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宜蓁 |
---|---|
論文名稱: |
王鼎鈞的寓言體散文研究 |
指導教授: | 許俊雅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8 |
中文關鍵詞: | 王鼎鈞 、寓言體散文 、中間文類 、臺灣文學 、散文研究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3 下載: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從加入抗日游擊隊的稚嫩少年到筆耕不輟的文學巨擘,從山東臨沂為起點,輾轉遷徙小半個中國,落足臺灣三十年,而後選擇終老美國紐約法拉盛區,這一生顛沛流離打造出王鼎鈞的浩歎文學江湖路,透過他悲憫而寬廣的心靈,還有情感豐沛且敏銳善觀察的文筆,寫盡了中國人的故事。
歷來王鼎鈞作品研究多半偏重在家國主題與自傳式書寫,然而作家個人歷練豐富,兼擅文學理論與現代散文創作,尤其他的寓言體散文將深邃的哲理寄寓於敘事之中,於人生啟發及散文藝術方面皆有值得研究之處。
本論文既以「王鼎鈞的寓言體散文研究」為題,研究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疇與方法、相關研究文獻探討,說明本論文研究的內容與方向。
第二章:「王鼎鈞其人及其文學觀」。分為「作家生平」、「生命情懷」、「文學創作觀」。作家每一個人生階段,每一次時空轉變,都在其文學生命裡留下深重的烙印,在他的散文中不僅傳遞其生命情懷,也蘊含著自我的文學創作觀,對於文學創作所肩負的理念與使命感。
第三章:「王鼎鈞寓言體散文的創作背景與取材來源」。第一節先敘「創作背景與分期」,依時、地變遷劃分為五個階段。早期文章充滿教化意味,以理性說道;中期在當時戒嚴背景之下,理性與感性交融,有些題材不便發表,轉為寓言式書寫以暗喻某事或抒發個人心緒,晚期歷練更為深沉,文章漸趨冷冽甚至是諷世,文中所隱喻的深意也留給讀者更大的想像天地。第二節「取材來源」,分析王鼎鈞的寓言體散文取材創新方式有三種,分別是「改編加工既有材料」、「取材個人經驗見聞」、「自創新故事」。
第四章:「王鼎鈞寓言體散文的特色」。第一節根據「散文出位」特性,分析比較「小說化」、「詩化」等寫作技巧。第二節從「內涵」論寓言體散文的「反諷」與「象徵」的筆法,形成了表裡不一、事與願違的閱讀新奇經驗,也使得寓意的解讀有了多層面向,意在言外。第三節則從「語言」看王鼎鈞如何融會「擬人」、「隱喻」、「誇飾」於寓言體散文寫作之中,搭配成為搖曳多姿的張力組合。
第五章:結論。
一、王鼎鈞作品
王鼎鈞《文路》,臺北:益智書局,1963年。1986年10月13版。
王鼎鈞《小說技巧舉隅》,臺北:光啟出版社,1963年。
王鼎鈞《廣播寫作》,臺北:中廣公司,1964年。
王鼎鈞《講理》,臺北:自由青年雜誌社,1964年。臺北:大地出版社,1985年8月21版。
王鼎鈞《人生觀察》,臺北:文星書店,1965年。
王鼎鈞《長短調》,臺北:文星書店,1965年。
王鼎鈞《短篇小說透視》,臺北:大江出版社,1969年。
王鼎鈞《文藝批評》,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王鼎鈞《世事與棋》,臺北:驚聲文物供應社,1969年。
王鼎鈞《單身漢的體溫》(白如玉),臺北:大林書店,1970年。後改名為《單身溫度》,臺北:爾雅出版社,1988年9月三印。
王鼎鈞《情人眼》(情話),臺北:大林書店,1970年。作者自印,1990年11月增訂版一刷。
王鼎鈞《文藝與傳播》,臺北:三民書局,1974年。2007年11月2版一刷。
王鼎鈞《王鼎鈞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
王鼎鈞《開放的人生》,臺北:爾雅出版社,1975年。1990年11月新17印。
王鼎鈞《人生試金石》,作者自印,1975年。1991年1月改版五刷。
王鼎鈞《我們現代人》,作者自印,1976年。1998年2月新二版。
王鼎鈞《碎琉璃》,臺北:九歌出版社,1978年。作者自印,1999年2月改版四刷。
王鼎鈞《靈感》,作者自印,1978年。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11月五印。
王鼎鈞《文學種籽》,臺中:明道文藝雜誌社,1982年。臺北:爾雅出版社,2006年8月三印。
王鼎鈞《海水天涯中國人》,臺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1984年4月6版。
王鼎鈞《山裏山外》,臺北:洪範書店,1984年。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
王鼎鈞《別是一番滋味》,臺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
王鼎鈞《看不透的城市》,臺北:爾雅出版社,1984年。1990年11月七印。
王鼎鈞《作文七巧》,作者自印,1984年。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
王鼎鈞《意識流》,作者自印,1985年。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
王鼎鈞《作文十九問》,作者自印,1986年。臺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
王鼎鈞《左心房漩渦》,臺北:爾雅出版社,1988年。1991年2月14印。
王鼎鈞《兩岸書聲》,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王鼎鈞《昨天的雲》,作者自印,1992年。臺北:爾雅出版社,2006年7月二印。
王鼎鈞《怒目少年》,作者自印,1995年。臺北:爾雅出版社,2006年3月二印。
王鼎鈞《隨緣破密》,臺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後改名為《黑暗聖經》,臺北:爾雅出版社,2008年。
王鼎鈞《心靈分享》,臺北:爾雅出版社,1998年。經作家抽出其中四篇和宗教信仰無直接關係的文章,更換四篇新作,改名為《心靈與宗教分享》,臺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11月四印。
王鼎鈞《有詩》,臺北:爾雅出版社,1999年。
王鼎鈞《千手捕蝶》,臺北:爾雅出版社,1999年。1999年2月二印。
王鼎鈞《活到老,真好》,臺北:爾雅出版社,1999年。
王鼎鈞《滄海幾顆珠》,臺北:爾雅出版社,2000年。
王鼎鈞《風雨陰晴》,臺北:爾雅出版社,2000年。
王鼎鈞《關山奪路》,臺北:爾雅出版社,2005年。2009年3月三印。
王鼎鈞《葡萄熟了》,臺北:大地出版社,2006年。
王鼎鈞《文學江湖》,臺北:爾雅出版社,2009年。
王鼎鈞《桃花流水沓然去》,臺北:爾雅出版社,2012年。
王鼎鈞《度有涯日記》,臺北:爾雅出版社,2012年。
二、專書著作
Elizabeth Freund 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 年。
王凌曉、王彥鋒主編,《散文鼎公─第二屆王鼎鈞文學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年。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王鼎鈞、宣樹錚合編,《西風回聲》,臺北:爾雅出版社,2010年。
方方,《妙手文心──王鼎鈞創作心理及寫作理論探析》,臺北:爾雅出版社,2009年。
方忠,《臺灣散文縱橫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方祖燊,《散文的創作鑑賞與批評》,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
皮述民、邱燮友、馬森、楊昌年,《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97年。
古繼堂主編,《簡明臺灣文學史》,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余光中,《逍遙遊》,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
何寄澎編,《當代臺灣文學批評大系──散文批評》,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李瑞騰主編,《評論20家》,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李豐楙、呂正惠、何寄澎、林明德、劉龍勳;賴芳伶、簡宗梧編,《中國現代散文選析第二冊》,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沈謙、趙衛民、張堂錡合編,《文學創作與欣賞》,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2年。
周中明,《寓言精品評析》,臺北:華正書局,2007年。
邱珮萱,《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彼得‧斯叢狄著,王建譯,《現代戲劇理論1880-195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胡亞敏,《敘事學》,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年。
林淑貞,《明清笑話型寓言論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林淑貞,《中國寓言詩析論》,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俞元桂選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亮軒,《風雨陰晴王鼎鈞》,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
紀蔚然,《現代戲劇敘事觀──建構與解構》,臺北:書林出版社,2006年。
席慕蓉、沈奇等著,《評論十家第二集》,臺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徐學,《臺灣當代散文綜論》,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年。
徐學,《當代臺灣文學與中華傳統文化》,廈門:鷺江出版社,2007年。
張春榮,《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臺北:爾雅出版社,1999年。
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臺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
張春榮,《修辭新思維》,臺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
張春榮,《文學創作的途徑》,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
張春榮,《文心萬彩》,臺北:爾雅出版社,2011年。
張健,《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7年。
張瑞芬,《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張瑞芬,《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7年。
張瑞芬,《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7年。
張瑞芬,《春風夢田》,臺北:爾雅出版社,2011年。
張寶琴、邵玉銘、瘂弦,《四十年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年。
陳惠齡,《現代文學鑑賞與教學》,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1年。
陳義芝編,《散文教室》,臺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臺北:駱駝出版社,1992年。
黃淑靜,《走盡天涯.歌盡桃花──王鼎鈞的散文藝術》,臺北:爾雅出版社,2009年。
黃雅莉,《現代散文鑑賞:採擷紛繁人生的心影》,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游喚、張鴻聲、徐華中合編,《現代散文精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葉石濤,《作家的條件》,臺北:大安出版社,1982年。
楊牧編,《現代中國散文選I》,臺北:洪範書店,2005年10月十五印。
楊牧編,《現代中國散文選II》,臺北:洪範書店,2007年9月十五印。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廖玉蕙,《走訪捕蝶人──赴美與文學耕耘者對話》,臺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蔡江珍,《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化想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蔡倩茹,《王鼎鈞論》,臺北:爾雅出版社,2002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鄭明娳,《大學散文選》,臺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黎湘萍,《臺灣的憂鬱》,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年。
劉登翰等人,《臺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劉燦,《先秦寓言》,臺北:國文天地,1988年。
龍協濤,《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臺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龔鵬程編,《臺灣的社會與文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三、期刊論文
王開平,〈金秋時節──訪作家王鼎鈞〉,《爾雅人》1999年111、112期,第四版。
王雲芳,〈鼎鼐調和的別樣滋味——論王鼎鈞散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革新〉,《當代文壇》2009年第4期,頁108-111。
向明,〈鼎公的記憶〉,《明道文藝》354期,2005年9月,頁76-80。
吳春山,〈寓言的表現手法與情節的虛實性〉,《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9卷第2期,2006年9月,頁1-24。
何寄澎,〈當代臺灣散文的蛻變〉,《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際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頁23-40。
沈謙,〈駱駝背上的樹──王鼎鈞散文的人格與風格〉,《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6期,1997年6月,頁217-234。
沈謙,〈從發光體到反光體──論亮軒的《風雨陰晴王鼎鈞》〉,《文訊》第215期,2003年9月,頁10-14。
林央敏,〈散文出位〉,《文訊》第14期(1984年10月),頁55-59。
胡麗桂,〈彷彿有一種亮光出現了──王鼎鈞訪聖嚴法師記〉,《人生雜誌》第282期,2007年2月,頁40-44。
封秋萍、盧芸,〈“首屆王鼎鈞文學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頁75-80。
徐學,〈《左心房漩渦》的憂患與昇華〉,《明道文藝》215期,1994年2月,頁166-170。
高艷,〈論王鼎鈞散文的敘述藝術〉,《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9年第4期,頁56-59。
唐艷紅,〈殺戮背後的人性扭曲——《那樹》解讀〉,《中華語文:教學大參考》,2009年第6期,頁43-45。
郭宗烈,〈從洪自誠「菜根譚」看王鼎鈞「人生三書」的沿承與蛻變〉,《明道文藝》224期,1994年11月,頁54-58。
郭偉,〈樹的寓言──王鼎鈞《那樹》解讀〉,《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2009年第1期,頁39-40。
張春榮,〈細緻與真實──王鼎鈞散文的描寫藝術〉,《文訊》革新44期,1992年9月,頁97-99。
張春榮,〈技術化與藝術化──王鼎鈞《講理》〉,《文訊》186期,2001年4月,頁24-25。
張春榮,〈現代散文的觀察(1900〜2000)〉,《臺北師院語文集刊》第6期,2001年6月,頁79+81-95。
張堂錡,〈現代散文的新趨向〉,《國文天地》第13卷第1期,1997年6月,頁75-89。
張騰蛟,〈不是遊記──讀王鼎鈞的《海水天涯中國人》〉,《文訊》第2期,1983年8月,頁100-106。
渡也,〈王鼎鈞名作「那樹」分析〉,《明道文藝》第260期,1997年11月,頁58-66。
喻大翔、谷方彩,〈散文世界的“兼類”作家──論王鼎鈞的散文藝術〉,《名作欣賞:文學研究(下旬)》2009年第7期,頁14-17。
彭子秋,〈讀王鼎鈞的「情人眼」〉,《明道文藝》第32期,1978年11月,頁156-160。
單正平,〈九派文評嘗鼐鼎 一家史論試衡鈞──王鼎鈞散文比較論〉,《名作欣賞:文學研究(下旬)》2009年第7期,頁18-21。
黃武忠,〈人生三書〉,《書評書目》第47期,1977年3月,頁68-69。
黃武忠,〈人生的說理者──試論王鼎鈞的散文風貌〉,《散文季刊》第1期,1984年1月,頁14-21。
黃雅莉,〈從顏崑陽〈窺夢人〉談現代散文中的寓言與象徵〉,《國文天地》第18卷第11期,2003年4月,頁58-65。
黃雅莉,〈冰山理論下的文藝創作觀:王鼎鈞《千手捕蝶析論(上)》〉。《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第5卷第2期,2009年4月,頁93-104。
黃雅莉,〈冰山理論下的文藝創作觀:王鼎鈞《千手捕蝶析論(下)》〉。《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第53期,2013年1月,頁139-146。
黃雅莉,〈在波詭雲譎的歷史中叩問人性--評王鼎鈞的《文學江湖》〉。《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卷第3期,2009年7月,頁101-113。
黃萬華,〈文學史上的王鼎鈞〉,《齊魯學刊》第1期,2005年,頁104-107。
溫奉橋,〈智者心語 性靈文字──讀王鼎鈞散文隨感〉,《名作欣賞:文學研究(下旬)》2009年第7期,頁24-26。
詹悟,〈智慧的書,思想的結晶──評介王鼎鈞的《活到老,真好》〉,《明道文藝》305期,2001年8月,頁73-75。
詹悟,〈上帝的手套──分享王鼎鈞的《心靈分享》〉,《明道文藝》319期,2002年10月,頁122-128。
廖玉蕙,〈虛構與真實──談散文創作與閱讀的弔詭〉,《世新大學人文學報》第2期,2000年5月,頁95-116。
楊照,〈一則則關於傷疤與恐懼的寓言──王鼎鈞的《碎琉璃》〉,聯合文學317期,2011年3月號,頁102-105。
楊傳珍,〈戰爭文學的精神轉向〉,《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頁17-20。
歐宗智,〈揭開事實的矛盾──評王鼎鈞《隨緣破密》〉,《書評》第33期,1998年4月,頁6-9。
鄭明娳,〈論中國現代寓言文學〉,《中外文學》第16卷第6期,1987年11月,頁118-143。
薛城,〈《那樹》對生命與生存的哲理追問〉,《文學教育》2009年第18期,頁118-119。
蕭毅虹〈歷經風霜的達人──評介「人生試金石」〉,《哲學與文化》第3卷第5期,1976年5月,頁68。
簡宗梧,〈橫看成嶺側成峰—評介王鼎鈞散文「那樹」〉,《師友》211期,1985年,頁45-47。
顏崑陽,〈21世紀臺灣現代散文首途的景象〉,《文訊》280期,2009年2月,頁54-56。
顧瑋、杜紫微、楊傳珍,〈大木成琴──《關山奪路》三人談〉,《明道文藝》354期,2005年9月,頁68-75。
四、報紙
王鼎鈞,〈我們面對歷史演化〉,《聯合報》,2010年11月11日,副刊。
姚嘉為,〈走盡天涯歌盡桃花──王鼎鈞的移民與寫作心路〉,《中華日報》,2009年4月27日,B4版。
陳克環,〈永恆的琉璃〉,《中華日報》,1978年8月3日。
陳培業,〈意識長流〉,《臺灣日報》,1992年12月2日。
傅一傑,〈白色恐怖──王鼎鈞淬鍊出開放的人生〉,《聯合報》,2009年5月17日,A4版。
羅茵芬,〈寫時代,寫社會,寫中國人──王鼎鈞細說創作里程〉,《中央日報》,1996年2月6日。
趙淑敏,〈異鄉的文學小酌〉,《青年日報》,2001年11月21-22日。
五、學位論文
丁幸達,《王鼎鈞及其散文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王忠慧,《痛與愛的詩性昇華──論《左心房漩渦》的藝術形象》,山東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萱,《王鼎鈞的散文創作觀及其實踐》,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1年。
邱郁芬,《王鼎鈞散文的自傳性書寫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林雅惠,《杏林子寓言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徐淑慧,《顏崑陽與其寓言性散文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陳秀滿,《散文捕蝶人──王鼎鈞散文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年。
陳秋月,《王鼎鈞散文中的人性考察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陳俐安,《王鼎鈞文學創作觀與實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2009年。
熊小菊,《王鼎鈞散文家國書寫初探》,廈門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謝佳樺《王鼎鈞散文中的基督信仰書寫》,國立臺灣師大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2011年。
羅漪文,《《左心房漩渦》之語言風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