辨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2,36。
    王素芬(2011)。順物自然─生態語境下的莊學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王絲薇(2013)。以Robbins衝突模式評析學校教師與行政人員之衝突。台灣教育評論月刊,2(11)。65-70。
    王麗雲 (譯) (2002)。Michael W. Apple(著)。意識型態與課程 (Ideology and Curriculum.)。台北市:桂冠。
    方東美(1993)。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市:黎明。
    方啟迪(1986)。價值是什麼?價值學導論。台北市:聯經。
    尹振環(1998)。帛書老子釋析。貴州市:人民。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 (2011)。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台北市:學富。
    世界經濟論壇北京代表處(2017)。Klaus Schwab(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台北市:天下文化。
    田培林(1975)。教育史。台北市:正中。
    田曼施(2008)。美學。台北市:三民。
    池田知九 (1942)。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台北市:編譯館。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 (2001)。Allan G.Johnson(著)。見樹又見林。台北市:群學。
    牟宗三 (1991)。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學生。
    牟宗三 (1994)。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市:學生。
    牟宗三 (2002)。才性與玄理。台北市:學生。
    朱光潛(1994)。談美。台北市:書泉。
    朱光潛(2003)。文藝心理學。台北市:漢湘。
    朱道凱(譯) (2002)。Zygmunt.Bauman(著)。社會學動動腦。台北市:群學。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2013)。我愛身分地位。台北市:圓神。
    任繼愈(1983)。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李中文(譯)(2015)。M.Spitzer(著)。數位癡呆症。新北市:暖暖書屋。
    李日章 (2000)。莊子逍遙境的裡與外。高雄市:麗文文化。
    李元璋 (2014)。莊子新讀法。台北市:聯經。
    李平漚(譯) (2012)。J. J. Rousseau(著)。愛彌兒(Emile)。台北市:五南。
    李至宜、謝靜怡(譯) (2013)。 Sigmund Freud(著)。圖騰與禁忌。台北市:好讀。
    李建興、楊淑妃 (2004)。台灣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趨勢之展望。載於黃昆輝 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台北市:心理。
    李俐瑩(2014)。教師課題–親師衝突與對策理論與實例分析。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1)。84-90。
    李崇建(2017)。對話的力量。台北市:寶瓶。
    李紹嶸、蔡文輝(譯) (1982)。Mary Ann Lamanna(著)。婚姻與家庭。台北市:巨流出版社。
    李瑞熒(2012)。不上學怎麼辦?談「拒學症」的輔導。台灣教育,676,46-47。
    李澤厚(2018)。美的歷程。台北市:三民。
    杜宜展(譯) (2010)。Glenn Olsen&Mary Lou Fuller(著)。家庭學校關係:親師合作的成功策略。台北市:學富。
    沈清松 (1999)。解除世界的魔咒。台北市:台灣商務。
    余英時(2014)。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台北市:聯經。
    余鴻榮(譯)(2001)。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台北市:志文。
    何琦瑜、賓靜蓀、陳雅慧(2016)。翻轉教育。台北市:親子天下。
    佐藤學 (2017)。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課程改革。台北市:親子天下。
    波士特線上市調https://www.pollster.com.tw/
    宗白華(2001)。美學散步。上海市:世紀出版社。
    岡田尊司(2018)。依戀障礙。台北市:聯合。
    林玉体 (2008)。西洋教育史。台北市:文景。
    林思騏、陳盛賢(2018)。教師專業發展之理論基礎。載於教師專業發展過去與未來。台北市:五南。
    林秀珍、徐世豐 (2006a)。從道家思想談教師修養。但昭偉 (主編)。教師的教育哲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林秀珍、徐世豐 (2006b)。教育的實鏡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珍(2006c)。文化傳統與現代師道。鵝湖月刊,376,10。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珍 (2008)。師道—道家哲學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 編,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 (頁29-45)。台北市:心理。
    林秀珍 (2010)。台灣教育主體性的建立─從文化自覺談起。教育資料與研究,96,49-69。
    林秀珍、徐世豐。(2011)。老子道德經義理疏解。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珍(2013)。庖丁解牛。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隱喻篇。台北市:學富。
    林秀珍(2015)。老子哲學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建福(2001)。教育哲學:情緒面向的特殊觀照。台北市:五南。
    林建福 (2006)。德行、情緒與道德教育。台北市:學富。
    林俊宏(譯)(2018a)。Y.N.Harari(著)。21世界的21堂課。台北市:天下文化。
    林俊宏(譯)(2018b)。Y.N.Harari(著)。人類大命運。台北市:天下文化。
    林俊宏(譯)(2018c)。Y.N.Harari(著)。人類大歷史。台北市:天下文化。
    林家鈺 (2009)。桃園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自覺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林淑玲、李明芝(譯)(2018)。David R.Shaffer&Katherine Kipp(著)。發展心理學。台北市:學富。
    林逢祺(2006)。教育規準論。台北市:五南。
    林逢祺(2015)。教育哲學:一個美學提案。台北市:五南。
    林逢祺(2016)。詩性思維缺乏的教育改革。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台北市:學富。
    林寶貴(2014)。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林鎮坤(2017)。大數據在教育上的應用。台灣教育。708,25-28。
    周甘逢(譯)(2002)。Robert J. Sternberg(著)。教育心理學。台北市:華騰文化。
    周祝瑛 (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市:心理。
    周祝瑛 (2004)。十年教改我們學到了什麼。師友,442,46-49。
    周祝瑛(2014)。從虛擬走向真實世界。師友。570,1-4。
    周娟娟(2006)。白老鼠的告白。台北市:新手父母。
    周業仁(譯)(2002)。Karl Drlica(著)。DNA的14堂課。台北市:天下文化。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台北市:正中。
    周愚文、黃政傑、林鎮坤、方永泉 (2003)。師資培育與甄選:追求多元專業化的師資。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為教育開處方。台北市:心理。
    周愚文(2014)。我國教師的定位與教師專業標準的建立。載於吳清基、黃嘉莉主編。教師專業標準、發展與實踐。台北市: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周麗端(2010)。工作與家庭的互動-衝突與互利。華人家人關係研討會。
    吳怡(2009)。逍遙的莊子。台北市:三民。
    吳宛真(2007)。教改浪潮下行政、教師會、家長會三方競合之現況與問題探究。
    研習資訊,24(5)。133-139。
    吳康 (1990)。老莊哲學。台北市:台灣商務。
    吳淑禎 (2011)。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與教育專業課程的能力指標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7(4),1-41。
    吳逸驊(2017)。圖解社會學。台北市:城邦文化。
    吳順令 (2005)。莊子道化的人生哲學。台北市:學生。
    吳肇嘉 (2011)。莊子應世思想研究。台北市:學生。
    兒童研究網https://www.crn.net.cn/tw/index.html
    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 (1955)。中國思想通史。北京市:人民。
    胡楚生(1992)。老莊研究。台北市:學生。
    胡適(2008)。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市:台灣商務。
    韋政通(1979)。中國哲學史。頁197-198。台北市:大林。
    洪蘭(譯)(2011)。Rita Carter(著)。大腦的秘密檔案。台北市:遠流。
    洪蘭(譯)(2013)。Matt Ridley(著)。天性與教養。台北市:商周。
    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 (2017)。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招喚。台北市:親子天下。
    郝冰、王西敏(譯)(2016)。Richard Louv(著)。失去山林的孩子。台北市:野人。
    秘舒、凌旻樺(譯)(2018)。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接繼父業。台北市:麥田。
    施彥卿、蕭芝殷(2014)。校園自殺、自傷與暴力:評估、預防和介入策略。台北市:心理。
    徐宏義、羅曼如(2016)。教育大未來2:未來最好的學校。台北市:商周。
    袁保新 (1997)。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市:文津。
    高柏園 (2000)。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市:文津。
    徐復觀(1988)。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學生。
    徐復觀 (199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市:台灣商務。
    徐震、李明政、莊秀美、徐雅惠(2017)。社會問題。台北市:學富。
    高強華、王麗雲、楊瑩、鄭志富 (2003)。高等教育:宏觀、規劃、自主、責任、卓越。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為教育開處方。台北市:心理。
    高澤民 (1980)。論莊子「心死」與「逐物」的問題。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崔大華 (1999)。莊學研究。台北市:文史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3)。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台北市:心理。
    教育部 (2012)。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
    教育部 (2013)。教育統計處。
    教育部 (2014),教育統計處。
    教育部 (2015),教育統計處。
    教育部 (2016)。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
    教育部 (2017),教育統計處。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
    許倬雲(2014)。現代文明的批判。台北市:天下文化。
    許瑞宋(譯)(2016)。David Harvey(著)。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台北市:聯經。
    許惠茹、洪志成(2010)。「類能力分班」體制下教師工作經驗之探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1),175-225。
    許建良 (2006)。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
    陳志濱 (1984)。莊子內篇正註真釋。台北市:全真教。
    陳明 (2013)。面對少子化下高等教育退場機制之探討。教育趨勢導報,51, 13-22。
    陳品卿 (1993)。莊學新探。台北市:文史哲。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市:師苑。
    張明貴(譯)(1991)。Kramnick,Isaac(著)。意識型態的時代。台北市:聯經。
    陳伯璋、張盈堃 (編) (2007)。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永祥(2018)。解開班級經營師生衝突之鑰。中等教育季刊,69(3)。133-141。
    陳昭宇 (2009)。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角衝突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領導學系在職碩士專班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陳冠學 (1989)。莊子新注。台北市:東大。
    陳奎憙 (2004a)。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4b)。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舜生 (2002)。愛的生命哲學。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陳鼓應 (2007)。老莊新論。台北市:五南。
    陳鼓應 (2013)。莊子。台北市:中華。
    陳德和(2005)。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台北市:里仁。
    陳曉瑩(2014)。臺北市國民中學師生衝突成因與處理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莊雅慈、管中琪(譯)(2015)。韓炳哲(著)。倦怠社會。台北市:大塊文化。
    傅佩榮著(2003)。解讀老子。台北市:立緒。
    傅佩榮 (2004)。哲學方法簡述。載於我看哲學。台北市:名田。
    傅佩榮 (2016)。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台北市:天下文化。
    張怡沁譯(2017)。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台北市:親子天下。
    張春興 (201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銀樹 (2006)。莊子遊的人生哲學思想。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張輝誠(2015)。學、思、達:張輝誠的翻轉實踐。台北市:親子天下。
    張學善(2005)。師生衝突及其輔導策略。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實習輔導通訊,1, 1-5。
    郭添財、林億雄(2017)。教育大數據時代的創新發展。台灣教育,708,17-24。
    勞思光 (1981)。中國哲學史。台北市:三民。
    馮友蘭 (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市:藍燈。
    彭傑 (2013)。面對少子女化的衝擊,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競爭力之策略。教育趨勢導報,51,2-11。
    彭菊仙(2018)。誰說分數不重要?台北市:時報。
    彭懷恩(2006)。政治學:全球化時代的觀點。台北市:風雲論壇。
    黃乃熒、陳玉娟(2005)。從相信學生能學觀點建構教師專業。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台北市:心理。
    黃武雄(2013)。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新北市:左岸文化。
    黃春木(2008)。台灣社會升學主義的發展與解決對策(1945-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黃政傑 (2013)。中小學教改新方向。台北市:冠學文化。
    黃庭康(2017)。P. Willis的《學做工》:概念、方法與研究方向。教育研究集刊,63(4),37-63。
    黃榮棋(譯) (2005)。人可以多久不吃東西?。科學人雜誌。
    黃德祥(譯) (2013)。Richard M. Lerner(著)。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的發展、多樣性、脈絡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楊士毅 (2001)。邏輯與人生:語言與謬誤。台北市:書林。
    楊巧玲 (2006)。不一樣的教學原理─從自我認識到社會參與。台北市:心理。
    楊定一(2018a)。神聖的你。台北市:健康。
    楊定一(2018b)。全部的你:跳出侷限,擁抱生命的無限可能。台北市:健康。
    楊思偉、陳盛賢、林政逸 (2011)。我國師資培育政策變遷之分析─以師範院校為主。載於方永泉、陳佩英(主編)。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 與創新。台北市:學富。
    楊深坑 (1999a)。知識形式與師資培育。載於知識形式與比較教育。台北市:楊智。
    楊深坑 (1999b)。教育知識的國際化與本土化。載於知識形式與比較教育。台北市:楊智。
    楊國榮 (2009)。莊子的思想世界。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楊儒門(2016)。儒門內的莊子。台北市:聯經。
    楊儒賓 (1991)。莊周風貌。台北市:黎明。
    楊實邦(1995)。中國哲學通史。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葉海煙 (1997)。老莊哲學新論。台北市:文津。
    葉丙成(2018)。為未來而教。台北市:親子天下。
    葉啟政(2005)。科技及其人文性的安頓。台北市:群學。
    溫明麗(2008)。教育哲學─本土教育哲學的建構。台北市:三民。
    賈馥茗 (譯) (2002)。Kant, Immanuel (著)。論教育 (Vorlesungen uber Padagogik)。台北市:五南。
    賈馥茗(2006)。教育的本質。台北市:五南。
    賈馥茗(2009)。教育美學。台北市:五南。
    劉光義 (1986)。莊學蠡測。台北市:學生。
    劉笑敢(1988)。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笑敢(1997)。老子。台北市:東大。
    廖文潔(譯) (2007)。Lauralee Sherwood(著)。基礎生理學。台北市:新加坡商湯姆生有限公司。
    趙衛民 (1998)。莊子的道。台北市:文史哲。
    歐陽教(1978)。德育原理。台北市:文景。
    歐陽教(1999)。教育哲學。台北市:麗文。
    鄭玉英 (2017)。照顧孩子的有效策略:以依附關係為焦點之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
    鄭崇趁 (2018)。「教育4.0」的意涵暨「學校經營」的進升。教育研究月刊,288。
    蔡文輝 (2012)。婚姻與家庭。台北市:五南。
    潘慧玲 (2005)。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 (2011)。百年教育改革的回顧。周愚文(主編)。教育的傳承與創新。
    親子天下(2017)。親子天下特刊─實驗教育。台北市:親子天下。
    錢得龍 (2004)。不信春風喚不回:教育改革的缺失與再出發。師友,450,23-28。
    賴錫三 (2012)。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賴錫三(2013)。道家型知識分子論。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蕭昭君、陳巨擘譯 (2003)。 Peter McLaren(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台北:巨流。
    蕭英勳、蔡清田(2017)。AI人工智慧科技對教育的挑戰。台灣教育,707,25-26。
    蕭裕民 (2013)。《莊子》「心」思想研究:一個「道」、「物」兼含與「心」、「物」溶融之示例。台北市:心理。
    薛絢(譯) (2006)。John Dewey (著) 。民主與教育。台北市:網路與書。
    謝維和(2016)。教師尊嚴的教師基礎。人民教育,2。
    謝凱蒂(譯) (2011)。Ken Robinson(著)。讓天賦自由。台北市:天下文化。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市:幼獅文化。
    藍雲、陳世佳(譯) (2010)。Parker J. Palmer(著)。教學的勇氣:探索教師生命的內在視界。台北市:心理。
    簡驪潔 (2007)。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及工作倦怠之研究─以三鶯地區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譚光鼎 (2014)。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學富。
    羅光 (1975)。中國哲學思想史。新北市:先知。
    羅安憲 (2005)。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北京市:人民。
    嚴靈峰(2008)。老子達解。台北市:華正。

    西文部分
    Bornstein, M. H. & Lamb, M. E. (Eds.). (2005). Developmental science: An advanced
    textbook. Mahwah, NJ: Lau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uber, M.(1958).I and Thou.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959 Eds.), New York: Free Press.
    Dewey, J. (1963).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New York: Collier Books
    Dewe, P.J.(1986).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eacher stress. New Zealand Jour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1(2),145-147.
    Freire, P. (1998).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20th anniversary ed.). New York: Continuum.
    Fremouw, W.J. , & Thomas, E. (1990). Suicide risk assessment and response guidelin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ood, T. L., & Brophy, J. E. (2003). Looking in classrooms (9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p.92-93.
    Katz, L. G. (1996). Preventing and resolving parent-teacher differences.
    Champain,IL:ERIC C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ige 6.
    Moracco ,J.C., & McFadden, H.(1982).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 May, 549-552.
    Neil, A.S. (1960).Summerhill. New York: Hart Publishing.
    Owens, R. G. (1998) . Organization behavior in education(6th ed.) . Boston:Allyn and bacon.
    Phenix, P. H.(1971).The role of religion.In G. F. Kneller(ed.),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N.Y.:John Wiley& Sons.
    Pines, A. M. (2002). Teacher burnout: A psychodynamic existential perspective. Teachers & Teaching, 8(2), 121-140.
    Rogers, C. R. (1982). Freedom to learn (2nd ed). Ohio: Merrill.
    Ryan, G. W. & Bernard, H. R. (2000).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s.In Denzin, N. & Lincoln, Y. (Eds.) (2000).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alifornia:Sage.
    Sakharov, M., & Farber, B.A. (1983) A critical study of burnout in teachers. In: B.A. Farber (Ed.) Stress and Burnout in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s.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Salzinger, S. , Feldman, R. S. , Stockhammer, T. , & Hood, J. (2002). An ecolog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risk for exposure to community violence and the effects of exposure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7, 423-451.
    Schiller, F. (1794/1967). On the aesthetics education of man (E. M. Wilkinson &L.A. Willoughby, Tra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u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Farnborough, Eng.: Saxon Hous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