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淑玲
kao shuling
論文名稱: 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研究--以北投七虎新村為例
指導教授: 黃光男
Huang, Kuang-N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2
中文關鍵詞: 文化空間集體記憶地方感認同
英文關鍵詞: cultural spacing, collective memory, sense of place, identifi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3下載:5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從人文地理學「地方感」概念的脈絡之下,以北投地區眷村—七虎新村為研究場域,探討七虎新村內、外居民的地方經驗所形成的地方記憶中,眷村設施如何轉變為一個認同的地方或場所的社會文化建構邏輯。
    本研究探討地方之愛形成因素,可以歸結出以下重點:
    1、眷村內、外的不同社群,因為各自在不同生命時期(主要是青少年時期)於七虎球場活動的殊異體驗而存在不同的記憶內容;從居民的經驗和感受所形成的記憶,是地方意象的再現機制,而透過敘述,地方再次被經歷、被實踐,與敘述者間發生更濃郁的情感與依附關係。
    2、七虎新村地方感的形構過程,是以七虎球場為核心,連結多重轉化因素,例如社會地位、角色,情感婚姻、職業生涯、師生情誼,空間參與者與地方的情感關係往往與自我價值、生命經驗有關。而空間體驗、活動參與程度,與受訪者所表現出來的地方之愛與後續在地方保存運動中採取的態度有所不同。
    3、不同於其他社區營造模式,本研究中眷村內外族群相處的多元模式與地方感生發過程,非為國家政策被動操作下的結果,而是透過文化空間、經常性的休閒活動、儀式活動為中介,使處於自然情境中,不同社會權力關係的本省/外省、軍人/平民百姓、成人/兒童,基於人性關懷情操,而成就的一段地方歷史。
    4、空間經過生活實踐而產生意義,這個意義亦同時鑲嵌為空間的社會性質,成為身分認同與歸屬感的來源。深刻的地方經驗,無論物質空間如何改變,仍然會在記憶的群體之間轉化為精神空間而繼續存在。

    最後本研究認為,所謂封閉、邊緣化眷村文化間,會因為特定時空、社會情境因素,因為特殊地景、事物的自主性運作,成為公共論述生產或建構社會關係的重要場所,並且主導地方上一部分地域文化內容與歷史。

    From the concept of “sense of place” which is of the anthropogeography realm, the Qi-Hu New Village of the military dependants’ village in Beitou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Regarding the inside and outside residents of the Qi-Hu New Village and the place memory formed by the residents’ place experiences, this research discussed how the facilities of the military dependants’ village transformed into an accepted place or facility, as well as the logic behi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society and culture.
    This research discussed individual life courses and the factors that formed the love for those places. We concluded the main points as follows:
    1. As for the different communiti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military dependants’ village,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experiences on the Qi-Hu Basketball Court during different life periods (such as the teenage period), they had different memory contents. From the memory formed by the residents’ experiences and feels, the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of the place images was obtained. Through description, places were once again experienced and put into practice. Between the places and the narrators, there existed a deeper affection and a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2. When discussing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sense of place” of the Qi-Hu New Village, the Qi-Hu Basketball Court was used as the core to connect multiple transformation factors, such as social status, roles, affection and marriage, professional care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ually, the affe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places was related to self-worth and life experiences. Regarding place experiences, activity involvement degree, the love for those places expressed by the interviewees, and their attitudes during the historic preservation movement, all of which were different.
    3. Being different from the building models of other communities, in this research the multi-faced models of getting along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communities of the military dependants’ village, and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sense of place”, were not the results of the intentional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policy. They were the results formed under specific time, social economy, and different pow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ative Taiwanese and the mainlanders from China, soldiers and civilians, and adults and children. They first displayed unselfish and caring attitudes. Then, they used the relaxation space, ceremonial festivities and activities as the medium to automatically form organizations. Thus, they accomplished a segment of community history.
    4. Through life practices, the places produced meaning. This meaning or sociality also inlaid into the places at the same time. They mutually deepened and became the source of identity and sense of belonging. No matter how the material places have changed, the deep place experiences of the communities will transform into a mind spacing and continue to exist.
    In the end, this research believed that the so-called closed and marginalized military dependants’ village culture would automatically operate due to the specific time and places, social setting factors, and special scenic sites and objects. This would cause them to become the important places of public discourse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Furthermore, it would lead a part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contents and history in the local area.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眷村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空間理論之相關回顧 15 第三節 地方理論的台灣實證研究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0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4 第四節 研究對象 38 第四章 七虎新村歷史沿革與空間結構 第一節眷村地理環境 39 一、區位條件 二、聯外交通 第二節七虎新村眷村形態與變遷 45 一、七虎新村興建緣起 二、眷舍形式與變遷 三、眷村的公共空間及其設備 四、眷村創建者——七虎籃球隊的故事 第三節七虎球場球賽及其他活動紀事 60 第四節七虎球場與北投地方籃球運動 65 第五章 地方空間的集體記憶 第一節 空間的社會文化意涵 77 第二節 從地方認同與集體行動 87 第六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第一節 地方感形構過程中的中介機制思考 90 第二節 研究發現/地域特殊性分析 93 第三節 研究建議與展望 95 參考文獻 97 附 錄 102 附錄一 受訪者名單與受訪者背景資料 附錄二 訪談大綱 附錄三 民國四十三年台灣省運於北投復興崗舉行-1 附錄四 民國四十三年台灣省運於北投復興崗舉行-2 附錄五 媒體對比賽場地(含七虎球場)的介紹 附錄六 美國歸主籃球隊與北投虎聲隊賽球 新聞 附錄七 北投虎聲隊二度接受美歸主籃球隊挑戰 新聞 附錄八 北投初中學生組成的綠蓉隊在韓國賽球奪得后座 圖次 圖4-1:台北市北投區 40 圖4-2:北投區長安里 40 圖4-3:北投核心地區生活圈域圖 42 圖4-4:七虎新村周邊道路示意圖 43 圖4-5:從衛星圖俯瞰七虎球場 44 圖4-6: 第9屆省運比賽場地分布圖 62 圖4-7七虎球場 拆毀前後 空間形式對照圖 64 圖6-1.地方感形構概念 93 表次 表3–1 研究架構 30 表3–2 研究流程 31 表4-1北投區長安里社區資源一覽 41 表4-2 七虎籃球隊基本球員簡表 72 表4-3 七虎球場上舉辦過的著名球賽 74 表4-4七虎籃球場上曾經舉辦過的娛樂性 技擊性活動 74 表4-5 綠蓉女子籃球隊戰績75 表4-6七虎籃球隊與北投地區私人籃球隊師承關係簡圖 76 照片次 照片4-1:七虎新村入口/光明路131巷口 43 照片4-2:131巷出口即為繁榮的光明路 43 照片4-3:從竹籬笆到紅磚牆的居住變遷 47 照片4-4:1970年 時村舍已整修為磚瓦建築 47 照片4-5:2000年時房舍與巷弄樣貌 47 照片4-6:七虎球場淇哩岸石外牆及橋型入口 49 照片4-7:七虎球場橢看台階梯頗為壯觀。50 照片4-8:輜校籃球隊/民國28年攝於貴陽 53 照片4-9:七虎籃球隊合影 54 照片4-10:七虎籃球隊於民國40年攝於台北。隊員們穿著閃爍光澤布料的夾克制服,右胸上貼有虎頭圖案,為球隊圖騰 55 照片4-11:七虎籃球隊隊長王士選將軍手稿 58 照片4–12:綠蓉女子籃球隊合影/球員們的髮型呈現出50年代流行時尚。中坐者為江憲治 67 照片4–13:飛虎隊和教練王毅軍前方坐著的為王毅軍,右一為鄭正男。他們身上穿著王毅軍在菲律賓幫飛虎隊買回來的緞面球衣 70 照片5–1:飛虎隊員 假日搭運輸部隊的卡車去郊遊,鄭正男和飛虎隊員們 78

    一、中文部分
    王志弘(1996)。〈空間的社會分析〉,台北:自印
    王志弘(1998)。〈文化概念的探討──空間之文化分析的理論架構〉,《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pp. 59-80),台北:田園城市。
    王志弘編著,《空間的社會分析》,(輔仁大學社會系1996 年秋季班授課講義,未出版)
    呂欣怡(2001)。〈「地方性」的建構與轉化〉。《文化研究月報》第六期。
    呂欣怡(2001)。〈「地方性」的建構與轉化〉。《文化研究月報》第六期。
    吳莉莉(1997)。《都市郊山之人與環境研究: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以台北市象山為例》,台北: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宜潔(2006)。《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以台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李進益(2006)。《地方博物館內/外的「地方感」差異:以南方澳漁村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李廣均(1996)。〈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台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三期。
    吳凱斌(2002)。《以居民觀點建構北投核心完全生活圈之研究》,台北大學地
    政系碩士論文
    吳忻怡(1995)。《「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孟宜(2008)。《時空更迭下居民的地方感-以台北縣深澳發電廠之「台電新邨」為個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杜金國(1994)。《眷村居民的社會文化生活空間經驗與計畫之研究:以新竹市公學新村為個案》,新竹: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碩士論文
    林佳瑩在(2010) 。《潭子鄉產業發展與當地老農地方感的形塑與轉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施麗雯(2004)。《從「家」的多重意義分析紅棉新村第一代居民的生命歷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建邦(1997)。《鹽埕老壁攤的地方感及社會意涵之研究》,中壢: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胡台麗、張茂桂等合著(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胡台麗(1993)。〈芋仔與蕃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收錄於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頁297-325。
    柯雅文(2010)。《眷村文學之認同困境與鄉愁意識—以蘇偉貞與張啟疆作品為主》,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唐於華(2004)。《台南市水交社眷村居民的文化與族群身份變遷》,台南:台南師院台灣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立梅(2001)。《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留方萍(2006)。《一個聚落的生與死—三重市「後埔仔」的聚落發展與地方感形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夏鑄九(1993)。〈空間、歷史與社會〉,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張汝芳(1995)。《緣起緣滅─臺灣眷村文學「聚散」主題之探析》,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梁恩嘉(2002)。《大廍花鼓陣對社區意識覺醒及社區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琇玫(2003)。《地方文化活動與地方認同》,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進福(2007)。《小琉球居民的日常生活與地方感的形塑》,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顯琪(2003)。《交錯時空的眷戀—彰化市民族新村聚落空間意涵與社會文化變遷探析》,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黃麗玲,夏鑄九(2000)。〈文化、再現與地方感:接合空間研究與文化研究的初步思考〉,收錄於《文化研究在台灣》,頁27-70,陳光興主編。台北:巨流
    曾嬿芬(2007)。〈研究移住/居台灣:社會學研究現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6,頁75-103。
    蔡文川 (2009) 《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與想像》,高雄:麗文文化。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2000年10月,頁80-86。
    劉益誠(1996)。《竹籬笆內外的老鄉們─外省人的兩個社區比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俊卿、王信良著(1999) 《時光隧道-台灣籃運60年》台北:民生報社
    羅於陵(1991)。《眷村:空間意義的賦與和再界定》,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鄊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Crang, Mike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出版
    Cresswell,Tim著,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
    Foucault,Michel(1986).〈Text/Context of Other Space〉,〈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脈絡)〉,陳志梧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Halbwachs, Maurice 著,畢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R. J. Johnston 主編,柴彥威等譯(2004).《人文地理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頁511-512。
    Lefebvre, Henri
    1994〈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王志弘譯),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pp. 19–30),台北:明文。
    Massey, Doreen
    1995〈權力幾何學與進步的地方感〉(王志弘譯),收入王志弘編譯《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pp. 101-114),自印。
    Massey, Doreen
    1995〈政治與時間╱空間〉(王志弘譯),收入王志弘編《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pp. 115–141),自印。
    Pred, Allen
    2003〈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許坤榮譯),收入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pp. 81-104),台北:明文
    Park Robert E. and Burgess , Ernest W.
    1924.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P.735,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ischler , Henry L. and Brewton Berry ,
    1985 ,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Fourth edition) , Sundbury:Stratton bes Publishing Com p.91.
    Yi-Fu Tuan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