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盈慧
Chen, Ying-Hui
論文名稱: 《莊子》身體觀及其道教化流衍
The Body Concept in Zhuangzi and Its Daoist Transformations
指導教授: 陳廖安
Chen, Liao-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22
中文關鍵詞: 《莊子》身體道教神仙化心性化靈臺主體差等
英文關鍵詞: Zhuangzi, Body, Daoism, achieving immortality, turning to spirituality, Ling-Tai, different discourses on the subject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10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8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莊子》身體觀及其道教化流衍一題,題闡二旨;文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以「身體」文本與存在思索為研究本源,往前逆溯為日本、西方漢學、大陸與臺灣的研究文獻,以及主脈為「靈性」的突破方向,而往後順流為融合自度與旁徵的研究方法,以及定位「身體」、《莊子》與道教的研究目標。

    第二章與第三章,交映靜態與動態的「身體」論述,展示《莊子》身體觀為身體本質的多元觀照與身體運作的道化詮釋。對於存在之虛幻與真實的論辨,《莊子》經由通天下一氣耳的肉體存滅論述,以及不同形相禪的身體存在模式,形成氣化的身體觀照,並且透過「形」與「非形」之心、性、德、精、氣、神、靈、魂的說明,剖析出「人」此一存在的架構單元與基本形態,而且沿循虛己忘己與反己正己的體道工夫,以及形如槁木與色若孺子的道體轉化,揭示出「身體」圖景的修養主體層面。對於存在之自我與他界的判斷,《莊子》觸及夢、病、殘的身體活動與現象,凝結為顯豁絕對本質的存在見解,並且延伸至身體對外的互動與應用,綰合出倫理之命與政治之義的懸縛與懸解,而且兼攝天地一氣與道與之貌,指認出「身體」在宇宙之間真假一身、凡聖一體的定位。

    第四章與第五章,呼應內、外丹道的潛顯與《莊子》注疏的展布,呈現《莊子》身體觀的道教化流衍為「神仙化」與「心性化」。六朝以前,《莊子》與道教的「身體」思想基本上為「神仙化」的交滲,《莊子》身體觀從而流衍為修仙風氣的匿跡隱形,神仙思想的虛身擴體,以及仙道煉養的形神辨證,具有抉微「神人」、「真人」本義為絕對本質顯性的存在,以及形成「天人合一」與「得道成仙」的生命終極追求傳統的意義。隋唐以後,《莊子》與道教的「身體」思想基本上為「心性化」的互透,《莊子》身體觀隨著道教中人《莊子》注疏的湧現,由成玄英至陳景元再至程以寧,為涵蓋轉向心性的全形養生、虛无玄妙的身心關係,以及陰陽丹旨的全身全真的流衍光景,而推詳其中意義,既廓清出存在之靈明主體為「靈臺」、「靈府」本義的鉤隱,亦對照出《莊子》與道教之「主體差等」為「心主身次」思想詮釋模式的構成。

    第六章結論,從「身體」的非理性、形下本質、隔絕於抽象,以及視域的「翻轉」,說明《莊子》身體觀的挑戰及其局限所在。從《莊子》與道教的思想觸發,以及「靈學」參照體系與「後人類」文化研究,闡發《莊子》身體觀的價值及其發展可能。

    關鍵詞:《莊子》 身體 道教 神仙化 心性化 靈臺 主體差等

    The six chapters of this dissertation elaborates two themes: the body concept in Zhuangzi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he Daoist tradition.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commences with my discussion of the works on body and its existential significance. I then consider relevant literatures in Japan, sinological circle, China, and Taiwan, followed by the major vein of my research, a revolutionary view on spirituality (Ling-Shin). I attempt to cultivate a critical perspective informed by recent studies as I discuss the interrelations among the body concept, Zhuangzi, and Daoism.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chapter argue that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body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other elements, the body concept in Zhuangzi features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Daoist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dy functioning. In Zhuangzi, chi is central to the body, for every creature is made of chi and chi can transfer to and reside in a different body; moreover, through elucidation of mind, nature, character, essence, chi, and soul in physical and non-physical states, Zhuangzi illuminates the structural units and basic form of a human being. The training to understand Dao based on emptying and forgetting the false self and turning in on and rectifying the true self, along with the physical transformation exemplified by experiencing decayed body and youthful appearance, help clarify the bodily landscape which remains critical to the subject aspect in cultivation of mind. Sett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s, Zhuangzi also explores bodily activities and phenomena, which are dreams, illnesses, and disabilities, forming a view accentuat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absolute essence. Zhuangzi further elaborates how the body interacts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applies it, bridging ethical life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and meanwhile considering the universal chi and the form of Dao, thus identifying the body as both true and false and both secular and holy in the universe.

    The fourth and the fifth chapters investigate the inclinations to aspire to achieve immortality and to turn toward spirituality essential to the Daoist transformation of the body concept in Zhuangzi, which echoes the interplay of Neidan and Waidan and annotators’ reading of Zhuangzi. Prior to the Six Dynasties, Zhuangzi and the body concept in Daoism share mutual influences in terms of the aspiration to achieve immortality. So, the body concept in Zhuangzi translates into the popular practice among Daoists to seek physical invisibility and expand and empty the body motivated by the aspiration to achieve immortality and the dialectic of form and essence key to the way to achieve divinity; the evolved body concept expounded by shen-ren (divine man) and shen-ren (holy man) embodies the absolute essence and thus sustains the ultimate tradition of the union of nature and man and acquiring Dao before achieving immortality. After Sue and Tang Dynasties, the Zhuangzian body and the Daoist body parallel in the tendency to prize the spiritual body over the physical body. The body concept in Zhuangzi receives a huge amount of annotative effort by Daoists from Cheng Xuan-ying to Cheng Jing-yuan and to Cheng Yi-ning, who turn to spirituality-oriented concepts of the whole body (Quan-Xing) and nourishing of the body and a focus on emptiness in explicat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mind and the body, and Zhuangzi and its annotators further trace the development of Ying Yang Nei Dan and physical and spiritual perfection and meanwhile strive to form their interpretations, clarifying the spiritual subject as Ling-Tai and Ling-Fu. My argument thus i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iscourse on the subject constitute a model common to Zhuangzi and Daoism, in which mind is held to be superior to body.

    Chapter Six considers the limitation of the Zhuangzian body concept and the challenges it faces while treating body as irrational, material, non-abstract and attempting an overturned perspective on it. Inspired by Zhuangzi and Daoism, the learning of spirituality, and posthumanism, this chapter is intended to affirm the value of the body concept in Zhuangzi and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the concept further.

    Key Words: Zhuangzi Body Daoism achieving immortality turning to spirituality Ling-Tai different discourses on the subject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前行研究與突破方向………………………………………………………2 一、日本、西方漢學、大陸與臺灣的研究文獻回顧……………………………2 二、「異人之所同,詳人之所略」的可能突破方向……………………………9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基本義界………………………………………………………11 一、關鍵課題與基礎研究所形成之問題意識的說明……………………………11 二、「身體」概念、《莊子》文本與道教史料的界定…………………………………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擬設目標………………………………………………………19 一、自度之方法凝結與旁徵之三大方法…………………………………19 二、定位「身體」、《莊子》與道教之四大研究目標…………………………………30 第二章 虛幻與真實――身體本質的多元觀照…………………………35 第一節 氣化的身體觀照……………………………………………………………35 一、通天下一氣耳的肉體存滅論述………………………………………………37 二、以不同形相禪的身體存在模式………………………………………………44 第二節 人之本質的剖析……………………………………………………………51 一、「人」的架構單元:形、心、性、德、精、氣、神、靈、魂………………51 二、「人」的架構形態:心性德精氣神靈魂諸概念與形的關係……………………88 第三節 修養主體的身體……………………………………………………………97 一、體道:虛已忘己與反己正己的工夫兩行………………………………………97 二、道體:形如槁木與色若孺子的身體轉化……………………………………106 第四節 小結………………………………………………………………………119 第三章 自我與他界――身體運作的道化詮釋…………………………121 第一節 夢、病、殘:身體自身的活動與現象……………………………………121 一、莊周夢蝶與真人不夢…………………………………………………………121 二、病猶未病與氣之為病…………………………………………………………127 三、全形養身與支離其形…………………………………………………………135 第二節 天下有大戒:身體對外的互動與應用……………………………………147 一、倫理之命:不擇地而安之的身體……………………………………………147 二、政治之義:材與不材之間的身體……………………………………………153 第三節 氣化與道化:身體在宇宙之間的定位……………………………………163 一、天地一氣的身體定位論述……………………………………………………163 二、道與之貌的身體定位論述……………………………………………………168 三、兩種身體論述的思想融通……………………………………………………173 第四節 小結………………………………………………………………………179 第四章 六朝以前《莊子》身體觀的「神仙化」………………………183 第一節 身體觀「神仙化」的內外因由……………………………………………183 一、《莊子》身體觀內蘊的「神仙化」因素………………………………………183 二、六朝以前道教對《莊子》的詮釋趨向………………………………………194 第二節 「神仙化」身體觀的流衍現象……………………………………………205 一、修仙風氣的匿跡隱形…………………………………………………………206 二、神仙思想的虛身擴體…………………………………………………………210 三、仙道煉養的形神辨證…………………………………………………………215 第三節 身體觀「神仙化」的潛顯意義……………………………………………221 一、「神人」、「真人」本義的抉微…………………………………………………221 二、形成「成仙」的生命終極追求傳統……………………………………………228 第四節 小結………………………………………………………………………235 第五章 隋唐以後《莊子》身體觀的「心性化」………………………239 第一節 身體觀「心性化」的內外因由……………………………………………239 一、《莊子》身體觀內蘊的「心性化」因素………………………………………239 二、隋唐以後道教對《莊子》的詮釋趨向……………………………………246 第二節 「心性化」身體觀的流衍光景……………………………………………251 一、轉向心性的全形養生:以成玄英《莊子疏》為中心………………………252 二、虛无玄妙的身心關係:以陳景元《莊子注》為中心………………………259 三、陰陽丹旨的全身全真:以程以寧《南華真經注疏》為中心………………266 第三節 身體「心性化」的潛顯意義………………………………………………277 一、「靈臺」、「靈府」本義的鉤隱…………………………………………………277 二、構成「心主身次」的思想詮釋模式……………………………………………284 第四節 小結………………………………………………………………………293 第六章 結論 ……………………………………………………………………297 一、《莊子》身體觀的挑戰及其局限所在………………………………………297 二、《莊子》身體觀的價值及其發展可能………………………………………303 參考書目…………………………………………………………………………309

    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作者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6年9月。
    〔東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李學勤主編:《孟子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整理本,2001年11月。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整理本,2001年11月。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李學勤主編:《論語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整理本,2001年11月。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三十五卷)(〔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福緣善慶尺),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十三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二十卷)(〔明〕《正統道藏》太清部/疲—守),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二十五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東晉〕葛洪:《抱朴子外篇》(五十卷)(〔明〕《正統道藏》太清部/真志),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二十五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梁〕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又名《養生延命錄》)(二卷)(〔明〕《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臨),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二十三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梁〕陶弘景編,(唐)閭丘方遠校定:《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一卷)(〔明〕《正統道藏》洞真部譜錄類/騰),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二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宋〕不署撰人:《莊周氣訣解》(〔明〕《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盡),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二十三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宋〕李元卓:《莊列十論》(一卷)(〔明〕《正統道藏》正一部/瑟),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二十六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宋〕陳景元:《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十四卷)(〔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習),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十三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宋〕陳景元:《南華真經章句餘事》(一卷)(〔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聽),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十三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宋〕褚伯秀編撰:《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百零六卷)(〔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建明立形端表正空谷傳),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十四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元〕趙孟頫:《玄元十子圖》(一卷)(〔明〕《正統道藏》洞真部靈圖類/雲),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四十六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元〕趙道一編撰:《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五十三卷)(〔明〕《正統道藏》洞真部記傳類/鹹¬¬¬-潛),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四十七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
    〔明〕程以寧:《南華真經注疏》(三十三卷)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二十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12月。
    〔明〕憨山大師:《老子道德經憨山解.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5月。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3月。
    龔鵬程.陳廖安主編:《中華續道藏.初輯》(全二十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4月。

    二、今著
    (一)中文專著(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6月。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重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1月。
    王叔岷:《莊子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4月。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1月。
    孔令宏:《從道家到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
    方勇:《莊學史略》,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9月。
    方勇《莊子學史》(增補版共六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
    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三輯.首屆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號》(正體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1月。
    史冰川:《道與化:道家道教以“道”化人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2年5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10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10月。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第三次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年12月。
    向立綱:《人與神:活靈活現第四部》,臺北:萬世紀身心靈出版社,2010年4月。
    向立綱:《我的靈體:活靈活現第五部》,臺北:萬世紀身心靈出版社,2011年3月。
    吳光明:《莊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2月。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6月。
    吳光編:《中華道家與道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何建明:《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李錦全.曹智頻:《莊子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李剛:《何以“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11月。
    李養正:《道教義理綜論》(全二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12月。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4月。
    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沈文華:《內丹生命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高明編:《古文字類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1月。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4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
    孫以楷主編,李霞著:《道家與中國哲學》(明清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孫以楷主編,陳廣忠.梁宗華著:《道家與中國哲學》(漢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孫以楷主編,陸建華.沈順福.程宇宏.夏當英著:《道家與中國哲學》(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孫以楷主編,孫以楷.陸建華.劉慕方著:《道家與中國哲學》(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孫以楷主編,張成權著:《道家與中國哲學》(隋唐五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孫以楷主編,李仁群.程梅花.夏當英著:《道家與中國哲學》(宋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卿希泰主編,副主編詹石窗:《中國道教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
    崔大華:《莊子歧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3月。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5月。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5月。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教》(增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6月。
    張亨:《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年11月。
    張岫峰:《道家養生精華》,臺北:元氣齋出版社,2004年12月。
    張榮明:《從老莊哲學至晚清方術――中國神秘主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張艷艷:《先秦儒道身體觀與其美學意義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
    張廣保:《道家的根本道論與道教的心性學》,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11月。
    張采民:《《莊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上海:中華書局,2012年9月。
    張美櫻:《道教生命文化析論》,臺北:蘭臺出版社,2013年2月。]
    閔智亭.李養正主編:《中國道教大辭典》,臺中:東久企業,1999年1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5月。
    黃信二:《哲學表達及其基礎: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新思維》,臺北:理得出版社,2005年2月。
    黃漢青:《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1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3月。
    郎擎霄:《莊子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6月。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年6月。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9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研究所,1996年11月。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2月。
    楊儒賓:《黃金之花的祕密――道教內丹學引論》,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年12月。
    楊玉輝:《道教人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楊玉輝:《道家人格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3月。
    楊義:《莊子還原》,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月。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12月。
    詹石窗主編:《中國傳統夢文化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5月。
    熊鐵基.麥子飛主編:《全真道與老莊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
    熊鐵基主編,劉固盛.蕭海燕.熊鐵基著:《中國莊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2月。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臺北:曉園出版社,1993年7月。
    劉仲宇:《道家與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
    劉緒義:《天人視界:先秦諸子發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月。
    歐崇敬:《解構的中國知識型理論分析》,臺北:新視野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2月。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
    樓宇烈:《宗教研究方法講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1月。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3月。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玄學與重玄學”專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6月。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五輯(“莊子研究”專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12月。
    陳鼓應:《莊子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新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9月。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9年1月。
    陳寧寧等:《莊子十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8月。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10月。
    蔡林波《神藥之殤:道教丹術轉型的文化闡釋》,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8月。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8 月。
    蕭學周:《中國人的身體觀念》,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8年4月。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臺北:自由出版社,2009年5 月。
    蕭振邦:《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鵝湖出版社,2009年10月。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7月。
    鄭基良:《魏晉南北朝形盡神滅或形盡神不滅的思想論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4月。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1月。

    (二)單篇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丁亮:〈《老子》文本中的身體觀〉,《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44卷第1期,2006年3月,頁197-246。
    王德軍:〈從邏輯分析到直覺頓悟――對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反思〉,《開封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頁1-9。
    王邦雄:〈從修養工夫論莊子「道」的性格〉,《鵝湖月刊》,第21卷第6期,1995年12月,頁7-15。
    王邦雄:〈論身心靈三層次的生命安立之道〉,《鵝湖月刊》,第27卷第10期,2002年4月,頁8-15。
    王志楣:〈從有身到無身――論《老子》的身體觀〉,《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5期,2007年12月,頁31-49。
    王承文:〈論中古道教時期“三清”神靈體系的形成――以敦煌本《靈寶真文度人本行妙經》為中心的考察〉,《中山大學學報》,第48卷第2期(總212期),2008年4月,頁34-59下轉頁206。
    王菲:〈《莊子》“道”“氣”關係新探〉,《濰坊學院學報》,第8卷第5期,2008年9月,頁16-19下轉頁32。
    孔令宏:〈宋明理學與道家、道教的研究關係述要〉,《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第19卷第1期,1998年,頁1-7。
    戈國龍:〈形神問題與內丹學的解脫觀念〉,《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4期,頁9-1
    5。
    戈國龍:〈內外丹道之交融〉,《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頁68-78。
    方勇:〈《子藏.道家部.莊子卷》前言〉,《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0期,2011年9月,頁9-23。
    白如祥:〈泰山方士與道教的產生〉,《中國道教》,2007年第5期,頁46-48。
    白雲飛:〈以魂與魄的二元對應對立為視點試論《禮記》的魂魄觀〉,《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第39卷第4期,2013年7月,頁67-72。
    石計生:〈保守求生:論道家身體轉向及其比較文化實踐〉,《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1期,2008年6月,頁137-183。
    任俊聖:〈《莊子》的心身關係的演進〉,《甘肅理論學刊》,總190期第6期,2008年11月,頁73-76。
    任治葉:〈論莊子的肢體符號〉,《皖西學院學報》,第28卷第4期,2012年8月,頁73-77。
    李養正:〈《太平經》與陰陽五行說、道家及讖緯之關係〉,《道協會刊》,1984年第15期,頁42-62。
    李養正:〈道教的淵源〉,《中國道教》,1987年第1期,頁39-43下轉頁48。
    李豐楙:〈道教齋儀與喪葬禮俗複合的魂魄觀〉,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6年,頁459-483。
    李清良:〈中國身體觀與中國問題――兼評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哲學動態》,2006年第5期,頁21-27。
    李美燕:〈嵇康的音樂養生觀與道教之關係〉,《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6期,2010年6月,頁5-21。
    吳光明〈逍遙天地 游刃吊詭――莊子哲學思想探究〉,《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第30卷第2期(總100期),2010年3月,頁74-79。
    吳光明:〈中國思想中身體思維之基要性〉,《史學彙刊》,第1期,2012年6月,頁1-39。
    吳建明:〈莊子養生哲學之修道工夫內涵探究〉,《人文研究期刊》,第8期,2010年12月,頁147-169。
    林安梧:〈「天人合一」的誤用與正用〉,《鵝湖月刊》,第23卷第8期,1998年2月,頁1。
    林安梧:〈「存有三態論」與「存有的治療」之構建――道家思維的一個新向度〉,《鵝湖月刊》,第26卷第6期,2000年12月,頁28-39。
    林美清:〈身體的凝視――從莊子到傅柯〉,《華梵人文學報》,第13期,2010年1月,頁43-84。
    林明照:〈反思、他者與氣應――《莊子》與列維納斯的倫理學對話〉,《諸子學刊》(第十輯),2014年第1期,頁183-193。
    岳瑨:〈允許的限度:後人類生命倫理規範的起點――以NBIC會聚技術對醫療技術範式突破為例〉,《學習與探索》,2016年第10期(總第255期),頁34-40。
    卿希泰:〈《太平經》的哲學思想〉,《四川師院學報》,1980年第1期,頁9-13下轉頁18。
    卿希泰:〈道教與道家的關係及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諸子學刊》(第五輯),2011年第1期,頁337-346。
    徐小躍:〈老莊思想是道教的理論基礎〉,《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頁28-34。
    徐克謙:〈論莊子哲學中的“真”〉,《南京大學學報》,第39卷第2期(總146期),2002年,頁93-98。
    徐瑞卿:〈近三十年來莊子美學思想及“天人”說研究綜述〉,《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第24卷第5期,2016年9月,頁45-48。
    高柏園:〈莊子思想中的心靈治療體系〉,《鵝湖月刊》,第26卷第4期,2000年10月,頁10-25。
    高君和:〈論《莊子》書中有關「身體障礙者」之論述〉,《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9期,2008年9月,頁157-173。
    袁保新:〈秩序與創新――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義涵〉,《鵝湖月刊》,第27卷第2期,2001年8月,頁11-23。
    唐代劍:〈一種哲學理論新形態的初步成熟――評王重陽內丹心性學說〉,《鵝湖月刊》,第27卷第3期,2001年9月,頁18-27。
    孫亦平:〈論道教心性論的哲學意蘊與理論演化〉,《哲學研究》,2005第5期,頁53-57。
    孫亦平:〈論道教身心觀的文化特質及其現代意義〉,《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6年5月,頁11-16下轉頁38。
    孫亦平:〈清靜與清淨:論唐代道教心性論的兩個致思向度――以杜光庭思想為視角〉,《哲學研究》,2016第9期,頁53-60。
    孫世民:〈郭象身體思維研究〉,《國文學誌》,第13期,2006年12月,頁21-60。
    孫功進:〈《莊子》道論對道教的影響〉,《東岳論叢》,第30卷第7期,2009年7月,頁137-141。
    孫功進.蕭龍航:〈《莊子》思想對道教的影響〉,《長安大學學報》,第11卷第3期,2009年9月,頁76-81。
    馬漢欽:〈形神理論源自道家考〉,《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71-75。
    張峰屹:〈《莊子》解釋史上的差異現象及其根源〉,《河北師院學報》,第4期,1997年10月,頁103-107。
    張廣保:〈原始道家的道論與心性論〉,《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1期,頁82-93。
    張廣保:〈原始道家道論的開展――道家形而上的夢論與生死論〉,《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3期,頁96-106。
    張之滄:〈“後人類”進化〉,《江海學刊》,2004年第6期,頁5-10。
    張愛民:〈論宋代陳景元對莊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4期,2005年8月,頁85-88。
    張再林:〈中國古代宇宙論的身體性〉,《西北大學學報》,第36卷第4期,2006年7月,頁10-17。
    張再林:〈中國古代倫理學的身體性〉,《陜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5卷第5期,2006年9月,頁63-71。
    張再林:〈中國古代宗教觀的身體性〉,《人文雜志》,2006年第6期,頁28-35。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哲學的歷史〉,《西北大學學報》,第37卷第3期,2007年5月,頁52-63。
    張再林:〈中國古代身體觀的十個面向〉,《哲學動態》,2010年第11期,頁35-38。
    張松輝.張海英:〈論莊子靈魂不死思想〉,《湖南大學學報》,第24卷第1期,2010年1月,頁96-100。
    張松輝:〈莊子是道、氣和合生物的二元論者〉,《湖湘論壇》,第1期(總第136期),2011年1月,頁116-121。
    張兵:〈身體觀研究視野下的“體知”述議〉,《哲學動態》,2010年第11期,頁27-29。
    張蓬:〈中道、中庸、不二、雙運、圓融義解――中國傳統哲學關於“存在”問題的思考方式略論〉,《人文雜誌》,2013年第8期,頁1-9。
    張杰:〈莊子孝道研究〉,《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第31卷第1期,2015年1月,頁29-33。
    張翅飛:〈“勝物而不傷”:莊子因應思想探微〉,《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16年2月,頁22-26。
    梁宗華:〈《太平經》的道家理論形態及其神學化〉,《東岳論叢》,第22卷第1期,2001年7月,頁99-102。
    梁徐寧:〈莊子的“物化”概念解析〉,《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4期,頁47-51。
    曾昭旭:〈論莊子的整體存在感與人我相通感〉,《鵝湖月刊》,第17卷第1期,1991年7月,頁13-16。
    曾錦坤:〈氣化與輪迴――莊子的心身觀〉,《編譯館館刊》,2000年第2期,頁37-52。
    曾春海:〈導言:先秦天人關係〉,《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12期,2009年12月,頁1-8。
    黃俊傑:〈古代儒家政治論中的「身體隱喻思維」〉,《鵝湖學誌》,第9期,1992年12月,頁1-25。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541-564。
    黃俊傑:〈先秦儒家身體觀中的兩個功能性概念〉,《文史哲》,2009年第4期(總第313期),頁40-48。
    黃聖平:〈莊子論“孝”及其啟示〉,《湖北工程學院學報》,第34卷第5期,2014年9月,頁5-14。
    費多益:〈從“無身之心”到“寓心於身”――身體哲學的發展脈絡與當代進路〉,《哲學研究》,2011年第2期,頁78-84。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9年6月,頁223-253。
    楊儒賓:〈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東海大學文學院編,《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1989年12月。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477-519。
    楊儒賓:〈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期(總第11期),2008年6月,頁79-109。
    楊儒賓:〈兩種氣學,兩種儒學――中國古代氣化身體觀研究〉,《中州學刊》,第5期(總第185期),2011年9月,頁1-39。
    靳浩輝〈人生如夢――論莊子以夢釋理的哲學思想〉,《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2012年8月,頁62-64。
    趙衛民:〈人道――道家存有論的建立〉,《鵝湖月刊》,第18卷第9期,1993年3月,頁27-40。
    郭武:〈試論道教長生成仙信仰的形成〉,《宗教學研究》,1991年第1期,頁4-9。
    郭武:〈道教長生成仙說的幾個發展階段〉,《宗教學研究》,1992年第2期,頁4-9+67。
    郭武:〈論道教初創時期的神學思想〉,《四川大學學報》, 1993年第2期,頁51-56。
    郭武:〈“出世”與“入世”:道教的社會角色略論〉,《宗教學研究》,2014年第4期,頁15-23。
    葉太平:〈走出「形神」論研究的誤區〉,《鵝湖月刊》,第22卷第4期,1996年10月,頁33-41。
    葉海煙:〈莊子論惡與痛苦〉,《鵝湖月刊》,第24卷第9期,1999年3月,頁1-8。
    董恩林:〈簡論隋唐老莊學與全真道的思想淵源〉,熊鐵基.麥子飛主編,《全真道與老莊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頁650-669。
    劉滄龍:〈自然與自由――莊子的主體與氣〉,《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5期,2016年1月,頁1-36。
    盧雲:〈秦漢時代濱海地區的方士文化〉,《復旦學報》1988年第6期,頁95-101。
    賴錫三:〈「實有姿態」的解消轉譯與「道家式存有論」的詮釋還原〉(上),《鵝湖月刊》,第23卷第8期,1998年2月,頁23-30。
    賴錫三:〈「實有姿態」的解消轉譯與「道家式存有論」的詮釋還原〉(下),《鵝湖月刊》,第23卷第11期,1998年5月,頁47-56。
    賴錫三:〈《莊子》的死生隱喻與自然變化〉,《漢學研究》,第29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34。
    賴錫三:〈《莊子》身體觀的三維辯證:符號解構、技藝融入、氣化交換〉,《清華學報》,第42卷第1期,2012年3月,頁1-43。
    賴錫三:〈《莊子》的物化差異、身體隱喻與政治批判〉,《臺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年3月,頁55-100。
    陳立勝:〈身體:作為一種思維範式〉,《東方論壇》,2002年第2期,頁12-19。
    陳德和:〈宗教人文化的道家思維〉,《鵝湖月刊》,第35卷第9期,2010年3月,頁18-26。
    陳德和:〈從《莊子.養生主》論心靈的突破與生命的安頓〉,《鵝湖學誌》,第44期,2010年6月,頁135-172。
    陳景黼:〈當代歐美學界中國古代身體觀研究綜述〉,《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9卷第1期,2012年6月,頁183-212。
    陳盈慧:〈凡軀與真身:王喆對傳統道教身體觀的詮釋與轉移〉,《中國學術年刊》,第35期(春季號),2013年3月,頁63-90。
    陳盈慧:〈陰陽丹旨的全身全真:程以寧《南華真經注疏淺析》〉,《鵝湖月刊》,第42卷第7期,2017年1月,頁26-36。
    燕連福:〈中國哲學身體觀研究的三個向度〉,《哲學動態》, 2007年第11期,頁49-53。
    潘大為:〈中醫和中國哲學中身體的意義:以夢為中心〉,《現代哲學》,2010年第3期,頁111-115。
    陶悅:〈從“齊物”與“物物”的矛盾化解看莊子哲學的主體性思想〉,《哲學研究》,2015年第12期,頁23-28。
    鍾雲鶯:〈「莊子」之「夢」探析〉,《鵝湖月刊》,第23卷第5期,1997年11月,頁43-51。
    鍾雲鶯:〈身與體:《易經》儒家身體觀所呈現的兩個面向〉,《佛學與科學》,第11卷第1期,2010年2月,頁21-28。
    謝明陽:〈莊子氣論的思想體系〉,《鵝湖月刊》,第24卷第3期,1998年9月,頁18-24。
    謝金汎:〈《莊子》的「得道」觀〉,《鵝湖月刊》,第38卷第1期,2012年7月,頁31-44。
    韓吉紹.張魯君:〈早期道教與中國古代之鏡思想〉,《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總第112期),頁48-52。
    鄒濬智:〈戰國楚簡所見楚國人神、人鬼信仰系統初探〉,《立德學報》,第4卷第2期,2007年6月,頁103-113。
    鄒濬智:〈「鬼」觀念與祖先崇拜試說〉,《稻江學報》,第3卷第1期,2008年6月,頁191-203。
    蔡林波:〈陶弘景的形神論及思想史意義〉,《東岳論叢》,第31卷第11期,2010年11月,頁133-135。
    蔡林波:〈形與真:道教“形”論思想闡釋〉,《四川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總第200期),頁88-97。
    蔡璧名:〈「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一條體現〈老〉、〈莊〉之學的身體技術〉,《臺大中文學報》,第34期,2011年6月,頁1-54。
    蕭進銘:〈從外丹到內丹――兩種形上學的轉移〉,《清華學報》,第36卷第1期,2006年6月,頁31-71。
    蕭進銘:〈光、死亡與重生――王重陽內丹密契經驗的內涵與特質〉,《清華學報》,第37卷第1期,2007年6月,頁75-116。
    蕭海燕:〈陳景元《莊子注》中的道論〉,《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4期,頁161-164。
    蕭海燕:〈論陳景元對《莊子》思想的詮釋〉,熊鐵基.麥子飛主編,《全真道與老莊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頁854-875。
    鄭志明:〈莊子內篇「人」的概念探述〉,《鵝湖月刊》,第11卷第12期,1986年6月,頁20-25。
    鄭志明:〈莊子的鬼神觀〉,《鵝湖月刊》,第20卷第5期,1994年11月,頁15-27。
    鄭燦山:〈道教內丹的思想類型及其意義――以唐代鍾呂《靈寶畢法》為論述核心〉,《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1期,2010年6月,頁29-57。
    關永中:〈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與莊子懇談見道及其所引致的平齊物議〉,《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2期,2006年10月,頁45-74。
    鄧聯合〈天人合一:從原始信仰到理性精神〉,《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頁23-26。
    鄧聯合〈中國思想史上的“難莊論”和“廢莊論”〉,《哲學動態》,2009年第7期,頁20-27。
    鄧曉芒:〈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西北師大學報》,第47卷第2期,2010年3月,頁1-10。
    羅宜柔:〈後人類:越界的新人類觀〉,《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19期,2012年9月,頁21-38。
    尉遲淦:〈從身體觀看老子政治哲學的當代意義〉,《鵝湖月刊》,第23卷第9期,1998年3月,頁35-43。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李佳諭:《陳景元莊子思想研究》,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7學年度,2009年。
    周豐富:《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85學年度,1997年。
    周雅清:《成玄英莊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0學年度,2002年。
    周翊雯:《從《莊子》到《莊子注》的身體觀研究――以「身體工夫」為研究核心》,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97學年度,2009年。
    林學儀:《莊子思想與楚人精神――從原始宗教情感到哲理思想》,清華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88學年度,2000年。
    汪淑麗:《《莊子》的神祕主義向度》,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8學年度,2010年。
    徐聖心:《莊子內篇夢字義蘊試詮》,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86學年度,1998年。
    高君和:《論莊子的人物系譜》,臺灣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3學年度,2005年。
    許嫚佳:《《莊子》內篇畸人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4學年度,2006年。
    陳盈慧:《《莊子》聖人觀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2學年度,2004年。
    陳杏怡:《莊子「人」學思想之探究》,輔仁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7學年度,2009年。

    (四)外文譯著(依原文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劉述先譯:《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論》(An Essay On Man: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100 Human Culture),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法〕M.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Le mythe de l'éternel retour:archétypes et répétition),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6月。
    〔日〕池田知久(Ikeda Tomohisa)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12月。
    〔日〕池田知久(Ikeda Tomohisa)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全二冊)(《道家思想の新研究──『莊子』を中心として》),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
    〔日〕石田秀實(Ishida Hidemi)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中醫學原理與道教養生術》(《気.流れる身体》),臺北:武陵出版社,1996年2月。
    〔美〕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著,唐鉞譯:《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之研究》(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A Study in Human Nature),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6月。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龔卓軍譯:《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眼與心》(L'œil et l'esprit),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年11月。
    〔日〕小野澤精一(Onozawa Seiichi).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気の思想——中国における自然観と人間観の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Schipper, Kristofer Marinus. The Taoist Body. Trans. Karen C. Duval. Taipei: SMC Publishing, 1994.
    〔日〕高木智見(Satomi Takagi)著,何曉毅譯:《先秦社會與思想試論――中國文化的核心》(《先秦の社会と思想―中国文化の核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月。
    〔美〕理查德.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
    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Flesh and Stone: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5月。
    〔日〕栗山茂久(Shigehisa Kuriyama)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臺北:究竟出版社,2000年12月。
    〔英〕克里斯.希林(Chris Shilling)著,李康譯:《身體與社會理論》(第二版)(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2 ed.),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英〕W.T.司泰思(Walter Terence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Mysticism and Philosophy),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2月。
    Wu. Kuang-Ming Chuang Tzu:World Philosopher at Play. NY: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 ﹠Chico. CA: Scholars Press, 1982.
    〔日〕湯淺泰雄(Yuasa Yasuo)著,馬超等編譯:《靈肉探微――神秘的東方身心觀》(《身体―東洋的身心論の試み》),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90年6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