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佩瑜
Pei-Yu HSU
論文名稱: 一位童養媳阿嬤的生命故事──從自卑中淬煉堅毅
The Life Story of Hsing: a Child Bride’s Inferiority to Resilience
指導教授: 田秀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童養媳自卑韌性
英文關鍵詞: child bride, inferiority, resilie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1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一位童養媳阿嬤的生命故事,研究對象為研究者的親生阿嬤。身為二十一世紀的年輕女性,我從一位研究者的角度,輔以質性研究取向之敘事分析為研究方法和阿嬤對話,並進行資料分析進一步呈現其生命故事。在與阿嬤、文本來回反覆對話及反思中,不僅以孫女的心與眼眸深入貼近,更重新呈現出一位一九三○年代出生的童養媳,於重重不自由的家庭文化與時代背景下,從自卑中淬煉出堅強韌力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由深度訪問阿嬤,開啟自己對其童養媳生平故事暸解的旅程。祖孫女兩人將重新回到那出生富家名門,卻在淡水小鎮以童養媳身分拚搏七十多年的生命脈絡,進一步的深度理解「童養媳」之身分是如何滲透與影響阿嬤的童年、學業、婚姻、家庭與自尊。希望透由此探索能描繪其生命所承載之不凡經歷,並了解阿嬤她是如何看待這一切的經驗,更重要的是試著理解童養媳身分,如何伴隨阿嬤走過她生命中每一刻的悲歡離合。
    最終,透由祖孫女心連心的敘說與陪伴歷程,研究者期待能更加靠近阿嬤、認識阿嬤,也完成其對自己生命故事被「完整傾聽、完整保留」的心願。本研究除了呈現出一個孫女兒認識與靠近阿嬤的歷程,更試著以女性作為敘說探究的主體,呈現阿嬤的生命本質,令讀者能理解當代童養媳女性在磨折與苦難下,不屈不撓的多元內涵。

    This research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life story of a child bride. The researcher’s own grandmother was the research subject in this study. Being a young female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esearcher probed her grandmother’s story as a child bride with a rigorous academic focus and a qualitative psychology orientation. As for the research approach, narra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have conversations with the subject an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In the reciprocal conversations with the subject as well as the texts, the researcher not only had a closer look of her grandmother’s life story, but also presented how a child bride born in the 1930s developed mental toughness and resilience through her sense of inferiority against her restrained family culture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esearcher’s grandmother was led into the journey of her own life story as a child bride. The grandmother and the granddaughter together experienced the subject’s life contexts, in which the subject originally came from a prestigious and affluent family but ended up as a child bride struggling in Tamsui for more than 70 years. The subject’s unique identity as a child bride has deeply influenced her childhood, school learning, marriage, family, and self-esteem.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ould truly present the subject's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and how she interpreted them. Moreover, the researcher tried to understand how the subject's identity as a "child bride" accompanied her through the ups and downs in her life.
    Lastly, through the close and sincere conversations and accompany between grandmother and granddaughter, the researcher hopes to have a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her own grandmother, and also to fulfill her grandmother's wish of having her life story being "completely listened to and reserved". Besides unfolding the process of how a granddaughter having closer relationship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er grandmother, this study attempts to take a female as the subject of narrative inquiry with the intention to present the the subject's life essence. This way, readers could have a clear look of the unbending and multifaceted nature developed from the tortures and miseries in contemporary child brides' lives.

    致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油麻菜籽童養媳 9 第二節 繚繞隨行的自卑 25 第三節 破繭而出的韌力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6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49 第五節 研究資料分析 52 第六節 研究效度 55 第四章 結論──台灣阿幸:回首來時路 59 第一節 斷掌的望族童養媳 59 第二節 童年少女往事追憶 63 第三節 歐都桑、歐卡桑與阿爸、阿母 81 第四節 一起長大的丈夫──漸行漸遠的婚姻 90 第五節 在工作與家庭中咬牙拚搏 103 第六節 「好好」──兩男兩女 126 第七節 淬鍊風華──現在的阿幸阿嬤 133 第八節 打開阿幸阿嬤心內的門窗 137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151 第一節 從淚光閃閃的自卑中擁抱超越 151 第二節 光焰燦燦韌力現 160 第三節 研究省思──因為走過,所以美麗 172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77 參考文獻 181   中文部分 181   英文部分 187

    一、中文部分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主編(1977)。在生命的泥沼中成長。臺北市:天主教善牧。
    王柏壽(1989)。國小學童受同儕接納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2,99-152。
    田秀蘭(2003)。社會認知生涯理論之興趣模式驗證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4(2), 247-266。
    朱介凡(1984)。中國歌謠論。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江文瑜(1995)。阿媽的故事。臺北市:玉山社。
    何石松(2001)。客諺一百首。臺北市:五南。
    何惠妙(2006)。結與解--一個女兒對母親生命口述史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宜蘭縣。
    余德慧(1998)。生命史學。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利翠姍(2006)。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01-137。
    利翠珊、蕭英玲(2008)。家庭壓力與韌性。應用心理研究,38,15-16。
    吳瀛濤(1975)。台灣民俗。臺北市:眾文圖書。
    吳品瑤(2009):童養媳(新婦仔)。取自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479#,2009年9月9日。
    呂天福(2010)。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生挫折復原力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佩怡(2000)。悲傷之自我調適與基本助人技術。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349-372。臺北市:洪葉。
    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理復原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克翰(2009)。成年肢體障礙者身體形象、自卑感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林美容(1992)。人類學與台灣。臺北市:稻鄉。
    林正文(1993)。兒童行為觀察與輔導─行為治療的輔導取向。臺北市:五南。
    林秋燕(2004)。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麗惠(2008)。自卑經驗探討--以女性成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金樹人(2006)。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市: 東華。
    洪福源(2005)。強化個人生活的力量與自信-復原力的觀點。輔導季刊,41(2),37-45。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范麗娟(1985)。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81-126。臺北市:心理。
    唐永暉(1985)。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派對兒童輔導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徐鳳文、王昆江(2003)。中國陋習。臺北市:實學社出版社。
    徐美雲(2005)。台灣文學作品中養女形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高申春(2001)。人性輝煌之路-班度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昀(2009)。戶外冒險教育對參與者復原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莫藜藜(1997)。受虐兒復原能力的探討:兩個保護個案的比較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2),67-82。
    許維素(1992)。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淑穗(1998)。生涯自我效能、個人變項與環境因素對大學學生生涯選擇的影響--生涯選擇之徑路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郭珮婷(2005)。復原力理論的介紹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31,45-50。
    陳昭雄(1970)。Adler學說在教育學上的價值。師大教研所集刊,12,287-357。
    陳金定(2006)。復原力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輔導季刊,42(3),1-11。
    陳明秀(2007)。Seligman正向心理學進行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科書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姿璇(2007)。運用冒險式學習建構青少年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曾秋美(1998)。台灣媳婦仔的生活世界。臺北市:玉山社。
    曾文祥(2006)。從正向心理學淺談幸福感受的提昇。學生輔導,100,124-134。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數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4,1-35。
    曾文志(2007)。大一學生經歷創傷事件與復原力模式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2),317-334。
    游鑑明(1987)。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千慧(2000)。一九五0年代台灣的「保護養女運動」:養女、婦女工作與國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黃元亭(2001)。不要破壞我的家--被認定為施虐父母之當事人對強制處遇介入經驗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黃堅厚(2002)。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楊麗晴(2000)。父母離婚兒童的生活適應之主觀經驗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廖輝英(1993)。輾轉紅蓮。臺北市:九歌。
    廖輝英(1995)。逐浪青春。臺北市:皇冠。
    劉守松(1992)。客家人諺語。臺北市:南天。
    劉秀櫻(1996)。探討台灣民間信仰。臺北市:常民。
    潘秀貞(1996)。大學生對自卑感受的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敏玲(1994)。教育民族誌中研究者的角色。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主辦「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際研討會、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宣讀之論文(臺北市)。
    鄭芬蘭(1999)。技職大學生自卑心理歷程之個案研究。生活應用科技學刊,1(1),47-60。
    鄭芬蘭(2000)。技職幼保系大學生自卑心理特徵的分析暨建康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報,9(2),161-171。
    鄭石岩(2001)。精神體操:走出困境,迎向希望。臺北市:遠流。
    鄭芬蘭(2003)。技職大學生自卑感受之分析研究。師大學報,48(1),67-90。
    盧彥光(1991)。日據末期台灣人宗教信仰的變遷。思與言,29,4,65-83。
    蕭 文(1999)。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4。
    聶慧文(2005)。大學生經歷失落事件的悲傷迷思、因應行為與至今復原程度之關聯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蘇美鳳(2000)。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卑感與成就動機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 Riessman, C. K.)。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朱儀羚等(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原作者: Corssley M. L.)。臺北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吳芝儀譯(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洪慧芳譯(譯)(2004)。挫折復原力(原作者: Robert B.&Sam G.)。臺北市:天下雜誌出版。(原著出版年:2003)
    修慧蘭(譯)(200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 Corey G.)。臺北市:雙葉。(原著出版年:2001)
    陳信昭與崔秀倩譯(譯)(2002)。渴望父愛:失去父親及其影響(原作者: Erickson, B. M.)。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8)
    陳鄭文等(譯)(2004)。人格理論(原作者: Schultz, D. & Schultz, S. E.)。臺北市:楊智。(原著出版年:1998)
    黃光國(譯)(2002)。自卑與超越(原作者: Adler, A.)。臺北市:志文。(原著出版年:1932)
    葉頌姿(譯)(1974)。自卑與生活(原作者: Adler, A.)。臺北市:志文。(原著出版年:1969)
    蔡敏鈴與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鄭曉楓等(譯)(2013)。優勢力:九堂課成就拔尖人生(原作者: Alan .C)。臺北市:楊智。(原著出版年:2011)
    盧娜(譯)(2002)。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原作者: Adler, A.)臺北市:人本自然。(原著出版年:1998)

    二、西文部分
    Adler, A. (1956).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Ansbacher, H.L. & Ansbacher, R.R. (Eds.). New York: Harper & Row.
    Bandura, A. (1995). Self-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 10.1017/CBO9780511527692
    Barfield.S.T (2004). Best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 programs for preschool-age children.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Social Welfare Office of Child Welfare a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Betz, N. E. (2004). Contribution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to career counseling: A personal perspectiv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2, 340-353. doi:10.1002/j.2161-0045.2004.tb00950.x
    Dixon, P. N., & Strano, D. A. (1989). The measurement of inferiority: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scale development. Individual Psychology, 45(3), 313-322.
    Froeschle, J. G., & Riney, M. (2008). Using Adlerian art therapy to prevent social aggression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64, 416-431.
    Grotberg,E.(1995). A guide to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Strengthening the human spirit.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Practice and reflections ,8,68-72.
    Gilbert, P., Broomhead, C., Irons, C., McEwan, K., Bellew, R., Mills, A., et al. (2007). Development of a striving to avoid inferiority scal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6, 633-648.
    Gilbert, P., McEwan, K., Bellew, R., Mills, A., & Gale, C. (2009). The dark side of competition: How competitive behavior and striving to avoid inferiority are linked to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and self-harm.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82, 123-136.
    Hernandeze,P.(2002). Resilience in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Latin Ame-rican contribution from the psychology of liberation. The family Journ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for couples and families,10(3),334-343.
    Kaplan, H. B. (1991). A guide for explaining social interest to laypersons.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47 (1), 82-85.
    Leeper, A. M., Carwile, S., & Huber, R. J. (2002). An Adlerian analysis of the unabomber.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58(2), 169-176.
    McCubbin, L. (2001). Challenges to the definition of resilience. ERIC Diges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58 498)
    Maddi, S. R. (2002). The story of hardiness: Twenty years of theorizing,research, and practice. Practice and Research, 54(3), 175-185.
    O’Leary, V. (1998). Strength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individual and social thriving.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4, 425–446.
    Rak, C. F., & Patterson, L. E. (1996).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At-Risk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 368-373.
    Riessman, C.K. (2001). Personal Troubles as Social Issues: A Narrative of Infertility in Context. In Sherman E.(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Social Work.(pp.73-82). London: Sage Press.
    Taylor, K. M., & Betz, N. E. (1983). Application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career indecis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2, 63-81.

    下載圖示
    QR CODE